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节

作品:这豪门真少爷我不当了[娱乐圈] 作者:远上天山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季晏咬了咬牙,又在继续。

    在《黑幕》剧组拍摄了一段时间,他和奚铭之间的关系一直很不错,两人休息日会去附近的餐厅吃饭,也会经常待在一起讨论剧本,虽然年龄上有差距,可两人对待表演的观念很一致,因而一直很有共同话题,不过除了日常交流外,在拍摄中,在日常的训练中,两人都能清晰地感受到竞争这个词的存在。

    事实上,从进组拍摄《黑幕》的那一刻起,竞争就已经开始了。

    当然,论大众认可度论票房论奖项,季晏始终不能和奚铭相比,但奚铭在《黑幕》剧组就如同一个为他树立好的榜样,让季晏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黑幕》刚开始拍摄的时候,摄影棚的平均气温一直在30度以上,可电影拍摄了一段时间后,温度就渐渐下降了。

    一转眼,拍摄已经进行了一个半月。

    故事中,谷朝已经确认了李裕幕后boss的身份,但谷朝的想法却并不为同事和上司所理解,他只能做好一个人单打独斗的准备,而另一方面,李裕的所作所为也越来越嚣张,他就像是在主动挑衅谷朝一般,留下一个个放肆的证据,诱导谷朝来抓他。

    在拍摄进行的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深入,李裕这个角色的邪恶一点一点慢慢浮现。

    这也就代表着,季晏的表演是要有层次感的。

    在谷朝面前露出过邪恶的一面后,李裕的邪恶就愈发不加掩饰,他越来越肆无忌惮地进行着犯罪,普通人的痛苦就是他欢乐的源泉。

    尤其是目睹有人死在眼前,或者有人苦苦哀求着自己的那一刻,他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换成旁人来演绎或许会将这个角色演得很浮夸。

    但季晏不是,他的演技已经越来越稳定,所以他对这个角色的演绎并不会给人一种停留在表面的感觉,他会让人觉得,他演绎的就是李裕本人。

    甚至偶尔会令人产生一种季晏=李裕的错觉。

    《黑幕》的剧本拍了大半之后,季晏发现,剧组里和他搭话的人越来越少了。

    就连化妆师都和他开玩笑:“我现在给你化妆都战战兢兢的,生怕化到一半黄哥突然进来,说是要把我做掉。”

    季晏:“……有那么夸张吗?”

    “真的有。”化妆师笑道,“你拍戏的样子确实挺吓唬人的。”

    可能也和季晏平时在《黑幕》剧组表现得很和气有关系,他本人越好相处,和李裕这个角色产生的对比就越明显,尤其前一秒季晏可能还笑嘻嘻地和化妆师开玩笑,一旦投入进角色,他整个人就像最邪恶的魔鬼似的,转换太迅速,变化又太大,即使见惯了演员的工作人员们都觉得很震惊。

    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一般来说,聚集或影片里看起来最不像坏人的那个常常是大反派,慈眉善目和内心的冷酷并不相悖,可季晏能如此轻松地把李裕身上的恶演绎出来,总会让人怀疑,真实的他会不会就是李裕本裕?

    季晏有点忧愁,他不由和小伙伴们吐槽起了这件事:“你们说,《黑幕》上映之后我会不会被人扔烂菜叶?”

    “如果真有这种可能的话。”方屿打完上半句,下半句隔了好一会儿才打出来,“这个机会务必给我。”

    季晏:“……滚”

    “行走在银河的火箭队正在旅行他的职责。”

    季晏:“……队长,你管管他。”

    几个月不见,方屿又开始胡说八道了。

    “季老师不用担心,到时候我们会先去电影院看《黑幕》,先替观众审判你。”

    其实“翼”的其他成员都能看出来,季晏嘴上吐槽,可心里其实挺享受拍《黑幕》这部电影的状态的,从对方拍《我,无名》开始就是这样,别看他吐槽不少,似乎每部电影都是非人折磨似的,可如果去电影院看了他拍的电影的话,季晏对这个过程的享受会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对季晏来说,拍电影大概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

    “和奚铭老师相处怎么样,曲导好相处吗?”

    “都是好人。”季晏发了几个欢快的表情包,“我这几个月学了不少东西。”

    季晏关于拍摄的经验都是在实践中学到的,黎响、朱书光、鲁鸣和曲溪羽四位导演是完全不同的风格,但他们都让季晏学到了很多表演上的知识,有关于情感表达的,有关于人物心理的,和教授表演课的老师不同,他们不会很明确地点出什么是好表演,可他们对于电影本身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们知道影片里需要什么。

    因而拍摄至今,季晏的表演中都很少有自己的影子,他的表演一直是为电影服务的,任何的修正都是为了呈现出更好的拍摄效果。

    季晏很少即兴发挥,也有几档表演类综艺找他来拍摄,可季晏无一例外拒绝了。

    倒不完全是因为咖位的原因。

    众所周知,演艺圈内是有鄙视链的,以前偶像位于最末端,现在和偶像一起并列的还有综艺咖,虽然综艺咖们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可无论演员、歌手还是偶像,只要在综艺里露面次数太多,都会被冠上综艺咖的称号。

    在综艺常驻的一般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糊咖,另一种是极度缺钱的人,一般来说,能请到当红一线的综艺并不多,毕竟一线的档期通常很满,要么无缝进组拍戏,要么一场场开着演唱会,根本没时间在一档综艺上露面太久。

    季晏和“翼”显然都属于很忙的那类明星。

    除了本身很忙碌之外,季晏不擅长即兴表演也是一个原因,他属于必须把剧本翻来覆去地磨的那类演员,开拍之前,他要花上比常人想象中多很多的时间去研究剧本,而综艺能够给演员们准备的时间却很少,表演嘉宾的水平同样参差不齐,季晏感觉自己就算去了也只是个半吊子,不仅没法显露出优势,反而会把缺点全部暴露出来。

    当然,综艺给出的价位真的令人心动。

    季晏拿下长空奖影帝之前,一档表演类综艺给他的报价是一季打包价3000万,他拿到长空奖影帝之后,青睐他的同类型综艺更多,报价直接涨到了5000万。

    而以季晏当演员的经验来看,除了侥幸拿够了分成的《消失的杀机》,片酬最高的就是这部《黑幕》,剧组给他的片酬是1700万——和这部电影的片酬比起来,《少年情诗》和《我,无名》相当于是免费拍的。

    可就算季晏的片酬在演员中已经不低了,和综艺的打包价相比依旧不算什么,何况一季综艺拍起来可比进组拍戏轻松多了,尤其对非一线明星来说,在拍摄机会有限的情况下,在综艺中露面既能提高曝光度,靠综艺走红也并非不可能,又能获得一笔丰厚的报酬,即使是在观众们看来掉价的综艺,只要钱能给够,明星们也未必不愿意接。

    毕竟不是人人都是季晏。

    季晏从《消失的杀机》拿到的报酬足以让娱乐圈里任何一个人眼红,不管是制作公司的老总还是演员们,《消失的杀机》票房爆了之后,各大公司都纷纷保持警惕,即便拍摄中缺少资金,也是尽量由制作公司补上,哪怕有演员愿意以片酬换分成,制作公司方面也是警惕再警惕。

    季晏赚得实在太多了,如果演员们都效仿的话,电影亏损也就罢了,一旦赚了,很可能就是下一部《消失的杀机》。

    从制作方的角度考虑,把那么大一块饼分出去着实让人心痛。

    第148章 聊天

    拍戏期间, 季晏和宁蔚的联系确实不多,两人不爱打电话,也不太爱视频通话, 每天的交流几乎都是通过表情包来进行的, 季晏发现宁蔚又搜罗了一堆兔子表情包,数量多到他以为宁老师专门雇了一个人给他画兔子。

    “什么时候能拍完?”

    “就算拍完了也会很忙, 下半年还有演唱会。”

    季晏刚打完这句话,对方就发过来一个闷闷不乐的忧郁兔子,季晏只得回了一个给揉猫咪脑袋的表情包过去。

    他确实很忙,就算在《黑幕》剧组拍戏,叶莺那边的工作要求还是会源源不断地发过来, 这是拍《少年情诗》和《消失的杀机》时都没有过的情况。

    长空奖影帝确实不同, 不仅代表着地位的提升, 也代表着圈内人观感的变化。

    最近叶莺递给季晏的工作都是一些影视协会的,还有主管电影的部门的,虽然他能以进组拍戏为理由推掉一部分,可依然有一些工作是推不掉的,这个时候公司的金总和吴总反而派上了用场, 他俩可以去替季晏待会, 主办单位通常很能理解。

    毕竟季晏自己来不了,公司高层来的话,也足以证明dw娱乐的诚意。

    “还能这么干?”季晏眨眨眼睛, 内心里有些震惊。

    “但是不能反复利用。”叶莺轻笑道,“他们其实还挺喜欢参加这种场合的。”

    一是中年男人的虚荣心,而另一方面,他们也能忍受我只说三点,三点各分点的冗长会议。

    偶尔季晏会请假去参加活动, 曲溪羽虽然有些不满,但多数情况下她会批准,换成朱书光和黎响恐怕就不会,这两人在影视圈里扎根久话语权重,就算他俩不放人旁人也不会说什么,可曲溪羽则不同,她自当上导演之后就经历了无数次妥协,作为女性,她深知这个圈子究竟有多不友好。

    她可以不放人,但她不希望季晏因此难做人。

    不过季晏请假参加的场合也经常会遇到奚铭,后者毕竟也是影视圈的标杆人物,重大场合绝对不会缺席。

    到后来,奚铭和季晏在请假上也养成了默契,如果是非去不可的活动,两人就一起请假,这样剧组可以及时安排其他演员的戏份,如果今天季晏请明天奚铭请,剧组的拍摄节奏反而会被打乱。

    ……

    季晏和宁蔚聊天的过程中得知了“蓝色”新专已经快发行的消息,作为宁老师的男朋友,他决定使用一点内部的特权,从宁老师那里骗来了一首新歌。

    他把耳机准备好了,还特意找了一个不会被打扰的晚上,一脸虔诚地点开新歌。

    ——刹那涌入耳朵的熟悉的旋律让季晏眨了眨眼睛,下一刻,他就忍不住给宁蔚发过去好几个问号。

    这首歌他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已经听了很多遍,赫然就是那首《小熊猫之歌》。

    “……请不要糊弄我,谢谢。”

    “因为我想你早点回来,最好能赶上新专发行。”

    季晏大概算了算:“我们现在的拍摄节奏已经挺快的了,但至少还得要一个半月。”

    电脑前,宁蔚举着杯子的手微微一松,鼠标不由点着日历栏。

    一个半月,45天,加上之前没有见面的那些日子,他竟然觉得时间从未如此漫长过。

    明明季晏拍《消失的杀机》的时候两人见面的次数也不多,但不知为什么,新片《黑幕》的拍摄一天天进行下去,宁蔚却蓦然发现,在等待季晏的拍摄结束的日子里,他竟然莫名多了一点焦躁的情绪。

    想快点见面,想把新歌给对方听,还想……

    “这就是热恋中的情侣啊。”段意然在一边阴阳怪气,“你去找他不就行了吗?”

    《黑幕》的拍摄地离a城并不远,以如今交通的便捷程度,去见季晏一趟并不麻烦。

    “算了。”宁蔚摇了摇头,“我不想打扰他。”

    段意然:“……”

    这两人谈的恋爱,纯情度有点爆表了。

    其实段意然很想问宁蔚,他和季晏进行到哪一步了,可惜作为多年队友,以他对宁蔚的了解,这人恐怕什么都不会说,甚至不仅不会说,还会因为恼羞成怒把他狠狠揍一顿。

    不问=什么也不知道=一切平和。

    问了=什么也不知道=挨揍+挨冷脸+挨海螺凶。

    仔细算来,确实有点亏。

    而且不管怎么说,那毕竟是宁蔚的私生活,他可以抱有好奇心,却也不能过于越界。

    毕竟他们家主唱大人可是超级别扭的性格,季晏哄起来自然是容易的,可如果换他去哄的话……

    段意然忍不住想象了一下那副画面,然后疯狂地摇起了头。

    还是算了,理智的人还是不要尝试自己并不擅长的事物。

    宁蔚有空和季晏发信息聊天,但这并不代表着“蓝色”很闲,相反,“蓝色”每一张专辑的筹备模式和“翼”类似,创作都由成员们独立完成,和“翼”不同的是,“蓝色”从专辑的封面制作、编曲、mv的拍摄基本都是由工作室独立完成,盈亏自负,像《无声的钟》那张专辑,封面就是由杜渐绘制完成的。

    宁蔚是“蓝色”的主心骨,这是整个音乐圈内公认的,但段意然和杜渐两人也有创作,也参与编曲,“蓝色”歌曲的伴奏中会有琴、筝、水滴、敲击碗筷各种声音,这些也是三人在一点一点的磨合中找到的节奏。

    专辑的创作从来不是容易的,即使对出过无数张专辑的“蓝色”来说,每一张专辑依旧意味着新的挑战。

    但忙碌的时候,宁蔚感觉自己会更想季晏一点。

    他觉得恋爱是件神奇的事。

    从学生时代起,宁蔚就一门心思扑在音乐上,到后来建立“蓝色”,一步步从不知名走向大众,他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对恋爱毫无兴致的人,哪怕是在他们出道的时候,乐队总是和私生活混乱这件事联系在一起。

    可宁蔚就是不感兴趣,他有音乐就足够了,不管是高额的收入还是豪宅豪车都无所谓,只有音乐可以激起他的兴趣,也让他有动力。

    听到《旅人》的翻唱,是他真正对某个人的声音感兴趣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