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园拉着汪逸凡的手,俩人慢慢走在路上,夕阳西下,晚霞映照在天空中格外迷人,沈小园对汪逸凡说:“你虽然是老师,教育起学生来一套一套的,但自己就钻牛角尖,汪老师也跟我说过,说小汪老师就是对自己的事不上心!

    我们同事大姐跟我说,房子现在是第一次摸底,明年才分房,要是到明年我结婚了,还是可以分两室一厅的,那多好,我妈知道了就会同意我们结婚的。”

    汪逸凡嘴角抽了抽,呆看着沈小园,最终还是自嘲道:“我爸妈虽然不在了,但是娶媳妇会没地方住!那要不我们等下个周末到你家一趟,我正式拜访一下你爸妈?”

    沈小园点了点头,很痛快的答应下来:“好,那我回家就告诉冰月姐,你做好思想准备哦,她对我们的年龄差有些介意,前段时间听我说了后立马要通知我妈过来教育我呢。

    明天见了我堂姐一定要好好说,其实我偷偷告诉你哦,我姐夫比我堂姐大五岁呢,他对我堂姐可好了,那你比我大7岁,也算不上太过分,是不是?”

    等俩人到了封家四合院门前,沈小园对着汪逸凡俏皮一笑:“好了,我可爱的小汪老师,明天见了,明天一定要打扮的精气神十足哦!”

    说完,沈小园转身闪进了小院,留下有些反应不过来的汪逸凡。

    汪逸凡在封家四合院紧闭的大门前驻足了一会后,见沈小园没有再出来,伸出那只被沈小园握过的大手,喜出望外的喃喃自语:“明年分房前结婚?”

    汪逸凡兴奋的吹了吹口哨,随即听见封家小院传来小狗的叫声,接下来是小男孩的大喊声:“爸爸,爸爸,有人在门外,啊!是小偷?打他。”

    吓得汪逸凡以百米冲刺的速度一溜烟跑开,直到拐了个弯,才靠在墙头喘息。

    汪逸凡心里很开心,自己本质上是个闷骚性格,无数次在家里研习如何向沈小园表白,看来都用不上了。

    汪逸凡掏出背包里的珍珠项链,这是爸妈结婚的时候奶奶送给妈妈这个长媳的,现在妈妈不在了,自己想送给沈小园,但看起来今天是不行了!

    汪逸凡狂奔回家,推开家门,婶婶听见开门声,高喊着:“是逸凡吧,吃饭了没,我给你留有饭!”

    汪逸凡大跨步走到灶房,掀开门帘进去,挑眉道:“婶婶,我叔叔呢?我吃过饭了,劳烦婶婶还给我留饭。”

    汪逸凡的婶婶嗔怪道:“今天怎么还学会客气了,哪天你晚回来我不给你留饭,你叔叔说你自己找到对象了?赶紧结婚,都27岁的人了,怎么就不着急,你叔叔为你的婚事头发都愁白了……”

    汪逸凡的婶婶碎碎念着,汪逸凡却觉得很温暖,自己从十四岁开始就和叔叔生活在一起,婶婶对自己也很照顾,起码一天三顿饭不会让饿着……

    汪逸凡看着婶婶洗碗,要帮忙,被婶婶推开:“洗碗而已,不需要你动手,你叔叔在书房等着你呢,快去!”

    汪逸凡到了书房,见了叔叔汪文浩。

    汪文浩问清楚情况后,一拍手,畅然笑道:“我跟你说过什么,小园就是喜欢你呢,哪里还扯得上什么报恩的事,你跟你爸一样,就是认死理,世上的事哪里都能分的清清楚楚。这下好了,咱家也有条件呢,你爸妈给你留的那院子,我明天就找人收拾一番,添点家具,一定风风光光的让你把媳妇娶回家。”

    第376章 女大不中留

    翌日

    封国栋请客,把地方安排在家里,请销售点的师傅过来做的家乡菜。

    主要目的其实是让沈冰月和封妈都见一下沈小园的对象。

    在饭桌上,汪文浩作为长辈,就表现的很积极,话里话外就是说俩人多么情投意合,封家人包括封妈也没有说什么。

    封国栋只是客气道:“今天就是感谢小园的老师帮她安排这么好的工作,至于小园的事,还是要他们家里出面谈的,我们不好越俎代庖。”

    沈冰月并没有说几句话,只是听汪文浩和汪逸凡说,沈小园也小心翼翼地给沈冰月添茶倒水的,并察言观色。

    汪逸凡提出:“我跟小园商量着,下周末去一趟小园的老家,拜访一下小园的父母,虽然我们刚确定关系,但是我们认识两年多了,所以我想着还是应该正式拜访一下。”

    沈小园也马上附和:“嗯,冰月姐,我下周末倒休回家一趟。”

    沈冰月沉思片刻后启口道:“那倒暂时不用这么麻烦了,我四婶和我妈原本就打算过几天来京都游玩,到时候刚好能见面。”

    沈小园很惊讶,没听说老妈要来京都啊,虽然说现在电话联系还是不方便,但如果老妈有计划来是一定会把电话打到销售点的。

    不过沈冰月神情坦然,沈小园即便有些狐疑,也不会在饭桌上提出来。

    这顿饭吃得还算和谐,送走了汪家人,沈小园着急的问:“我妈要来呢?”

    沈冰月白了眼沈小园:“不然呢?你还小,不懂,汪逸凡的家庭条件如何,你爸妈什么想法,都不知道,而且你们昨天才确定关系,不好说还是因为你姐夫去学校,他才被迫挪动一下,自然是不能如此鲁莽的带回老家,带回老家了,街坊邻居马上就会传遍的,要是成了还好,要是你家不同意,或者你们没走到一起,老家人都知道了对你有什么好?你妈来京都就不一样,天高皇帝远的,家里反正没什么影响。”

    沈小园顿时哑然,看着高大魁梧的封国栋只是揉了揉眉心不说话,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表现得看起来好像马上嫁给人家似的,也红着脸进了自己的卧房。

    封国栋这才把妻子揽入怀中,伸手抚平她眉宇间的一丝褶皱:“你看看你,倒像极了小园的长辈了!小心长皱纹,你不是最爱美嘛!放宽心。”

    封妈这时候也从灶房出来,敲门后,进房间,给儿媳说:“虽然大了七岁,但看起来倒是个稳重的,也是个老师,比咱们介绍的其实文化程度都高,就是娃可怜,没爸没妈了,不知道家里条件到底咋样,那还是让小园她爸妈来把把关比较好。”

    沈冰月给沈家庄村大队打了电话,半个小时候后,赵英接的电话。

    电话里一听是闺女自己找了个对象,马上表态:“那冰月你先不要让他们来家里,我这几天就买票去京都,哦,对了,我叫上你姑姑,再叫上你妈,让她们陪我去。”

    沈冰月强调:“四婶,还是让四叔也来见见?”

    赵英却回道:“不用,你四叔是啥人你还不知道?小园的事,我拿主意就行,他一个老爷们,人家给他喝两口酒,他就高兴的答应下来了,不中用,还是叫上你姑姑,让她帮着掌掌眼。”

    沈家小姐妹谁结婚都会叫上沈兰瞧两眼,沈兰对侄子侄女的终身大事也是很积极,听到赵英来家里说这事,立马答应下来:“那我安排一下家里的事,跟你去一趟京都见见男方!”

    四婶赵英负责沈妈、沈兰的来回路费,三个人周五启程到京都。

    沈冰月和沈大铭一起到火车站接的站,见了拎着大包小包的三人组,连忙接过几人的包裹。

    沈冰月还是很开心的,虽然是因沈小园的事,妈妈和姑姑来得京都,但到京都了,总可以带着她们随意转转,聊表心意的。

    沈妈给儿子闺女带了很多家乡的小吃,还带了几袋干香菇,沈冰月见状笑道:“妈,这些家里都有,不用专门背过来。”

    但沈妈操心着闺女:“这大城市里是好,可是这是咱自己种的,吃着放心,又不沉,妈能背得动。”

    沈兰和赵英来了京都,哪里感觉都很稀罕,坐公交车都觉得京都的公交车比市里的豪华。

    沈冰月带着几人坐公交车到了家里,封妈已经做好了中午饭。

    见了三人很热情的招呼:“快来洗洗手,咱就可以吃饭了,我是估摸着时间做得饭。”

    沈冰月带着三人简单的看了看小四合院,沈兰夸道:“这小四合院就跟电视上的那样漂亮呢!”

    赵英在沈小园的卧房里,摸着木质的床,看着优雅的居住环境,感叹着:“怪不得小园不愿意回老家了,你瞧瞧,住的多好,我做梦也想不到闺女住这么好的房间,这把家里比成渣了。”

    封妈做了一桌子菜招待沈家人,还煎了肉饺子,几人在饭桌上提起了沈小园的对象。

    沈冰月简单的介绍了了解的情况后说道:“小园下午下班回来,四婶你再问问,反正明天就能见到人了。”

    封妈见过汪逸凡,自然是有一些发言权的,封妈喜欢闲暇了给人说媒,也和声细语地道:“我在家里见过一次,看起来倒是挺稳重的,职业是个老师,所以说话比较严谨,比小园大七岁,要是在家里,这个年龄差算是比较大了,咱们家乡,这个年纪的小伙子没结婚的很少了,但京都这个大地方就不一样,反正结婚晚的也有不少。”

    四婶赵英连忙问道:“也不知道家里是什么情况,说是家里没父母了,我就说小园为啥非要来京都,原来是有情况了,这闺女大了真是不由娘,口风够紧的。”

    沈兰作为姑姑,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27岁也不算太大,稳重点好,不过得看看人有没有什么坏毛病,家里条件要是好点最好了。”

    沈冰月最终的意思是:“等小园回来,四婶你细细问问,他们刚挑明关系,如果真得觉得不行,还有挽回的余地。”

    谈完沈小园的事,沈冰月和沈大铭带着三人下午到天安门和后海附近转了转。

    等晚上见到沈小园,三人轮番审问了一番,沈兰拉着赵英在小院里私下聊:“你瞅瞅你闺女,已经非人家莫属了,真是女大不中留。”

    第377章 认可

    沈妈听了沈小园的话,也对四婶说:“看起来小园很钟意小伙子,老实说,如果是这个情况,就看看男方品性如何就行了!”

    赵英又一个人和闺女谈了谈,大晚上的,在沈冰月的书房,拉着三人吐槽:“那明天看看人到底怎么样?小园跟他爸似的,是个犟驴脾气呢,别说是冰月你管不了,我这个当妈的估计也管不了了。希望小园的眼光能好点吧。”

    沈冰月由衷地表示赞同:“确实是个闷葫芦脾气,打定主意了,虽然不反驳你,但是其实她不听我们的,不过四婶也放宽心,那男孩看着还可以,就是没父母了,不过他叔叔对他很好。”

    沈冰月知道,这只是个前奏,明天见了面后才会有直观的感觉。

    翌日

    汪逸凡早早的来到了封家,穿得很精神,说话也很热情,和沈小园一起带着三人到故宫逛逛,沈冰月没跟着去。

    汪逸凡的谈吐很好,老师嘛,除了刚开始有些紧张,后来发挥就正常了,带着三人到故宫的时候,把故宫的历史给三人讲了讲。

    汪逸凡特地做了功课的,娓娓动听的故事吸引了三个中年妇女,得到了三人的普遍好感。

    晌午吃饭的时候,汪逸凡安排的是地道的北京菜,也尝一下北京烤鸭。

    因为赵英不吃肉,汪家人特地点了很多京都的小糕点,素菜也点的多,不过还是要照顾的全面些,所以几个有特色的肉菜也不可或缺。

    汪逸凡的叔叔汪文浩和婶婶潘虹早早的等在饭店门口,汪文浩在饭桌上,对着沈家人嘘寒问暖的,“既然来京都了,就多住几天嘛,逸凡最近几天特地休年假,让他好好陪着逛逛咱首都嘛!”

    潘虹四十岁,对着沈家人大姐大姐的叫着:“大姐,咱吃完饭,就去认认门,逸凡的哥哥去年带着全家一起出国了,妹妹前两年也嫁人了,他爸妈留给逸凡有一个小院子呢,最近我们给逸凡收拾一下,他到了结婚的年纪,小园要是嫁过来,我们老汪家是不会薄待她的,以后有了孩子,我还年轻,我大闺女在上大学,小儿子才上初三,我还能帮着逸凡他们带几年孩子。”

    沈小园一听,都提到生孩子了,顿时羞红了脸。

    赵英别看在家里叽叽喳喳的,但是第一次见准亲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毕竟是农村人,总是怕哪句说不好了丢人。

    沈兰神情就自然些,“我们来了京都了,自然是要到家里坐坐的,他们俩就先慢慢处着。”

    沈妈也没话找话说:“京都的烤鸭就是地道,多谢款待了。”

    汪文浩小两口带着沈家人到了四合院,推开门,几个工人正在忙着改造厕所。

    这是个两进院的四合院,保存的还是可以的,地理位置也还不错。

    汪文浩殷勤地做着介绍,“这是个两进院,前院一直是逸凡的哥哥在住,他去年出国后就闲置着,后院这些年也就是放些杂物,后院是留给逸凡结婚用的,现在他哥哥出国了,出国前已经把前院过户给逸凡了。

    他哥哥本来是不要钱的,但是逸凡硬塞给了他哥哥2000块钱,算是个意思,这两进院的房子就都是逸凡的了,他哥哥回家有两间房休息就行了。所以,小园要是嫁进来,那肯定是有地方住的,这点放心,这收拾房子的钱我这个叔叔就掏了,都不用担心。”

    汪逸凡的婶婶潘虹始终笑呵呵的,也点头道:“逸凡就跟我亲儿子似的,我们是一家人。”

    汪逸凡和沈小园对视后,很儒雅的笑着:“小园也很能干得,医院说要分房呢,所以阿姨,您不用担心,如果什么时候想来京都就过来住些时候。”

    赵英转了转这两进院,越发满意起来。

    随后汪文浩把几人带到了自己家,这是个和沈家小四合院一般规模的小院,住了汪文浩一家人。

    沈妈有些疑惑:“你们任由两进院荒废着,没人找过来非要租房子吗,现在不是不允许空置房吗?”

    沈小园解释了句:“汪老师,我三娘家在京都买的四合院,空置了一段时间,就有租户非要租呢?”

    汪文浩释疑道:“现在京都的住房普遍都紧张,不过逸凡的父母是因公牺牲,也是受照顾的对象。”

    沈小园听了很担忧的看了眼汪逸凡,汪逸凡倒是没表现的多么伤感,只是说:“都过去十几年了,我们家没有公家人过来催着租出去的。”

    长辈见面就是来看条件的,等汪逸凡把沈家人送走后,汪文浩对妻子说:“我们还是要给逸凡撑起门面的。”

    妻子额首,“那肯定了,没事,我看小园她妈见咱逸凡有房子,也满意着,说到底,就是来看看找了个什么样的婆家,咱汪家其实条件挺好的,逸凡多好,既体贴又有能力,这两年当培训老师其实挺挣钱的,小园嫁过来挺享福的。”

    三人去认了认家门,把情况告诉了封妈和沈冰月,沈冰月想着,有个两进院的房子,那以后多值钱呢!

    不说套现,只说住房来说,也绝对够了啊!

    于是沈冰月这次发表了意见:“在京都,只要有自己的私房,条件都是不错的,很多京都人都是租房住,或者住厂矿的房子,没有私房的,这样看来,汪逸凡的个人条件其实是非常不错的。最近给小园说媒的,都是厂里的工人,家庭条件一般。至于汪逸凡品行如何,那就得小园自己了解了。”

    沈兰也觉得比较满意,“那就接触一段时间,毕竟已经认识两年多了,品性小园也应该有所了解,条件不错,人家本科呢,咱小园只是中专生,大七岁也不算太大,成熟点好。

    家里情况也单纯,就是以后有孩子了自己要操点心,那小伙子哥哥出国了,妹妹嫁人了,那以后结婚了小两口关系好就行,关系简单,我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