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节

作品:反派被迫深有苦衷[快穿] 作者:不言归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小小的孩童用尽了吃奶的力气去攥女子的手,仿佛一松手,她就会化作烟缕淡去,飘向她执着了一生的浩浩长空。

    但是最终,她到底没有御风而去,只是回握住他的手:“我们买串糖葫芦再回去吧。”

    “……好。”柳南木压下了方才的不安,乖巧地回答道。

    ……

    又是一年隆冬,齐国与夷族再次开战,昭勇将军殷泽奉命带兵前往边境,一同前往的还有升任百户所的殷家二子殷唯。

    此次战事齐国足足派遣了十万兵马,显然抱着不破夷族终不还的决心,倒让早已习惯齐国小打小闹的夷族一时间方寸大乱。

    本以为这次战事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却没料到这位率兵的昭勇将军兵行诡道,不仅熟知他们的排兵布置,甚至还有层出不穷的陷阱以及虚招。

    从号角吹响的那一刻开始,齐国基本是压着夷族打,各种匪夷所思、剑走偏锋的兵术直把夷族军队耍得团团乱转,让人忍不住破口大骂中原人卑鄙阴险。

    但是能将我方的伤亡降至最小,谁管对敌的手段卑鄙不卑鄙呢?殷泽自认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对敌人更不需要讲究什么道义了。

    对于上一世自己战死的战役,殷泽自然是保持警惕、全力以赴。

    今年青城稻大获丰收,粮草充足,朝廷在大公主的提议下派出了更多的兵马,殷泽也从几年前便积极备战,这场战役的胜利几乎成了必然。

    殷泽没有点到为止,而是率兵直接追进了草原的深处,几乎围剿了夷族的主力部队,并且留下了三位王庭皇子的头颅,捕获了近万的俘虏。

    凯旋归朝之日,齐国君率百官亲迎,骑在高头大马上、被鲜花与欢呼包围的殷泽看着涌动的人流,一时恍如隔世。

    不一样了,真的不一样了。

    柳袅袅还好好活着,他也没有战死,殷家没有败落,齐国更没有经历风雨飘摇的动荡。

    他这滴小小的雨露,是否也滋润了尘世哪怕只是一瞬的时光?

    “润世。”齐国君看着从马上一跃而下的青年将军,宛如看见了自己远道归来的孩子,“朕为你感到骄傲。”

    殷泽牵了牵唇角,被塞外的风沙侵蚀得有些黑瘦的脸庞更显锋利,干裂的嘴角微微沁出血来。

    皇帝拥抱了他,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背脊:“回去吧,你的家人都在等你回家。”

    殷泽笑了笑,齐国君是为体恤民心的君主,按照常理来说应该进宫大宴一场,以示君臣同乐,但齐国君却觉得比起无聊的酒席,久经沙场的将士们会更想回家。

    殷泽解散了军队,纵马回到了将军府。虽然已经和离,柳南木也和他没有血缘关系,但看见那一身青衣、牵着孩童站在门口的女子时,殷泽还是鼻子一酸。

    “我回来了,袅袅。”殷泽翻身下马,一把抱起举着手已经准备好代替娘亲抱他的小南木,往他的小脸上啄了一口。

    “欢迎回家。”望凝青淡定地望着他,身后的府邸却突然传出一声尖叫。

    “这是怎么了?”殷泽抱着孩子,皱了皱眉,却发现不管是望凝青还是柳南木都是一副很淡然的模样。

    “没什么,二婶又抓狂了。”柳南木早已习惯了喜怒无常的二婶,神情倒是和望凝青越发相像,“二婶说在这里等二叔,父亲,二叔呢?”

    殷泽抱着南木上下颠的动作微微一顿,他终于想起自己把弟弟给忘了:“没事,这么大个人了,还能不认识回家的路吗?”

    第204章 【第25章】明媒正娶妻

    相比起殷家大房的和乐安详, 二房就堪称鸡飞狗跳、愁云惨淡了。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方知欢的一对龙凤胎虽是足月而生, 但发动时略有难产,方知欢又因为其怒攻心而昏厥, 先前婴孩还小尚且看不太出来, 等到孩子年岁大些了,晚些生出来的男婴才被诊断出心噪、气弱的毛病。

    男婴底子有亏,方知欢顿时心凉了大半,结果这个当头上, 竟然传来殷泽凯旋归来即将升官的消息。

    “怎么回事?玉蝉子,你不是说殷泽会死在这次战役中的吗?”方知欢慌得肝胆俱裂, 如果殷泽不死, 那她舍尽一切换来的究竟是什么?

    方知欢满心郁怒, 正想质问玉蝉子, 却见放置玉蝉子的佛钵里只剩下一截枯木般的蝉蜕, 而刚脱去一身皮囊的玉蝉子微一振翅,轻飘飘地落在了窗台上。

    “知欢,我要走了。”玉蝉子不再称呼方知欢为“傻姑”了,“我的蝉蜕留给你, 它能为你稳定运势, 只要好好过日子,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你要去哪儿?”方知欢下意识地问道,却又很快摇头,“不对不对, 玉蝉子, 你说过殷泽会死在战场上的, 你难道是在骗我吗?”

    “我没有骗你,知欢。那道命丝我早就给你了。”玉蝉子一如既往地解释着,祂总是这么耐心,永远不会生气的模样,“但是我也告诉过你,命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你我的相遇一样,尘世本就没有亘古不变的事物。你会长大,你不再是孩子了。”

    方知欢其怒攻心,顿时眼眶一红,落下泪来,她在外人面前总是能言善辩、巧舌如簧,但在玉蝉子面前,她永远都是骄傲任性的小孩。

    “你不想管我了!”方知欢指控着,每说一句便掉下一滴泪来,可谓是字字泣血,满目惨然,“你把我的人生搞得一团乱,然后就不想管我了!”

    玉蝉发出轻轻的嗡鸣。祂曾是守护孩子的善神,无论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祂都会宽容以待:“那你又待如何呢,知欢?”

    祂没有反驳前日因今日果,也没点明方知欢会沦落到这种结局都是贪婪与私欲作祟。

    祂甚至没有斥责她恬不知足,明明如今她所拥有的一切早已胜过那风中飘絮般华而不实的歌妓生活。

    祂只是默认了自己的“罪过”,任由她将那些过往的美好回忆一笔勾销,而祂只问平静地问她“又待如何”?

    “我要拨乱反正,既然殷泽没有死,那就把我的孩子还回来!”方知欢泪盈于睫,她生得实在漂亮,即便哭得满脸是泪,依旧令人心生怜爱。

    “母子缘分,无法重来。”玉蝉子看着她的眼泪,这或许是傻姑最后一次作为祂的孩子而垂泪了,“但我会给你最后一根命丝,将你和那个孩子牵连起来。”

    伴随着玉蝉子的述说,方知欢的哭声渐渐低弱了下来,她迟疑道:“……我需要付出什么?”

    “不需要,知欢。这是我给你最后的礼物。”祂撒谎了,祂会拿走她或许早已不值一提但曾经无比珍贵的事物,那些关于玉蝉子的一切记忆以及过往。

    “以后的路你要自己走。”祂天真依旧,不知放纵就会造就恶果,祂总是在等早已远去的孩子幡然醒悟后的回头,“走得慢一些,走得稳一点。”

    祂将最后一根命丝交到了方知欢的手上,随即猛一振翅,飞出了窗。

    “玉蝉子!”方知欢起身去追,可玉蝉子已经化作了黑夜中的流萤,飘飘摇摇地飞向远方。

    无数微光在墨色稠艳的夜晚中徜徉,玉蝉子的腹中满载着死去的婴孩对人世的留恋,这些曾经被献祭于鬼神的孩子喜爱欢笑,喜爱明光,喜爱温暖执着的怀抱。

    祂漫无目的地漂移,下意识地循着光亮所在的地方而去,最终,祂又来到了那夜夜笙歌的画舫。

    玉蝉子像天边陨落的星子般落下,落在了一个正在浆洗衣服的少女的发上,少女姿容寡淡,却有一双极美的眼眸,仿佛有此夜的星辰在她的眼中闪耀。

    “你有想要实现的愿望吗?”玉蝉子认得她,她是曾经服侍傻姑的金箔儿,鸨母随意地给她取了一个庸俗的名字。

    正在洗衣服的金箔儿被突然出现的声音吓了一跳,她满怀警惕地道:“谁。”

    “我是玉蝉子,或许你知道我?”玉蝉子喜欢她,所以愿意实现她的愿望,“你有想要实现的愿望吗?”

    “……”金箔儿沉默,她看着自己泡在冬日的水盆中早已干裂发皱的手,她被问了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所以她沉默了很久。

    但是最终,她还是垂下了眼眸,继续揉搓盆里的衣物,道:“没有。”

    怎么会没有呢?玉蝉子歪了歪头,祂想不明白。祂看着金箔儿挂起了歌女们华丽的衣物,倒掉了冰冷的脏水:“你想穿上好看的衣服吗?想跟她们一样吗?”

    “你想吃好吃的,被所有人追捧着、爱慕着吗?无论什么夙愿,我都能帮你达成哦。”

    玉蝉子叽叽喳喳地说着,祂腹中的婴孩们也咯咯地笑着,但是金箔儿只是沉默地干着自己的活,始终不曾应答。

    从厨娘的手中得到一碗米汤和窝窝头时,她掰了一半窝窝头给玉蝉子;从客人手中得到点心作为打赏时,她分了一半给玉蝉子。

    腊月,金箔儿从鸨母的手中得到一匹干净的布,她裁了一角给玉蝉子做了一个小小的窝,不似方知欢曾经用上好的檀木雕琢而成的佛钵,但她缝了很久。

    玉蝉子对金箔儿的好意来者不拒,然后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同样的问题。

    “你吵死了,我只能给你这么多。”金箔儿烦躁地抓着头发。

    “我的愿望就是以后不许问别人想要什么。这世上哪里有不劳而获的东西?如果有,那就太可恨了。”

    金箔儿宁可自己吃苦都要养着玉蝉子,免得这东西跑出去给她养第二个方知欢那样的主子。后来金箔儿给自己赎了身,却还是养着玉蝉子。

    她一辈子没有婚嫁,也没有孩子,赎身后去做了葬仪,因为鬼神伴身,所以没有哪个孤魂野鬼敢欺她伶仃。金箔儿无病无灾、平安康顺地度过了一辈子。

    她养着玉蝉子直到八十多岁,待她死后,人们发现她的怀里躺着一个小小的婴尸。

    那婴孩看上去还未成型,仿佛从谁家的肚子里掏出来似的。未能出世的鬼婴最为凶戾,但这婴孩却生了一副羊脂白玉般细嫩的皮肤,模糊不清的脸上一片安详,仿佛坠入了甜乡。村人看了都觉得有些邪性,便将婴尸焚烧后葬在葬仪的身边,想着那么严厉的葬仪,九泉之下也能压着鬼婴不让祂作恶。

    村人都说:“葬仪一生堂皇清正,又安葬了那么多人,许是在她怀里,未能出世的孩子也能安息了。”

    不过这便都是后话了。

    ……

    方知欢循着玉蝉子留下的命丝找到了两件事物。

    第一件是一段破破烂烂沾着苔藓的锦缎,方知欢在殷家后院点燃了柴火,焚烧了命丝,最后从柴火中取出来的,这意味着这条锦缎是已经被烧毁的事物。

    第二件是从母亲留下的妆匣里找到的,那妆匣藏有暗格,翻转暗格便得到了一副画卷,她那以丹青闻名的花魁娘在画上细细地描摹了一个容貌文雅的男子。

    方知欢看着那两样物件,心突然怦怦地跳动了起来,因为命丝告诉她,第一样物件可以置柳袅袅于死地,第二件则可以牵连她和那文曲星下凡的孩子。

    为什么这个锦缎可以置柳袅袅于死地呢?方知欢循着命丝继续摸索,命丝却让她将这件事物交给大理寺中一位名叫“苏悯”的仵作。

    方知欢不明所以,却也照做,之后她又按照命丝所示的那般写了一封“你要找的人是殷将军之妻柳袅袅”,随后放在了京都著名书阁“文和书斋”的某一本书中。

    命丝是某种能够改变命运的契机,它让方知欢做的琐碎之事看似毫无条理,但最终牵连起来便会达成方知欢想要的结果。

    但是同时,命丝也非常的脆弱,如果是想要探寻或者牵系已经发生的事情,那只要像这样做一些毫无缘由、看似巧合的事情就足够了,但如果是想要改写未来,就要承担随时可能崩盘的代价——比如殷泽并未战死沙场一事,或许是因为牵连了国运,所以那纤细的命丝最终还是断了。

    方知欢做完了这些,便忐忑而又焦虑地等待着结果,至于第二件物事,她在打开画卷的瞬间便已经心中有数。

    画卷中的男子眉眼俊秀,气质温文,似有若无的书卷气也令人无比心折。

    画卷的落款是“十五月夜忆方家故人”,这一句便让方知欢确信,画上的人便是辜负了承诺、让自己的母亲空等了一辈子的那个“良人”。

    而让方知欢吐息急促的并不是时隔多年知晓了自己生身之父的容貌,而是画卷上的人居然与柳南木那孩子有七八分相似。

    只要拿出这个画卷,再当堂滴血认亲,哪怕殷将军位高权重,柳南木也不能不认这份血脉。

    毕竟百善孝为先,从来只有父母责备子女的,哪有子女怨怼父母的理呢?若柳南木不应,不孝之人又如何能参加科举、跻身朝堂?

    不过如何交代柳南木的来历的确是个问题。

    方知欢曾经略施小计让殷唯相信自己得了方知欢的初次,她要想办法让殷唯相信,自己与他未能成婚的两年间曾生下过一个孩子。

    年岁对不上也没有关系,只要第一件事能够解决柳袅袅,那之后再说柳袅袅抱走了她的孩子还隐瞒了柳南木的身世就够了。

    就在方知欢志得意满之时,人世变幻万千,停滞多时的命轨终于如齿轮般咬合,悄无声息地运作了起来。

    齐国大败夷族,夷族皇庭不得不宣告臣服,华阳公主自请和亲,并要求夷族与齐国共同在边境上为她建立一座公主城,城中栽满她最爱的凤凰花树。

    不知道大公主是如何说动齐国君的,让疼爱女儿的齐国君即便万分不舍也应允了公主的条件,并拨给她一万精锐作为亲兵。

    这些亲兵将会举家迁移至边境,成为公主城内的第一批居民,而除了亲兵以外,大公主还带走了三百名纺织女,三百名工匠,五百户佃农以及一批宫女太监。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人力与资产,卫朱曦还准备带走自己培养的亲卫,除了大量的资源钱财以外还有宝贵的书籍,她所积攒的底蕴堪比一座小型的皇宫。

    齐国举国上下都感受到了国君想要永绝后患的决心,而掌有政治权利的华阳公主也从曾经的叛逆公主摇身一变,成了即将出征的英雄。

    与此同时,大理寺中的一位仵作收到了一个神秘的包裹,西平郡王府中的小厮来到了文和书斋,取走了西平郡王早先订下的几本书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