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太子妃的荣华路 > 分卷阅读63

分卷阅读63

作品:太子妃的荣华路 作者:秀木成林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每一张都有,纵横交错颇有规律。

    纪婉青微微一怔,立即举起其中一张,对着烛台架子方向望过去。

    果然,迎着昏黄烛光,这些细密的针孔排列规律,形成了一个个蝇头小字。

    她定睛看去,第一行头三个字很熟悉。

    赫然竟是“坤宁宫”。

    纪婉青心中一颤,忙往下扫去。只见紧接着这三个字的下面一行,开头便是一个人名。

    崔六娘,二等宫女。

    纪婉青瞬间明悟,这必然是父亲在坤宁宫布置下的人手,难怪不能交给麾下心腹大将。

    她大喜过望,崔六娘后面还有七八个人名,虽然位置都低于前者,但皆并非外围人员。

    她飞速拿起另外几张金箔,迎着光线一照,上面还有临江候府,魏王以及三皇子。

    林林总总,约摸有近百个人名。

    最后一张,则详细写了好几种联络方式与暗号,以及暗探大小头领的具体职务。

    纪婉青心跳若狂,她终于有资本了,父亲犹豫后,终究还给她留下来的独属于自己的倚仗。

    作者有话要说: 亲亲们,明天见哦~ (*^▽^*) 爱你们,比一颗小心心~38、第 三十八 章高煦出门前告诉过纪婉青, 说他这两日事儿颇多,今夜大概很晚方归, 让她好好歇息,不要等他。

    她如今精神百倍, 肯定睡不着的,扬声吩咐门外何嬷嬷, 说不许任何人擅闯后, 便专心处理眼前秘事。

    纪婉青先取来纸笔,将金箔上的小楷一一抄录下来。

    抄录到最后一处的时候, 还有十来个不属于皇后母子、临江候府的其他人员。

    其中一个,竟是清宁宫的粗使婆子,姓刘。

    纪婉青一怔, 清宁宫篱笆扎得有多严, 她深有体会,要把人员安插进来, 简直艰难至极。

    难道父亲预料以后夺嫡激烈, 肯定会涉及手握兵权的统帅, 所以提前安排了?

    实际上她想有点多了,纪宗庆钦佩皇太子, 根本没往这边想过。这十来个其他人员, 实际上是专门负责把消息传递出宫的,毕竟皇宫大内,总不能用飞鸽传书吧。

    而这刘婆子,当初也是负责传递消息的, 只是机缘巧合之下,她被调派进了清宁宫。纪宗庆当时想放着也罢,毕竟传递消息人手充裕,也不差一个。

    这一放就是数年时间,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爱女竟然嫁入东宫,正好能用上。

    对的,纪婉青如今想着,这刘婆子就在附近,是头一个接触的好选择。

    当然,这是后面的事,如今说得早了。纪婉青抄录完成后,便将金箔小心塞回兵书封皮封地里面。

    这封皮封底显然是特制的,伪装性很强,方才她小心分开了其中一边,抽出金箔,其他地方并无损坏,就是想着以后可以藏回去。

    几张金箔叠起来极薄,但却非常坚韧,纪婉青很容易塞了回去,改日再重新粘好,就毫无痕迹了。

    将银簪子兵书重新放好,黄杨木小箱子收到墙角大填漆官皮箱底层木屉,她重新回到床榻上,重新拿起方才抄录的名单细细端详。

    刚才抄的时候,纪婉青就发现一个问题。

    临江候府中的暗探特别多,占了整体超过一半,涉及方方面面,有些还是管事。他们很深入隐蔽,有的甚至是延绵多代的世仆,父祖三代皆是眼线。

    这肯定不是父亲手笔,必然是她祖父早已安排下来的。

    她猜测得不错。

    纪祖父立下功勋得以封侯,与嫡兄也颇为融洽,但他庶子出身,这么一个能干人,要说对临江候府没一点防备是不可能的。

    他成长于临江候府,数十年来,心腹肯定有的,一部分他没带出来,继续藏匿在府中,探听各种消息。

    知己知彼,才能更安心不是?

    这些人手,在纪祖父去世后,由纪宗庆接手。

    后来,纪皇后正位中宫,她的野心很快便被纪宗庆知晓。

    纪宗庆完全不认同,元后留下皇太子,太子殿下既嫡且长,虽年幼但一贯聪敏好学,皇后不该有非分之想。

    靖北侯府与临江候府观念迥异,渐行渐远。纪宗庆是继皇后堂兄,以后是非必然不会少,因此,他开始往皇后母子身边放下眼线,已备日后之用。

    这并不难,因为当时皇后身边的人,都是由临江候府送进去的,他有不少心腹藏匿在侯府,这些积年世仆毫无疑点,使上一把劲,就成事了。

    这些眼线一直待在坤宁宫,后来皇后膝下的二、三两位皇子到了年岁,要迁往皇子所居住。于是,其中一小部分也跟过去了,成为魏王府陈王府的原始班底。

    这些是第一批人,哪怕在皇子所不算很受重视,但两位皇子封王开府,他们还是获得了管事之职。

    这就是金箔名单人员构成的缘由,一直由纪宗庆秘密掌握着。

    等到后来,皇太子长成,入朝参政,果然贤能恭谦,有大才。纪宗庆钦佩赞叹,认为只要太子殿下登基,王朝必然再度焕发生机。

    好吧,他心里其实很明白,昌平帝并不英明,好在还有一干忠心能干的保皇党支撑着,王朝才没有现出颓势。

    而在这个时候,靖北侯府已与临江候府彻底分开,纪宗庆是中立保皇党,拒绝参与夺嫡,人尽皆知。

    他是纪皇后堂兄,不支持她,其实已经是隐隐拥护太子了。

    这些惠及了纪婉青,正是如此,她这般敏感的身份进了东宫,还能有一席之地,皇太子还有机会对她和颜悦色。

    她抚了抚纸笺,有些黯然。

    这些人手眼线,本应该传给她的兄长的。可惜兄长英年早逝,叔父无能,父亲无处可托,最后只得到了她的手上。

    当初仅是舍不得两代人心血的行为,如今让纪婉青派上大用途。

    这已是她立身倚仗。

    不过当务之急,还是得先联络上这些人手,其他问题的延后再考虑。

    纪婉青先把联络暗号牢记在心,然后再细细看了名单几遍,将大小头领以及他们的具体职务记下来。

    事涉绝密,她不想留下痕迹,随后便行至烛台架子,将抄录好的纸笺置于其上。

    纸笺燃烧殆尽,纪婉青扬声唤了何嬷嬷进门,主仆二人凑在一起,如此这般低声交谈一番。

    她教了何嬷嬷其中一个联络暗号,让她先悄悄接触清宁宫那个刘婆子。

    太子妃如今接手的清宁宫内务,作为她的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