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清穿之老答应 > 分卷阅读54

分卷阅读54

作品:清穿之老答应 作者:吃睡一条龙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了一顿早饭,然后坐着辇子回了咸福宫。

    等回了梢间,她又是一觉睡到了中午。睡醒后,她也懒得起床,就在床上吃了午饭。琳琅自己点的三菜一汤就不多说了,算是正常范围里的‘好吃’吧,可周泉孝敬的一道栗子羹可是给了她一个惊喜了——用栗子肉和红枣肉做成的栗子羹,色如琥珀,香甜软滑,特别好吃。

    吃完一大盅子的栗子羹,琳琅一边摸着自己鼓鼓的肚皮一边意犹未尽的吩咐石楠,最近这段时间让周泉每天中午都做一盅栗子羹进上来——从明天开始她不吃糖炒板栗了,她要天天吃又甜又香的栗子羹!

    接下来的几天里,只要有空,琳琅就会穿上花盘底在梢间里练习走路,她练习时石楠和茴香会跟在两边看顾着,只要她脚下一不稳当,两人就立马伸手扶住她。这样练习了几天后,走起路来感觉就轻松不少了。

    正好这几天,或早或晚的,紫禁城里每天都会下小半天的毛毛细雨。一次雨停后,她干脆就穿着花盘底绕着地面湿滑的后院走了两圈。走慢一点的话已经毫无问题了,走的时候也不用再刻意的盯着地面了。

    所以说,很多事只是看着难,真上手了,也不是那么难的。

    琳琅以前连高跟鞋不太敢穿,中跟可以,高跟就有些麻爪了,现在居然连难度系数更高的花盆底都能驾驭了,心里不禁就很是开心,开心了就庆祝一番呗,于是她叫来张小桂,让他去膳房点了一桌好酒好菜,到了晚上,和石楠茴香一起又吃又喝的小小庆祝了一番——木香紫苏和张小桂他们虽然没资格上桌吃席,但琳琅还是记得给他们单点了一桌酒菜,让他们也跟着乐一乐。

    俗话说,细雨绵绵好个秋。这一回,紫禁城的雨就一直下到了冬至大宴的前夕。

    冬至向来被视为一阳之始,也是年尾前清宫里需要盛大庆祝的最后一个节日。十一月三日,离冬至日还差两天,还没到日子,宫里面就已经忙碌起来了。

    虽然还没有开始过节,升平署的几个戏班子已经轮番在慈宁宫花园和漱芳斋里开唱了。琳琅如今是贵人了,说来也能去漱芳斋听戏了——慈宁宫花园是专为孝庄和皇太后开的专场,只有嫔位以上才能去,她本来也想去的,可石楠从前院得了消息,说是端嫔这几天精神好,所以准备天天去漱芳斋听戏,宫妃们去漱芳斋听戏坐的都是小包间,琳琅和端嫔都是咸福宫的人,去了肯定得坐一起的。

    和端嫔娘娘一起坐着听戏……稍微想象了一下那个场面后,琳琅就果断的放弃了。

    两天后,刚刚卯正时分(早上5点钟),琳琅就被石楠叫醒了。

    别以为冬至筵宴开宴的时间是在午时,她就能睡懒觉了。宫妃们得先去慈宁宫给孝庄和皇太后请大安——按康熙定下的规矩,每逢重大节庆,包括康熙在内的所有人都必须先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然后再迎奉她和皇太后的銮驾去往开宴的宫殿。

    万岁爷,你可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孙子啊!

    琳琅一边打着呵欠一边干巴巴的吃起糯米方糕来。她没敢多吃,小半个巴掌大的方糕她只吃了三块就住了嘴。

    昨天下午,一边挑拣明天要用的衣服首饰,石楠一边就和琳琅说起了以往她侍奉老太妃时的旧事,无论是琳琅马上就要第一次踏足的慈宁宫还是举办冬至筵宴的乾清宫,那时石楠每年都会去上几次的。

    按照石楠的说法,这宫里的大宴向来是宫斗事件的高发地点。自家主子去了之后,首先绝不能让她和茴香离身。真要有人想算计些什么,肯定就得先想法支开贴身宫女。

    其次,主子最好别好一次也别去官房——宫里所谓的官房,其实也就是‘用马桶’的雅称。一来很容易出丑,二来要是遇到其他也要用官房的宫妃,就很容易出事。石楠就碰到过一次,一个老太妃用完官房后把鞋面弄脏了,被另一个老太妃多看了几眼,就羞得急忙往外走,结果脚下一滑,把头都给摔破了。喜庆日子里见血,多不吉利的事,于是两人都被太皇太后责罚了一番。

    所以说,这一回,和去午门送驾那次不一样,琳琅不止不能多喝水,也不能多吃东西。按照石楠的经验,糯米点心吃着最经饿。

    吃完‘早饭’,琳琅先漱口洗脸,然后才开始穿衣梳头。先脱了睡衣,穿上夹棉的衬衣(内衣)和裤子,然后是一件马甲,最后才是那件漳缎料子的海棠红团寿字花样的氅衣。

    等梳完架子头,化好妆,琳琅才开始戴首饰。

    升常在时赏了两套,升贵人时又赏了四套,如今琳琅的手里也有六套成配制的首饰,既然外裳是海棠红色的,她就选了那套鎏金镶红碧玺首饰,这套首饰的亮点在于一个极为精致的点翠圆面簪,一片金红映衬下,插在发髻上的亮蓝色的圆面簪就显得格外的漂亮了。

    万贵人今天真是美美哒!琳琅一边照镜子一边毫不脸红的夸了夸自己。照完镜子,她才穿上了花盆底,披上毛斗篷,带着石楠和茴香去了前院。

    和端嫔会合后,两人就坐着辇子,一前一后的出了咸福宫。

    大约过了两盏茶的时间,辇子终于穿过长长的犹有夜色的甬道,在已经灯火通明的慈宁宫的宫门前停下来了。

    下了辇,琳琅跟着端嫔在迎上前来的一个嬷嬷的带领下进了慈宁宫。

    因为离得远,等琳琅和端嫔两人到的时候,宫妃们已经来了大半了。虽然这时离请安的时辰巳时(早上9点钟)还差了两刻钟。

    早到的宫妃们都在太皇太后寝殿旁的几个花间里喝茶等候。惠荣德宜四妃坐在一个花间里,一边喝茶,一边商量宫务。一听咸福宫的人到了,宜妃就和其他三妃说,要不她们停一停,咸福宫新晋的万贵人她还没见过了,想必姐姐们也没见过,既然人来了,就叫过来见一下吧。

    这点小事,其他三妃自然没有不点头的。

    惠妃一边笑着点头,一边心想:宜妃这是醋上了吧。这万氏可比她还大三岁呢!

    德妃靠着椅背,一面轻抚腹部,一面叫人去备了一杯茶。荣妃见了也叫人去准备蒲团,免得请安时万贵人生生的跪在地上了。

    不一会,面色有些紧张的琳琅就跟着宜妃的大宫女进了花间。

    进来后,她先跪在蒲团上给四妃请了安,然后才起身站在花间的中央,微垂着视线,任四妃打量了一番。

    在四妃看来,这万氏中等个子,身材纤瘦,容貌秀丽,说是年逾二十八了,可看上去也就二十出头,一双眼睛长得很出彩,一双黑白分明的杏眼水灵灵的,配上浓黑的长睫毛,看着就惹人疼。

    “真是个招人喜欢的美人儿!”宜妃轻笑了一声,让人搬来了一个绣蹲,和颜悦色的让琳琅到她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