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相门千金 > 分卷阅读97

分卷阅读97

作品:相门千金 作者:西兰花炒蛋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密副使,得皇上看重,位高权重,再娶一房妻子也不是难事,可能是还没有遇到合适的吧。”王夫人道。

    男人不同于女人,他没有妻子,但不一定女子,东京城里秦楼楚馆不少,谁知道他们有没有去。

    陆士仪问道:“我看爹最近一段日子忙得几乎见不到人,他在忙什么?”

    王夫人道:“好像是关于辽人的事情吧。”

    王夫人说的没错,陆观等人在书房就是在讨论辽国与女真族交战的事情。大梁每年给辽国输入岁币,来换取和平,再加上辽人多次内乱,虽然平息,但辽国元气大伤,而且新继任辽帝统治荒诞,吏治腐败,早已经不是曾经强大的辽国。

    辽国北边,生长在白山黑水之中的女真部落崛起,在其首领的带领下,女真各部统一,建立金国,共同对抗辽人。

    金辽交战,本来势均力敌,但因辽国又发生内乱,辽帝的叔王起兵造反,给了金人可趁之机,一路攻克到辽国上京。

    如今辽帝派人向大梁求助,请求大梁派兵协助。这事在朝堂上争论不休,有人主张拒绝辽人的请求,还可趁此机会与金人结盟起兵攻打辽人,收回被辽占领的燕云之地。持这种想法的人在朝堂上占绝大多数,皇帝也心动了,高祖皇帝建国时,未曾收回燕云之地,抱憾之极,皇帝想建立光复燕云的丰功伟绩,让后人瞻仰。

    然而陆观与彭安等人却持不同的看法,彭安更是说:“与强金为邻,难道好于与弱辽为邻?”

    陆观也是愁眉不展,“金国是虎狼之国,根本不可相交,金帝所图绝不仅仅只是辽国。”

    宋淮道:“岳父与将军上书皇上,皇上置之不理,难道就没有别的法子吗?”

    陆观将头上的乌纱帽取下来,“我打算进宫面见皇上,就算舍下这顶官帽,也要尽力说服皇上。”

    宋淮官小位卑,进不了宫,彭安道:“陆公,我与你一同去太极殿面圣,。”

    作者有话要说: 与强金为邻,难道好于与弱辽为邻?出自邓洵武。

    划重点:这只是一本小言,因此在政治、战争方面我写的比较粗糙简略,不管是朝堂上,还是宋辽金之间真实的战争其实是很复杂的,真写清楚这就不是一本小言了。为了屡清这些,我最近依然在读宋史(虽然憋屈但还是要看啊,打算之后看看汉唐史让自己舒服点)

    最近双更几天,手有点疼,休息一天,今天只有一更,大家明天见。

    第70章

    辽金开战, 女眷们虽然有所耳闻, 但毕竟无关大梁,更无关东京, 东京城仍然是一片歌舞升平之景。达官贵人之间常常举办各种宴会, 陆士仪远离东京三年,才一回来,参加了不少宴会,时间一长,就开始厌烦, 索性待在家中。

    廷璇已经三个月大了, 不再像皱巴巴, 红通通的小猴子模样,她长得白白胖胖, 一双黑黝黝的眼睛, 灵活极了,她不爱哭,不太怕生人, 逗一逗她, 她就咯咯笑起来。

    连王夫人都对陆士仪说:“廷璇比你小时候乖多了,她笑起来,双眼弯弯像月牙儿, 让人见了就高兴。”

    陆士仪颇有些不服气,“爹爹说廷璇长得与我小时候一模一样,但我小时候更乖巧可爱一些。”

    王夫人失笑, “你小时候爱娇,只要一眼见不到娘亲就要哭,见到我抱着你二姐,你就非要我也抱你,什么事情不遂你的意又开始哭,你爹白日上朝,晚上回家,娘已经把你哄好了,你爹见到的自然是乖巧的你了。”

    陆士仪嬉笑道:“我不记得了!”

    王夫人继续说:“到了五六岁上,你便开始懂事一些了,你二姐性子弱,你时时维护她,让我很欣慰。我虽没有儿子,但是到这个年纪,你与你二姐都能陪着我,我已经知足了。”

    陆士仪道:“姐夫明年任满也可以回京,到时候我们三姐妹都承欢您膝下。”

    王夫人摸摸廷璇的小脸,道:“你爹写信给了郭昭,让他先不要回京,京中形势太乱,在外地反而好些。”

    陆士仪觉得遗憾,不过日后总有机会能见面,不必太过伤感,用过午膳,她打算带着廷璇回去休息。王夫人道:“你将廷璇留在我这里,我来看她。”

    陆士仪便带着绿梅回了屋,虎儿匆忙忙过来,手里捧着一个盒子,“夫人,这是门房送过来的,说是有人送给你的。”

    陆士仪打开盒子,里面有两锭金子,还有一封信,打开瞧了瞧,笑道:“原来是她呀,看来她是发达了。”

    绿梅好奇地问:“是谁啊?”

    “潘丑儿,当初我赠她一百五十贯钱,她这是还我钱了。”

    陆士仪有好一段日子没有听到潘丑儿的消息了,许惠告诉她,潘丑儿好像被一个达官贵人给保养,已经不再出席各种宴会唱歌陪酒助兴了。陆士仪与她并无深交,不过知道她过得不错,心里也替她高兴。

    ……

    陆观与彭安面见皇上,恳请皇上协助辽人抗金,陆观道:“皇上,自大梁与辽结为兄弟之好,多年来没有大动干戈,如果轻易毁约用兵,一则国库空虚,二则金人狼子野心,决计不会与大梁相安。”

    皇帝听不进去,反问道:“陆公,朕记得当年梁、辽之战,你曾不主张与辽人讲和,如今正是收复燕云之地,一雪前耻的时候,为何你反倒犹疑不定,难道说是你年纪大了,反而变得畏手畏脚起来。”

    此一时,彼一时,当时的情形对大梁有力,而且没有女真族这个强大的敌人,陆观道:“大梁富庶,金人与辽人无异,一旦辽破,金人必将南下攻打我大梁。”

    彭安道:“陆公说的是,辽国内乱不断,国力衰弱,不会对大梁造成大的威胁,但金人就不同了,其首领雄心壮志,虎视眈眈,甚至有一统中原之心啊。”

    两人苦口婆心地劝了又劝,皇帝犹豫了,但仍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

    然而前去辽国的使者杜延龄从辽国回来后,在皇帝面前鼓吹连金灭辽之计。皇帝将陆观与彭安提出的问题抛出来问他。

    杜延龄不慌不忙地说:“皇上,臣从北地回来,燕云之地的百姓都希望归顺我大梁,大梁与金结盟,可趁机收复燕云之地,燕云之地富庶,可充沛大梁国库,有钱有兵,难道还怕对付不了金人吗?再说臣听闻金人首领完颜氏为人重诺,若不是辽帝杀了完颜氏之父,完颜氏也不会为父报仇,攻打辽国。大梁与金人建立兄弟之国,日后必然是相安无事。”

    皇帝被他的一席话说动了心,但他素来信重陆观,陆观持反对意见,皇帝心里犹疑不定。

    杜延龄继续说:“皇上,若是收复了燕云之地,您就建立了不亚于高祖、太宗建国的丰功伟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