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锦衣褪尽 > 分卷阅读59

分卷阅读59

作品:锦衣褪尽 作者:云胡子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

    李归尘沉吟道:“不如交给我罢。”

    蒲风脸上红得就像是煮熟了的虾,便听着裴彦修又啰嗦道:“这样也好,最是方便。伤没长好,切记着让她少走动,怎么说也得趴个十天半个月。要忌口,少动气……”

    李归尘难得听得这么仔细。裴大夫这一套话也不知道是不是说了成百上千遍,比说书的口还溜。然而他说着说着忽然顿了一下,蒲风将耳朵支楞了起来,便听裴彦修清了清嗓子,压低声音道:“‘发乎情,止乎礼’那一套老夫不管,可有什么事儿也得等伤好了再说……”

    之后,她便听到李归尘咳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什么事儿……”蒲风反应过来时,连耳根子都红到底了,心口更是滚烫滚烫的,感觉伤口都要往外渗血了。可她把头埋在被子里将这事偷偷想了想,居然是期待大于羞涩的。

    “蒲风啊,你完了完了……”她不由得轻叹道。

    少顷,李归尘轻轻将她的被子撩了下来,好奇道:“嘀咕什么呢?”

    蒲风摇摇头根本说不出话来。

    “脸上这么红,是不是发烧了?”

    她吃力地别过了脸来,看着他面上含笑,发现他的耳下居然也挂了红晕。蒲风忍住了笑意,拉过他的手来在他手背上轻轻咬了一口,“你当我是好骗的。”

    李归尘一挑眉,默默地在她被子上擦了擦手上沾的晶亮口水,笑着撇开话茬儿道:“好好听话,我一会儿出去一趟,你趴着别动。这里住着固然不方便,可到了晚上就能回家了。”

    “是……去见公子?那案子果然跑不了干系。”

    李归尘给她压好了被角,又嘱咐道:“少劳心,闭上眼睛睡觉罢。记着,天大的事也没有你的身子重要。”

    蒲风口是心非道:“日后岂不是要我好吃懒做了。”

    李归尘居然顿在那里很严肃地想了想,答道:“这样也不错。”

    他看见蒲风笑了,这才放心些,轻声关好了门出去了。

    走廊尽头的暖阁里,长孙殿下正翻阅着那本烧掉了一角的小册子,而他面前摊开着那封十六字的信笺。

    他看到李归尘进来了,将那册子撂在桌上开门见山道:“难道是祖父的人?”

    李归尘行了礼,随着皇长孙的手势坐在了桌案对面,恭谨道:“细铁索多半是出自大内,而火铳和机弩的规格也并非是民间之物。斗胆问公子一句,尊上身体可还康健?”

    二人就算是在这驿馆里秘密相见,也唯恐隔墙有耳,故而只好换了代称。

    长孙道:“家父一向安泰。近来探访祖父,他老人家的丹毒缠绵半年未愈,精神的确不如往年矍铄了。”

    李归尘听言忽然躬身行礼道:“小人往下之言仅是一己推测,或关乎千万人生死,采纳与否全凭公子。”

    “我见了这簿子和书信多少也猜出了一点,你且说罢。”

    李归尘便将这陵宫之内发生的种种大致给殿下复述了一遍,这才敢说出自己的推断:若说上一次是西景王利用烹尸案做了雕虫小技让圣上及众臣对太子心生嫌隙,而这次很有可能是皇上打算亲自动手了。

    四句诗写得很清楚。

    “燕燕择巢,孤梁朽之。云歇日显,北风催之。”

    南北都城之争由来已久,成祖迁都北京自然有充分的理由,主要就是抵抗北方戎狄及蒙元势力。

    可现今南方富庶,士族云集,单论自大运河向北输送粮米这一项就是不小的损失,还不说北京易受围城侵犯,正朔三十二年就有过这么一次危势。

    这是于公,于私南京的六部官员手无过多实权,若是日后迁都自然今非昔比,是以自然极力劝导太子。现在顺天府六部里的人多半都是西景王的势力,自打魏銮八年前扳倒了程为渡,此人一面极力拉拢朝中势力,另一面讨好西景王,仗着圣上宠爱已有成党之势。太子未必决定了日后迁都,可这“迁都”二字却是正戳了当今圣上的痛处。

    立国之时都城乃是应天,成祖以“清君侧”“靖难”的旗号夺得皇位,迁都到了现今的顺天府,也是回到了自己做燕王时的属地,和皇位不正自然有关系。

    而世人皆知当今圣上并非是皇系嫡支,乃是因为先皇无后,自封地请入京的。就连圣上生父的帝王封号都是与群臣大议礼得来的,唯恐有人论及皇位不正。

    这迁都之事无论是对于圣上还是朝臣而言,都是最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处。若是在此时出来一个所谓天生异象——也就是自圣上的帝陵挖掘出一批北魏太和二十年佛像,就将彻底攻破了所有人的防线。

    迁回旧都,废太子,另立储君……

    历史未免太过相似,难免不叫人心中生出寒意。

    且早年东南总督遭人弹劾险些获罪,因进献了一只号称祥瑞的白鹿便保得无恙,这其中便可见一斑。

    圣上偏就信这一套。

    问题的关键便是自这玄宫佛像事件后,已经不是太子到底有没有打算日后迁都南京所能决定的了。整件事触犯的是圣上的逆鳞。

    若是不出意外,最早元宵节之后复朝之日,最迟也超不过今年年底,将会有一封死荐送到圣上面前,要的便是一击即中,废立储君。

    最为可怖的一点是,这些事或许从头到尾全部都在圣上的掌控之中——即便是陵宫出了事,圣上此前对太子有多偏袒,现在就会对他有多失望透顶。

    哪怕是父子之情放在帝王术面前,依旧是如此不堪一击。

    皇长孙自然明白这其中的利害之处,握着茶盏的手亦是有些轻抖。

    如此一来的话,岂非面前已是一片死局?

    李归尘沉默了良久,终于开口道,从一开始,对方就并不惧怕他们猜到此事针对太子——相反,更是狂妄到打算以此将他们恐吓走。

    所谓“人处荆棘之中,不妄动则不伤”,若是对方按兵不动而自己这方先出手的话,必然会被精心谋划的对方抓住破绽,到那时便是败局已定。

    然而这盘棋中,出现了一枚乱子。

    长孙忙问道:“何为乱子?”

    “瘟疫。”李归尘垂了眸。

    连守陵卫都不知道修建陵宫时发生了瘟疫,只是觉察到自己的人越来越少,还误以为是跑了。这无非是暗中证明了一件事情——有人在控制着局势。而那瘟疫的发生之处,正是玄宫!

    恶核病自唐朝之时便有记载,可究其病源为何,却是没人说得清楚。总之不知道因何,在玄宫之内忽然爆发了恶核病。有人,应该多半是官员,在机缘巧合中发现了并非是正式墓室的地佛宫,故而将几乎所有接触到瘟疫的人都关在了此石室内,并通告了出去,及时停工疏散了民夫。

    皇长孙大为吃惊,“所以这些尸体还在地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