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力荐河山 > 分卷阅读190

分卷阅读190

作品:力荐河山 作者:退戈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顾琰阴阳怪气道:“好的很。”

    方拭非不欲与他争吵,悻悻闭嘴。

    顾琰揉着额头说:“大哥出事之时,我尚是少年,三哥年纪也不大,而谋逆之事却闹得满城风雨。布置可谓精妙,善后也极其狠辣,绝不该是他那般年纪的人能有的谋算,是以从未有人怀疑到他身上。事情接踵而来,叔父当时被逼急了,加上当时年轻气盛,言语间方激烈了些。从当时的证据来看,的确是难以推脱。我等不知大哥心中苦楚,左右为难,由他一人独受煎熬。待灾祸酿成再去悔恨,为时已晚。”

    “您既觉得心酸,那陛下应该也是。”方拭非说,“您既然在怀疑此事那陛下应该也是啊!”

    顾琰说:“我亲眼见大哥自刎于前,自然相信他的清白。我入户部多年,一直在调查此事。可直至今日,也未得多少线索。我请正则去扬州帮忙调查,他在那边亦无进展。对方行事如此缜密,你如何说服朝臣说服陛下,他二人是兄弟相残?方拭非你往后想给自己背上何等污名?”

    “污名又算什么?”方拭非说,“请您告诉我,这次没有证据,以后就会有吗?陛下身体可还康健?今后会是何人天下?顾泽列违背圣命偷回京师,这就是摆在面前的一桩罪证!人心皆有弱点,我有办法能说服陛下。”

    顾琰回过头,目光凌厉地看着她。

    晌午之时,方拭非小跑着来到宫门前,王声远与周刚平都在那里等候。

    刑部尚书道:“方御史,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方拭非说:“准备的久了些。这不是怕出纰漏?”

    “光叫老夫在这里吹风。”王声远扶着自己的老腰,“又没什么好处。”

    第127章 来人

    刑部尚书道:“那走吧。”

    “且慢, ”方拭非说, “再等几个人。”

    刑部尚书:“什么?”

    方拭非回头, 后面几人走了上来。

    “御史公?”刑部尚书又看向两位怯怯缩在后面的普通百姓, “他们又是谁?”

    “我们先进去。”御史大夫没有回答,转头对那二人道:“你二人听从侍卫的吩咐即可。届时去殿门外等候, 会有内侍前来传唤, 然后走进去。”

    妇人小动作地推了下男人,丈夫才为难道:“是。这我们要是礼仪不周,可怎么办?”

    御史公:“不必管什么礼仪,答话即可。陛下不会计较。只是请你二人来问几句话, 如实相告,不可作伪。”

    “是。”

    御史公朝前一指,四人一同往书房走去。

    虽说是一行,可却各自保持了相对的距离,显出平时关系并不融洽。

    王声远凑到方拭非旁边,放低声音道:“你们这一个个的做事都不知会声老夫,叫老夫如何替你们打圆场?”

    方拭非说:“您不是来替顾侍郎做事吗?下官没请您帮我打圆场。”

    “可你们要是来闯祸,那我肯定不来。”王声远说, “那是要被陛下迁怒的!你自己说说,打认识你起,老夫平白替你担了多少怒火?”

    方拭非朝他作揖, 表示请多担待了。

    未说两句话,数人已经到顾登恒的书房前。通报后被一起请进去。

    内侍在让开前,压低声音道:“劳烦诸君, 陛下近来身体抱恙,今日尚未休息,有事请简短些说。”

    几人颔首,心中有数。

    顾登恒的身体时好是坏已是常事。年轻时曾一次病危,但险险挺了过来,未好好保养,又开始忙于公务。之后便落下病根。多年熬夜,批阅公文,气血攻心,诸多毛病累积,上了年纪之后,各种疼痛都出来了。

    先前罚三殿下去往扬州时,被气病了一回,近一月有余才稍有好转。这次顾琰落水,他劳心劳力,心中悲戚,身体每况愈下。

    顾登恒膝下五子,目前无一人能承大统。

    老三不得民心,其余几人残的残、死的死、笨的笨,他自己有时想想,也觉得感慨非常。怕自己一去,不安好心之人就开始蠢蠢欲动。

    顾登恒脾气固执,不肯服软,更不愿认老。加之最近朝中事务繁杂,不可无人,依旧强撑着每日早朝,批阅奏折,以显自己无碍,还能继续主事。

    遥想当年始皇祖龙就是这样将自己累病的。

    方拭非一直以为他能按时早朝,并自己审阅政务,身体应当不算大碍。可多日不见,再看见他的时候,才知道他也是强撑。

    那面色与神色,绝非数月前能比。

    脸上已有灰白之气。那模样方拭非再熟悉不过,杜陵生前一段时日就是如此。

    想来是顾琰落水,他心中难以释怀。血亲同族,沦于今日,何其悲哉?这孤独老人纵然能傲立天下,是举世无双,可在天命前,也只能自欺欺人而已。

    方拭非收回打量的视线,将用力收紧的手指背到身后。心中不详的预感应料成真,已做好的决定更坚定了一分。

    王声远呈上船厂相关的公文,向他说明来意。

    顾登恒应当是早就被通知过此事,神色淡淡地表示同意。叫刑部尚书上前过目所有文契,若有异议,可当场提出。

    “朕今日是替侄儿作保,刑部尚书可要看得仔细些,不必顾忌朕的身份。”顾登恒语重心长道,“这船厂如今规格,如何运营也算国之大事,依照顾侍郎的嘱托,他是转让而非转卖,未收分毫赢利。周尚书你即接手,可要担起其中要责,切勿叫顾侍郎失望了。”

    刑部尚书郑重回道:“臣明白。”

    王声远在一旁将顾琰提出的要求同他简要讲解了一遍。又将前段时日漕运的定价、获利等条目,拿给周刚平过目,告知他如今在河上有几艘船,并逐条讲述若船只在半途出了差错,该如何赔偿、如何安抚、又如何处置。

    王声远背起公文来不急不缓,平稳无力,能把人听得昏昏欲睡。还旁征博引,连篇废话。一口气不带停的。

    顾登恒坐在位上,沉默地看着二人,虽未开口打断,但已经是面黑如炭。手指烦躁地点动,暴路了他的内心。

    周刚平哪里敢让顾登恒真的旁听一天如何管理船厂?反显得他做事拖拉,为人计较。

    说清楚这可是白送的金山,有什么犹豫拒绝的理由?

    他粗粗一扫,便点头同意,先将名字签下。

    刑部尚书说:“还有许多管理船厂需注意的琐事,若是遇到,再向顾侍郎请教。还望担待。”

    “好说。”王声远说,“顾侍郎也是这样嘱托我的。”

    转让异常顺利,刑部尚书看着手上盖过章签过字的文件有些茫然。

    虽然是由王尚书拿来的文契,但陛下代为作保,这家船厂今后就是他的了。可不知为什么总有种不踏实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