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古代旁观日常 > 分卷阅读47

分卷阅读47

作品:古代旁观日常 作者:怀忧公子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好,那刘家的闺女细皮嫩肉的,能看上他们家?

    陶大贵也不知道说什么,别人开他玩笑,他不在意,但不知道为什么,他哥说了这么几句话,他心里竟堵得慌。他也知道人家不可能看上他,他除了有一把子力气,啥都不行,人家凭什么看上他。

    他心里乱,只得道:“不吃了,我先去田里了。”说完,就着急忙慌的去粪坑担粪水了。

    “哎,大贵,大贵~。”真糟心。

    “我说当家的,要不我去刘家试试,咱大贵人也不差,没准人家就看上了大贵呢?”金三娘嫁过来的时候,陶大贵才七岁,一直把陶大贵当儿子养,可以称得上是长嫂如母了。

    陶大富摆手,“你少去添乱,人家刘家什么条件,咱家又是什么条件,你心里没点数?光看刘家心疼闺女的那个样,能让人家嫁到咱家来?这事你别管,在家也别提,大贵慢慢的就会消停了。”

    陶大富都这样说了,金三娘只好作罢,没办法,这是事实,他们家的条件太差,一年到头也就吃个肚饱。

    攒了几年,大贵的彩礼钱是攒出来了,可是房子还没着落,疼闺女的人家也不会把闺女嫁到他们家。

    陶大贵力气大,农活干得不错,即使心里揣了事,粪水依旧泼得很均匀,他是真的喜欢芳娘,打从昨年打柴路过村长家,看见她的第一眼,他就记在心里了。

    也知道自己有点痴心妄想,他也不往芳娘跟前凑,只在听见村里汉子背后议论她时,把人给结实的揍一遍。

    他很想跑到芳娘面前,说他会对她好的,比大哥对大嫂都好,可是大哥说的不错,他吃得又多,又没有挣大钱的本事,芳娘要是嫁给他,会受苦的。他想,他舍不得。

    心里五味杂陈,就这么每天远远的看她一眼也不错,只要她过得好。

    陶大贵的这些想法,刘芳是不知道的,就是知道也只觉得这人实在是憨,讨好人都不知道怎么做。

    别以为她不知道为什么她每次上山,她总能捡到一堆没人要的柴火,或是几丛鲜菌子,或是一两只总是笨到自杀的兔子和野鸡。甚至时常感觉到有那么一股子温柔又充满安全感的视线在注视着她。

    刘芳没有被人窥视的恶心感,反而体会到了一点被人全心全意的喜欢的甜蜜,她不懂爱情,也不稀罕,但她肯定她喜欢这种感觉,像是泡在羊水里一样舒服、自在。

    “娘,您别折腾了,就陶大贵吧!”她什么都不缺,就是缺一个把她看得很重的人,她是个很贪心的人,她贪爱。

    “乖女,你到底是咋想的,你跟娘说说。”日子还是要闺女自己过,就是选的人家不行,相信闺女一样能过的好。

    刘芳也不想再多生事了,她觉得陶大贵还不错。

    “娘,您说的周玉是不错,可是没准人家更看重咱家的条件和我刺绣的这门手艺,而不是我这个人。我看陶大贵就很好,没有婆婆就没有吧,以后也不用伺候老人,倒也省事。”

    “话是这么说,可是他家可能连房子都修不起。”李春华对陶家的条件很清楚。

    刘芳笑了,这都不算事,“娘,他修不起房子,可我有钱啊,我来修,到时候算作嫁妆就行了。虽然有上赶着的意思,可换一种想法,他一个人也没什么不好,这不就像咱家招婿了吗?以后谁敢给我气受。”

    主旨是没变的,她只想过平淡安逸的日子,从来不去想什么宏图大展,也不想悔教夫婿觅封侯,像陶大贵这样心思干净、没有多少野心的男人,怕是最适合她的了。

    李春华看女儿心意已决的样子,便也不想阻拦,在她看来,陶大贵这小伙子也不错,心眼实、听话,要是操作的好,没准还真是一个上门女婿。

    “行吧,娘也同意了。”就知道她娘会同意的。

    李春华让赵翠芬去跟村长婆娘金小娟暗示一下,金小娟是金三娘隔房的堂姑,还没出五服,她出马再合适不过了,毕竟刘家和王家都是亲家了。

    金小娟也没想到刘家会相中侄女的小叔子,赶去陶家一说,陶家立马就同意了,这等好事可不好找,金三娘和陶大富两口子立刻就开始张罗了。

    别看陶大富之前那么反对,那是不想别人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现在女方看中他们了,那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陶大贵激动难耐,干啥都有劲,但他更想冲到刘芳娘面前,亲口问她,真的愿意嫁给他吗?他不怕丢脸,就怕她后悔。

    等流水村的人都知道刘家和陶家议亲的事了,已经到了收晚稻的时候,两家决定把婚事定在年前,那时候土豆也下种了,人也不怎么忙了。

    刘芳要嫁人,刘家的男人不高兴,但刘家的女人背地里都能笑出声了。小姑子也要嫁人了,那离分家怕也不远了,可算是能当家做主了。

    不管他们是什么想法,刘芳还在忙碌自己的嫁妆。嫁妆这件事可不能马虎的,那是朝廷承认的女子能拥有的私产,虽说女子能立女户,可这世道毕竟是男尊女卑,女户多少是吃亏的。

    刘光远再不愿意,还是得把女儿嫁出去,但好在人家同意住在女方陪嫁的房子,所以啊,刘光远这些日子,正和儿子孙子们卯起劲的修房子做家具呢,跟儿子娶媳妇布置新房没差,心里总算好受点了。

    应刘芳的要求,建的泥砖瓦房,房子没修太大,就一个前院,三合院式样的。

    正房三间,中间一间堂屋,两边是睡房,东厢三间,一间厨房,两间杂物房,放张床,还能改成睡房。西厢房两间,外加一个洗澡间和一间茅房,紧挨茅房的就是牛圈、猪圈和鸡圈了。

    正房对面挨东厢房的地方搭了两三个棚子,用来堆积一些杂物、农具和木柴。院子还算大,有一百二三十个平方大呢,种了几棵果树,打了一口井,还用石头铺了几条小路,下雨天上茅房也不用弄湿脚了。

    至于其他的,还是得等住进去了再布置,不出意外,估计要住个几十年的。

    刘家这一个大手笔,把村里人都给镇住了,有传闲话的,但传不起来,谁让刘芳是用卖绣活的钱修的房子呢,好多人家都悔得不行,早知道也该让自家儿子去试试,没准就成了呢!

    陶大贵倒没觉得有什么,芳娘能嫁给他,就心满意足了,但陶大富心里不得劲,他这是给弟弟娶媳妇,还是在嫁女儿,只得憋足了劲,给弟弟准备彩礼。

    家里条件就那样,再努力又能怎样,聘金是六两银子,外加一根银簪子,和两匹上等的红布,这在流水村已经不错了,平常人家的闺女也就五两银子聘金。

    陶家的聘礼已经送过来了,刘芳盘点了一下,自己的东西不少。

    先说房产和家具,刘家给她准备的家具是一整套,已经摆在新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