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节

作品:我在七零供销社上班 作者:安宫的竹子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随着学校恢复上课,苏晓燕征询过叶子这丫头的意见后,就让她在市里的学校继续上学。

    在三里屯那会,叶子每晚都跟着姐姐识字念书;后来来了市里大姐这边,她也没有放松过学习,一心要向大哥学习,考上个好大学才算是报答姐姐对自己的用心。

    得知能去学校读书后,她高兴地就答应下来,开启了学校学习住宿生活。

    一年又一年,苏晓燕用心经营着铺子,和陈三合作愉快。因为忙碌,她平时除了和梁婉打交道,再就是偶尔和吴芳联系,对于生活里发生了什么事都不太敏感。

    还是那天和陆沉夫妻夜话时,陆沉感叹说:“我最近听局里的人说,像纺织厂钢铁厂那些效益都大不如之前了,有些比较小怕是撑不住了。”

    “以前这些厂可以发展也是因为只有这几家,现在多了不少做生意的来提供这些,慢慢地没有效益就撑不住了。”苏晓燕听到这里才想起国营厂在这时所面临的困境,忍不住感叹。

    “就像纺织厂原本生产布料,购买需要凭借布票,现在南边那里运过来大批布料,先不说不需要布票,价钱也要便宜点的。”

    “是这样子,如果不能把握好时势转型的话,可能还真得倒闭。”陆沉点头表示认同。

    任何时候都不能一成不变的,如果不能顺应时势应对面前的难题,那就只能走向倒闭了。这事也在心底警醒着他。

    两人夜晚的生活总是和谐交流的,之后苏晓燕也把今晚的事放在心上。

    一周后的陈三家里。

    “什么?你想收购纺织厂?”陈三震惊,他简直都要怀疑自己刚才听错了。

    他做生意开铺子,想着多开几家是几家,能够开遍全国那都是贼了不起的事情了。他可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还能去买下国营厂!

    但这会儿,陈三是真切地听到了苏晓燕提出这么个想法来,他震惊过后沉默,在思考着可行性,心底多少有点激动。

    “按照目前的情况,纺织厂应该是最先撑不住的。沪市和京市那边的纺织厂不太可能会倒,咱青山市的纺织厂比较小,咱可以先关注下。”苏晓燕分析着最近打探来的情况,“要是真能把纺织厂收购下来,里头的机器和人员都能留下来,咱自己重新调色生产布料。”

    她这个想法也不是突如其来的,在没开铺子前就想着了。这个时代的布料颜色还是比较原始的,像后世广受女同志喜爱的香芋紫星空蓝更是可望不可即。

    以前苏晓燕在现代做服装公司时,那会挑选布料搞生产线找投资都得自己亲自来。关于调制布料颜色的事,她不仅翻阅过详细的资料,还亲自去染布坊上手学过。

    陈三简直不能再震惊了:“还能重新调色?”

    接收到苏晓燕自信的眼神,他莫名就信了,点头应道:“好,我最近多关注着,有好消息就赶紧买下来。”

    他们这三年来赚了不少钱,应该是够买下一个小纺织厂的。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3-14 22:53:09~2022-03-15 23:20: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mile(微笑)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mile(微笑)5瓶;安娜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最新评论:

    【作者大大生日快乐?】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

    " border="0" css="imagetent">?var=20140327>地雷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自从喝了营养液,除了更新,不想干别的。往小树坑里浇营养液,会长出参天大树吗?】

    【

    -完-

    第76章 、满堂欢乐

    ◎【正文完】◎

    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纺织厂效益再不好也还是又撑了一年。

    等到厂里堆积下来的布匹全都处理完,倾尽全力给工人发完最后一个月的工资,纺织厂领导一致决定把这个厂给卖出去。

    苏晓燕和陈三盯了将近一年,终于等到时机。由陈三出面和纺织厂的领导去谈价钱和一些事宜,最后以双方都满意的价格买下了整个纺织厂,包括里头的机器。

    纺织厂的领导最后的一点纠结和犹豫,也在听到陈三说若是原来的工人愿意留下来,他们也会接收后全部消失殆尽,笑容轻飘飘步伐轻快地离开,仿佛身上的担子一下子全都卸下来了。

    纺织厂的工人其实剩得不多,早在去年效益不好时就陆续有人离开另寻好去处了。

    留下来的这些要么是厂里的老人,对纺织厂是有感情在的,要么就是去哪不是赚钱先干了再说的随遇而安派。

    这会儿听到领导把纺织厂给卖出去了,人心惶惶,一个个都在讨论着不知道要往哪里去。

    他们想的是,都换了领导了,这厂子改成什么样子都还不知道,人肯定也不会留他们。

    很快陈三出现说话给了大家一颗定心丸,还好还好,厂子换了领导但也还是纺织厂,新老板也愿意用他们。

    下一秒就听新老板说:“当然新的纺织厂有新的规矩,过几天制定好会张贴出来的,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如果你们有人违反的话,我们也不会多留,就请另谋高就吧。”

    他严肃着脸还挺有气势,起码把纺织厂里的人都给唬住了,一个个全部齐声应是。

    “规矩的事你来定就好,这段时间先让他们照着之前的事情来做,生产一批布料出来。”苏晓燕听完陈三的话,笑着交代,“咱先看看谁有异心,把这些人给处理好了再开始试着调新颜色布料。这可以说是我们的秘密武器,绝对不能外泄的。”

    “明白,我一定把这件事情处理好。”陈三点头应道。

    正好现在夏末,其他几个城市铺子都交给信任的人去守着,他可以暂时把所有心思都放到纺织厂这边来。两人合作,苏晓燕都这么努力了,他也不能拖后腿。

    这边陈三忙着整顿纺织厂,苏晓燕也开始忙起调色的事。现在青山市的铺子她也只是偶尔去一趟,咚咚送去托儿所一年也习惯了,白天她更是乐得轻松。

    早就买好的原料都在家里放着了,苏晓燕特意空出一张桌子来,把这些原料都翻出来摆上,开始折腾着调颜色。

    下午四点苏晓燕骑着自行车去载咚咚回来。因为娘经常弄衣服这些,也会给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五岁的咚咚已经拥有挺好的审美了。

    当她进屋瞧见桌子上的颜色忍不住惊呼:“天哪娘,这好好看啊!”咚咚在脑子里转了一圈也没能对上号,她忍不住问,“娘这是什么颜色啊?”

    “先保密,等以后咚咚就知道了。”苏晓燕见咚咚喜欢也高兴,不过还是没直说。小孩子说话不设防,万一在外面说漏嘴了就不好了。

    “好吧,娘你居然还不告诉我。”咚咚听了后还有点失落,撇撇嘴而后又机灵地问,“娘你不告诉我也行,您给我吃两颗糖就行。”

    可能是到了一定年纪的孩子都喜欢吃糖果,咚咚就是这样。但苏晓燕怕她吃过量糖会蛀牙,就特意控制着她吃糖果的量。

    这孩子馋得很,抓住机会就想缠着多要一颗糖果吃。

    想到最近她表现得挺乖的,每晚考核的字词都能写出来,苏晓燕笑着答应说:“咚咚最近认真识字,每回都能全部答对,娘就奖励你今天吃两颗糖吧。”

    “好耶,谢谢娘!”咚咚一听高兴得直接扑过来抱住苏晓燕的大腿,亲昵地用脸蹭了蹭。

    因为在家那些色卡还没晾干,苏晓燕也没有特意避开。夜里陆沉回来自然也看到了,他眼底闪过惊讶问:“晓燕,这就是之前你说要调的新色?”

    这些年妻子的想法总会叫他惊讶惊艳。

    在陆沉看来,晓燕真的很有生意头脑,当初特别有决心地从供销社辞职开铺子,又和陈三合作把铺子做大。这些年的事情他了解得还挺多的,晓燕都有和他提过,陆沉也给过一些建议。

    像去年他提到像纺织厂这些效益变差,晓燕很快就想到要把这纺织厂给收购下来,自己调色生产布料。陆沉听了后不得不佩服,他的媳妇是真的很厉害。

    “对,纺织厂那边的事有陈三在落实,我今天试着调了下颜色,你看看觉得如何?”苏晓燕笑着点头,随口问一句,也没指望陆沉能说出些什么来。

    果不其然,陆沉看不出啥,按照他的直男审美真诚地说:“这些颜色好看的,比之前布料常见的那些颜色都要好看。”

    “那就好,我也放心些。”苏晓燕点头说。今天她简单调了下颜色,可能是手生了,离香芋色和梦幻蓝那些还有点距离,接下来几天得再仔细调一下。

    在后世的衣服圈里,莫兰迪配色广受欢迎,苏晓燕想慢慢地把这些颜色带到这个世界来。

    第二天盛夏,新配色的衣服在青山市、沪市、京市等各地铺子同时上货,引起追捧。

    其实这几年陆续也有服装铺子开业,或许是素衣铺最先开业占据了先机,也可能是素衣铺里的成衣版式一直很好看,走在全国衣服时尚前沿,价钱大家又还能接受。

    所以这些年只要有素衣铺的城市,人们都会首选去这家铺子买衣服。

    特别是每年的夏初冬初,忠诚的女顾客都会带着期待走进素衣铺,因为每半年这个时候都会上新好看版式的衣服。

    今年青山市这边铺子里,熟悉的女顾客刚走进铺子里,就接收到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不是说铺子里颜色有多鲜艳,她们完全是被这么温柔好看的颜色给惊艳到了。

    “天哪老板,这些衣服的布料好好看,是你们铺子新出的吗?”

    “这个粉色怎么可以这么好看!感觉比之前的桃粉色好看多了!”

    “对啊对啊,我之前就一直觉得桃粉色太过于艳,这种粉色看着就舒服很多!”

    “这个是蓝色吗?感觉漂亮好多!天哪这种紫色也太好看了吧!”

    一个个女同志全都议论纷纷,很快挑中心仪的衣服让售货员帮忙给取下来,到试衣间前排起长队来。

    苏晓燕就守在柜台前看着,今天铺子里的成交率直线上升,甚至在结账时他也收到不少对衣服新颜色的赞艳。她满脸笑意。

    可能是头天女顾客回去后把铺子新衣服颜色很好看的消息穿了出去,接下来几天铺子里生意爆棚,陆续有人上门来买衣服。

    后续当然也有不少人发现除了素衣铺外,其他铺子里并没有卖这种布料颜色的衣服,就问苏晓燕哪里能买到这些布料,想买回去自己做衣服。

    当然其他铺子的老板也在打探,那样的颜色就是他们看了也喜欢的。

    他们心想着,要是能像素衣铺一样弄到这么好看的布料,铺子里的生意肯定也会跟着好起来的。

    等到后来知道素衣铺这些布料都是从自家纺织厂里生产出来,不对外卖时,他们简直欲哭无泪,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能躺平认命了。

    年末天冷,苏乐松也回来了,他还有一年就要毕业,如今整个人也算是去大城市见过世面的,要成熟很多。

    他这些年成绩也一直保持得不错,去了京市那边没有松懈过,哪怕是在高手如云的学校里也是专业前五。

    但这会瞧见外甥女,苏乐松仿佛又回到以前在三里屯的样子,憨厚老实地哄着咚咚,任由小孩子鬼机灵地“欺负”着。

    苏晓叶也放学回家,在旁边看着大哥和咚咚的玩闹笑个不停。

    现在大哥回来了,苏晓叶自然就跟着回去三里屯那边住,他们偶尔抽了空也会来市里大姐家。苏乐松许久回来一趟,既想大姐又想外甥女。

    小孩子总是一天一个样,他再次回来时咚咚又比上次要长高不少,好在这孩子总是乐意亲近自己,苏乐松乐意陪着她玩闹。

    “你们俩就纵着她吧。”苏晓燕从厨房里切了水果出来,瞧见他们这样子好笑地念叨了句。

    今年比往年都要热闹,难得凑了个齐全。

    陆外公身体健朗,平时爱和下楼和几个老玩伴聊天,现在曾外孙女总能陪着他出门了,老人家特别有脸。

    他因为年岁高了,也就一直在外孙这边住着。晓燕丫头是个勤快和善的,对他一直很好。

    他每回的忍不住去老婆子坟前感叹:“你就放心吧,陆沉这小子有福气,娶了个好媳妇,现在咚咚长大了特别乖。”

    陆家父母一个大实验完成,年底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他们自觉陪老人家的时间太少,回来后住在南隆镇那边,经常过来市里陪老人和孩子。

    喊上苏乐松和苏晓叶俩兄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年夜,咚咚坐在其中嚷嚷着:“啊今年过个好年,咱一家人都凑在一起了。我们要年年都这样吃饭!”

    这话惹得满堂欢乐,头顶上的灯火萦绕,灯下相聚温暖的一家人。

    未来这样的日子还有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