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节

作品: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 作者:香酥栗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鲅鱼饺子啊!只放鲅鱼吗?”

    三宝挠挠头,说:“这个我也不晓得了,我家没包过。”

    常喜点头:“哦,这个是?”

    “这个叫皮皮虾,虽然壳多,但是味道不必大虾差,鲜美的咧。”

    常喜发现,这一袋子都是冷冻的东西,她又解开了下一个袋子……

    最后,她如同一个暴发户土大款,直接说:“冰冻的虾我要三份,这鲅鱼我都要了,皮皮虾来两份吧。大咸鱼我要五条,小的要十条,这个虾米我要五斤。蚬子干我也要五斤,那玩意儿叫海蛎子的,给我来个十斤,这个是叫刺锅子吗?也不知道好不好吃,先少来点;裙带菜给我来一半儿吧……”

    三宝:“………………………………???”

    李大娘:“??????”

    李大宝已经呆了。

    常喜:“咋了?”

    李大娘缓和了好半天,开了口:“大喜啊,你这干啥啊!”

    常喜往年也是买的最多的,但是今年这多的过分了。

    她寻思一下,拉着常喜到一边儿,低声说:“你咋要这么些啊,这算下来不少钱了。你家还有两个孩子上学呢。”

    常喜:“大娘,我没冲动啊。你看,你家三宝三五个月,不能再来了吧?”

    李大娘点头。

    常喜:“那你看,这要是平均到五个月,多吗?我每年吃完,可都想着这个呢。再说了,今年不是养殖赚了一点点钱吗?我家比你们家还多一茬儿呢。而且,许老三也有了正八经的工作,他不下地,就不偷懒。日子越过越好,我就不想从嘴上省了。我家的情况,你也是是知道的。小桃子早产,就是得好好补着;柔柔力气大吃得多,也亏不得;我就三个娃,还能偏着闺女亏着儿子?我也就这么一个儿子,将来是要养老的。三个娃吃起来,再一平均,一点也不多啊。”

    李大娘被她绕来绕去,坚定了:“你说的有道理。”

    常喜:“我可没糊涂。”

    李大娘笑了出来:“那行。”

    常喜出来,说:“行了,就这些,你算算价钱吧!”

    三宝:“……………………………………”

    现在他姑这个大队都富裕到这个程度了吗?

    三宝就念了三年小学,这还是他们家学历最高的,要不然也不能是他出来。可是就这三年小学,他愣是算了快一个小时,足足算了两遍,才把钱算清楚的。

    常喜心说:你这个账,我家念小学一年级的小闺女桃子十分钟也能算清楚了。

    当然,她也可以叫她儿子来算账,但是常喜没这么干。人家“换”东西,总是要给人家足够的安全感。他儿子来算账,别是让人家觉得吃亏了。

    这样的事儿,常喜肯定不插手的。

    “一共是三十六块五。”

    李大娘:“你要脸不?五毛别跟你婶要了,三十六。”

    三宝憋得脸通红,小声说:“我本来也没想要。”

    他姑嘴快,抢他前边儿说了啊。

    常喜沉思:“要不,我再换点东西,凑个四十吧。”

    “噗!”几个人都喷了。

    常喜一本正经的:“我都是为了孩子。”

    李大娘看着常喜,感慨:“你这也不容易。”

    她总是觉得自家一个娃,实在是太人丁单薄了。但是这看到常喜又觉得,有时候一个娃也挺好,一个娃省钱啊!这生的多了,各个都要照顾得到,花的都多,攒不下来啥钱。

    “再给我拿一袋大虾米,两袋蚬子干。”

    还真是给凑成了个四十,常喜:“我这就回家拿钱,这一年攒点钱,年底可多花了。”

    李大娘笑了:“今年二月过年,还能出一批土鳖呢。”

    常喜:“那倒也是。”

    嗯,她的存款,又降到一百以下了。

    这想攒个一百块,咋就怎么难。

    不过,常喜看着这些东西,就觉得自己这钱花的真是太值得了。她兴高采烈的包着东西回家,此时月季已经没事儿了,她坐在凳子上给她三嫂看门。

    只是,一见常喜,眼珠子差点凸出来。

    “三嫂,你这这这……”她吞咽一下,说:“这不要钱吗?”

    常喜:“你做啥梦呢?”

    月季:“那你咋换这么多啊!”

    她真是震惊了。

    常喜:“吃好几个月呢,中间还有个新年,多吗?”

    月季:“那也不少啊!”

    常喜由衷的说:“月季啊,其实这些不多的,再说,存着钱干啥?人活一辈子,连吃喝都要节省,那么这日子过得也太惨了吧?再说了,吃的不好苛待身体,到时候有病吃药,那不是更亏吗?倒是不如补了身体,让身体强壮,总是好过吃药的吧?”

    月季:“好像有点道理。”

    常喜:“行了你去支会一下桂花婶他们,看看他们要多少。”

    月季:“好嘞。”

    常喜从柜子里拿出钱,点出四张大团结,别看他们是花了钱的。但其实,在这个物资匮乏的时候,能有这样的机会已经很容易了。基本上,这就是一个想卖的人拿不到钱,想买的人没有门路的时代。

    虽然有黑市儿,但是黑市儿啊,哪里是一般人去的了的。

    但凡是日子过得下去,没有大胆到那个份儿上,都不会去黑市交易的。这承担的风险太大了。就算是认识的人,其实也不敢直接用钱交易的。

    毕竟,谁知道买方会不会反咬一口。如果不是李大娘这层关系,人家李家是宁愿放着自己慢慢的换慢慢的吃,也决计不敢出来倒腾成钱的。

    他们几个倒腾,那是相当信任的关系了。

    常喜锁好了东西,重新去了老李家。桂花婶和翠花婶都在,俩人虽然心疼的不要不要的,但是下手也一点都不手软。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下一次还不知道是明年的啥时候,所以大家都觉得,狠狠心,也得多买。

    三宝拿了四个编织袋,没一会儿的功夫,就被三个妇女买的所剩无几了,眼看他姑眼睛都直了,他赶紧的:“剩下的就不倒腾了吧?姑你留着吃。”

    李大娘:“行,给姑留着。姑也给你带些东西回去。”

    她肯定不直接给钱。

    但是也不会怎么占便宜。

    三宝憨厚:“姑你不用客气。”

    李大娘:“你可闭嘴吧。”

    三宝:“……”

    李大娘:“咱家还有半拉兔子,一直没吃呢,今晚给你做个兔子炖土豆。”

    三宝:“好嘞。”

    他姑这个村,真是太富裕了啊!

    太太太富裕了。

    他这一趟,到手就八十多了。

    其实他原本还担心这些太多了,但是他爸说,多的就给他姑留下,这边缺海货,大不了明年晚点来。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差点被抢光。

    三个妇女就这种购买力了。

    三宝觉得有点像做梦。

    而抢到了好东西,几个妇女自己也高兴,常喜在家做了果脯,放在炉子上进行烘制。心里已经开始给其他的东西分配起来了,蚬子干可以做一个辣炒的蚬子酱,鲅鱼的话,今晚可以炖一条。

    哦不,今晚应该剥一点虾仁做萝卜汤。

    总之,今年肯定是丰盛的一个年了。

    常喜这边算着小账目,那边儿呢。

    许老三他们大队部其实也在算着小账目,这一次的土鳖和红糖,大队部都是有结余款子的。像是土鳖,大队部那边是按照五块钱往外兑,这是事先已经签署了协议的。

    至于红糖,每一袋子扣掉一毛钱,这也不是说就要赚社员的钱,而是本身运输就是有费用的。虽然大队看起来是赚了钱,但是大队要安排人外出,不管是吃喝住宿都是需要计算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扣掉许老三这趟出门的成本,他们这边也还剩了二百块钱。

    他们大队一般是没有这样大笔的收入进账,章会计算完,整个人都激动了。这当会计的,最怕就是大队没有钱了,一分钱都要掰成两半儿花。

    但是没想到现在终于有了点起色。

    “好,这个真是太好了。早知道这个这么赚钱,咱们该是早早干起来的。”

    许老三:“呵。”

    章会计也不计较他的冷笑,看向雪林的眼光满满都是慈爱:“小林子真是个好孩子。”

    雪林:“……”

    我只是想来看看每天的报纸而已。

    大队部虽然穷,但是有些事儿不糊涂,像是这个报纸,还是会订的。也亏得他们大队距离公社近,不然订报纸人家都不会送。雪林愿意跟他爸一起来大队部,就是为了能够看报纸。

    “小林子你说你怎么这么厉害,明明没有上过学,倒是完全没有不认识的字儿。”他可观察过了,小林子根本没有任何停顿,本质上,他就是看得懂的。不是装模作样。

    雪林:“我平时有跟我爸学的,我爸毕竟是初中毕业。”

    这么一说,也有道理。

    章会计:“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许老三洋洋得意:“我这当爹的这么聪明,孩子能差到哪儿去?”

    大队长:“你就吹牛逼第一名。”

    许老三:“你看,大队长,你这就不对了。我要是不厉害,能搞来便宜的红糖吗?你可别觉得吹牛逼厚脸皮是缺点。到底是有点还是缺点,可是要看放在什么地方的。放在我的身上,就是优点。”

    大队长:“……”

    每一次与许老三对上话,他都想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