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古代旁观日常 > 分卷阅读34

分卷阅读34

作品:古代旁观日常 作者:怀忧公子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

    冯秀秀也就一时脑子发热,她跑出刘家不过三百米,脑子就清醒了,这才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蠢事,可是又不敢回去,只得硬着头皮往娘家走。

    娘家就她爹和侄子侄女在家,见她回来了还以为出了什么事,毕竟现在人人自危,跟缩头乌龟似的躲在家里,不出门。

    结果一听冯秀秀一说,顿时差点闭过气去,好一阵才缓过来,“秀秀,你糊涂啊!你现在跟我赶紧去刘家,好生跟你婆婆道个歉。”

    冯秀秀也想服软,便就坡下驴,跟着去了,实际上还有点不满。冯老爹简直心累,本来就操心儿子就够让人受的了,谁想还得操心闺女。

    两人刚到刘家院墙外面,就看见赵翠芬和何小妹把她的陪嫁扔出来,两人看了他们一眼,话都没说,就关门了。

    这事可能有点严重,冯老爹心里暗自咂摸,赶紧凑上去敲门道:“亲家,是我,冯友山。秀秀年纪小,不懂事,我在这里给你道个歉。你开开门,凡事都好商量。”

    李春华听见冯老爹的声音就到院子里来了,愣是不开门:“永壮他姥爷,你家这个闺女,我刘家可要不起,你还是哪来回哪去吧!开门就算了,现在瘟疫闹得多厉害啊,家里还有这么多人呢,实在是担待不起。”

    不管冯家父女怎么说,李春华就是不松口,无法,两人只得回去从长计议了,这都是什么事啊!

    不管两人是怎么从长计议的,又过了两天,传来消息,冯家几口人都染病了,一时刘家众人都有些后怕,幸好那天没开门。

    瘟疫的厉害刘芳总算是见到了,大柳树村的人已经倒下了大半,周围其他几个村子也不遑多让,难道真的要让他们等死吗?刘芳心里十分纠结。

    还没等她纠结两天,就听说有些人病情好转,一时低压的氛围突然就松泛起来,据查证,好像是喝了老井的水,才好起来,一时人都疯了似的去争抢,神迹传得沸沸扬扬,等两个里正想起要控制时,早为时已晚。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早一点。

    ☆、生路

    显然,一口井是不够抢的,从那些人的疯狂程度来看,应该是有三口井,传得可邪乎了,就连他们家也去抢了一担水。

    没想到刘杏花这人也不坏嘛,也是,世上穷凶极恶的人毕竟是少数。

    只是刘芳真的想吐槽一下真的没什么脑子,喝了滴过灵液的井水的病患好是好了,可是这大麻烦也惹出来了。

    这次的瘟疫波及范围广,至少他们这个郡,多少都受牵连了。

    虽然不知道其他地方治的怎么样,但他们这里可是死伤惨重,现在知道大柳树村有了这个人为的神迹后,都一股脑的往这里挤。

    这两天村里的生人明显多了不少,再过一阵子,没准临县的那些人也往这里挤,这大柳树村人以后的日子可想而知。

    “娘,您这是打拿回来啊?”刘芳正坐在堂屋缝衣服,就见李春华神色凝重的走进院里。

    “刚从你大伯母那边回来呢!对了,乖女,你爹你大哥他们呢?”

    刘芳回道:“都在家呢,您找他们有事?我这就给您叫去。”

    刘芳刚起身就想起还有一件事没问:“娘,大伯母他们没事吧!”

    李春华摆摆手,“没事儿,命大,都好了。你快去把他们都给我叫到堂屋来。”

    一听是李春华叫人,刘家众人不管是在做什么,都立马赶到了堂屋,没办法,积威甚深,就是刘光远都不敢忤逆她。

    李春华一看人都到齐了,开门见山的说道:“你们对咱村里的这个神迹是怎么看的?有谁看出一点门道?”

    大房的人率先摇头,他们脑子都不是很灵光,哪能有什么看法,要说有,那就是他们还想去井里挑神水,可惜里正不让,专门找人把三口井看住了,说是只有得了瘟疫的人才能去取水。

    李春华看向三房,刘存志倒是琢磨了点门道:“娘,不知您发现没有,自从咱村有神迹之后,十里八乡的人都往咱这来了,最近咱村可多了不少人。”

    “哈,我当三哥你要说什么呢,村里多了人,我也能看出来。”何小妹见不得三房的人抖机灵,出言讽刺道。

    “你别打岔,老三,你继续说。”李春华一向知道老三比较聪明,也想知道他能看出点什么。

    刘存志不虞的瞥了一眼何小妹接着道:“娘,这么多人,他们吃什么,喝什么呀?就是带有干粮,也吃不了几天,您是没看见啊,他们压根就没想走。要是让这些人留在咱村子附近,等他们没吃没喝了,就该来抢咱的了。”

    李春华终于有点笑模样,“你们就该跟老三好好学学,凡是多想一步,别长个脑袋成天就只知道吃饭。”

    把众人都说的讪讪的,刘芳不在这些人之列,她一贯是个有危机意识的人,一直认为在生产力越低下的地方,人越多越混乱,大柳树村也即将面对这种情况。

    看见众人都低头不语,李春华说道:“老三这个考虑是有必要的,现在我要说个更严重的事。”

    “娘,还有啥事啊!”

    刘存强想李春华赶紧说完,他还想探探他娘的口风呢,他那婆娘自病好了之后就常来找他们父子,给他们认错,他已经原谅了,就想知道他娘还气不。

    李春华越来越不待见刘存强了,人蠢不说,还没眼力见,“啥事也得等我说。刚我回来的时候,碰见蓝巾军了,现在这会儿已经到古井那处了吧。”

    “老婆子,你真看见是蓝巾军来村里了?”刘光远咂摸着叶子烟道。

    他们都是地里刨食的乡下人,大字不识一个,就想安安生生的种个地,年景不好也就算了,可这马上就能下种了,要是再与这些乱军扯上关系,那就说不一定了。

    李春华啐了刘光远一口:“那还有假,我可没老眼昏花,很好认的嘛,那些人脖子上都挂了蓝色的布巾子,不是蓝巾军是什么?一会儿,哦不,现在,老三你赶紧出去探探消息,看他们想干什么。”

    刘家人都开始慌了,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刘光远大声地道:“都别闹腾了,多大点事儿啊,天还没塌下来。”

    刘存孝有些害怕的说:“爹,那可是蓝巾军啊,那杀起大户来,可是眼都不眨一下。”

    李春华最近心情不佳,看见大儿子这么畏畏缩缩的样子,不高兴的道:“老大,你也说了是大户,咱家是大户吗?

    刘存孝老实回答:“不是。”

    “那不就得了,那蓝巾军再厉害,不也是农户,咱不是农户吗?”

    李春华倒不是很担心会有生命危险,只是害怕这些人抢粮食罢了。村里村外那么多人,乱着呢,根本就种不成粮食,相信只要他们今天下种子,明天早上地里就得被人刨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