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

作品:反派被迫深有苦衷[快穿] 作者:不言归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高行远颔首,一只手抱琴,另一只手轻轻一带,少女纤细修长的手指便这么落入了他宽实的掌心,被他捧在眼前细细地打量。这种行径无疑是小人之举,但由高行远做来却愣是看不出半分轻佻油腻,仿佛君王赏玩着下臣奉上来的珍宝,透着一丝欣赏以及漫不经心:“你这手是抚琴的手,也是用剑的手,不错。”

    他的拇指轻轻摩挲着望凝青虎口处的薄茧,那是常年持剑的人才会拥有的剑茧,是努力,也是强者的证明。而望凝青除了虎口处的茧以外,十根指头的指腹上也布满了薄茧,那是常年抚琴留下的痕迹。所以高行远才说她拥有一双抚琴的手、用剑的手。

    寻常女子被男子这般摸索,不说气急败坏也多半是会恼羞成怒,但望凝青却不同,她用自己空出的双手,一脸理所当然地摸了回去,然后点点头,煞有介事地评价道:“你也有一双用剑的手,不错。”

    高行远挑了挑眉,随她摸了:“我名高行远。”

    “我名云出岫。”望凝青有样学样,她说出自己的名字后,便探手从琴身的旁侧里拔出了一柄秋水般清亮的宝剑,翻身跃上了孙家的土墙,“你不要乱跑,我会回来找你的。”

    高行远淡淡地应了一声,等望凝青翻进院中时,他也跟着跃上了屋顶。此时天色已晚,正是月朗星稀的好时候,高行远从怀中取出一条叠得工整的巾帕铺在青瓦之上,随即坐下,将琴摆放在自己的膝上。他听见屋舍内传来愤怒的吆喝、粗俗的咒骂,就着这清风明月和满室的鲜血,轻勾慢挑地弹起了琴。他的琴技跟云出岫那种山野流派不同,是经过名家指点的正统技法,抚琴之态极富大家风范。

    他弹奏了一首《双琴书屋琴谱集成》中的《仙佩迎风》。

    略显欢快的音律随着暮风轻柔地飘荡,散去了院中肃杀的血气,仅余明月清风之雅。院中有假山流水,盆景花树,虽然匠气十足,但在这样雅致的旋律和月色之下,尘世的一切似乎都变得温柔了起来。一身白衣的男子在屋舍上端坐,为下方的杀人者抚琴一曲,弹的还是具有道家真意的仙曲,听得蹲在一旁的灵猫毛骨悚然。

    望凝青提着剑走出来时,便听到了这首为她而奏的琴曲,仿佛战场上过早结出的胜利之花,雀跃着名为凯旋的声音。

    望凝青将染血的长剑浸在院中的池塘里,用倒映着明月的水将之洗涤干净,那明光黯淡的剑刃自水中捞出,仿若秋水出匣。月亮的精魄似乎凝萃在剑刃之上,光华流转,有种摄人心魄的美。

    刹那间,天上明月,地上潭水,照得人间敞亮清辉,而那握剑的美人,伫立在水天之间。

    高行远抬了抬眼,随即垂眸,似是沉醉,他十指舒展犹如花绽,描摹着瑶山姑射解佩相赠,玉佩却璇失不见之景。

    望凝青安安静静地听完了他的乐曲,她能听出曲中的意境,却不知曲为何名。

    高行远的剑,很干净;但高行远的琴,却掺进了一些别样的东西。

    一曲终了,望凝青仰着头看着屋顶上的男人,相当识趣地拍了拍手:“好听,可我没戴玉佩。”

    她听出了高行远的琴中人是自己。

    高行远又淡淡地应了一声,他自高处纵身而下,不知怎么想的,将琴递给望凝青后便随手解下腰间的玉佩递给了她:“送你。”

    “咳。”灵猫一口气没喘上来,差点被自己呛死。

    郑交甫过汉江,遇江妃二女,冶容甚都,曳明珠,佩璫,交甫悦而求之,女皆解赠,因忽不见,佩亦旋失,《仙佩迎风》的曲意便是取自于此。这首曲子看似缥缈,实际藏了几分若即若离的情意,又有道家“缘结缘解”的洒脱超然。正所谓相见未必相识,相识未必相知,高行远这是在表达“有缘再见”的意思,但若是联系起这首曲子背后的趣闻,那可就有意思了。

    望凝青没有什么可以给的,她身上的衣服首饰都是祁临澈让人给她准备的,唯一属于自己的只有琴和剑而已。

    然而,来而不往非礼也,望凝青并非不知礼数的人。她在兜里掏了掏,最后抓出了一对文玩核桃,这对核桃在半个月前还是两颗普通的核桃,被望凝青没日没夜地拿出来盘玩,练手指的灵活度。因为云出岫的武功已达剑气外放的境界,所以望凝青也想办法将剑气凝入琴音之中,这才有了与燕川对决之日琴动人绝的场景。

    这核桃被她玩了半个月不到,已经被剑气盘剥得挂了浆,通体圆润,色泽红艳,跟人家盘玩了二十多年的核桃没两样。

    两个核桃还被发呆时候的望凝青刻上了日月的图样,真真正正的“掌上旋日月”。

    高行远不知道这一对核桃的来历,收下后便离开了,望凝青也没有去看玉佩,随意挂在腰间,便抱琴回客栈了。

    这两个莫名其妙的人用一种莫名其妙的态度相处着,看得一旁的灵猫满头雾水,不明所以:“你就这么走啦?”

    “有什么问题吗?”望凝青微微困惑,那人要说的不都写在琴里了吗?再次相逢便是缘,不能相逢便是命,有什么好说的?

    望凝青回到了客栈,洗去满身血气,又拜托店小二去裁缝店里买了一身爽利的衣物,用红丝带将袖口扎紧,外头再罩上中袖,出现在镜子中的便是英姿飒爽的江湖侠女。因为“白衣剑仙”的名号不能丢,所以望凝青依旧选了一身白,但却将气场收敛了不少。她坐在大堂中吃面的时候,听到客栈里的人们满脸惊叹地说起孙罡满门被灭的事件。

    “听说那孙小儿胆大包天,扯着远山侯的虎皮大衣四处招摇撞骗,逢人便说他与远山侯是‘说得上话’的关系,唬得官府以为他真的朝中有人,谁知道夜路走多真撞了鬼,狐假虎威还作到了远山侯的头上,这可不?那孙小儿被砍了手不说,还牵连了他老子……”

    “孙罡行事霸道,横行无忌,落得这般下场也无可厚非,只是我想不明白,既然远山侯当时已经砍了孙志一只手了,为何还要……”

    “嘘!不要命了?远山侯心里怎么想的,是咱们这种小虾米能揣测的吗?!”

    “……嘶,这远山侯果真如传言一般行事无忌,邪气得紧。”

    众人议论纷纷,坐在角落里吃面的望凝青却一手拿着筷子,一边微微瞠大了眼睛。这些人到底在说什么?杀人的不是她吗?为什么会变成了远山侯?远山侯又是谁?不带这样乱抢功劳的啊!

    望凝青坐不住了,她四处张望着想要寻找一两个清楚前因后果的知情者,却见掌柜站在柜台边上,一边拨弄算盘一边口若悬河地胡侃:“哎呀是啊,远山侯那天可不就赏脸来了老夫这小店?那孙志嘴上没把,胡咧咧地乱说,可不就把人惹恼了?依老夫看啊,这事怪不得人家远山侯,实在是孙志做得太过分了!天怒人怨的,最后可不就遭了报应吗?”

    远山侯,高行远是远山侯?望凝青茫然了一瞬,却还是认认真真地听了下去。

    “可是这样,也没必要灭人满门啊……”

    “你怎么知道孙罡那老匹夫不会因为独子失去一臂而找上远山侯?”掌柜捻了捻胡须,说得头头是道,“依我看啊,远山侯是不屑于跟宵小之辈计较的,所以才只断了孙志的一只手。可远山侯为人低调,没有自报家门,那孙罡老匹夫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啊!远山侯许是在我等不知道的地方吃了暗亏,这才一怒之下灭了孙家满门?”

    有理有据,简直让人无法反驳。

    店家这么说了,路人也纷纷附和,望凝青却是听不下去了。掌柜的明明听见她询问孙家的住处,也看见她朝着孙家去了,怎的还两眼一闭没事人一样地跟着传言胡侃呢?人明明是她杀的,是她杀的!

    店小二过来收拾碗筷时,便看见掌柜吩咐要重点关照的女客人将手攥成拳放在桌上,面无表情但却感觉像是在生气,又生气又有点委屈,好似一只被训斥后还被抢走了小鱼干的猫儿。店小二站在原地静静地等了一会儿,这才走上前来收拾碗筷,借着弯腰的间隙低声说道:“姑娘,掌柜的也是好意,那孙罡虽然名声不好,但还是有些人脉的。”

    蹲在一旁的灵猫不像望凝青一样心心念念的就是那口黑锅,因此转念一想便明白了过来:“一个初出茅庐的江湖新人灭了孙家满门,无论缘由,都是会被人诟病的。但如果是和孙罡地位有如云泥之别的远山侯动的手,那情况就不一样了。一来下者犯上,是孙家有错在先,远山侯占了理,其他人便不能打着‘义’的名号上门找麻烦。二来远山侯在江湖朝堂之上都有不菲的名望,寻仇的人也要掂量掂量。”

    孙志调戏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少女而被灭了满门,与孙志冒犯了远山侯而被灭了满门,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境况。

    前者是“何至于此”,后者是“死不足惜”。

    “唉,说到底还是名望不足,小凝青,你如果已经有了‘剑仙’之名,他们肯定也会说你亦正亦邪,行事恣睢。”灵猫甩了甩尾巴,摇头晃脑到一半,却忽而顿住了,“不对啊?既然远山侯这么有名望,这些人怎么敢把这口黑锅扣在他的头上?”

    望凝青用完了早饭,闻言微微一顿,起身便准备朝外走去。

    “欸,姑娘,要走啦?”掌柜的见状,连忙跟了出来,让店小二将早已准备好的包裹递给她,“咱家那点事,实在让姑娘费心了。这是老夫给姑娘准备的一些干粮和盘缠,聊表心意,还请姑娘不要嫌弃啊。”

    望凝青抱着包裹被掌柜一路送出了店门,简直是霜冻天的夜猫子——一头雾水。

    “小凝青,你要去哪儿?”

    “去孙家看看。”望凝青不信邪,她留下的剑痕非常明显,基本只要有点眼见的都能看出不是远山侯下的手。高行远的剑式是男子常用的那种,剑身宽且重,刃厚且刚直。而望凝青的剑因为需要藏进琴身的暗格里,所以剑身窄且细长,刃薄且利,完全是不同的两种,怎么可能错辨呢?再说了,望凝青的剑法跟高行远的剑法也有所不同,习剑之人应该能轻易看出区别的才对……

    很快,望凝青和灵猫就知道原因了。

    孙家满门被灭,本应人走茶凉,可如今孙家的门前却围满了人,衙门出动了官兵驱逐人群,却依旧挡不住热情的看客。

    原因无他,只因孙家的墙上竟被人用剑刻了字,剑势凌厉,剑意犹存,愣是用毫不柔软的刀刃在墙上写出了一幅霸气的狂草,堂而皇之地烙印在孙家的门楣之上。那六个字太过嚣张,凌厉得犹如那刻字的人,每一个横竖撇捺都透着满满的侵略之感,一眼望去简直要将人的眼睛刺伤。望凝青赶到时,看见好几名身着白衣、腰间佩剑的剑客围着那堵墙,恨不得把它看出个花来。

    有好事之人忍不住去触碰那些刻痕,却被残存的剑意割破了手指,明明血流如注,他们却一个个涨红了脸,激动得仿佛刻字的人是他们。

    ——杀人者,远山侯。

    第36章 【第14章】天真世外仙

    江湖侠客想要扬名, 方法无非也就是那几种。

    “战胜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侠士、搞出几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或者有很多很多有名的朋友。”灵猫捏着小爪子一个个地数着,“远山侯就是在武道大会上剑试群雄而一朝成名的,等你解决掉曲灵寺的慧迟之后便恰好转道去武道大会看看。今年的武道大会在昆仑山上举办, 刚好下个目标也在昆仑望月门中, 这下好了,糊弄祁临澈的借口有了,成名的渠道有了, 咱们谋划的大事也成了,一箭三雕!”

    望凝青“嗯”了一声, 也不知道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 她一边附和着灵猫的话,一边全神贯注地盯着不远处的竹屋。

    望凝青此时已经身在曲灵寺内, 曲林寺坐落在武夷山上,有一片极为茂盛的竹林, 那是给寺院中辈分最高的慧字辈长老们居住的屋舍。在竹林中修建一处偏僻幽静的宅院,取“寂落”之禅意,修“风过而竹不留声”之空冥, 风过疏竹之时,极有意境之美。

    让血气污浊了这片净土,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忍心。

    望凝青将琴斜斜地背在背上,只要反身一抽便能拔剑。

    她混进曲林寺的过程并不艰难,因为她凭借着轻功走了常人不能走的路。曲林寺建在深山之中, 上山的路只有一条, 是寺院里的大和尚们一砖一砖垒出来的。想要上山难免就要走这条路, 但是天底下的人都知道曲林寺作为正道三大宗门之一, 这院门是出了名的易守难攻。若是上门找事, 就必须直面曲灵十八罗汉阵, 还有三位慧字辈的老和尚,都是江湖上成名已久的顶级高手。

    对于许多人而言,正面攻入曲灵寺是相当得不偿失的一件事,就算有人初生牛犊不怕虎,想成名也不必拿这些大和尚开刀。只因行走江湖的人都知晓,道门虚静宗不能惹,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生病就犯在这群医者的手上;而曲灵寺的大和尚不好惹,因为他们修习的都是打熬根骨的武功,老老实实练上十几二十年才能小成,一身血肉硬似铁骨,是块难啃的骨头。

    望凝青并非打不过,但是她不想打,所以她弃了人径,走了鸟道。云出岫是深山老林里长大的野孩子,那一身轻功便是自飞鸟身上领悟出来的,纵身而起凭空借力,堪比武当轻功梯云纵,宛如展翅的白鹤般优雅灵动,走鸟道可谓是绰绰有余。

    “大和尚不出来啊。”灵猫朝着不远处的竹屋里张望,心里有些愁,“这些和尚也太能憋了,打坐念经都能念一下午,也不嫌烦……”

    灵猫说着说着,忽而间缩了缩脖子,抿了抿耳朵,因为它突然想起身边这人更能憋,一个人待在清寂山上,一待便是千年。

    此时天色已晚,夜黑风高杀人夜,正是动手的好时机。

    “出来了。”

    望凝青传音,灵猫抬头一看,果然见竹屋里走出了一个人来。

    修禅之人行走时的步态与常人的区别很大,几乎是一眼便可以分辨出来。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年岁不小的老和尚。老和尚双手合十,步履蹒跚地走下台阶,在门前静静地站了一会儿,似是在参禅。

    “小凝青,咱们动手吧?”

    “不,等等。”望凝青摇了摇头,“不敬人,亦要敬鬼神。现在还不是时候。”

    等?要等到什么时候呢?灵猫心里有点愁,望凝青虽然前尘尽忘,但却总是会在一些地方表现出莫名的坚持。就比如现在,她要杀人,却又怀揣着奇怪的坚守,不愿打断对方的参拜。莫非是修道修成了本能?

    “欸?他怎么往外走了?”不一会儿,灵猫又咋咋呼呼地嚷嚷了起来,“走走走,跟上去!干掉他!”

    望凝青没有拒绝,她踩着流云一般飘忽的步伐静静地跟在慧迟的身后,靠得近些了,她也看清楚了慧迟的样子。身为曲灵寺中仅剩三位的慧字辈和尚,慧迟的年岁自然不小了。老钟一样的人,眉毛向下耷拉,看上去有些愁苦,有些慈祥。

    相由心生,慧迟大约便是这样一个有些愁苦,有些慈祥的老人。

    慧迟走出了竹院,朝着另一处修建得极为朴素的建筑群走去,那是曲灵寺提供给香主们下榻落脚或是静修的院落。望凝青看着慧迟的背影,缓缓拔出了自己的剑。她眼神淡淡的,平静得无波无澜,好似有迷雾般的云彩凝在她的眸中。

    就在这时,慧迟的步伐停驻了,他双手合十,念了一句佛语:“阿弥陀佛,阁下,还请现身吧。”

    “……!”灵猫吓得背毛一炸,“他、他、他——!”

    “嘘,安静。”望凝青垂了垂眸,“不是说我们。”

    院中暮风温柔,耳边只能听得树影婆娑的沙沙声。

    半晌的沉寂之后,一道有些尖利沙哑的声音突兀地响起,宛如索命的厉鬼,带着讥诮与怨恨:“呵,老贼,我还以为你不敢来了。”

    那声音似乎有人提着嗓子说话,像利器在石板上磋磨发出地刺耳吱呀,听得人十分难受。灵猫甩了甩头,意识到说话的人故意掐着嗓子说话,大概是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

    “贫僧问心无愧,自然无所畏惧。”慧迟捻弄着佛珠,语气悠长地道,“阁下与贫僧有何恩怨,如实道来便是,何必殃及无辜呢?”

    “嘻嘻。”那尖利的声音阴阳怪气地笑了起来,“这可真有意思了,你这杀人如麻的悍匪,金盆洗手后遁入空门就敢说自己问心无愧。你为了一点钱财而滥杀无辜时怎的不愁自己会白日见鬼?今个儿倒是能指责我殃及无辜,要我明辨是非?”

    慧迟念了一声佛语:“阁下,贫僧受祖师渡化,早已皈依佛门,前尘往事尽付流水。贫僧也知晓,杀业一身,便是穷尽毕生虔诚也难以洗脱。但阁下有何怨憎,直冲贫僧来便是了,贫僧那徒孙年岁尚小,更不曾作恶,阁下便是有千般怨、万般怒,也不应牵连无辜稚子。”

    灵猫蹬了蹬耳朵,倒是没觉得诧异,慧迟的过去它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它才选择了这个人作为“云出岫”的目标。慧迟尚未出家之前是绿林悍匪,仰仗武功打劫过路的商人,后来被曲灵寺的祖师感化,这才金盆洗手皈依了佛门。慧迟皈依佛门后诚心参禅,布善仁施,十几二十年过去了,便再没有记得慧迟的过往,只看得见他所做的善。

    要说他穷凶恶极倒也不至于,因为慧迟当年之所以走上歧路,也是因为生于荒年,为了混口饭吃。有罪的不是人,而是穷苦,人为了活下去而选择了不折手段。但造孽就是造孽,杀业就是杀业,曲林寺祖师为他立下法号“慧迟”,也是在感慨他“悔迟”。

    灵猫正胡思乱想着,下方的两人却已经结束了交谈。

    “你既然说一人做事一人当,那这小和尚我还给你,我要你在武道大会上公开自己的罪孽并自裁于天。”那沙哑的声音阴森森地说道,“别想耍些见不得人的小把戏,我知道你这小徒孙虽然名义上是你收下的俗家弟子,但其实是你兄长一脉最后的遗孤。他在我这待了这么多天,可不仅仅只是好吃好玩而已,你若是足够铁石心肠,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穿肠烂肚而死,那就只管食言。”

    “欸。”灵猫叹了一口气,“果然看中这个好时机的不止咱们,这大和尚也真够倒霉的。”

    早不寻仇晚不寻仇,偏偏跟他们撞在了一起。

    慧迟老和尚不语,只是双手合十静静地站在那里。不一会儿,一旁的柴房中传来了孩童细弱的哭声,慧迟连忙朝着柴房走去,没一会儿,望凝青便看见他抱着一个不过五六岁的孩童从柴房里走了出来。慧迟不断拍抚着那小沙弥的后背,嘴里低声地呢喃着什么,他不敢在这座庭院中停留,只是抱着小沙弥急急地原路返回,竟都没想过要去追击那名凶手。

    “有古怪。”望凝青说着,从树上一跃而下,打开了其中一间屋舍的门窗,却见一衣着朴素的男人歪倒在椅子上,屋内弥散着一股奇特的香气。望凝青屏了息,走近屋内探了探男子的鼻息,人还活着,却陷入了深度的昏迷。

    “啧啧,这是给整个香主院中的人都下了迷药啊。”灵猫转念一想便明白了,“这来寻仇的人想必毒功过人。小凝青,你能感觉到刚刚说话的人在哪里吗?”

    “不能。”望凝青摇了摇头,道,“那人很擅长掩藏自己的呼吸以及气味。”所以即便是她,也没办法确定那道声音所在的方位。

    “你等一下,我翻翻命书。”灵猫看着厚厚的一本命书,一时间惆怅万分,“因为是渡劫,所以我就只看了云出岫的命轨,但我怎么觉得这江湖的水有点深啊?在云出岫杀死慧迟之前,应该没有认罪和自裁于天这一段才对啊。”

    望凝青动作微微一顿:“没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