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节

作品: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 作者:香酥栗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一家人突然都愣了,看向了雪林。

    雪林垂垂眼,笑着说:“我不喜欢有客人,招待人很累。”

    许桃桃赶紧点头,说:“我知道我知道,哥哥今天说话就怪怪的,跟往常不一样。”

    具体是怎么不一样,小桃子也说不好,反正就是不一样的感觉哦。

    许雪林点头:“可不是吗?我紧张。”

    他温柔的笑了笑,引得常喜多看了儿子一眼。等到晚上休息,小桃子睡了,常喜起身,许柔柔挣扎也坐了起来:“妈。”

    常喜:“你咋也没睡?”

    许柔柔:“我也等桃子睡着呢。”

    母女俩对视一眼,相视而笑。

    两个人都凑到了雪林的屋里,他果然还没睡,常喜开门见山:“今天来人,是有啥不妥当吗?”

    雪林:“没有的。”

    他点了油灯,说:“上来坐。”

    他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今天是故意表现的有点愣。我如果小小年纪就什么都游刃有余,才是不对劲儿。妈,姐,其实咱们家挺招眼的,你们晓得吧?咱们村里人都一起时间长了,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陈队长不一样,他们当公安的,不说心细如发。总是比别人多几分眼光四路的本事的。我倒是不怕他们从我们的身份看出什么,毕竟咱们就是本人啊!我就是担心,咱们家里的东西……所以这样的人,还是不密切交往的好。”

    他语重心长:“很多东西,咱们觉得自己藏的好,但是真的藏的好还是假的藏的好,都不好说的!人家干这个工作,观察力都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所以少接触这样的人,才是正经的。”

    他也不知道,这个年代藏古玩算是啥事儿,但是他还是很不想冒险的。

    常喜和许柔柔点头,说:“有道理。”

    雪林:“小心驶得万年船。”

    这话真是没错了,可不是就得小心吗?

    不管啥时候,太过大意都要完蛋的。

    雪林拍拍他们,说:“行了,都各自去睡吧。”

    他玩笑说:“我们深更半夜的缩在一起开会,看起来真不像好人。”

    常喜:“嗤。”

    许柔柔挥舞拳头:“你要是胡说八道,别怪我这个姐姐教训你。”

    雪林:“好好好,教训我,睡觉去吧。”

    雪林打发了他们,心情变好起来。倒不是因为商量好了,而是因为,他们一家人就是很有默契。这种感觉,真的很好。就不知道,他爸在省城怎么样了。

    希望,他一切都顺利吧。

    雪林躺下,倒是有些睡不着了,都说捡漏有瘾,即便不是他自己亲自来做,也还是很激动。也不知道,他爸这次能不能有什么收获。他们这边啊,还是差了一点。毕竟他们这边没有什么王都,就算捡漏,也大多是大户人家留下来的。这种现在损毁严重不说,还有很多是被偷偷藏起来了。民间倒是很少。如果在首都或者是西安南京这样的城市,想来会收获更多。

    不过,雪林也不觉得遗憾,有底蕴儿的地界儿,懂行的也多。保不齐就要露馅儿翻车,现在他们默默的积攒家底儿,未必不好。等过些年经济发展了,他们一样也可以入手的。不管怎么样,只要他爸的水平在,就不愁。

    雪林想着这些有的没的,倒是也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雪林这边儿琢磨着他爸那边,许老三倒是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他是跟公社的一个副主任一起住的,这位大哥,从一躺下就开始拉锯一样的打呼噜,许老三觉得自己就要崩溃了。

    他捂着脑袋,觉得再也没有比这更惨。

    这想要赚点钱,想要干点事儿,真是太不容易了啊。

    许老三这次出差,比以往回来的晚了一些,足足过了十来天才回来。不过许老三这次回来,竟然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这位哥似乎每次出门回来,都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好消息。

    有时候大家其实不指望这事儿能多大,就是希望这日复一日的辛苦工作,能够多一点滋味儿。好巧不巧,许老三每次都能做到。大队长诧异的看着他,说:“你说真的?”

    许老三挑眉:“你看我像是说假的?没看袁知青都没跟回来吗?让他在哪儿把后续处理一下。”

    大队长深深的吸气呼气,说:“那纸袋子?”

    许老三微笑:“我们改进过的,自然是没有问题。”

    其实这个东西,省城的大造纸厂也能做得到,毕竟只是小小的改动,多个五角星,多个小爱心,这算是啥技术含量吗?完全不算的。但是虽然不算,谁让他们价格低呢。

    这也是拖了他们是村办企业的好处,他们不算工资只算工分,这就比城里的企业成本小了很多。他们一人一天十个工分已经是最高工分,可是你看看人家大工的工资是多少钱。所以他们压力小。他们加上图案虽然也增加了一厘的要价。但是现在有个图案是相当难得的。

    省城造纸厂家大业大,他们自然不可能自己鼓捣山上的野花颜色盖印,丢不起那个人,也没人漫山遍野的去找这玩意儿。但凡开机器,这个成本就会高很多。所以从价钱上来说,他们没有竞争力。

    许老三:“他们就算是觉得苍蝇腿儿也是肉。但是也架不住不合适。收购站人家是要往供销社供应的,他们在其中还要赚差价呢。我们成本一分六,他们成本就得二分三四,人家供销社就算想扶持当地企业,也不会干啊!谁也不傻。”

    大队长这跟着许老三一起干了这么长时间,多少也受他熏陶,懂了一点。

    他说:“行,造纸厂的事儿,咱们另说。我通知村里人开会。”

    大队长也是风风火火,很快的,喇叭声就传了出来:“各家各户,奔走相告,安排一个人来大队打谷场开会。注意,再说一次……”

    这个点儿,各家各户还真是没有太多人,大人孩子的,都有自己要忙的啊。谁让他们村赚钱的机会多呢。他们可不敢不把握住,毕竟,周围几个大队可虎视眈眈呢,他们不把握,保不齐这些就能来刨食儿。

    都说不准的。

    自从养殖的事情上交公社之后,他们大队现在对外面的人啊,可是十分警惕的。一些往外说过的人家,还多少受了点排挤。如果不是大家实在太忙,指不定要闹出一点风波的。

    好在,现在大家是完全没有时间搞东搞西。

    这个时候大队长倒是要再三感慨,许老三说得还真对,就是闲的才想搞事情。如果要是真的忙的要命。谁有那个闲工夫呢?就算不快活,也不能耽误赚钱。

    这消息比较突然,各家几乎都在忙,所以没上山在家的,基本也就要么老要么小,或者是已经准备回家做饭的妇女。至于各家当家的,倒是来的不多。

    知青点就一个瘦弱的小个子姑娘,她弱弱举手:“大家都上山了,我代表了。”

    大队长看向一个四五岁的小豆丁,嘴角抽搐:“王小二,你家大人呢?咋是你来了?”

    这家可真行,一个大人没来,安排一个四岁半的崽崽来。

    王小二奶声奶气:“家里没有人,就我自己,我来开会。”

    大队长:“……”

    真是……草(植物)了。

    他不去看那个一本正经的小崽子,说:“行,不管来多来少,大家听明白听不明白的,回家都跟家里当家的说一下。这一次老三在省城,又给大家争取了一个活儿。”

    这一说,立刻嗡嗡起来。

    大队长:“省城的煤场明年会进行更新换代,到时候会淘汰一批篮筐。淘汰了旧的,就得进新的。这个活儿,被老三和袁知青拿下了。大家回家尽快商量一下,谁家要参与。但是有三点,丑话我也说在前边。一是想要参与的,一定要保证质量。否则,别怪我不顾同乡的情面。二是,这个活儿就是为大家冬天清闲找的,也是希望大家能在冬日农闲里干,等开春种地,谁要为了挣这个钱不好好干地里的活儿,以后村里有啥好处也就不用想了。三是,这个活儿是到明年五一才交货,钱肯定也要那个时候。追着我屁股要钱也得等!不想干可以不参与。其实你们不参与,公社才高兴呢。当然,我相信大家也知道,这次一起去省城的,还有公社的同志。那边儿可是恨不能挖墙脚。”

    “大队长,咱们能干好,绝对不能让公社挖给其他大队啊!”

    “对,他们可别想这个好事儿,这是咱们大队找的活儿,凭啥给他们,他们大队干部呢?不能这么不要脸。”

    “要是敢捣乱就锤死他们……”

    大队长:“行了,大家不用多说,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自己去回家商量。”

    大家都像小蜜蜂一样嗡嗡嗡,不爱走,有那小孩儿来的,使劲儿记住这个话,嗖嗖的就掉头跑,准备锁门上山找大人,还有那小不点,像是才四岁半的王小二,那是掰着手指头记,生怕自己记差了。他可是个能干大事儿的人了。

    还有一些岁数大的和一些妇女,就忍不住在仔细问一问了。

    大队长很有耐心的解释:“要大框。”

    他指了指站在一旁的王小二,说,“基本上要两种的,一种是高一米宽两米那种长筐,最起码能装两个这么大的崽。在一种就是挑菜那种篮筐,不过至少得三四个大。两个人能抬那种。”

    又有人问到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价钱。

    是的,这才是重中之重。

    大队长看向了许老三,还别说,他还真把这个事儿忘了。

    许老三:“价格不算高,一毛二一个。”

    七叔公震惊:“这还不高?这很高了啊!”

    他们农村人,特别是老人,哪有不会这个的?但是平日里哪有人买这个东西啊!就是有小年轻不会的,也不过就是给一把葱一把蒜的就能跟他们换一个。

    现在,一毛二!!!

    七叔公看着许老三的眼神儿,跟看人参娃娃似的,满眼都是笑:“老三啊,你这孩子,了不得。”

    他竖起大拇指,深深感慨:“你说你咋就这么能呢?”

    他人虽然老,但是可是很有见识的,他晓得外头肯定不容易。

    许老三微笑:“袁知青那边有熟人引荐,我这边儿脸皮厚一点。您知道,脸皮厚吃的壮啊。”

    七叔公哈哈大笑。

    许家屯儿立刻又陷入一团火热,而此时公社的田副主任正在跟公社书记和镇长汇报工作。当然,除了这二位领导,还有他的顶头上司郑主任。

    四个人坐在办公室里,田副主任认认真真:“这一次出差有些困难,但是总的来说,还算是顺利的。省城那边不太吃的下咱们这么大的量,而且他们也有意扶持当地的农民开展种植。不过经过我晓以利害,他们最终还是松口了。但是这个价钱,就不太高了。他们能给出来的价格是四块五,一年五批,每一批是三百斤。这是他们能收购的最大量。初期合约,他们也只能签订一年。从明年一月份开始。”

    于书记:“他们许家屯儿大队今年卖多少?”

    田副主任抿抿嘴,说:“他们一年也是五批,一批一百六十斤左右。”

    于书记皱眉:“这他们就占了一半儿了,剩下的量根本就不足以分散到其他大队了。”

    郑主任:“确实,不过他们有底子,你也不能不让人家养吧?本来就是人家先起头的。”这个不是他向着许家屯大队,只是相比于整天要公社帮助的其他大队来说。这种能自力更生的,更得他的心罢了。

    毕竟,他还管着钱呢。

    越是管钱的,越是懂的钱的重要。

    于书记看向田副主任:“就不能在争取了?”

    田副主任:“这已经是我能争取的最大量了,我们都详细打听过了,购销社应该都是供应到省城的药厂。其实我们如果能直接供应给药厂,肯定会更好一些。但是省城药厂是绝对不会跟我们接触的。像是药厂这种企业,那是有很严格制度的单位。就是本地人都不可能往里面卖东西。我们同去的知青同志就是省城人。所以这个事情还是很可信的。”

    于书记点头:“对,许家屯汇报过,这次他们会安排两个人陪同,其中一个就是知青。说起来,他带知青干什么?”

    一提到这个,田副主任表情瞬间一言难尽。

    几个人侧目:“怎么了?”

    田副主任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其实他觉得,自己这几天可没少受冲击。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说:“他带知青是为了找活儿。”

    几人:“???”

    田副主任语速快了不少:“那个知青是省城人,他爸是煤场的领导,我们一下车,人家就已经在车站等我们了。中午还请我们在国营饭店吃了一顿饭,说是感谢我们照顾他小儿子。”

    “这不是还成吗?”郑主任觉得,有这好事儿还不高兴?那可是省城的国营饭店,他还没吃过呢。

    田副主任:“我没说不成啊,关键是这饭吃的,我好几次差点噎到啊。你们不知道,我就没见过那么脸皮厚又会拍马屁的人。许建云一见袁知青他爸,上去就叫哥。那老头儿,比我们主任都老。”

    郑主任:“……你这么说我就不爱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