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六十年代巧媳妇 > 第183节

第183节

作品:六十年代巧媳妇 作者:年大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韩国斌也就点点头了,道“这些嫂子你拎进去,大元要是回来了,让他上家里坐去。”

    “那行,他回来了我就跟他说。”徐玉梅笑道。

    韩国斌也就没多留了,徐玉梅拎着东西进屋里。

    她家是如今是这一个小区条件比较好的那种,早早就起了小洋房,二层的。

    当然如今也不大稀罕了,因为周边还有起三层的呢,如今都是越来越有钱了。

    “这是国斌叔来了吗,怎么没请进屋里坐坐?”徐玉梅的儿子下楼来,说道。

    “你爸没在家,我就没请他进来。”徐玉梅道。

    “那不是我在家了呢?又不是只有妈你,国斌叔跟爸这么多年朋友了,大过年过来拜年妈你也不请人进来坐坐。”她儿子李仓皱眉道。

    徐玉梅道“到时候让你爸过去也一样的。”

    “我爸如今都成大忙人了,车队那边有那么忙么。”李仓道。

    “你爸是个有本事的,每年都拿那么多钱回家,倒是你大哥,他这两年都在干啥,过年的也不回家?”徐玉梅说道。

    这就是她底气充足的地方,她给李大元生了两个儿子。

    李仓道“我大哥忙着处对象呢,今年上他对象家里过年去了吧。”

    “那你大哥啥时候结婚?”徐玉梅就道。

    “这我哪知道,他要是能收心这大概就是最后一个了,前边换了那么多个,不是正经人。”李仓嫌弃他大哥道。

    徐玉梅没好气道“那不合适还不能换了?这事哪能怨你大哥?”

    “不合适可以分啊,但是还没结婚呢就不要上手,上次我们单位闹得多难看?那女的都给大哥打胎了!”李仓说道“妈你该好好说说大哥,别糟蹋人家好闺女!”

    “那你大哥也没有硬来,这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要怪也只能怪那女人不自爱啊!”徐玉梅说道。

    “啥啊,要不是我大哥哄了人家,人家能把自己交出去?”李仓说道“妈你别这副你生的是儿子你不吃亏的样,我大哥这花心大萝卜的基因没准就是遗传了我爸的,我舅他们可没一个这样。”

    “臭小子你说的啥话?有你这么说你爸的!”徐玉梅不由道。

    “这不是妈你自己说的吗,怀疑我爸外边有人,我原还觉得是你胡思乱想,但是看我爸这大过年的竟然还说要加班,我也觉得他有鬼了,没准我大哥就是像我爸他。”李仓说道。

    “你爸他敢!”徐玉梅瞪眼道。

    李大元还是敢的。

    从县城坐车抵达省城,时候已经不早,李大元就过来租的院子这边了。

    在外边喊门,隔了一会,一个男人才过来开门的。

    “姐夫。”看到李大元,男人笑着打了个招呼。

    “你咋过来了?”李大元看到他不由道“你姐呢?”

    “我姐在里边呢。”男人说道,然后就开始责怪起来了“姐夫,不是我说你,你这大过年的怎么能留我姐一个人在家,她这都快要生了,这要不是我过来,真有个啥事情,那连吱一声的都没有。”

    “我不是请了保姆让跟着?”李大元道。

    “我姐那人姐夫你又不是不知道,苦日子过惯了,你请个保姆一个月八十块钱,她可是心疼坏了,而且她也不是那种享受的人,大过年的,就把人放回去了。”男人说道。

    李大元说话间已经进门了,而屋内收拾妥当的许蓉蓉也挺着个肚子出来。

    肚子的确很大很大了,这是要生了的节奏。

    “大元。”许蓉蓉看到他过来,那眼睛顿时就是一亮,那一瞬间,仿佛她的人生都是有意义了起来。

    这样依赖的眼神叫李大元很受用,说道“我听阿胜说,你把保姆放回去了?”

    “大过年的,林阿姨也有家人,平日里照顾我也照顾得尽心尽力,我还能连个年都不让她回去过吗?当然也就是那几日,后边阿胜过来了,我也就给她多放假几日,没事的。”许蓉蓉温柔地说道,然后靠在李大元怀里“大元,我好想你。”

    “我这不是来了吗。”李大元笑着道。

    这些个年轻姑娘就是喜欢说这些想啊爱的,但是真别说,怪动听的。

    “我知道我不该要求那么多,但是这个年初七大元你能过来陪我过,我还是很高兴。”许蓉蓉温温柔柔地说道。

    李大元也就扶她回房了,然后就在床上看到阿胜的一件衣服了,道“阿胜衣服咋放这边?”

    “他叫我给她缝一缝,针脚走散了。”许蓉蓉说道,然后喊阿胜进来“你的衣服缝好了,拿回去吧。”

    “姐夫,我去把保姆喊回来了,回来就能吃饭了,咱一起去搓个澡呗?”阿胜进来拿了自己衣服,笑道。

    “行。”李大元笑了笑。

    两人就去搓澡了,还比了一番,李大元叫阿胜给比下去了。

    阿胜很得意,表示还没见过比他大的。

    李大元说他见识少,他的一个朋友那才是男人中的王者,就是只守着老婆,有些白瞎了啊。

    回家里了,也就开饭了。

    这里也不得不说这边的家具之齐全了。

    不管是彩电,还是洗衣机,甚至是电冰箱还有电风扇,都是应有尽有的。

    “大元,这院子你不给我买下来吗,我挺喜欢这里的。”吃完饭了,许蓉蓉就说道。

    “这院子要不少钱啊。”李大元道。

    “对你来说哪里是啥大问题?我就是想着买下来的话,会更保险一些,省得房东以后涨房租,没准还会随时赶人,心里总是没个底,要是买下来了,那就是自己的了,心里也放心得很。”许蓉蓉靠在他怀里,说道。

    “行吧,那就买下来。”李大元说道。

    许蓉蓉很高兴,这一胎是在初十的时候发动的,没上医院去,找了经验老道的稳婆过来家里接生的。

    生了个儿子,母子平安。

    李大元特别高兴,他前边有两个儿子,如今又有一个儿子,他怎么就那么能耐?

    “哎哟,姐夫,我外甥像我,跟我长得像,不像姐夫你!”阿胜挑眉,得意地看向李大元说道。

    “外甥似舅侄女似姑,正常正常。”李大元虽然觉得他表情有点怪怪的,但也笑得很高兴。

    床上的许蓉蓉也是彻底绽放出了一抹笑,然后放心睡过去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不过李大元到底不能留太久,把娘俩都交给阿胜帮着照顾后,元宵节他就回县城来了。

    回家里知道韩国斌来过,他就也提了礼上门。

    韩国斌都能很明显感受到自己这老伙计明媚如风的心情了,笑道“咋了,有啥好事?”

    “没啥。”李大元知道自己这兄弟为人,也就不告诉他了,但他的心情还是很好。

    韩国斌给他倒茶喝。

    “我看你们在县城这边的家具城生意极好啊。”李大元说道。

    “好几个人合伙的,平分完了也就那么回事儿。”韩国斌道。

    “那也可以了,不过你前头咋没来找我合伙啊?”李大元说他。

    “我倒是想,每次过去你那你都不在家,我看周川也没你那么忙。”韩国斌道。

    李大元有点小心虚,道“周川说啥了没有?”

    “没有,他说你加班。”韩国斌看他。

    李大元笑了笑“我是加班啊,忙得很。”

    “你当我没在运输部干过?”韩国斌闻言,连吐槽都懒得吐槽了。

    李大元嘿嘿笑,韩国斌摇摇头,道“好好过吧,过个一两年的,你这都要当爷爷了。”

    李大元年纪比他大点,但也差不多了多少,但是李大元结婚早啊,当年韩国斌刚进运输部的时候,他两儿子李满跟李仓都不小了。

    “我知道,不用你操心这个。”李大元笑着道“话说我大侄子今年要高考了吧?”

    “是要高考了。”韩国斌点头。

    “他成绩好,今年肯定是要一鸣惊人了!”李大元说道。

    “学习这事我们也不懂,就看他们自己的了。”韩国斌笑了笑。

    但是说起大儿子,韩国斌心里是很骄傲的。

    他们这一辈的人,就没有哪一个是不希望自己儿子上大学的,虽然如今大学生不像早几年那样稀罕,但也还是稀罕啊。

    谁家要是出了个大学生,那肯定是光宗耀祖脸上有光的。

    朱校长初九那天还过来家里坐呢,告诉他,今年务必全力以赴给航航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就这势头,这是完全具备竞争省状元之力的。

    他们这边就是个小县城,市一中那边都是亲自给他打电话过来,就是想要让航航转学过去市里读,不要埋没了好苗子。

    但是朱校长不答应啊,多少年学校才出这么一个好苗子?光耀门楣就靠他了,市里想截胡他可不答应!

    朱校长那可是名流大学毕业的,虽不是国内那几所顶级的,但他也是学富五车。

    况且他亲自去收集资料回来,一对一单独指导教学,又怎么会比去市里差?

    所以拒绝了市里的再三邀请,他就想培养一个省状元出来,在市里排得上前几,放眼全省都不是没有一争之力的。

    李大元在家里坐了一个多小时也就回去了。

    韩国斌就回屋看了一眼老大,他自己在屋里刷题,朱校长过年都不闲着,又给他弄了不少试卷跟资料书回来。

    韩国斌当年就读了个小学二三年,之后就出来干活了,真不懂这些个。

    如今包子铺跟杂货铺都开店了,韩国斌没打搅大儿子,就自己过来杂货铺了。

    陈柔刚给客人舀了两斤花生油,看他过来说道“老大还在家里么。”

    “学习呢。”韩国斌点头。

    “也不好成天都在屋里学习,该出去走动走动。”陈柔说道。

    这个买花生油的嫂子听了就忍不住说道“这可真是没得说啊,我家那几个我让他们学习喊得我心都累了,你家这孩子都得你们劝着才放下书出去走走。”

    “今年就高考了,就担心压力太大。”陈柔笑道。

    “多给做些好吃的就行了,其他的也不用担心,要高考了,那就得好好学习。”这个嫂子说道。

    陈柔笑着点点头,找了钱也就让她慢走了。

    “我叫送肉的明天起给送两个猪脑来,到时候给老大老二炖当归吃。”陈柔就跟韩国斌说道。

    “那可是不错。”韩国斌点头,然后道“俩个小子有个好娘,就成天惦记着给他们做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