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节

作品:清穿之皇贵妃晋升记 作者:伊带水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福晋只得下榻,披了件衣裳,道:“额娘等久了吧,我让人给你上茶。”

    她作势要出去,觉罗氏忙伸手拦住她:“你别忙活,让奴才们去,额娘有话和你说。”

    福晋只好朝赵嬷嬷使了个眼色,赵嬷嬷领命出去张罗茶水。这边觉罗氏对福晋道:“我看你天天闷在这贝勒府里,怕是已经忘了外面是什么岁月了。”

    “额娘这话是什么意思?我每日操持府务,自然会和外面人打交道,怎得就是闷在府里了?”福晋不赞同道。

    觉罗氏身子略向前倾了倾:“那你告诉我,今年是什么年份?”

    她问得没头没尾,福晋一时哪里答的上来,便道:“额娘,你有什么话便直说吧,不必和我绕弯子。”

    觉罗氏一拍手,用恨铁不成钢的眼神看着福晋:“我的傻女儿,今年可是大选之年啊,你怕不是当家当傻了吧,连这个都忘了?”

    福晋闻言猛然一惊,不由得坐直了身体。

    这府里平静太久,也没新人进府,她竟一时忘了,该到大选进人的时候了。

    “虽说这做主母的,谁愿意往家里塞小妖精,额娘也不愿你看着满府的妾室们堵心。”觉罗氏拍拍福晋的手,好言好语道,“只是你这府上,如今四爷偏宠尤侧福晋,满府的美人只有她一枝独秀。这种时候,额娘可就要劝你大度些了,得往府里进些新人。”

    福晋神色微动,靠近了觉罗氏:“额娘的意思是……?”

    “当然是你主动选两位漂亮鲜嫩的新人进府。虽说妾室太过貌美不好,但你瞧尤侧福晋那副妖妖俏俏的模样,若不来几个漂亮的,哪里能争得过她?”觉罗氏低声道。

    福晋的心思被说动几分,刚要搭话,却又想到这不一定可行。

    “额娘,你是不知道,自从尤氏进府,四爷再未去过旁人房里。就算来了两个新人,若他不见不碰,又有什么用?”

    觉罗氏被这话惊得瞪大眼睛,她知道尤绾受宠,却不想尤绾竟把四爷拿捏得这般严实,旁人竟半点机会也无。

    她略想了想,道:“无妨无妨,男人都是管不住下半身的,只要够漂亮,我不信四爷能不动心。”

    福晋觉得没这么简单,首先不说四爷能不能看上新人,单说要找到能与尤氏相媲美的美人,那得难于上天,哪有那么简单。

    觉罗氏却道:“若是四爷不上心,那更好。等新格格有了孩子,你才有机会把孩子养在身边,不然再出一个像尤侧福晋一般受宠的,生再多孩子你也抢不过来。”

    福晋想要听见这话,想要推拒的说辞不免卡在嘴边,没在反驳觉罗氏的主意。

    她如今这四福晋的位置越发不稳当,若是能多个孩子,哪怕不是亲生的,也比膝下空空要好。

    尤绾靠着元哥儿,得了皇上和娘娘的夸赞,这便是有儿子的好处。等她能再养一个儿子在身边,冠上嫡出的名号,难道不比元哥儿强?

    福晋忍不住动了心思。

    第68章 .去赈灾 紫禁城,永和……

    紫禁城, 永和宫。

    德妃端坐在上首,下面是来给她请安的四福晋。

    德妃素来知道自己这个大儿媳,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既不是什么大日子, 也不是自己的生辰, 若说是十四家的, 还有可能来陪她说说话, 但老四家的来永和宫请安,只会是有所求。

    简单寒暄几句之后,德妃便问道:“近些日子老四府里不忙吗?你倒是极少来永和宫,可是有什么事要来说与本宫听?”

    四福晋略笑了笑, 道:“是儿媳平日疏忽了, 以后定然常常来向额娘请安。”

    德妃摆摆手算是拒绝:“你们进宫也麻烦,本宫平时和宫里的小姐妹说说话, 一天也就过去了, 哪里需要你们常常来。”

    福晋脸上难免露出几分尬色, 半低下头道:“多谢额娘体恤,儿媳明白了。”

    “说吧,可是老四近日遇到了什么事?或是府里有什么不好?”德妃直接说道。

    福晋闻言顿了顿,眸里划过一丝迟疑,但想起觉罗氏和她说的那些话,动摇的内心又坚定下来。

    她抿抿唇, 抬眸笑道:“这不是快到今年大选的月份了吗?儿媳想着, 府上许久未曾进过新人,便想趁着这次机会, 给四爷挑两位可心的新格格。”

    “进新人?”德妃听到这话,着实愣了愣,手里的帕子都险些松了。

    这谁家嫡福晋会主动给爷们纳新人的, 老四家的不是脑子被门给挤了吧?德妃心里暗暗想道,是嫌后院不够安宁,还是嫌老四待她太好,这不是明摆着给自己添堵吗?

    德妃可不想答应。且不说这事儿老四知不知道,但看老四宠尤氏那个样子,便能看出来,他这两年怕是没那个心思再寻新人了。

    德妃不太在意儿子宠爱谁,这四爷后院的事她鞭长莫及也管不着。只是她喜爱元哥儿,有这样一个讨人喜欢的小孙子在,德妃对尤绾也多了几分好印象。

    既然如此,她何必去做那个恶人,给老四送新人,老四和尤绾都不高兴,到时候倒显得她里外不是人了。

    德妃心里转过几个弯,打定了主意,道:“老四每日在朝堂上行走,公务繁忙,哪有那么多时间去见后院的女人们?你再要两个人进府,也只是当摆设好看罢了。如今府里的小阿哥不少,你管好后院,专心将阿哥们教养好才是正事。”

    德妃几年前做主将耿氏和钮祜禄氏送进四爷府里,是觉得老四子嗣单薄,唯一的嫡子又没了,这才送人进去充盈后院,好绵延子嗣。

    如今六阿哥都有了,还要新人做什么。

    福晋原本听德妃的意思,觉得这件事儿怕是没机会了,可德妃忽地又提到孩子,她立即心神一动。

    福晋暗暗攥紧手心,指甲深深嵌进肉里,疼痛令她立即红了眼眶,作出一副要哭不哭的样子。

    德妃刚想打发她走,便看见福晋这副神色,当即问道:“这是怎么了?怎得说着说着就要哭了?”

    以前也没见老四家的有这毛病啊?德妃纳罕想道。

    只见福晋嗓音略显悲情,和德妃低声道:“额娘既然提到了府里的小阿哥们,那儿媳今日就和额娘说说心里话。”

    德妃只好道:“那你说吧。”

    “额娘您也知道,现在四爷后院的妾室们,都有自己的孩子。儿媳无能,这么多年只得了一个弘晖,还没养住。四爷也不愿将他人的孩子抱到正院来。”福晋说着说着,眼眶更加红了,“儿媳一直思念弘晖,只希望能再来一个孩子,儿媳定然好好待他教他,将这孩子培养成才,也算是全了我的一份心愿。”

    德妃听到这里,算是明白了,福晋到现在还没歇了借腹生子的心思。府里已经出生的孩子她抢不走,福晋只能将主意打到新人身上,这才进宫来找她。

    “你这样做,老四可知晓?”德妃问道。

    福晋摇摇头,面露难色。

    德妃轻叹一声,道:“你这又是何苦呢?别人的孩子终究不是亲生的,你已经是府里所有孩子的嫡额娘,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福晋道:“儿媳只是想养个孩子,哪怕是个格格也好。”

    她语气真诚,话里藏着的渴盼德妃完全能感受得到,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福晋想养新人的孩子,那这新人必然身份不高,就算德妃不开口,福晋也能自己找到。

    德妃这才明白,今日老四家的来找自己,恐怕只是想让自己担个名头,免得将来老四斥责于她。

    看来这事儿是拦不住了,老四家的这是铁了心的要这么做。

    德妃沉思片刻:“你既心意已决,本宫也不好阻你。只是这回本宫不插手,你爱挑几个挑几个,将来老四问起来,本宫也不会替你说半句话。”

    福晋要的就是这句话,德妃不愿亲自挑人最好,才能方便她在秀女中挑选出家世不显又容貌尚可的,这样的新人进府后才好拿捏。

    福晋连忙向德妃谢恩。

    德妃微摇了摇头,让她起身,最后说了句忠告:“老四看上去冷心,其实是个重旧情的。你只管做好你的四福晋,他自然会给足你体面。”

    福晋闻言不露声色地凝眉,心想没有子嗣没有宠爱,她这个四福晋哪里能坐得稳?还是得自己好好谋划才是。

    *

    福晋进宫的消息并没有刻意隐瞒,不过后院众人只以为福晋是进宫请安,一时并不知道福晋的真正用意。

    南巡的队伍六月初回到了京城。眼见着天气越来越热,快要到黄河的汛期,尤绾一直担心着哪日就听到黄河决堤的消息。

    这次水灾,四爷应该是要去筹款赈灾的,洪水来势汹汹,也不知道四爷这一趟要吃多少苦头,尤绾心里担忧,却什么也不能说。

    果不其然,进了八月,江苏一片黄河暴涨的消息传进京城,丰县处十几道河堤缺口,一时间洪水泛滥,上百万百姓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这事传进四爷府里已经过了好几日,幸亏尤绾一直让余永易注意着街上的动静,一听到消息就回来告诉她。

    朝堂上为了这次水灾吵了两日,终于定下赈灾的人选。

    四爷急急忙忙回府,一边让人收拾行李,一边让苏培盛给芙蓉院送信。

    尤绾一听到苏培盛说四爷回府,立即带着自己准备的东西去了前院。

    前院书房正忙着,尤绾进来的时候,只见十来个小太监在整理四爷出门要带的东西。这次算是轻装简行,因而要准备的行李更要谨慎,免得路上发现有东西忘了。

    四爷正在看丰县的地形图,瞧见尤绾进来,连忙起身:“不是让苏培盛去芙蓉院了吗?你怎么还过来了?”

    尤绾知道他着急,不想多耽搁时间,吩咐清梅将东西拿出来,一一摆在书桌上。

    “这是我让府医准备好的药材,都是些防寒祛湿的中药,外面裹了牛皮蜡纸防潮,免得你在那儿受了风寒。”尤绾指着打包好的药材纸包,她想着那里正值汛期,既赶上洪水暴涨,又遇到阴雨连绵,若是不备些药材,她都怕四爷把自己累倒了。

    四爷原本以为尤绾是担心他想来劝他不去,没想到尤绾竟比他动作还要快些,连自己来不及准备的药材都找好了。

    四爷顿了顿,道:“你怎么就知道,爷要去赈灾?”

    尤绾正要拿出自己找人定制的雨衣和雨靴,闻言扫了四爷一眼,道:“这黄河决堤的消息都在京城传遍了,我怎么不知道?再说了,遇到这种事情,你肯定是冲在第一位的,皇上不让你去,还能让谁去?”

    太子金尊玉贵,直郡王性子鲁莽,三爷日日修书,八爷九爷肯定不愿意出这个力。皇上未必不知道这些儿子的性情,算来算去,也只有四爷适合担起这个重任。

    四爷只当尤绾这话是在夸他,轻笑道:“倒不止我一个人,还有十三弟随我一同前去,先去江南筹款,再到江苏赈灾,若是顺利,十月便能回来了。”

    尤绾心想,你这个时候说得轻松,等十月回来,还有更烦心的事儿等着你呢。

    四爷又道:“这次出京不必往日,怕是不能常常给你写信,你莫怪。”

    尤绾哪里还会怪罪四爷这一点。出去赈灾,怕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她又怎么会苛求四爷给她寄家书。

    四爷这边收拾好了行李,也没时间去后院一趟,临出门前才派人将此事告知福晋,和尤绾告别之后,就带着亲信出府了。

    尤绾目送着四爷出大门,瞧着人没影了,才转身往后院走去。

    清梅见她眉心紧锁,出言宽慰道:“主子你别担心,主子爷身边有侍卫保护,有太监伺候,定能逢凶化吉化险为夷,平平安安地回府。”

    尤绾闻言,眉心依旧蹙着,抿抿唇道:“天灾固然可怕,但终有过去的时候,我知道四爷不会有事的。”

    只是回京之后群虎环伺,那时才是真正的难关。

    四爷离京之后,府里消停了一阵。宫里带头减少开支提倡节俭,今年的中秋节办得简单,各府的人都不敢张扬。

    尤绾守着元哥儿在芙蓉院里待着,小家伙半个月没见到阿玛,嘴里一直嚷嚷着。尤绾和他解释四爷出京了,元哥儿也听不懂,尤绾只好找些别的东西,来转移他的注意力。

    院子里的玩具都玩了个七七八八,元哥儿对那些早就没兴趣了。尤绾便自己动手画了十几张卡通画,让工匠拓版复刻,做成拼图。

    没过两日,拼图便被送进芙蓉院,元哥儿有了新的玩具,总算安静了两天。

    只是芙蓉院里一片静好,后院却有人在四爷离京的时候,开始耐不住性子了。

    余永易常在后院行走,打听到福晋近日常常进宫,特地回来告诉尤绾。

    “福晋进宫?”尤绾蹙着眉,“如今不过年不过节,她进宫做什么?”

    余永易摇摇头:“奴才无能,没有打听到这个。”

    尤绾摆手让他出去:“那就再派人去正院看看,我倒要知道福晋在打什么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