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北方有家人 > 分卷阅读108

分卷阅读108

作品:北方有家人 作者:蔻红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哪有那么好的事儿,样样都给占全了?”

    结实和防雨水油布可以,透光明纸可以,但要把这两样合一小沈老板还真是没见过。

    宋嘉祁默了,二十一世纪就是有那么好的事儿,还便宜的很……“其实也不是要防雨,就是怕下雨给淋坏了。”宋嘉祁也不是没考虑过明纸,只是明纸虽说不算太贵也不便宜,虽然今冬天旱宋嘉祁也不敢冒险,万一下雨了好几亩地的明纸一淋那得多少钱!

    小沈老板露出了“救不了你”的表情。

    ☆、 第86章 灾年(三)

    八十六灾年(三)

    宋嘉祁在镇上左转转、右转转。今天他跟薛白说好了,特意来镇上找解决办法的,因此倒不急着回家。

    “呦!这位公子,我们老板前几日又进了一批好货,您要不要来看看?”

    宋嘉祁顿住脚步,面前正是之前他买玉米、辣椒、西红柿的盆景店,店里的伙计显然是记住他这个出手阔绰的客户了,见宋嘉祁路过门口便招呼道。

    “啊……”宋嘉祁刚想拒绝,却转念一想,这些盆景店为了让一些花四季常开,通常都会设有花房,花房……也算是个小型的大棚吧?反正原理、作用都是相通的。

    虽然没有再买盆景的打算,可抱着学习的态度,宋嘉祁还是跟着那伙计进去了。

    宋嘉祁其实来过这家店的花房,当初他来挑了一颗玉米穗最多的玉米。不过那时候他一心扑在玉米上,没有太注意花房是个什么样子。

    而这一次宋嘉祁则着重看花房。

    四面是青砖墙面,没有屋顶,上面是一层明纸。倒是和宋嘉祁的设想差不多,只是这明纸这样放,就不怕下雨吗?

    这么想着,宋嘉祁就问了出来。

    “不怕啊,”那小二笑道,“怎么,公子家里没有花房吗?这明纸是刷了桐油的,并不怕淋雨。只是若是风大了,还是得堆些稻草在上面挡着,不然那明纸太脆,容易被吹坏了。”

    Σ(⊙▽⊙“a 宋嘉祁觉得,自己悟了。

    虽说明纸和桐油的价格都不便宜,但是宋嘉祁却觉得,这些东西保存好了是能重复利用的,今年用了明年还能用,每年都能多种一季粮食,总归还是赚的。

    之前开梯田时,山里许多树木都被砍了,堆在一处,现在正好可以用上了。

    田地四角安置了木桩,宋嘉祁还乐观的想,到了春夏改装改装还能当稻草人用吓唬鸟雀。而此时则是用来搭放明纸的架子。

    明纸盖在上面,再刷上透明的桐油,等天再冷一些,还可以在大棚里拢火盆来调节温度。本着上次的教训,宋嘉祁也没有买太多,只把一般种了红薯的土地安装了大棚:现在他也不敢肯定大棚百分之百能行。

    有了莲娘送来的十五两银子,徐婶给自己当家的和儿子去镇上找了个好大夫,又给两人买了药吃,两人身子总算好起来了。

    徐婶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去找莲娘,只说今后自己一家子的命都是莲娘的了,当牛做马在所不辞。

    把莲娘给吓一大跳:“你可千万不敢这么说,以前你也没少帮我,咋就说得上当牛做马了。再说了,那钱也不是白给你的,牛俺们不也牵走了吗?”

    徐婶抹了一把眼泪,“那能一样吗?我帮你也顶多帮你干干活,你这是救了俺家人的命啊。”

    “那也不是我救的,那是人大夫救的。别再说这话了,咱俩还用说这吗?生分不生分。”莲娘拉着徐婶的手给她擦眼泪。“况且你也知道,我哪有那钱,还不是俺家小白跟他家那口子说了,他家那口子是个面冷心热的,这是记得他们成亲的时候你来帮过忙呢,记着你的好呢。”莲娘顺便在徐婶面前给宋嘉祁说好话。在莲娘看来自己这个儿婿不错是不错,就是刚开始办的那几件事儿在村里口碑不太好。他们小两口以后总是要一直住在村里的,这名声总是好点比差点儿强。

    这话徐婶信,她跟莲娘多少年的朋友,莲娘口袋里有多少钱她能不知道吗,莲娘就不是买得起牛的人。再想到薛白和宋嘉祁,心里也只有感激的。

    “不过这也是看你的面子。我要不是跟你俩好,你女婿也不能帮俺们家。”

    莲娘这次没再说啥,心里其实也是有几分受用的。自己的儿婿有能耐给自己长脸总是件令人高兴的事儿。

    莲娘以为徐婶说当牛做马只是说说,没想到等徐婶当家的和儿子病一好,就主动到宋家地里干活了。但其实宋家的地并不是宋嘉祁在种,而是佃了出去,徐家人那么勤快,弄得几个佃户都不好意思了。

    “他们还真来啊?”宋嘉祁听薛白说了来龙去脉,也有些哭笑不得。“行,来就来吧。不过咱们也不让他们白干活,还是按日子给工钱吧。”这段时间地里正在搭建大棚,确实也需要人手。

    “他们恐怕不能要呢。”薛白有点儿为难,徐婶家都是实诚人,肯定不会打着当牛做马的名头来赚宋家的钱的。

    “不要还不好说?不要就不让他们干活,就把他们撵走,反正咱家不能让人白干活。”宋嘉祁道:“或者他们不要钱,你瞧着每天给点粮食给点儿菜的也行。”今年这年景,怕是给粮食给菜比给钱更让人高兴。

    “或者……你可以问问,徐婶愿不愿意来咱家帮忙做粉条?”

    现在家里的粉条,都是宋嘉祁和薛白做的,薛白主要负责在旁边教导指挥,宋嘉祁主要实际操作。即便如此,薛白有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要上手。宋嘉祁怕薛白累着,就像,要是徐婶科考的话,来帮忙做粉条也是不错的。

    瞧着徐家人进来的举动,应该是老实知道感恩的实诚人。

    这个提议倒得到了薛白的赞同,但薛白和宋嘉祁的侧重点不一样:宋嘉祁是心疼薛白不想让薛白干活,而薛白则是觉得宋嘉祁要管理镇上的铺子、要去镇上做馒头、要操心地里的红薯和大棚还要做粉条,实在太辛苦,他也心疼他的宋大哥呢。

    ……况且徐婶是个做粉条的好手,做起粉条来肯定也比宋大哥熟练、效率高。

    薛白才不承认每次指导宋嘉祁做粉条都觉得心好累呢,宋大哥作为一个前·神仙会做粉条已经很厉害了好吗!

    到了十一月份,宋嘉祁才发现薛白有多明智。

    今年村里显然是不会再组织买猪肉了,有那些钱村民宁可买些粗粮,甚至是麸子。肉什么的是富裕时才舍得割二斤的东西,现在饭都吃不上了,还吃肉呢?

    这就导致附近以养猪为生的几个村子更活不下去了。这些村子之所以以养牲畜为生,就是村里的地太少不足以养活一村的人才另谋他法,一年赚钱的日子也就是靠着这年底赚个一二两银子来年好生活。现在周边的村子都不来买猪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