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节

作品: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 作者:香酥栗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鱼啊肉啊练个手,做菜最快乐了!

    别看堂屋只有常喜一个人,但是她动作一点也不慢,毕竟,这些都是家常菜,也不需要讲究十分的精致,如果真的精致过头,怕是大家还不敢吃了呢。

    一家人很快的吃上了午饭。

    一九七七年的新年,又是崭新的开端。

    许老爹不是啥会说的人,不过在大家的要求下讲两句,还是认真说:“新的一年,咱们家继续蒸蒸日上。”

    这话引得大家都笑了出来。可不是要蒸蒸日上吗?

    好日子,谁不想过呢。

    不过,这些可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鱼有肉,要开饭了啊!一年当中,这顿可是最好的重中之重。他们北方是很看重大年三十儿中午这一顿的,那是要吃的比初一还好的。

    大家早就等着盼着了,毕竟,早早就闻到了香味儿,随着一声开饭,所有人都立刻飞快的下了筷子。一阵风卷残云,这个时候可没有人说话,耽误吃饭耽误抢菜的事儿,那可是不会做的。

    许桃桃吃的一嘴的香喷喷,她吃东西细嚼慢咽,都不如别人能抢得快。

    许大娘这个愁啊:“你在学校可咋整啊。”

    许桃桃:“我们在学校是定量的,需要排队抢,但是吃饭不用着急。”

    许老三:“娘,我家闺女这紧赶着吃饭慢呢,你就别跟她说话耽误她抢菜了。”

    许大娘气结。

    一顿饭,一大桌子菜,荤荤素素,最后倒是一点都不剩了。

    许大娘:“老二媳妇儿老三媳妇儿,你们收拾一下,别是做饭不干,饭后还不收拾。老三媳妇儿,你就不用了,歇会儿吧。”

    两人倒是都没反驳什么,主动干活儿。

    毕竟,他们真的没有做饭,刷一刷碗筷也快。

    他们这一大家子坐在炕上的,倒是满满当当的。不过这在许大娘看来人还是不多的。毕竟等女孩子嫁人了,家里孩子又少了。她说:“倒是也怪了,咱们村这些小辈儿,孩子真不多啊。”

    不说旁的,就说他家,老二和闺女这两家可都一个孩子。老三虽说是三个孩子,但其实柔柔和雪林是双胞胎。他们村,就许老三他们这一辈儿前前后后差不多大的,最多最多也就四个孩子了。

    别看四个听着不少,可那是最多来说。

    实际上,基本还是两三个娃。

    就说他们这代人,她生四个娃就是少的了。好些个人家六七个娃,那都是很正常的。多的还有十来个的呢。不一定全养得活,但是总归是生过的。但是现在就不是了。

    “你们这些孩子,现在倒是都不着急生娃了,咱们村里孩子真不多。”

    以前还有婆婆和儿媳一起生孩子的,现在呢,村里这些娃大部分都是新婚小媳妇儿的,像是稍微年纪大一点,三十来岁的生的都很少了。许大娘原本来没想到,这突然间琢磨起这个事儿,也就好奇的说了出来。

    这一说,大家纷纷点头。

    这一想,真是这么回事儿。

    许大嫂说:“我家真真也说,等给大宝再生个弟弟或者妹妹作伴,以后就不生了。”

    说实在的,她是很不能理解的。但是她这当妈的也不过就生了两个,所以也不好说闺女你生吧生吧,那不是把闺女当成猪崽儿了?

    许大娘:“呀,我咋不知道?这也太少了。这样哪行?能生自然是要生的。”

    在这个事情上,许老三和常喜也没发表什么意见,毕竟他们是从古代来的。他们那个时候生的更多呢。并不觉得生孩子是不对的。不过许雪林倒是开了口。

    他说:“其实没有那个必要的。”

    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看他。

    雪林不可能给他们掰扯讲,生十个八个对身体没那么好,他只是从最简单的角度来讲:“你们知道为什么咱们村子生孩子开始变少了吗?”

    大家摇头,这肯定还是不知道的。

    许雪林:“因为我们村子富了。“

    大家没太懂。

    不知道这富了怎么跟孩子扯上关系。

    许雪林:“咱们村子可以赚工分赚钱的地方太多了,所以大家每天都过的热热闹闹忙忙碌碌,人如果忙碌了,就没有功夫生孩子了。每天累得够呛,哪有心思?”

    明明还没结婚,他就是能够把这事儿说的坦坦荡荡,几个大人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再一个,如果生孩子,从怀上到生下来,小的时候还要照顾,这几乎就要抽出一个人手了,至少也要耽搁个三四年。虽说怎么都能生,田间地头也能,但是不好好生孩子,不好好养着,落下病根儿,以后干活儿都不行。那不是因小失大?孩子太小的时候不精心点照顾,长大了体弱多病不得花钱?这还是因小失大。所以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孩子,都至少要用心个几年了。那么你们想,如果家里已经有两三个娃了,可能真的就不会考虑了。毕竟,这耽误好几年,得耽误赚多少钱?家里没娃的稀罕孩子,那是一定要生的。但是可生可不生的,我觉得从诸多层面考虑,那肯定就不太想了。”

    停顿了一下,他说:“估摸着堂姐也是这个想法。”

    这话出来,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好半天,许大娘点头:“还是读书人聪明,想得多。”

    许雪林笑:“其实大家都能想到的,不过你们都是用老眼光看事情,所以没有往这方面想罢了。我是没有经历,所以反倒是更能跳出来看这件事儿。咱打个比方,一个孕妇,一天吃点鸡蛋,偶尔喝点鸡汤,快生那两个月减少点干活儿,月子里好好养着。你看,这听起来是不是很亏?但是,再亏,你也就是这一段时间。就算多养,有一年也够了吧?那肯定是用不上的。但是,人可能就活几年吗?你月子里不好好养着,腰酸背疼的,别人干十个公分活儿跟玩一样,身体不好的累得要死要活。人家七老八十还硬朗,能贴补儿女。身体不好的四十人就不行了,与药罐子为伍。到底哪个更合适?账啊,不能只看眼前,要细算的。所以有时候不能一味的抠门,该补身子,是不能节省的。像是年纪大了,多吃一点好的,营养的,补好了身体,你多上几年工赚的可不是那点补品能比的。这不是浪费,反而是另外一种节约。”

    众人恍然大悟。

    许大娘:“还真是,我原来有个老姐妹,就是生孩子落下病根儿,不到四十就得吃药,这真是吃亏……”

    雪林眼看大家把话茬儿接过去讨论起来,也笑了出来。

    穿越两次,他可能没有那么强悍,但是稍微用自己的力量,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下大家的观念,也是好的。很多人没读过书,讲道理是不懂的。你说生不生孩子是人家自己的事儿,可老人不会这么想。你说做月子很重要,可是老人说我当年就没有。你说年纪大了就该好好的多补一下身体,可是老人会说这很不必,留给孩子。

    所以,不能讲道理。但是,你也可以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

    这不,很好用!

    雪林低头,微笑着翘着嘴角。

    突然间感觉到一阵目光,雪林抬头一看,就见小桃子盯着他看。

    他对妹妹眨眨眼。

    许桃桃翘起了嘴角。

    雪林看到,她的大拇指,藏在胳膊下,对他使劲儿晃了晃。

    第72章 恶邻啊

    许雪林的话, 真真假假的掺和在一起,听起来十分的真。

    主要也是,没人想到他都是自己瞎编的, 可是这些话,是足够给人触动的。

    大年三十儿晚上,大房两夫妻就在一起商量,许大嫂难得的精明了一下, 她说:“雪林那边说超不过两年,他自己是紧卡着。但是你琢磨啊, 咱家雪松不是啊!雪松还比桃子小一届呢。这就妥妥能赶上了啊!咱们可得督促孩子好好学习。没道理都是老许家的娃, 老三的三个娃都聪明,咱家这个就蠢吧?”

    虽然雪松比桃子大,但是上学却比桃子晚, 还在桃子下一届呢。

    许老大嗯了一声, 说:“你说得对。”

    两个人下定决心, 要死死的看着儿子, 好好学习了。

    他们两个是这样,许老二夫妻也在琢磨这个事儿, 不过他们两个倒是很实在的,已经不打算让婉婷参加什么高考了。自家孩子几斤几两, 他们还是晓得的。婉婷打小儿学习就不咋地, 基本上是吊车尾。

    勉强读到初中毕业, 已经不错了。

    更进一步,当爹妈的都觉得,如果真是让她参加高考,这就很离谱。

    许二嫂:“今天雪林的话,你咋想的?”

    许二哥:“那有啥咋想的?我是没打算让婉婷去高考的, 咱们得对孩子有自知之明。”

    许二嫂:“我当然知道她不行,我就想说,你觉得如果恢复高考,以后会是个啥样儿?”

    从去年开始,这一茬儿一茬儿的变化,就多的很吓人了。以至于他们都有点跟不上形势了。就算许多事情跟他们没关,也多少慌张。人啊,有时候其实是很害怕变化的。

    即便是,这个变化跟自己完全没有关系。

    许二哥:“我今天把钱还给老三的时候,顺便问了问这个事儿。”这五十,终于还上了!他也了了心事。

    许二嫂一咕噜爬起来,问:“他咋说?”

    原来许二嫂作为城里姑娘,多少是有点看不上小叔子那个奸懒馋滑的家伙的。就算他出息了,许二嫂也没觉得多厉害。但是就从她闺女这件事儿上,她是真真儿的谢上这个人了。

    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

    他们当时难以下决定,如果不是他的拍板和主动借五十块,还不能让闺女顺利的参加工作呢。虽然现在也有人说,运动结束了,也许上山下乡也会取消。

    那么当初他们找门路给闺女安排工作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但是自家事儿自家晓得,别说还没取消,就算取消了下乡,他们家也不吃亏。这半年,他们家本钱早就回来了呢。更不要说,还有格外的赚头。

    “你说啊?老三怎么说的?”许二嫂推了一下自己男人。

    许老二说:“老三说,如果婉婷不想参加高考,那么就多攒钱多留心。如果真的恢复高考,肯定有很多人是要参加的。我们可以着重打听,有正式工作,学习极好,家里没人接班那种人。要满足这三种条件的很少,所以我们就得早早打听起来。并且,不能死守着一个,要多打听几个备用。到时候如果真的其中有人考上大学。那么这工作,是不是就要卖出来了?那个时候,我们要赶紧第一时间跟人接触上!所以才说,我们得攒钱。手里的钱充足了,才能在需要的时候拿出来。”

    许二嫂使劲儿拍手,说:“对,对对对,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我们光想着考大学,却没想,总是有人考上要走的。”

    许老二:“就是这么个道理。”

    许二嫂目光如炬:“那咱们过完年就得节省起来了,手里多留着一点钱,真的有钱的时候才不慌。等我跟爸妈说一下,咱们……哎对了,婉婷的缝纫机,我给搭个茬儿卖出去吧。”

    这缝纫机至少能卖一百三四了。

    说起缝纫机,许二哥和许二嫂真是服气了,他们原还想着,婉婷这咋就昏了头胡闹呢。这听三叔的话比听他们的话还坚定。可不曾想,这丫头真的找到了能修理的人。这缝纫机拿回来打眼儿一看,至少有九成新了。当然,熟手儿用起来就会觉得是个七八成新。

    不过,就这也能卖个一百三四了。可是这个缝纫机的成本,只有的五十九啊!

    就这个缝纫机,没有熟人讲价,掉不下一百四的。

    许老二夫妻还真是没想到,自家竟然能捡到这么大的便宜。关键是,这个便宜还不是偷鸡摸狗,而是十分正规渠道来的。而除了这个,他们家还多了一个八成新的桌子,还有一个九成新的矮柜。

    大小凳子什么的,也多了好些个呢。

    婉婷一个月工资是二十块钱,前两个月,她每个月只留五块钱的饭钱,剩下十五交到家里。但是后几个月,婉婷已经不交钱了。不过倒不是孩子要乱花钱。

    而是那个时候正好赶上缝纫机的事儿,家里不同意她买缝纫机,婉婷就自己找了姑婆借钱。没想到老人家倒是真的借给她了。既然都借了钱,许老二夫妻也就没再要婉婷的工资,二人想着给她点教训,让她自己慢慢还钱。

    可是不曾想,婉婷这在废品收费站干的还挺风生水起的了。

    年前的时候,跟姑婆借的六十已经都还上了。据她说,她手里是一分钱也没有了。但是婉婷这段日子也没少往家里捯饬东西。她一个月工资二十,满打满算的手里也就八十,这是能算的出来的。

    剩下的这柜子桌子凳子什么的,都不止二十了。

    更不要说,她还要吃喝的。

    这又给许老二夫妻吓着了,这一问才知道,婉婷还卖了好些个破凳子破桌子什么的给建义叔呢。这东西利润很小很小,建义叔自己去城里的废品收购站也能淘。但总有遇不上的时候,婉婷这边还是方便很多的。他稍微多付出一点点,就能拿到第一手的东西,又不用自己从城里往回倒腾,这么看还是合适的。靠着赚这个小钱,积少成多的,婉婷这小半年也赚了至少二十块了。

    许二嫂想到这些,许二嫂是有些得意的:“我真是没想到,我们家婉婷学习不行,但是干这个还挺有天赋的。谁曾想这丫头赚钱脑子这么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