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如珠似玉 > 分卷阅读103

分卷阅读103

作品:如珠似玉 作者:月下蝶影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两人对视一眼,晋鞅捂着下巴,顾如玖瞪着一双无辜大眼,然后看着彼此傻笑起来。

    第56章

    “大长公主,请往这边走。”蓝衣太监躬身在前引路,德宜大长公主走下马车,伸出手让孙媳扶着,慢慢往前走。

    走出一段距离后,她放缓脚步,有些疑惑道:“这似乎不是去鸾和宫的路”

    “回大长公主的话,皇后娘娘现在居住在紫宸殿,”蓝衣太监转身,朝德宜大长公主拱手道,“所以才走这边的路。”

    “紫宸殿?”德宜大长公主微微皱眉,有些不赞同道,“我晋家早有祖制,皇后居鸾和宫,皇后怎么如此不懂规矩?”

    当初她有心把自己的孙女送进宫做皇后,结果在她暗示下,周氏却半点反应也没有,无奈之下,她只好让孙女与李家的公子订了婚,但是心里却有些不太畅快,现在见帝后成婚近三个月,皇后还居住在鸾和宫,于是对皇后就更加不满了。

    引路的蓝衣太监听到这话,头埋得更低,转头沉默的继续在前面带路,只是脸上殷切的笑意淡了不少。

    司马玲偏头去看这位祖母,只见她衰老的容颜中,还带着几分同同在上的倨傲,银白的发丝中,奢华的金饰就像是被寒冰冻过,带着丝丝化不开的寒气。

    进了乾坤宫,蓝衣太监直接把她们往紫宸殿的方向引,司马玲注意到一路上有很多肃立的龙禁卫,直到靠近紫宸殿大门方向时,那些龙禁卫才由大力太监替代。

    这些太监的服装与其他太监略有不同,深蓝色的太监服上不仅绣着飞鸟,腰间还佩了弯刀。若不是他们面白无须,又戴着太监专用的帽子,司马玲几乎要以为他们是宫中的带刀侍卫了。

    “公公,”蓝衣太监走到门口,朝站在门口的何明行了一个大礼,“德宜大长公主到了。”说完,他小幅度的朝何明打了一下手势。

    何明点了点头,然后拱手朝站在台阶下的德宜大长公主走去:“奴婢见过大长公主,陛下与皇后娘娘正在前厅等您,您请。”

    德宜大长公主见这太监身着红衣,衣服上还绣有花纹,便知道这是在皇帝跟前的同等太监,她微微点了点头,踏上了台阶。

    司马玲朝何明笑了笑,忙扶着德宜大长公主的手跟了上去。

    何明恭恭敬敬的跟在他们身后,面无表情的进了大门。

    等他们都进去后,站在外面的蓝衣太监才轻声骂道:“什么东西!”

    皇上与皇后剧组在紫宸殿,太后没有意见,朝臣没意见,就连皇室其他人也没多半句话,反而是这位刚从桑干郡回来的大长公主多嘴。

    也不瞧瞧现在这个天下是谁做主,这个后宫又是谁做主。

    德宜大长公主还没进前厅,就听到里面有说话声传来,她停下脚步去看何明:“里面还有别人?”

    何明仿佛没有看出德宜大长公主眼底的不满,作揖道:“回大长公主,是平郡王府世子妃在陪皇后娘娘说话。”

    听到是皇家人,德宜大长公主面色才再度缓和下来,朝前厅走去。何明见状,加快脚步,在她前面进了前厅,然后走到顾如玖面前,拱手道:“皇后娘娘,德宜大长公主到了。”

    闻言,顾如玖停下与平郡王府世子妃说笑,然后笑盈盈的看向门口。然后就见一个偏干瘦但却很有精神的老妇人走了进来,她一手扶着凤头拐杖,一手扶着一名风姿卓越的美貌女子,一步步走得极稳。

    那个美貌女子顾如玖一眼就认出来是谁了,她与司马玲几个月没有见过面,对方现在比在闺阁时多了几分韵味,少了几分少女的娇憨,看起来更加迷人了。

    司马玲走进屋子,见屋内除了顾如玖与嫁到平郡王府的姑母外,还有一位身着华服相貌俊美的年轻男子,这个年轻男子与顾如玖并肩而坐,显得十分亲昵。她愣了愣,随即就反应了过来。

    “臣妇见过皇上,见过皇后娘娘。”虽然顾如玖在闺阁时,不如自己有名声,但是架不住对方有福气,成为了尊贵的皇后娘娘。所以司马玲这个礼行得规规矩矩,没有半点不甘。

    德宜大长公主把凤头拐杖递给身边的宫女,然后缓缓屈膝,似乎想向晋鞅与顾如玖行礼。

    “姑祖母不必多礼,”晋鞅朝德宜大长公主抬了抬手,白贤很有眼色的上前扶着德宜大长公主在椅子上坐下。

    德宜坐下后,便笑着道:“听闻陛下与娘娘大婚,心中欣喜不已,只可惜当时正在路途中,不能亲自来道贺。错过陛下大婚,我遗憾万分。”说完,从身后的婢女手中接过一只盒子,“这对血玉手镯是我出嫁那年,父皇钦赐给我的。今日我借花献佛,把此物献给皇后娘娘,还请皇后娘娘不要嫌弃。”

    “曾祖父赠予姑祖母的珍贵之物,我怎可拿?”顾如玖推辞道,“姑祖母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

    “娘娘切莫推辞,俗话说鲜花赠佳人,这血玉手镯也要配美人才合适,”德宜大长公主站起身,捧着盒子走到顾如玖面前,“只要娘娘不嫌弃就好。”

    “那我只好谢谢姑祖母赠予如此珍品了,”顾如玖起身接过盒子,朝德宜大长公主屈膝行了一礼。

    德宜大长公主稳稳站着,受了她这个礼。

    坐在旁边的晋鞅面上笑意淡了几分,低下头抿了一口茶。

    白贤上前扶着德宜大长公主在椅子上坐下,顾如玖没有打开盒子,转身把盒子递给贴身宫女宝绿,然后在晋鞅身边坐下。

    晋鞅抬头朝她笑了笑,然后转头对德宜道:“姑祖母既然回京,就不要再回桑干郡了。朕听说表兄在鸿胪寺当差,做得很好。”

    “托皇上洪福,勉强不算丢人罢了,”德宜笑了笑,然后与晋鞅道,“多年没有进京,京城似乎比我当年出嫁时,繁华许多。”

    晋鞅笑着道:“是皇祖父与父皇治理有功。”

    先帝是什么德行,在座诸人心里都有数,但是晋鞅这么说,谁也不能反驳。德宜也不提先帝,只是道,“一路行来,我常常听路人提及陛下,说陛下是个好皇帝,甚至有小孩子编儿歌,唱着什么……大丰有德隆,五谷丰登生意兴隆,虽是稚子之语,但也可以看出百姓十分的爱戴您。”

    晋鞅登基后,年号为德隆,所以民间又称他为德隆皇帝。

    顾如玖默默的看着这位大长公主花式夸奖晋鞅,非常识趣的没有打断。

    不过晋鞅似乎并不太吃这一套,谦虚了几句后,便把话头扯向了平郡王府世子妃,然后问及平郡王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