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古代旁观日常 > 分卷阅读26

分卷阅读26

作品:古代旁观日常 作者:怀忧公子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存孝是个种地的老把式,去红薯地里看了看,再过十天半个月收成最好。

    这些日子可把刘芳累坏了,都忙着收玉米去了,家里就她和她娘李春华两人忙着,里里外外的活不少,做饭、扫地、喂鸡、打理菜园子、晒菜干,都需要她们娘俩来做。

    她娘心疼她,尽量自己一个人做,但是她自来到古代后,好像真的长大了一点,跟她娘在一起,有点不好意思偷懒,多多少少要做一些,当然要是和其他人一起干活,她绝对是要躲懒的,没有一点不好意思。

    她十三岁了,是个大姑娘了,村里人对她的评价还蛮好的,偷偷看她的半大小伙还蛮多的,真是一种新奇的感受。

    古代真不是一般人能呆的,大部分人都苟且的吃苦耐劳的活着,看着就烦,她真的不想吃苦。

    有没有那么一种可能,她其实没死,就像写的那样,成了植物人,以后她还是要回去的。但是这种可能性实在不高,她也只能幻想一下。

    很快刘芳就没时间东想西想了,天下大雨了。她保证她绝对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倾盆大雨这个词都不足以形容,那不是一盆雨,简直就是天破了一个洞。

    雨就从洞里直接灌注下来,与此同时,电闪雷鸣,那闪电都打到了院里,骇人得很,说实话她真的被吓到了。

    这么大的雨,愣是没有歇过空,连着□□天都是超级暴雨,彻底消除了干旱的影子,不止如此,还成患了。

    虽然这几个月都修整过房屋、水沟,奈何暴雨太强大,很快填满了田地水沟不说,泥砖房的墙根都湿透了,随时需要担心有垮塌的危险。刘家还好说,春季的时候翻过瓦,抹过墙面,不用每一个屋都放上木盆接水。

    村里其他人家就不好说了,狂风暴雨一来,村里的茅草屋都倒得七七八八,其他人帮着重新搭了棚子,也好不到哪去,估计撑不了多久。

    泥砖房也有不少垮塌的,人倒是没砸伤,可东西淋湿了不少,这天怕是不给活路了。青砖瓦房还不错,不愧是花了大价钱的,挺安全的。

    这么大的雨,地里的红薯再不收就要泡坏了,那可就真的可惜了。到底是心疼粮食,刘家的男人和女人还是出动了,带着斗笠和草帽,拿着锄头和箩筐去地里收红薯了。

    这可不是李春华提议的,她是个有见识的老太太,粮食虽然珍贵,但是这么大的雨容易感染风寒,为了那点粮食,不值得。

    虽然经历了两年多的饥荒,但是刘家人身子真没亏多少,起初一房一个月给十斤蝗虫,但是后来就给的多了,吃了那么多蝗虫,即使是缺钱少粮,人是没有坏身子的,不然刘家两个新媳妇怎么那么快就坐了胎。

    能怎么办,多熬点生姜汤呗,刘芳也没有大动作,只是在每一锅汤中都倒了点稀释的灵液,姜汤味道大,很容易盖过灵液的甜味。

    有刘家人这样的想法的不在少数,毕竟村里绝大部分人家比刘家的条件还要差,饿了那么久,是绝对舍弃不了地里的红薯的。但是他们身子虚,远没有刘家人身子好,又顶着暴雨这样劳作,估计患有风寒的几率比较大。

    果然不出刘芳所料,村里大半的人都躺下了,大家伙都是穷人,即使能请大夫,也买不起药。

    刘芳手里还有六瓶没稀释过的灵液,即使是有心想帮助他们,也不敢暴露人前,她得多为自己考虑。她不是圣人,她是个自私的人。

    感冒在现代很好治,可是在这个只有中医的时代,却是很难,治疗不及时,还有可能转成肺炎,接着丧命。

    来她们家借钱的人也有好些,出于自身的考虑,李春华只借了族里几家亲近的以后有能力能还上的人家,其他的都推辞了。

    刘芳也就是现在才真正认识到宗族的力量,别看她刘氏宗族都是泥腿子,但关键时刻,还是族里出钱出力帮了一把。

    族长兼里正刘光宗先是让得了风寒的族人都到了祠堂里住着,并组织了族里的好些富户,积了点钱,连忙让人赶着他家的马车去了郡城买药,又让族里的妇女帮着煮了大锅药分给他们喝了,是好是坏,听天由命吧!

    李春华也是搭手的人,她一向在族中的妇女中很有地位,这种时候怎么可能没有她呢,凭借着这么一种关系,刘芳成功运用了她的灵液,并趁此机会积累了些好名声。

    见刘家宗族这样做,其他的宗族也有样学样,情况不好不坏,还是死了一些人。死人的事是时常有的,刘芳来了古代这么久也算是见惯了,刚开始她还怕,后来就司空见惯了,人能活到五六十已经算是不错了,要是古稀之年,那便是积了大福气的人了。

    暴雨是听不见人们的哀求的,一直持续了大半个月,天才放晴了一日,又开始下雨,只是这次不是暴雨而是大雨,但不管什么雨,刘家的红薯还是都划拉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回来了。

    ☆、搬家

    对今年大雨最敏感的就要数村北的那条大河了,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就从赤贫到土豪了,河水湍急,流速很快,上涨的速度也很快。如果这雨再不停,估计很快就会漫上岸了。

    意识到这场雨带来的后果的人不在少数,毕竟聪明人什么时候后都不缺,也很快做出了应对的方案。

    在两个里正的组织下,大柳树村人都冒雨在乌鸦山脉建了草棚子,要是河水真漫上岸来,好早一步搬过去。

    因为临近乌鸦山脉,大柳树村的地势要比其他的村子高,一旦有洪灾,先遭罪的一般不是他们,但是也不一定,如果离河破堤了,他们也很难逃脱。

    要刘芳说啊,如果真有洪灾,还是景县城墙靠得住。景县的城墙既高又坚固,尽管也不舒服,但比呆在山上要好得多。如果大雨一直不停,谁能保证山上不会爆发泥石流呢,真是那样的话,他们不一定跑得掉。

    毕竟是从现代社会来的,虽然没亲眼见过,但是多少是了解几分的,不过,她的运气没那么坏吧,好歹是活了两辈子的人了。

    李春华站在屋檐下,忧心的看着两个孙媳妇已经显怀的肚子,本来添丁进口是好事,可现在才知道高兴的太早。

    “老大,去把老三老四老五叫到我们房里来。”说完,就转身回房了。

    老天也简直是不给活路了,这样子的大雨,如何是好哦!

    “娘,爹,您们找我们有啥事啊?”刘存强性子比较急,就先开口了。

    李春华本来就因为大雨而心烦,刘存强是要顶枪、口了,李春华瞄了他一眼道:“你爹你娘没事儿就不能找你么,你是比里正都忙?”

    刘存强尴尬地笑了笑:“娘,您说的是哪里话,咋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