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清穿之老答应 > 分卷阅读154

分卷阅读154

作品:清穿之老答应 作者:吃睡一条龙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

    除了以上两件事,戒口以后少盐少油还得可劲吃肉的可怕食谱也让琳琅吃得很绝望。

    蒸蛋羹吃腻了,没事,那就吃鲫鱼汤鸽子汤,这个也吃腻了,也没事,还有虫草炖鸡汤和山药白果猪肚汤了。这两个也吃腻了,还是没事,猪肝粥和加足了各种坚果的红枣小米粥也是能吃的……

    馋得琳琅晚上睡觉时都梦到自己在大吃火锅。醒来之后,摸着自己扁扁的肚皮,她在心里面那是流了一地的口水。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一片艰难困苦中,能让她聊以自慰的还有两件事!

    一件是哪怕她越到后来越有味(……臭味也是味啊),但福宝一点儿都不嫌弃亲妈,哪怕有四个奶娘一天到晚吃着奶疙瘩就等着伺候他,可他最喜欢喝的还是琳琅的奶,只要琳琅解了衣襟,把他往胸前一抱,他就兴奋得直张小嘴。

    而另一件事,就是玉瓶又给了她一个大惊喜!

    生下福宝后的第二天,她就悄悄查看了玉瓶,掌心里的虚影又淡了一些,而复制金银的能力也再次下降了——复制的时间间隔倒是没变,还是三天,但重量限制变了,从一两变成了七钱。果然,自己之所以生得那么顺利,是因为玉瓶又再次燃烧小宇宙了。

    那是不是和上回出疹子一样,‘暖和’上几天后,自己的身子骨就会好一些,琳琅正这么寻思着,到了那天晚上她也就暖和上了。

    一连暖和了三天后,玉瓶给她加的增益buff才没了,然后没过几天,她就感觉一直隐隐作疼的膝盖不疼了,下面的伤口也恢复得很快,快得让张氏跟钟嬷嬷嘀咕,说她伺候贵人们坐月子这么多年,还很少见能恢复得这么快的。

    这两人早就认识,当年张氏还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宫女,跑前跑后的跟着师傅学手艺,就是她的师傅给那时还是庶妃的孝康章皇后接的生。

    都是老熟人,钟嬷嬷也就笑着说:“你别看瑜主子如今的身子骨不算好,那她底子很好,又是很能进补的体质……”

    张氏恍然大悟,直说难怪难怪。

    张氏心里有了底,再看到一个月将养下来,瑜贵人不止伤口恢复神速,还被进补得脸皮白得透亮,头发哪怕腻糊着也看着又黑又亮,两片嘴唇啥都不擦也红得跟小姑娘似的好看,也就不觉得怎么奇怪了。

    她是不奇怪了,可等到琳琅一出了月子,正好就是三月十八的圣寿节。

    着意打扮一番后,堪称鸦发雪肤的瑜贵人先就把在咸福宫门外遇见的端嫔给震住了。

    看楞了两秒后,回过神来的端嫔不无真心的道:“瑜妹妹,才多久没见,你可真是……把我都看呆了。”

    知道她夸得真心,琳琅的虚荣心啊简直都爆满了,心里美滋滋的,可还是秉承谦虚的美德也好好的夸了端嫔两句。

    第107章 宝贝

    作为宫里面一对称职的塑料姐妹花,琳琅和端嫔笑盈盈的互夸两句后,就擦肩而过各自上了自己的肩辇。

    屁股一坐好,琳琅就赶紧拉上了斗篷的兜帽,才坐了月子出来,她感觉自己更怕冷了,简直一丝冷风都吹不得。

    从明天开始就恢复去御花园遛弯吧,好久没起得这么早了,她一边打呵欠一边心想道。

    初春的寒风在红墙青砖的甬道里刮得嗖嗖作响,早就从茴香那里得了吩咐,辇夫们使尽全力抬着肩辇一路疾行,很快就到了慈宁宫的月台前。

    自从去年的中秋节,康熙开了乾清宫和慈宁宫两处设宴的先河,接着往下数的大小节日,宫妃们也就都得两头赶场了。

    这次的万寿节也是一样。

    按着流程,慈宁宫这边会先开宴,由皇太后和贵妃领着宫妃和宗室女眷们先热闹一场,中午就在慈宁宫里各自找地方休息一会,到了下午再一起去乾清宫,等那边的筵宴结束后,所有人还要再回慈宁宫这边,跟着万岁爷和宗室的男人们一起叩拜太皇太后。

    一出月子就赶上这样的大场面,还是万岁爷的生日,不好请假,琳琅也只能为自己点一根蜡烛了。

    慈宁宫的正殿里,各式精致的大烛台把殿内照得十分明亮,角落里也早就放上了炭炉和炭盆,温度比外面至少高出十多度去,跟着两个蒙古嬷嬷一进去,琳琅也就吁了口气脱了大斗篷。

    这种暖融融的感觉才是春天到了啊,外面的倒春寒恕她消受不起。

    通贵人的大宫女知棋一直留着神,见瑜贵人一行终于进来了,赶紧就轻轻碰了下主子的胳膊。

    总算到了,通贵人心里一喜,也不和邻座的布贵人闲聊了,连忙就起身准备去问安。

    这段时间,通贵人知道琳琅这里一直有娘家小姨兼继母相陪,借着送宫花往梢间里递了话后,见琳琅不想她上门,也就识趣的都没往后院去,只在洗三那天,送了一把八两八的长命金锁给十四阿哥添盆贺喜。

    虽说瑜贵人是个活泼性子,可毕竟这么久没见了,两人间怕是又生疏了,昨晚通贵人琢磨了小半夜,为今天的见面想了不少可说的话头,自觉绝不会冷场后才吹灯睡下了。

    择日封嫔,还荫封兄长,一生了阿哥,皇上果然就对瑜贵人更上心了。通贵人的心里很清楚,瑜贵人的地位越是稳固,她也就越得小心伺候,否则稍一被冷落,只怕瑜贵人,不,瑜嫔的眼前也就没她站脚的地方了。

    和往常一样,为宫妃们和宗室女眷们准备的案几分为左右两列,从最上首的皇太后和贵妃的宝座下面依次往后排开。

    琳琅的座位又往上挪了。这一回,她被安置在安嫔的对面,上首是德妃,敬嫔和端嫔倒要坐在她的后面了。

    一被领到地方,琳琅心里就是一愣,这宫里面的‘排排坐’向来是尊卑分明的,皇太后的宝座绝不会和孝庄的并排,每次都会有半步之差,贵妃这回这么安排,显然是觉得她该和安嫔平起平坐了。

    一边对着两个蹲身作福的蒙古嬷嬷露了个笑脸,她一边就心想:这回的座位是按什么排的?

    按圣宠?那安嫔早就该排在最后了。按地位,说是先享主位待遇,可自己毕竟还没正式封嫔,直接就位列四妃之下,有点太冒头了吧,以贵妃的谨慎,至于这么两头得罪人吗?

    对了,是因为福宝!自己享着嫔位待遇,加上福宝这个新鲜出炉的十四阿哥,再加上圣宠加成,在贵妃心里自然就压过了三嫔。至于安嫔,她能和自己并列,只怕还是是因为她家算是皇亲,在这种宗室齐聚的场合,怎么也得多给几分面子。

    想明白贵妃排座位的逻辑后,琳琅才放心的坐下了。吃了这么久的瓜,她现在也是长了心眼了,只要见事不对,情愿反应慢一点,也绝不能大大咧咧。

    一路冷风吹过来,她的手指尖都吹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