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节

作品: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 作者:香酥栗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开放市场这件事儿在首都来说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开春没多久,随着知青开始回城,就已经逐渐明显了起来。街上的小商小贩变多了,而同时,原本到处抓人的投机倒把办公室却一个个像是大了蔫儿的茄子,即便是看到了,也不太管。即便是有人举呀报,都是象征性的管一管,口头教育一下。

    至于说像是以前一样抓人,那根本没有的。

    他们的态度也让大家看出了个一二三,所以街上的小贩越发的多了起来。像是许老三他们家现在买菜,都是在小商贩手里买,而不去什么供应站了。

    小商贩不仅比供应站距离近,还态度好,菜新鲜。

    当然了,原来再没人管,政策上也终究是不允许。可是现在不同了,现在是政策允许了。一时间,即便是寒冬腊月,小商小贩也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迅速的热闹了起来。

    原来的黑市儿也自动自发的变成了市场。除了一些蔬菜,一些大家所熟悉的鸡鸭鱼肉也出现在市场。大概是因为不需要什么票证,所以销路极好。

    老百姓靠着这个手里有了钱,一些好吃的人也大大丰富了自家的餐桌。

    例如,许老三他们家。

    而除了放开了市场,第二个消息就是各地大面积的开始推广小岗村的经验,分田到户。这是个大好事儿,就不说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只说常规思想,大家都晓得,这样会更好。

    许家一家五口的户口都迁走了,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而贺嘉一家的户口都在县里,所以也没有什么土地。不过,这却一点也不妨碍他们听八卦。

    许朗户口虽然迁出来了,但是他家人总是还在的,而且他爸又是大队长,真的见识了太多。

    三个家伙凑在一起,许朗说:“我姐给我写信,说是周三姑家打的稀里哗啦,他家不是看中了陈家的闺女约定了今年秋收之后结婚吗?谁曾想这就要分田到户,分田到户是按人头儿的,可不管男娃女娃,所以陈家就想分完了在结婚。这样的话田地不就是自家的了吗?但是吧,周三姑又不乐意,觉得既然商量好了日子就不能改。再说,他家儿媳妇儿的田地,自然该是他们家的。两家闹成这样,婚事就掰了。现在因为分田的事儿,好些家准备要结婚的,都不怎么愉快!”

    许桃桃:“那当事人呢?”

    许朗:“当事人有啥想法啊!你们也不是不知道,谁家不是老人做主。”

    许桃桃又想说什么,但是动了动嘴角,最终没说。

    贺嘉:“你姐姐给你写信还说这些啊,你们姐弟真是够八卦的。”

    许朗嘿嘿嘿的笑,说:“唠嗑嘛!当然有啥写啥。哦对,还有啊,咱们村的造纸厂,以后不给工分了。”

    许桃桃失笑:“当然不给工分啊,这土地都已经分完了,哪儿有工分给啊。咋整的?”

    许朗:“造纸厂以后就跟城里一样开工资了,现在原有的工人保留,我爸还是兼任厂长;咱老会计章会计也兼任的会计和出纳;袁知青不回城了,也不在村里干了。他留下来在村里造纸厂做副厂长。主要负责生产和销售。他还在村里找了四个人做销售员呢。”

    许桃桃他们都不知道这样好不好,不过贺嘉倒是说:“我觉得这是好事儿。”

    许桃桃:“不管什么道路都是摸索着来的,也许这对村里来说还是一件好事儿呢。”

    许朗:“当然是好事儿啊,自从造纸厂开始开工资,村里人都想去呢!之前还闹了一波,不过没啥大事儿,被我爸给骂了。”

    贺嘉说:“总是有一些人是不知足的。”

    许桃桃心有戚戚焉的点头,按理说啊,她爸爸也为村里做了许多吧?虽说她爸爸自己有私心,但是不管有没有私心,带领大家过上了好日子是事实。

    可是总是还有一些人,对他们家不满意呢。

    当然,绝大对数是好人,是知道感恩的。但是背地里说闲话,也是有的。

    许桃桃也没说这样的人就是坏人,不过她不爽也是正常的啦。毕竟,造纸厂赚的钱可不是他们家的,结果还有人不知好歹,所以多少总是让人不愉快。

    贺嘉看出许桃桃的意思,说:“村里有些人没有什么文化,脑子也就是草履虫,这种人不必跟他们一般见识的。”

    许桃桃笑:“我也没生气,就是看不上。他们现在又觉得自己亏了,能干出这事儿真是太寻常了。”

    贺嘉:“那村里现在分完了吗?”

    许朗:“分完了,大家劲头儿都可足了。感觉真是处处都要大变了。对了,你们放寒假,回家吗?”

    也难怪许朗这样问,今年夏天暑假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走了。

    许桃桃和贺嘉都没回老家的。

    许桃桃:“回吧?我也不知道的,应该是回的。”

    家里的事儿,自然是爸妈做主。

    “我肯定回家啊。”贺嘉笑了出来,他说:“过年都不回家,我是要疯吗?”

    许朗笑了出来,说:“总算不是我自己一个人了,哎小同志,你家的房子怎么样了?”

    贺嘉:“还没收拾完,冬天也不能收拾,明年开春了继续把。”

    这一年,贺嘉他们家也终于在城里买了一栋房子,距离桃子他们家不算远,三条街,走过去大概二十分钟。这还是他们学校一个老教授的小四合院,没有许桃桃他们家这个院子大,小了一圈,也破败很多。

    老教授当年下乡,房子就收回去了,分配给四家住。现在老教授回来,也归还了房子,只是这四家不肯搬走,老教授说好商量却不行,闹了很久,足足闹了一年半,老教授最终无奈使了些狠手段,这四家臭无赖才终于屁滚尿流的搬走。

    老教授看到这个房子就想到当年的一些不好的事情,所以就准备把房子卖了。而贺嘉又正好有心买房。一来二去,就搭上线了。

    只不过,这房子一来年久,二来那几家搬走的时候也缺德故意嚯嚯房子,住的时候就没有好好的保养,临了又故意嚯嚯,贺嘉这个房子,是需要大修的。

    贺嘉夏天没有走,留在首都就是领人收拾房子呢。

    “你这房子修好了,你家里人过来吗?”许朗瞅着,贺大爷他们未必想走啊!

    贺嘉:“我估摸着他们暂时不会过来吧。没关系,我这房子,一时半会儿也弄不好。”

    许朗感慨:“万万没想到,这才多长时间啊,你们竟然都在首都有房子了。”

    贺嘉:“你们也不是不知道,我还欠着教授的钱呢。”

    贺嘉看中这个四合院,就算是再破败,那边也要两万块的。就这个两万,还是相当友情价了,如果贺嘉不是这位老教授的爱徒,他怎么都不可能给这个价钱。

    而这个价钱,也真的不是一般人家买得起的,贺嘉他们家所有的继续都拿出来。还爸他外公外婆在城里的房子卖掉。才凑到一万八。贺嘉留了一千收拾房子,先给了一万七千块。现在还欠着老教授三千呢。

    这些事儿,贺嘉没有瞒着自己的两个小伙伴,当然,具体的数额他们都不知道,只是知道欠钱的事儿。

    许朗:“你说你啊,那么着急买房子干啥,这还压着饥荒。”

    许桃桃倒是不这么想,她说:“我倒是觉得,贺嘉现在着急买房,是做的很对的。朗哥哥,人越来越多,房子不会越来越便宜,只会越来越贵。当然,等你以后工作了是会分房的。但是现在分的房子能有多大?也都是小房子啊!你自己以后有了孩子要多生几个,住的开吗?那老家的人来了这么办?住在哪儿?而且我们是学建筑的,虽然跟这个没关系,但是多少还是看得明白一些的。像是这种很有特色的老建筑,都只会原来越少,如果现在不买,以后再想入手,可能就真的再也买不起了。”

    贺嘉打了响指,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而且我跟雪林哥聊过,他也是这个意思。”

    楼房不香吗?

    其实楼房很好的,大家也都喜欢,方便的很。可是贺嘉跟许桃桃一样,他想的比较多,他觉得,四合院本身拥有的价值,也可能会超过房屋的本身。这一点,雪林哥是很赞同他们这个观点的。

    不得不说,别看他们平日里一个个咋咋呼呼的,但是只要许雪林在,还是都很乖巧的。

    如果没有许雪林的影响,他们会有今天吗?

    可能会!

    但是更大的可能是,不会!

    越是长大了,他们越是明白雪林哥从小对他们的影响意味着什么。也越是感激这个人。在他们心里,许雪林也是一盏明灯。

    明灯会错吗?

    不会的!

    许朗坚定:“照你们这么说,我得攒钱早点买房了。”

    贺嘉拍拍许朗的肩膀,说:“所以,小同志,努力吧。”

    许桃桃也跟着拍:“努力把。”

    许朗笑了出来,说:“看你们那个认真样儿,对了桃子,你爸妈呢?”

    许桃桃:“他们都去图书馆了。”

    自从开春的时候许桃桃帮他们办理了图书证,这两个人倒是隔三差五过去,常喜甚至开始学字了,其实她原本就认识一些的,不过不算很精通。

    而且读可以,写很差。

    但是为了看懂菜谱,常喜现在已经开始进入认字的深刻时期了,还别说,这满打满算,也十来个月了,他妈妈学的相当不错呢。

    许桃桃:“我妈妈这人天赋挺好的,如果她生在好时候,说不定也能考上大学。”

    贺嘉跟桃桃在一起的时间长,过来的也多,赞同的点头:“她悟性真的不错。”

    如果是许桃桃自己说,许朗还要怀疑一下她是吹牛。如果贺嘉也这么说,他肯定是要相信了。

    “那还不错啊!”

    许桃桃:“可不是。”

    事实上,许桃桃他们也真的不是吹牛,常喜的悟性,确实好。只不过她这个悟性好,也是拥有前世记忆啊!她前世的家庭也不是普通人家,自然是学了字的。

    她跟许老三他们一样,无非是从繁体转化为简体。

    开始可能不习惯的,但是很快就会越来越习惯,越来越熟练。

    可是在孩子们眼里,就是常喜学得快了。

    不得不说,真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许桃桃:“对了,你们手里有多少钱?”

    大家齐刷刷的看她,贺嘉立刻报数,许朗也没藏着掖着,说完了,问:“你要用钱啊?我这边的你都拿去。”

    许桃桃:“我不借钱,那过年不是要回家乡吗?我想进点货,拿回去卖,你们要参与吗?”

    顿了一下,说:“如果你们参与,咱们就按钱算股份,如果你们不参与,就把钱借给我。不过,我建议你们还是参与。因为你们不参与,我也要找你们帮忙的。那你们可就白干了。”

    贺嘉笑了出来,说:“我乐意给你白干啊。”

    许桃桃戳他:“参股参股啦!”

    贺嘉:“好!”

    许朗:“……没点立场的家伙,行,我也参与。”

    他感慨:“我以为我有一百五就挺多了,你们咋都那么多钱啊。”

    贺嘉:“我们家装修的钱都在我的手里,学校的补助,我也剩一点。”

    他手里有八百的。

    许桃桃手里有五百,她说:“吃穿用都是用家里的,但是补助我爸妈都不要,所以就全攒在自己手里了。”

    “那这个咋分啊?”

    “咱凑个一千五,你占一成,我占五成,桃子占四成。”贺嘉果断的很:“哥们儿,亲兄弟明算账哈。”

    许朗:“行啊!”

    他问:“那咋鼓捣啥啊?”

    许桃桃:“咱们这钱不少,能拿不少东西。我都想好了,一部分拿像章,不过咱们拿不到太多货的,买多了人家也不卖。这是一部分,再弄一些头花,这个我知道哪里能拿到货,还有……”

    许桃桃也没想染指什么大物件儿,虽然一千五确实很多。但是她不敢压货,毕竟贺嘉明年还是要装修的。他们讲究的是快进快出,所以一些利润大,但是不能立刻脱手的,就不在考虑范围内了。

    许桃桃:“咱们要拿就拿那些有特点的东西,咱们这边有,东北没有的。一定要注意两个两个字儿:稀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