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相门千金 > 分卷阅读79

分卷阅读79

作品:相门千金 作者:西兰花炒蛋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情差,将火气发在周婉身上,“你说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现在被休回了娘家,以后嫁的人家只会比林家更差。”

    周明道:“母亲,妹妹是和离,不是被休。”

    “有什么区别,不都是被赶回了娘家,家里的脸都让你丢尽了,我怎么生了你这么一个女儿?”林氏骂道。

    周婉本来闭目眼神,听到这句话,睁开眼睛,冷冰冰地说:“我没被林家折磨死,真是让母亲您失望了。”

    林氏举起手,“你这是什么样子,敢对母亲这么说话。”周明将她的手抓住,“您别打妹妹!”

    周翰林的目光在林氏脸上转了一圈,吩咐车夫,“掉头,回林家。”

    周明不解,“父亲,咱们还回林家做什么?”

    周翰林道:“送你母亲回去,我们周家庙小,容不下她这尊大佛。林氏,儿女都是我周家的子孙,既然你不喜,我今日就将你送回林家,之后我会派人将和离书给你送过来。”

    林氏嫁给周翰林快三十年,两人有子有女,还有孙子,林氏不相信周翰林会休了她。到了林家门后,周翰林让她下去,林氏赌气下了马车,马车扬长而去。

    林家人疑心林氏去而复还,林氏心里埋怨周翰林,但却觉得过几日他就会来接自己回家,于是对兄长说:“母亲身子不好,我想要留下来照顾她几日。”

    林德斌无可无不可,邹氏不愿意,但碍于丈夫与婆母,没说什么话。

    ……

    周婉回家后,第二日就过来陆家,陆士仪见她神采奕奕的样子,笑道:“你现在有精神气多了。”

    周婉在榻上坐下来,“离了林家当然是千好万好,我爹对我愧疚的很,我想做什么他都不拦着。”

    陆士仪道:“那就好,我真怕你一回家,就被嫁人送到乡下的庄子里去了。”

    还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很多人家担心有个和离的女儿在家被人看笑话,所以会送到乡下去。

    周婉道:“要是我母亲在家的话,说不定还真要把我送到乡下。但她如今在娘家,我父亲写了和离书让人送到林家了。”

    “啊?”陆士仪本以为周翰林就是吓唬吓唬林氏而已,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周婉叹气,“我未嫁时,母亲对我挺好的,可是她始终转不过弯来,我回娘家,她肯定是容不下我的,因此我父亲才出了和离书。”

    “不想这些不开心的事情了,这几日晚上花灯正盛,多处处逛逛,散散心。”陆士仪劝道。

    周婉倒不忌讳,“有人劝我父亲将我送到外地避避风头再回来,我父亲问过我的意思,让我去扬州姑母家住几日,被我给拒了,我没有做错什么,为什么要避开,我偏要在这东京住着。”

    “好,东京离开封县不远,你有空就去探望我,我也不想你去扬州,太远了。”

    两人说了些话,周婉就告辞了。

    周婉走后,陆士仪开始梳妆打扮,戴上珠翠、闹娥、雪柳等精致的小首饰,穿上白色裙子。

    绿梅在一边笑道:“今晚月色好,我看不必提灯,扫街也行的。”

    上元节女子们都出来夜游,人来人往,偶尔头上戴的首饰就容易掉落,到了夜深之后,往往有人能拾到妇人遗落的首饰,称之为“扫街”。

    陆士仪从首饰盒子里拿出一个精巧的玉梅花簪子,插在她头上,笑道:“扫街拾宝,可遇而不可求,上元节一年才得一次,你好好玩。”

    “多谢小姐。”绿梅喜道。

    月亮渐渐升起来时,陆士仪与宋淮出门赏灯游玩,汴河大街两边的商铺酒肆挂满了灯笼,又大又圆,花样比去年多了不少。陆士仪笑道:“我看了这么多年的花灯,年年都有新鲜样子,怎么都不觉得腻,只看着东京城的花灯繁盛,纸醉金迷,就让人觉得这是盛世了。”

    宋淮道:“大梁举国的物质供应东京城,东京若是不富庶,这天下就没有富庶的地方了,世人都说苏杭好,可苏杭却比不上东京的十分之一。”

    “说的也是,若是朝廷迁都到杭州,那杭州就是大梁第一城了!”

    宋淮道:“真迁都了,大梁的气数也快尽了。”

    “哎呀,今日这么好的日子,我怎么说起这不吉利的话来,不过这大梁要变天,跟我这小女子说什么话是没有关系的。走吧,我们去安国桥那里转转。”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还有一更。

    第57章 (捉虫)

    安国桥是高祖年间建的, 经过了近一百年的日晒雨淋, 桥身斑驳,但仍然很坚固, 过了桥, 就是相国寺,这里热闹非凡,很多人来相国寺祈福。

    陆士仪手提着莲花灯,宋淮揽着她的肩膀,她还是被摩肩接踵的人群踩掉了鞋子。她不以为意, 反而笑道:“哎呀, 我的鞋子被踩掉了!”

    宋淮拉着她到人少一点的地方, 蹲下身替她穿好鞋子,然后说:“这都走了一路了, 不如我们回去吧?”

    陆士仪摇头, “不回去。”

    “家里也挂了不少灯,在家看也是一样的,我担心你被人挤的伤到自己。”

    “哪有你说的这么严重, 上元节出来玩, 不止是看灯,看游人也很有意思啊,多么热闹。”

    宋淮说不过她, 两人沿着安河慢慢走着,安河两岸的树上挂着灯,有些还写着灯谜, 陆士仪猜中了两个就不再猜了,“要是我都猜完了,后面的人就没得玩了。”

    她与宋淮一人提着一个灯笼,走了不多久,突然间前方有一个年轻的男子正在纠缠一个姑娘,陆士仪定睛一瞧,原来是潘丑儿。

    潘丑儿也看见了她,大声喊道:“陆夫人!”

    陆士仪走过去,那年轻男子不理会,继续纠缠,“丑儿,我家在东京有两家酒楼,四家绸缎铺子,郊外还有一个大田庄,你跟了我,保证让你享福,不用去达官贵人府上陪酒卖唱。”他拉着潘丑儿就要走,宋淮拦住他,年轻男子扬起下巴,道:“丑儿的娘欠了我一百贯钱,怎么,我让她陪我一晚上难道不行吗?”

    潘丑儿无奈道:“你不要纠缠我了,再缓几日,我就还给你。”

    年轻男子笑道:“你挣的钱都给你娘收着了,你能有什么钱,你是歌妓,那些达官贵人们为着家声,也不会纳你进门,不如跟了我算了,不但不用还钱,还能吃香的喝辣的。”

    他扯着潘丑儿的胳膊就走,潘丑儿的小丫头在一边哭哭啼啼。

    宋淮道:“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当街抢人就是不行。”他吩咐新砚,“拿着我的名帖去报到开封少尹。”

    年轻男子盯着他看了一眼,自认晦气,“行,我今日就放过潘丑儿,但她娘欠我的钱还得换,咱们明日见!”说完甩了甩袖子走了。

    潘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