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古代旁观日常 > 分卷阅读4

分卷阅读4

作品:古代旁观日常 作者:怀忧公子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认得村里人,刘芳倒是认为她可能是重生的,且有可能是饿死的,因为那看着稻田的眼神十分饥饿,就像好久没吃饭一样。

    具体是怎样,刘芳觉得她要重点关注一下了。

    如果王小柳真的是本人重生,那实在是太有价值了,恰好可以从她好好预测一下未来,如果真有可能是乱世,那倒是要好好计划了。

    再说,无论是穿越还是重生,按种田文套路,应该会有灵泉、空间或是异能之内的,即使不能夺过来,那别人吃肉,她也能跟在后面捡点汤喝,不是吗?

    想到这里,刘芳就觉得自己的决定实在是太对了。她是胎穿,这具身体就是她自己的,她平时也没啥出格的言行,一副混吃等死样实在是太接地气了,也没谁会猜到她已经活过一世了。

    她也曾想过要不要督促一下她爹改一下衣柜的样式,后来一想算了,万一有其他有钱有势的穿越者出现,暴露了自己那就不好了,现在看来她当时的决定没有错。

    王小柳觉得自己一定是感动了神佛,这才回到了自己小时候。

    还没有旱灾、蝗灾、水灾、瘟疫、兵荒马乱的时候,她还没有在逃难路上被人抢走孩子,也没有饿的没有力气被人用石头打死吃肉。

    王小柳趴在她爹背上,小声哭着,她爹王大树喝道:“哭啥子,你咋个掉水里的?”

    王小柳倒不好哭了,时隔多年,她也记不起是怎样掉在河里的,只好小声说:“爹,我害怕见不到你和娘了。”王大树一听,也觉得是吓到了,也没再说什么。

    王小柳其实很怨恨她爹娘,前世要不是他们贪图付瘸子的高价聘礼,她也不会嫁给付瘸子,天灾来了一点用都没有,妻子孩子都护不住,还一不顺心就对她拳脚相加。

    这辈子她一定要嫁给刘永墨。刘家有家底,人又多,没见得哪个饿死了。

    那二房四丫还嫁了一个将军,都是亲戚,怎么也会拉拔一把,咋样都饿不死。

    只能说王小柳死得太早了,前世后面发生的一系列的事她也无从得知了。

    作者有话要说: 加更完成。这些主角扎堆了。

    ☆、迷之展望

    等天将暗时,四丫和王小柳两人掉河里的事传得整个大柳树村都知道了。

    晓得人没事,牛小鱼和刘存顺两人也不急,把锄头一放,牛小鱼就和张苗去洗手做饭了,今天刚好轮到她俩做饭,当然三丫要帮着弄。

    李春华只规定哪天轮到哪两房做饭,没说几人做。有女儿的媳妇,多少都要女儿跟着进灶房,美其名曰学习掌厨,好找婆家。

    实际上,多多少少都是想躲点懒,毕竟女儿都长大了,女儿不像儿子能传宗接代,迟早要嫁出去的,能在家里做一点是一点。这本来就是这个时代的特色,男主外女主内,家里这些女娃除了刘芳,都分有家务。

    大一点像大丫、二丫,都是要跟着下地的,三丫和刘青就是跟着做饭、洗自己那一房的衣物、还有打理菜园、喂猪等等,小一点的像四丫、五丫、刘红就是扯猪草、扫地这些简单活计。

    男娃像刘永力这样大一点就下地干活,小一点就放牛、放羊、扯猪草等等。总之,家里这些娃,就没有整天啥事不干的。

    她娘李春华说了,家里不养闲人,娃勤快点总比懒汉好。这话说的刘芳有点汗颜,因为她就懒,但她娘不觉得,说是刘芳生的晚,小时候没吃好,身子弱,要好生养着。

    时常这样说,久而久之,家里也都被洗脑了,她的五个哥哥都认为她身子弱,比较疼她。几个嫂子里大嫂也疼她,因为她小时候吃的是大嫂的奶。

    四嫂何小妹就不了,是个挑事精,不过也做不了主。孝道大于天,家里只要有婆婆的,媳妇都说不上啥话,当然也有例外。

    四丫掉河里了,李春华啥都不说,毕竟有自己爹娘教管,她才懒得费神,只去巡视一下家里的活做得咋样。

    牛小鱼是一进屋就忙着做饭去了,没时间管,刘存顺就不一样了,男人做完活回来,只需要洗手等吃饭就行了。

    于是,刘存顺抄起藤条,就进屋一把提起正躺在床上休息的刘甜甜,连拖带拽就到了院子里。还没等刘甜甜回过神来,藤条就抽到身上了。

    刘存顺简直是暴怒,边抽还边说:“你还有没有耍的,跑河边去干啥子,喊你看着你弟弟,你去耍啥子?要是你弟弟也跟你一样跑河边去,出点事咋办?老子要你啥子用?”

    一阵话噼里啪啦的讲下来,伴着藤条抽的剧痛,把刘甜甜抽得鬼哭狼嚎。

    刘甜甜想着我爸妈都没动过一根手指头,你凭啥打我?不由得眼神也带有愤恨,刘存顺本来觉得娃落水抽一顿涨涨记性,结果一看见刘甜甜这副样子,顿时鬼火乱冒,又打了一顿。

    本来当爹的教训自己孩子,就是应该的,他们这些兄弟也不好插手,再说这四丫确实不像话。都跟着用四丫来警告自己的孩子,少去河边耍。

    “好了,老二。教训一下就行了,四丫今天还落水了,就这样吧!四丫,你跟你爹认个错,这事就了了。”

    刘光远一发话,刘存顺就没打了,刘存孝也打圆场,“是呀,二弟。四丫,你也快认个错。”

    实力差距太大,刘甜甜也只好认错,“爹,对不起啊!我以后再不去河边耍了,也绝不带弟弟去。”刘存顺也不好再发脾气了,这事就这么算了。

    李春华自认为自家在村里也是讲究人家,见不得村里那些人家吃饭一哄而上,没规没矩的,所以刘家一直采用的是分餐制,把食物分到碗里,多少就这么多,也不用去争抢。

    当然了,吃饭可是农家的大事,一般能行使这个权利的,那必然是要在家有独一无二的地位的人,非李春华莫属。

    李春华是格外享受这个权力的,哪个听她话,合她心意,就给多分点。哪个顶嘴、不干活或是做错事,就分少分差一点,比如说现在。

    刘家在村里伙食不错,晚上是一人一个玉米面馍馍加一碗稀饭,另外每桌上还有两碗炒菜。

    只是男人这一桌菜要多点,馍馍要大点,女人小孩那一桌菜只有多半碗的样子,馍馍也要小一点。

    这也不能怪李春华,毕竟干农活是要出力气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嘛!也因此,刘家的男人有老实的,有油滑的,有听之任之的,就是没有偷懒耍滑的。

    在李春华看来,家里其他人要是少干活了,他们这做父母的就要多干活了,这让曾经是有粗使丫鬟伺候的李春华接受不了。所以懒惰之风在刘家长不起来。

    但是也有例外,在众人都拿着自己的馍馍吃得欢快的时候,刘芳正拿着自己不是那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