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

作品: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 作者:香酥栗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这几年,为了让自家条件好变得“合理化”。

    许老三觉得自己都要装的勤快了。

    早先的时候就听过有人装富贵,可不曾想,还有人要装穷装勤快。许老三真是装的痛并快乐着,这种甜蜜的负担,别人是没有办法体会的。

    不过也正是因为家里有稳定的收入,许老三倒是对古玩更热衷了一点,毕竟现在是以小博大的好时候。他以前也是很小心的,但是也至少每一两个月还是要出去一次的。

    但是现在倒是不成了,现在好些首都的领导和专家因为陨石来到他们这边。虽说他们来这边是为了陨石的事儿,可是毕竟是首都过来的。导致各方面都严格许多。

    从安全保障,到各个方面。

    另外,还要防备一些外来的不明人士。虽然已经二十多年,但是防备一些身份不明人士的工作仍旧是不能少。毕竟,据说这是十分十分罕见的天文奇观,难保,有些人蠢蠢欲动想要一探究竟。

    听说,现在县里革委会的一些工作都暂停了,基本上都排了班上街巡逻。别说省城市里,就连他们公社的黑市儿,都被取缔了。可以说,现在整个从上到下,都是严格的不能在严格。大队长去公社开了好几次会了,就算是有一只猫跑到大队,都要登记上报。

    正因为这个,许老三捡漏去是万万不可能了。

    不仅如此,想要稍微改善一下生活都不可能了,黑市儿都没了,上哪儿改善生活?

    许老三不是不懂事儿的人,虽然不是土著,但是对于一些狼子野心,他听得多了,是能够跟大家感同身受的。

    但是吧,谁让他闺女还有半年就中考了呢!做爹妈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总是想要给闺女多补充营养的,可是,现在黑市儿都没了。他哪里能不着急?

    许老三这么一说,常喜也上心了,她说:“那咋办?其实海产咱们家倒是有不少,但是肉倒是不多了。”

    小桃子这娃,不爱吃蔬菜,喜欢吃鱼吃肉吃蛋。

    哦,该说,现在的大人小孩儿就没有爱吃蔬菜的,他们又不是牛羊,还能爱吃草?那肯定是爱吃肉啊。

    许老三琢磨了一下,说:“等我再问问二狗子,他在城里,应该比我们门路多一点。”

    常喜:“城里不是更严吗?”

    这话不假,他们农村还好一点咧,城里更是十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许老三:“先打听着吧。”

    他感慨:“好在咱们家平时就有存粮食的习惯,不然你说吃完了上哪儿买细粮去。”

    这吃惯了细粮啊,这吃粗粮就不爱吃了。

    粗粮细做是好吃的,但是如果干吃,那真是辣嗓子。

    常喜:“我倒是庆幸咱们家这几年把手表都倒腾出去了,手里攥着钱,多少总是能想到办法。如果就全是手表,又不安全又不能换粮食,才是无奈。”

    许老三笑:“那倒也是。”

    这些手表,基本都是在省城出手的,因为他们分散的比较厉害,而省城的市场又比较大,倒是没有泛起一点水花。许老三算是顺利的出手,至于剩下两块,他已经不打算出手了。其实他不知道,要说没有泛起一点水花,也不是的。

    省城的黑市儿虽然不止一个,但是多少都有点联系。这几年陆陆续续有人出手手表,多少还是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有至少两伙人,都“等着”许老三的出现呢,准备黑吃黑。

    毕竟,当年手表厂的事儿还是闹得很大的,报纸上都有报道。

    许老三手里有三十块,但其实,这也只是掉出来的一少部分,大部分还是在当年监守自盗那伙人的手里。可是外人不知道啊,他们就知道,这笔手表数量相当可观。

    正因此,就猜测许老三一定还会再去出手手表,恨不能将他挖个底朝天。

    但是他们却不知道,看起来活跃在省城周遭的许老三,其实根本就不是省城的人,他去的不多又要乔装,那些人也只记得他大概的身高胖瘦,至于长相,那是完全不知道的。

    当然,他们也等不到许老三了。

    这批手表他们能反应过来已经是达到足够的数量,而达到足够的数量,许老三手里剩的也有限,他自然不会再去。他本身就是小心的人,就连卖东西都不会找一伙人。

    基本上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他可以不赚很多钱,但是必须要安全。

    当然,现在说这些都没用了,那些人左等右等等不到许老三,又赶上最近这样严格,许多事情也就只能搁浅下来。许老三不知道省城还有人惦记他,他现在每天最操心的,就是从哪儿能买到好东西。

    毕竟,最后半年,中考辛苦啊!

    城里搞得风风火火严格的一批,他们农村还是要上工干活儿,为了每天的嚼谷儿而努力着。现在正是春耕的繁忙时期,其他事儿可真是不重要。

    这不,一大早的,各个小队长就在篓子前用尿搬花生,许老三路过,捂着鼻子快走了几步。

    他一贯是看不得这个,每次看完,都好长时间不想再吃花生。想一想就格外的反胃,即便是知道此花生非彼花生,心里还是犯膈应。其实不止他们大队这么干,几乎是每个大队,都会这样做的。

    花生种子,那也是花生,是能吃的好食物,那是能吃饱肚子的,穷的时候,多少人偷吃。就算不穷,有时候该偷吃,也是不含糊的。正因此,最早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主意。用尿拌花生,这是做种子的,总归也不是直接吃下肚子。所以这样也没关系。

    这样做了,那么即便是这花生是能吃的好东西,也不会再有人偷吃。不是就要饿死,谁要吃和过尿的花生?这样就能保证花生种子不被偷吃。

    而事实上,这确实是个好主意,有了这个法子。花生种子从来都是有一点算一点,从来不丢。

    当然,这损主意也不是许老三想的,他穿越过来的时候,他们大队就已经这样操作了。许老三受不住这个,每次看到都疾步匆匆,十几年都不能习惯。

    “老三,你咋了,又恶心了啊?”

    许老三:“知道我恶心就别叫我了啊。”

    一个小队长笑着说:“那菜还浇粪呢,你还不一样吃的可香了?”

    许老三:“我可去你的吧,你给我闭嘴吧。”

    大家都知道许老三这人矫情受不得这个,所以每次都故意用这个事儿膈应他。不是啥坏心,就是闲暇之余,无聊至极的消遣。反正大家也知道,许老三不会为这个事儿跟他们计较,真的生气的。

    许老三:“你再气我,等会儿跟我去县里送货哈。”

    果然,这话一出,几个正在忙碌的小队长齐刷刷的低头,说:“哎妈呀,我这活儿老了,不行不行!”

    “我也不行,你看我这边……”

    大家纷纷拒绝!

    大家都不太想去县里啊!其实送货这个事儿吧,已经经历了好几个历程了。最早的时候,大家都不爱去,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么多年,都是老实本分人,基本也没出过远门儿,就算是有许老三领头。可是乡亲们依旧觉得很打怵。

    后来,慢慢习惯了,大家又很愿意去了,毕竟那是县城呢,就是和他们这边不一样。就算买东西都比他们公社全乎。

    而最近,又处于第一阶段了,这倒不是像开始的时候那么担心,而是委实太烦了。他们去一趟县城,真的走几步就有人过来调查一下他们的介绍信。赶上拿拿着鸡毛当令箭格外严格的,还要盘问一下祖宗十八代。

    而且,整体的气氛也十分的严肃,正是因此,大家反倒是不爱去了。

    这许老三一提送货,大家都装死,恨不能自己不去。许老三看这些怂货缩着脑袋的样子,嗤了一声说:“完蛋玩意儿。”

    虽然现在外面热闹,但是他们的日子还是要过,许老三他们还是要送货,好在他们这次是往公安局送货,这就方便了一些。许老三:“你们谁跟我一起去?”

    别说是各个小队长,就连他们大队都没人爱去了。

    袁知青看看这个看看那个,说:“我跟你一起吧。”

    总归不能一个人去,毕竟还要搬货的。

    就许老三那干瘦的小身板,他觉得还不如他。

    他现在已经不是记分员了,而是大队部的一员,工作比以前杂了不少,但是实际上却比做记分员好。记分员在田间地头的计分,来来回回,有时候不那么讨喜。

    现在就不涉及这些了。

    现在体面了不少,也不用跟那些人计较多一个工分少一个工分的事儿。他说:“我去趟茅房,咱们就过去拉货走。”

    许老三:“那我先去造纸厂……”

    袁知青:“你等我一起吧,到时候咱们一起搬。”

    许老三:“……行。”

    虽然被人轻视了,但是许老三完全没有不开心。在他的心里,能够占便宜比什么都重要。不干活儿也是占便宜,他乐不得呢。至于别人觉得他怎么虚,那无所谓啊。

    其实,许老三吃的一点也不少,他们家的人,就没有吃的少的。

    毕竟,常喜的手艺那么好,如果这都不爱吃,那是想吃啥?恐龙肉吗?

    他们家人,饭量都不算小。

    可是,他们家人活动量都大,吃得多,但是消化的也快啊。就连上学的小桃子,学习很忙碌很累。上学放学还要骑将近半个小时自行车呢。

    所以他们家也没有胖子,许桃桃小时候肉呼呼的萌哒哒小短粗胖,现在抽条看起来细胳膊细腿儿的。

    至于许老三,他虽然不干体力活儿,但是来来回回的事儿也不少,加上他本身就是高个子,差不多接近一八五,所以看起来,就是很瘦。

    以至于,大家都觉得他不能干活儿。

    再加上,这人本来就不爱长肉,所以大家倒是没觉得他家吃的多好。就连关系比较亲近的邻居,也只是晓得他们家给孩子吃的好,却不晓得,他们家是人人都一样的。、

    不过因为这个不长肉的事儿,倒是有点好处。

    别人不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人家身上,就算有贼,都不会来他家。

    因为在大家心里,他们家没钱。

    村里人几乎家家户户都知道,许老三家日子过得好。这个过得好,不是指攒了多少钱,而是,他们太舍得往自己个儿身上花钱。村里人甚至觉得,许老三家应该是全村最没有钱的。因为,他们家的钱,基本都用在三个孩子身上了。

    这家人只要进了钱,可不像旁人家,要攒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他们家的情况是,每一年秋收结算了,这家人都要给三个孩子添置不少东西。也真是亏得他们每年卖薄荷,还能卖个五十来块钱,要不然,那日子可真是没法儿过了。

    他们村子也有别人家疼孩子的,但是人家那是疼儿子,那是未来要养老的。但是许老三最疼的,是他们家小闺女,他们村里就没见过比许桃桃穿的还好的小姑娘。

    一些在公社读书的孩子也说,城里的小女孩儿,都不一定有许桃桃过的滋润。

    许老三一件衬衫穿好几年,都洗的发黄了,可是许桃桃吧,每年都要买新衣服的。总之,在他们村许多人心里。是十分为许老三家俩丫头担心的。

    许柔柔太凶悍了,随着年纪增大,力气更大,几个大老爷们都不是对手,当婆婆的敢找茬儿?

    至于许桃桃,小姑娘倒是又伶俐又可爱,然而,这打小儿就被宠着日子过得好,谁家养得起啊!

    总之,很为许老三夫妻担心了。

    不过这个话,没人会说在许老三夫妻的面前,大家也不傻,何必给人家找不痛快。

    许老三多少是知道一点大家的想法的,然而他十分嗤之以鼻,他又不在长个儿了,衣服没坏还能穿。但是他闺女长个儿,不买新的就没衣服穿了啊!

    布票就那么些,孰轻孰重,总是晓得的啊!

    再说了!

    他还顶顶不想自家闺女嫁在村里呢!

    他闺女,值得更好的。

    而且,他们家要找的是上门女婿。

    至于现在大家怎么想,那不重要,反正他们家给人的这个印象,是很合他的心意的。他就喜欢这种能炫耀,又被人断定没钱的情况的。

    省事儿啊!

    许老三:“你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