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作品:反派被迫深有苦衷[快穿] 作者:不言归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恰好,三皇子正是望凝青这一世的胞兄,王皎然。

    皎然,明亮洁白貌。

    ……从这个名字就可以感受到景国人对容貌的执着了,以貌取人到将长相作为封官选帝标准的,仅此一家。

    但是,长明帝暴死,并不是望凝青急着赶回皇宫的理由。

    真正促使着她往回赶的,是新皇即位后下的一条命令——将害死长明帝的楚家诛九族,满门抄斩。

    望凝青听到这条消息时,原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但是等到她掐算了一下因果后,足足沉默了半盏茶,随即命人备马,回宫。

    楚老爷子会重临朝堂说白了还是因为公主王凝跟楚家曾孙定亲,顺着因果往上回溯,楚家真的被诛九族了,这一千多条人命都会算在她的头上。望凝青身为剑修自然不怕因果杀孽的,但是楚家掌管天下之财,族中子弟就算被发配到边远城镇里也都是一心为民的好官,他们治下的子民也会被纳入因果内……凡人与那些一身清净追求断舍离的修士们不同,这雪球滚起来只会越来越大,直到最后把人压垮。

    杀一个寡亲缘情缘还不在五行中的修士并不可怕,但杀一个有子有孙世代行善的凡人,就要仔细掂量掂量。

    因果对于修士而言就像欠债,你若还得起的便只管欠,你若还不起……那还是悠着点吧。

    这也是修士轻易不对凡人出手的缘由。

    而望凝青也早已没有任性的权利了,她现在自身难保,根本欠不起因果。

    心里思考着如何解决这件棘手的事情,望凝青也没了演戏的心思,在怀释提出要跟她一同前往京都时,她也毫不掩饰其冷淡地开口说道:“本宫赶时间,你跟本宫分批走,等公主府的家寺清理出来后再说。”

    怀释听完,微微颔首,景国香火盛行,有头有脸的人家都会在府里修建道观或是寺庙供奉一两位修道之人,堂堂景国公主府自然也不能免俗。更何况,他长了这么一张惹祸的脸,即便立身持正,跟景国公主同行也难免遭人非议,此举看似任性,实际是在帮他避嫌呢。

    怀释并不知晓,望凝青不说假话,她是真的嫌弃公主的凤辇,速度慢,仪仗大,等他们准备好赶回京都,黄花菜都凉了。

    那不是赶路,那是在给她出殡。

    所以望凝青将那繁华富丽的仪仗队全部丢给了怀释,自己抢了一匹马,轻装从简,直接抄小道回京了。

    景国皇室也曾戎马天下,皇室子弟自然也擅骑射,是以望凝青一路奔波,除了略感疲惫以外也没有其他不适。她刚回到京都就听说楚府被御林军给包围了,一时间顾不得其他,再次纵马奔向楚府。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楚家历代缨鼎,又多是文人,性情刚烈,受不得侮辱。

    望凝青拦下了一名想要以死明志的楚家女眷,解下公主的令牌砸在了御林军首领的脸上,拿出经过好几天补习才勉勉强强修出来的演技,冷声叱道:“你们好大的胆子!不等本宫回来就对本宫未来的夫家下手!要诛九族,是不是要连本公主一起诛了?!”

    演技不够,气势来凑,望凝青演不出公主浑然天成的娇蛮,只能出此下策。

    她气势汹汹而来,言辞辛辣,吐字诛心,御林军首领一听便腿软跪下了,一叠声地认罪,连辩驳都不敢。

    姻亲是七族之内,要按公主的说法认真计较下来,当今圣上也在楚家九族内呢。

    灵猫顿时急了,连声惊呼道:“尊上,您这样做,咱们亡国公主的戏还怎么唱啊?”

    望凝青深吸一口气,低声道:“不急。”

    语毕,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公主回来是为了给楚家撑腰的时候,却见喜怒无常的公主又怒喝道:“楚岚庭那个老匹夫在哪?!”

    望凝青冷着脸,用沾了药水的手帕往眼角一抹,泪珠顿时滚滚而落。

    她叫喊着楚老爷子的名字,二话不说拔出御林军首领的佩刀,大步朝着楚家的后院走去:“本宫要亲手杀了那个老匹夫为父皇报仇!”

    御林军拦下了挣扎恸哭的楚家女眷,又连忙给公主引路,她几乎是一路畅通无阻地闯进了楚老爷子的院子。

    “你们都给本宫在外头候着!”望凝青将丫鬟仆子全部赶走,等门关上了,这才深吸了一口气,巾帕上香料调成的药水熏得她眼角发红,衬得那上挑的眼尾愈发娇媚。她看向躺在榻上动弹不得的老者,面上的怒色如潮水般瞬息褪去,眨眼间便回归了风平浪静。

    楚老爷子动不了,只能死死地盯着她,外头发生的动静瞒不过他的耳朵,见她瞬间变脸,楚老爷子也是一时错愕。

    望凝青没有在将死之人面前演戏的兴趣,她快步走到楚老爷子的床榻对面,往美人椅上一坐。

    锦衣华服能将人修饰得分外俗艳,坐姿却难以掩盖一个人的气质,她坐在那里,脊梁笔直,神色冷淡,宛如一柄直指苍穹的宝剑。

    “尊上,真的要杀?”灵猫的声音在她耳边响起,“老爷子桃李满天下,身上的因果也不少呢。”

    杀是自然要杀的,但是要想一个办法规避因果,能叫对方自己断气才是最好的。

    楚老爷子命数已至,他硬撑着一口气不愿下咽,不过是因为他有太多的“放不下”。

    那么,想办法让他“放下”就是了。

    “太师,您让本宫失望了。”望凝青垂眸把玩着小指上的护甲套,“您年少时虽是士族出身,却被宗族所弃,一路白手起家,忍辱负重,最后位极人臣,本宫对您很是敬重。但是这一回您怎么这么沉不住气?还是说老了,眼拙了,看不出父皇年老昏聩,看不出朝堂奸佞当道?”

    楚老爷子瞠大了眼睛,他死死地盯着眼前清媚高傲的女子,仿佛第一次认识她。

    “今年年冬将会有一场大雪席卷我国北地,若没有及时救灾,必定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更糟糕的是,北地凉夷国今年欠收,粮食不足以过冬,眼见大雪封城,必定会再次率领铁骑践踏我国国土,届时内忧外患,景国危矣。”

    望凝青压低了声音,刻意营造出诡谲阴狠之势,好让自己看起来不像个好人:“若是两方交战,镇北军却拿不到足以克敌的军粮,退则将边境三城拱手相让,守则镇北大军死伤惨重。来年凉夷以战养战,整军待发,朝堂那群口蜜腹剑的小人,哪个能守得住大景浩浩河山?”

    楚老爷子说不出话,他嘴唇颤抖着,面上痛惜之色难掩。

    “本宫使了计谋,本以为能换得您老重临朝堂,略挽颓势,至少熬过这个冬季,却没想到您居然还将吾父视作学生,拿捏严师之态?须知物是人非事事休,帝皇更是那难画骨皮的老虎。您却是忘了当年的谨小慎微了。”望凝青语气沉沉,逮着楚老爷子的痛处去扎,眼见老人痛苦得浑身痉挛,她又转而软了语调,“本宫想救楚家,您明白吗?”

    楚老爷子老泪纵横,他说不出话,一双眼却已经将他想说的话都说尽了,他挣扎着点头,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床榻的一角。

    望凝青心神领会,她伸手往床榻上摸索了好一阵,便打开了一个暗格,从里面取出一张卷轴。

    那卷轴展开,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名字,望凝青看着那份名单,神情如旧。

    楚老爷子的手指在床榻上轻叩了两下,好似在说“谢谢”。

    做完这些,他仿佛放下了什么心事一般,头一歪,人便断气了。

    望凝青收起卷轴,试了试楚老爷子的呼吸,确定老人已经撒手归西,便弯腰捡起佩刀,无比精准地刺透了他的心脏。

    鲜血喷溅了望凝青一身,她却无动于衷,只是将佩刀留下,作为杀人的罪证。

    灵猫跟在她的脚边,神情很是郁结:“……尊上,您说的那些都是真的吗?”

    “怎么可能?”望凝青容色淡淡,“不过是为了让他心安赴死罢了,他以为锦国皇室还有一位忧国忧民、大权在握的公主,心里自然会安心不少。他也明白,只要他死了,楚家这事便能算了,死在我手上,新皇碍于天下之大不韪,更是不能追究,自然保住了楚家的官位。”

    “可是这样,未免不太符合王凝这位公主的行事作风啊。”灵猫还是有些不放心。

    “除了你我,还有死人,谁会知晓此事?”望凝青眉眼清寒,“此事不会让第三人知晓。”

    王凝这位公主不需要忧国忧民,更不需要忍辱负重,她只需要坐在这一艘华美的船上,将最名贵的丝绸锦缎撕来听响儿,将那些矜骄郎君的尊严踩在脚下,等着被浪潮颠覆的那天就足够了。

    望凝青正思考着回宫后如何劝服新皇,她并不知道,楚家的幺儿此时正死死地捂着嘴缩在衣柜里,憋得脸蛋通红都不敢哭出声。

    泪水濡湿了半大少年郎的巴掌,直到她走出去很远了,那孩子才抹着泪,跌跌撞撞地从衣柜里爬出来,哭着扑到床榻边上。

    他在泪眼模糊中将手探向老者的脸庞,那张布满褶皱的脸上,每一条纹路都自然地舒展。

    满床血迹,老人却走得那么安详。

    第4章 【第4章】皇朝长公主

    望凝青的演技被灵猫评价为毫无灵魂的演技。

    她要么神情丰富语气毫无起伏,要么语气慷慨激昂面上无比冷酷,因为无法一心两用,难免顾此失彼。这样的演技让她的态度看起来非常敷衍,好在她扮演的本就是一个喜怒无常的公主,所以也没有人敢在明面上置喙什么。

    但是,如果是要面见皇上的话,这样的演技是远远不够的。

    “尊上!算我求您了,委屈!是委屈好吗?您想象一下,您才刚开始学剑的时候,基础还没打好就被您那以冷酷无情出名的师父给埋进坑里感悟天地,没吃没喝地熬了七天七夜的那种感觉,是不是特别委屈特别难受?下一刻就要哭出来的那种!”

    “没有。”望凝青回想了一下那种感觉,认真地辩解道,“除了树根难以下咽,灵力稍停则止息以外,其余都好。”

    灵猫一听这话差点没哭出来,它伸着一只爪子指着留影石上的影像,哽咽道:“您就不能像学剑法一样把这女孩的表情学下来吗?”

    “……”望凝青沉默了,恕她直言,这可比学剑法难多了。

    话虽这么说,但望凝青到底不愧是铭剑仙尊手底苟活下来的弟子,在入宫的这一段路上,她以惊人的悟性将灵猫给出的表情学了个七七八八。入宫后她依照着王凝以往的习惯,连通报都没有就直冲御书房,逮着身穿龙袍的男子就是一顿锤。

    “皇兄你混蛋,你明知道我跟楚家三书六礼就差亲迎了还下令诛九族,你叫皇妹我颜面往哪放!”哭泣的表情望凝青学得不好,于是干脆把脸埋在王皎然的肩膀上,努力哽咽,“现在好了,外头的人都说皇家无情,公主无心,就算是未来的夫家都能翻脸不认,跟皇帝做亲家一点好处都没有!父皇才刚刚殡天,你就往皇妹伤口上撒盐!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蹲在御书房门口的灵猫结结实实地打了个哆嗦,它心想,晗光尊上果然悟性非凡,这一波三折的语调学得可真是惟妙惟肖。

    王皎然不愧是王凝的胞兄,也生了一张春花秋月般华美的容颜,但和他的长相一样,他本身也是个只爱风花雪月、抚琴弄墨的文人。一贯游手好闲的三皇子骤然登临帝位,以往的人脉全数断却,他正在书房里写诗感慨帝皇孤寡,高处不甚寒,这冷不丁地被同胞妹妹一顿闹腾,心里竟暖得很是偎贴,一时间便将父皇被人吓死的愤怒抛在了脑后,一心一意地哄起妹妹来了。

    “皇妹,等孝期过去了,皇兄封你为长公主,那楚奕之就算了吧,皇兄帮你找一宗更好的婚事。”王皎然不懂治国,只懂照搬书上的理论,书上说“君无戏言”,那自然是不能轻易反悔的,“皇妹值得最好的,我……朕看萧瑾就挺不错的。”

    那你也是挺敢想的,望凝青趴在他肩上冷了脸。常明帝在世时都不敢想着将女儿嫁给萧瑾,在士族当道的景国,部分氏族的底蕴和地位丝毫都不比皇室逊色,甚至庶民出身的开国皇帝都要依靠与名门世族的联姻来稳定自己的威望。这些家族不仅豢养死士私兵,甚至还有大片族地,根基深厚连皇家都难以企及。

    这种传承百年的名门望族,家规森严,门风高雅,各别士族为了保持地位清正,既不尚主,也不嫁女入皇室。

    ——萧家和严家就在这个“各别”的范围之内。

    但是,王皎然不知道啊,正所谓“不知者无畏”,他只知道书上写着“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却不知道朝堂中的尔虞我诈,权利之下的人心莫测。他以为天老大地老二自己就是老三,想砍谁脑袋就砍谁脑袋,国库里的钱爱怎么花就怎么花。

    如果说,国库被掏空是因为常明帝的无能养出了一臣佞臣,那景国衰败的真正原因还是因为王皎然的残暴不仁和一意孤行。

    至于后来的那一位幼帝,不过是雪上加霜,让大权旁落,加快了景国的灭亡罢了。

    但是这些,都跟望凝青没关系,她只是拿着沾了药水的巾帕往眼角摁了摁,顿时铁石落泪:“皇兄在说什么话呢,皇妹我的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辈子就没有喜欢却得不到的东西!你让我一辈子得不到楚奕之,莫不是要让这孽障在我心上扎根一辈子?等我得到了,怎么磋磨他不成?再说了,皇妹我已经一剑杀了楚岚庭那个老匹夫为父皇报仇了!也省得皇兄刚即位就被人非议不仁!”

    王皎然听罢,先是一惊,又是心头一暖,是啊,自从他下了那道命令,天下文人纷纷做文章来骂他,骂他不仁不慈,同为文人,他心里又怎能好受?但是这是天子威仪,是“天子一怒,流血漂橹”,他必须维护皇家的颜面,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是如今,楚家最大的顶梁柱被杀了!楚岚庭是谁?是常明帝的太子太傅,三公之一,前朝的正一品大官,太学院的首席讲师,不客气地说,这天下学子,六成都是楚岚庭的学生,说是桃李满天下也不为过,他老人家的著书至今还是科考的选题之一。

    王皎然这次再也想不起自己的“天子一怒”了,他只知道自己一个高处不深寒的孤家寡人,幸得有胞妹在身后体恤自己。既然自己保住了天子的颜面,又能挽回一些“仁慈”的好名声,便是顺了皇妹的意愿又如何呢?

    王皎然大手一挥,便将楚家的事交给望凝青去处理了,而望凝青也不负圣宠,转头就砸钱找了好几位寒门学子给新皇作文章拍马屁,愣是把皇上夸成天字第一号的大圣人,又顺便骂了景国公主一通,说她嚣张跋扈,说她放.荡无奔,两极对比之鲜明,简直不是同个人写的。

    王皎然看了,心里越发愧疚了,只觉得皇妹是为自己挡灾了,他要多多补偿她才是。

    于是,王皎然大手一挥,册封王凝为“景国容华长公主”,赏赐面首三十人,金银珠宝若干,绫罗锦缎若干……

    望凝青面无表情地坐在自己的公主府中,听着太监宣旨。

    先前她自己领了十名面首,现在王皎然又送了三十人,这一共就是四十人,就算一天换一个,一个月也轮不完。

    等到下人通知家寺已经收拾好,怀释大师已经入住了之后,望凝青又突然想起自己还顶着“亵渎出家人”的名头呢。

    面,貌之美;首,发之美。面首,谓美男子。在景国这个以貌取人的国度里,能入得皇上眼的面首自然容貌不俗,但是景国的美男子不仅要看五官眉眼,更要讲究风采气度。这些送来的面首就囊括了所有女子钟情的类型,清高、俊美、冷漠、邪魅、优雅、温柔……但是都无一例外地非常符合晋国的审美——长衣广袖,肤白貌美,说得好听是清癯如玉树,说得难听点叫手中缚鸡之力无。

    见惯了修真界里剑扫四海、睥睨天下的修士,对这崇尚文弱秀丽之美的国度便难有共情。

    道家念珠跟佛门的数珠有异曲同工之妙,望凝青想得心烦了便捻捻佛珠,心气平了,便也将面首妥妥帖帖地安置下去了。公主府的格局很大,长公主府更是不得了,住四十个人绰绰有余,只是这高低贵贱之分可有得掰扯了,望凝青不希望一群人勾心斗角,闹得府里乌烟瘴气的。于是便让他们自己选,喜欢斗的三两成团,不爱闹事落单的便划分到偏远一点的小庭院,清幽安静,也算妥帖。

    冲着荣华富贵锦衣玉食来的,好好养着,权当养只娇贵的猫儿就是了;那些心怀大志把她当登天梯的,可以酌情好好培养培养,虽然她也不知道养出来能派上什么用场。对望凝青来说,除了自己的剑,一切都不过是身外之物,是以对于这些小心翼翼试探她态度的男宠,她算得上是宽和仁善,予取予求,就算一个不小心得寸进尺了,她也只是不咸不淡地敲打一番,没有发作的意思。

    得寸进尺的那一名男宠,名叫袖香。

    他是宫里专门培养出来的小侍,从小学的就是如何以色侍人,就算不是被送给长公主,也迟早是要被送给别的达官贵人的。虽然说他们这样的宫廷小侍一生随波逐流,也没法自己选择主子,但侍奉女人总归是比侍候男人要好。

    袖香是被送来的那三十人里最拔尖出挑、姿色最好的,也是擅长揣测上位者心思的。是以在发现长公主“予取予求”的态度时,他小小地试探了一下,提出想要入住仲吕院——那是距离驸马居所最近的地方,如果按照一般皇室的等级划分,那至少也是上了名录的侧妃才能住的。

    虽然公主和驸马一般也不住在一起,但公主府还是会给驸马准备住处,一介小侍妄图给未来驸马添堵,重视规矩的皇室难免会发落一二。但长公主只是不咸不淡的扣了他的月俸,罚他在自己的院子里禁足,这种不痛不痒的惩罚,让袖香自以为摸清楚了长公主的态度。

    长公主似乎并不在乎他们争宠于否,甚至是鼓励、支持他们争宠,只要在表面上不让驸马没脸,长公主都不会过问。

    也对,如果真的在乎驸马,又怎会在大婚之前纳这么多男宠过府?长公主还手刃了楚家老祖,外头闹得风声鹤唳的,这仇结大了,可公主居然没准备悔婚?这里头的关系要仔细捋一捋,但是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驸马和公主的感情肯定好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