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锦衣褪尽 > 分卷阅读27

分卷阅读27

作品:锦衣褪尽 作者:云胡子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无谓人之必经所向。胡施主生犯淫戒,或入修罗道,或入饿鬼道,此间轮回无尽也。然感其一念动之,一念悯之,迷途知返,亦布施于兀鹫,昭明于天地,寻其日乘愿再来。

    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李归尘拍了拍蒲风的肩膀,想以温热的手指抹了她眼角的泪,却在半空收了手。

    “跟我回家吧。”

    作者有话要说:

    下案预告:雪夜月香。 这个是,连环案。

    貌似是个小高-潮的案子呢~ 不剧透了,敬请期待~

    第18章 锅里

    ·楔子

    不知从哪飘来了淡淡馨香。

    “雅儿,快出来罢,娘这儿有你爱吃的芙蓉糕。”

    少夫人刘氏喊哑了嗓子,望了一眼天边的赤月,心里忽然打了个哆嗦。

    摇曳的灯,纷扬的雪,在夜色的掩映下红白错织为一团,疯狂而缭乱。

    “老爷,小姐是午睡之后才找不见的,想是躲在哪顽去了。门房那边说是肯定没出了院儿去,许是一会儿就能找见了。”乳母讪讪搭着话,孙廷元冷哼了一声,立在门口看着下人们提着灯满宅子地找人。

    寒冬腊月里,已是临近年宵,众人自下午酉时起已找了不到两个时辰,头上肩上积了一层晶莹雪,手脚皆冻麻了,肚子也早已饿空了。

    哪里有人敢抱怨什么,可谁也不知要这样找到什么时候……四岁的娃,还能跑去哪呢?

    就在这时候,那股奇异的香气却在空气中越发浓郁了,带着三分甜美,又有醇厚的肉香,闻过便叫人此生难忘。

    众人垂涎着热腾腾的烧肉盖白饭,脚便不由自主地往后院灶房挪。

    刘妈儿掀起了微微烫手的锅盖,奶白色的水雾散去,只见汩汩冒着泡的肉汤里赫然有一枚小金镯,还套在炖得酥烂的一截骨肉上……另一处有四颗小白牙随之微微颤动。

    她愣在那发不出声来,青白着脸色挨到门外,张嘴便吐了满地酸水胆汁。

    而灶下的火依旧明艳艳烧着,锅里的肉块恣意翻滚。

    “小姐,找到了……”

    …………………………

    今儿是腊月初三。

    蒲风拎着一小坛子杂粮酒站在家门口的时候,李归尘正坐在厨房门口盯药罐子。

    她自鹿山书院混迹了一天回来,已喝得有些微醺,看到李归尘抬眼盯着自己,便拿袖子抹了抹冻出来的鼻涕道:“今儿是真冷啊。”

    劈柴在瓦罐下烧得微微噼啪作响,伴着咕噜咕噜的水声。

    蒲风将酒坛子撂在台阶上,蹲在炉子前伸手烤着火。她垂眸看着火光,嘴角含笑道:“我没醉,知道你又要说什么。‘别去书院,别和那些书生厮混,别妄谈是非,别在外边饮酒,家里也不许……”

    每一个“别”字都狠狠咬了重音。

    然而开坛的闷音儿打断了蒲风的醉话,她瞪着眼抬头望过去,只见李归尘一手捧着酒坛子已不作声灌了半坛下去。

    蒲风急了,绕过炉子一把拽住了李归尘的袖子,喝道:“你这人还喝着药呢,怎么能碰这湿热之物!”

    酒坛子一滑,倏地落在了地上,瞬间摔得四分五裂。

    李归尘站起身来看着蒲风,面色被炉火映上了一层暖光,他只沉着脸道:“你也知道酒不是好东西。”

    他的话尾音儿像是挂了一把小钩子,让人心颤。蒲风一时涨红了脸,瞥了他一眼,随即低了头哼笑道:“醒着不如醉了好……我同你不一样,我身体……也罢!索性逍遥活着,跟那劳心劳神的,结果也没什么分别。我快活了半年,也不见有谁被我害死。”

    李归尘轻叹了口气,“平时夸你聪明,怎么就不明白闫氏的事和你没有关系。你救不了她,也没人救得了。”

    他这话也不知说了多少遍。

    蒲风红了一双眼,踉跄退了一步拍着心口恨声道:“纵是狗官、屁官的错,和我没半点关系,可若非我刨根问底,又怎么会生出后来之事……悬案好啊,没有线索最好!我是谁养的狗吗?叫我咬出谁就得咬出谁!是我矫情,是我小心眼儿,可一条人命啊……”

    都过去几个月了,这丫头终究还是放不下。李归尘攥住了蒲风的腕子,低头看着她的眼,声音压得很低:“所以你要冷静,你要比那些人活得更精明。我且问你,单为了这么一件案子便要沉沦至此吗?”

    蒲风咬着唇,只觉得那目光已将自己团团包起,憋了很久的泪刚要溢出来,她仰了仰头苦笑道:“你可懂,自己去追求什么所谓正义,最后却变成了可耻的帮凶……为什么?为了一只鸟?我昆溪蒲氏,百年望族,你看我活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李归尘静静听着,并不觉得蒲风失态,反而忽然意识到自己活至今日,竟是麻木如斯。曾经的一腔子热血,已被隐忍的岁月消磨得不剩什么了。他没办法反驳蒲风,因为她说得并没有错,可在这世道里,哪里分什么对错。

    或许她说出来,心里便会好受些。而他,终究是连那句“我懂”,都无法说出口。如此罢了。

    日子便也就这么不咸不淡过着。

    两日后蒲风正在大理寺卷宗室登着文册,张渊便派人将她喊了去。

    蒲风还没到那,已用大脚趾想到了必然是大理寺又有什么奇案冤案难以处理,喊她过去帮忙。她立在张渊面前行了礼,那句“学生身体有恙,怕是不能奔走”还没说出口,便见张大人一脸严肃神情,手里还握着一本案册,翻得已有些褶皱了。

    “这案子日后要三法司会审,你要是想推了,就实在是太不给我面子。”

    蒲风一听这话便知道了其中利害,若非是疑重案件,哪里轮的上三司会审,怕是已惊动了朝野,只不过对外压了下来。再者平心而论张大人对她扶助良多,自己的确不应该因为此前的心结便忘恩负义。

    张渊许是见她有些犹豫,便将那案册搁在了桌上,提笔写了张条子,沉吟道:“这倒不是我的意思,你可知当日开堂复审,那位主审官大人可是何人?”

    蒲风一愣,回道:“可是少卿大人?”

    张渊停了笔瞟了她一眼,蘸了蘸墨,又道:“是少卿萧润如大人。萧大人赏识你,不然你以为这大理寺这么好进?人才自是多得很,此番萧大人向顾衍大人举荐的偏就是你,你说这如何推辞?”

    蒲风闻此赶忙躬身行礼,请张渊替她向萧大人转达谢意,如此一来就算是她答应了。

    张渊将那准许协助查案的条子扣了私章,将其夹在了案册里一并递给了蒲风,揉着眉头道:“三日前,监察御史孙大人家的小孙女被人杀了。御史的苦处你该有所耳闻,本就是容易得罪小人被挂记的。早年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