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节

作品: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 作者:香酥栗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大队长:“好。”

    顿了一下,他赶紧说:“过些日子,我们会去首都参加你柔姐的婚礼,到时候给你带家里的东西。”

    许朗笑:“好,正好,你们也来看看我的新房子。”

    大队长:“这是当然。”

    他们这次下定决心去首都参加婚礼,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想看看儿子买的房子。大队长回家一说,他媳妇儿桂花就红了眼眶:“大喜家帮咱们太多了。”

    大队长点头,他说:“可不是么?所以我想着,过去看看,虽然不知道能帮上人家啥,但是也去瞄一眼再说。哦对,大喜他们家现在开店,还蛮喜欢山货的,咱们多准备一些。”

    桂花:“对,咱不能丧良心。”

    两个人很快的忙碌起来,说起来,队长家是村里过的比较好的。当然他们村跟旁的村子比起来过的都不错,除了村里有厂子,也是多多少少因为婉婷,婉婷可没少在村里收山货。

    除了他们村,周遭几个村子都知道这么个丫头。

    所以他们村子过的特别好,不过就算好,也抵不过大队长家,大队长家两个工人不说,儿子大学生毕业了分配在了首都的农业厅。而两个闺女嫁的也不错。

    其中二女婿就是买了贺嘉他妈妈工作的,现在是运输公司的工人。

    至于他家大女儿大女婿,过的也挺好。

    这不,因为许朗不在身边,周末的时候两家都会带着孩子过来,只是今天一到,就看到看上放了四套衣服,都是孩子的。许家两个女儿一人两个孩子,四个小朋友只一秒就扑过去。

    最小的那个才三岁,甜甜的奶声奶气问:“姥姥,是给我的吗?”

    桂花婶:“是给你们的。”

    就算现在条件好了点,一般也是不给孩子买衣服的,两天半就长大了。就算过年,都未必添新衣的。

    许月许明都愣住了,随即问:“妈,出啥事儿了?这咋给孩子买衣服了?”

    他妈不是很节省的吗?

    桂花婶白了两个女儿一眼:“你们那是什么表情,我给外孙子外孙女儿买东西还不行了?”

    两个女婿赶紧的:“妈,谢谢。”

    桂花婶笑了,说:“算你们还有点眼力见儿。瞅见柜子了吗?上面两个银镯子,老大老二你们一人一个。”

    许家两个闺女哆哆嗦嗦的看了一眼,卧槽,还很粗。

    许月苦哈哈:“妈,你别吓唬我,你到底咋了啊?这钱咋不给小弟攒着娶媳妇儿啊,你给我们花什么啊。”

    桂花婶抬眼,轻飘飘的:“这钱就是你小弟给的。”

    许月许明两口子:“………………”

    桂花婶:“你弟弟跟着你许家三叔混,赚了点钱,就寄回来了,还交代不能亏了你们。这不,我就去县里给你们一人买了一个银镯子,给四个娃一人买了一身衣服。”

    她的视线落在女婿身上,说:“你俩就没有了。”

    两个女婿纷纷挥手不在意,他们大老爷们要小舅子东西也不好。

    不过,到时候好奇的,直接问:“妈,是啥生意啊!”

    桂花婶不太懂,不过她大体知道一些:“好像是收破烂。”

    两个女婿立刻不以为意起来。对于有正常工作的他们来说,自然是看不上什么收破烂的。

    桂花婶一眼就看出来他们的意思了,低声:“你们可别小看收破烂,我也不瞒你们,你弟弟寄回来这个数儿。”

    她比了个五。

    “五百???!!!”几个人惊叫。

    桂花婶恨铁不成钢:“你们这点见识,是五千!五千三!”

    这简直,一下子给人劈个外焦里嫩。

    许家几个人嗫嚅嘴角,都说不出来话了。

    桂花婶:“我是看你们可靠才说的,别传出去。”

    四个人立刻点头。

    他们也不是傻子,而桂花婶也是知道他们都是聪明人,这才敢说。不然哪里会说,而她之所以说出来也不是显摆,而是为了让他们知道,可不是她贴补许朗,而是小朗贴补他们啊。

    小朗在外面可比他们会赚钱。

    她说:“可惜你弟弟现在有了正式工作,还挺忙的,不能再去干了。不然别看被人笑话,但是真的赚钱。”

    几个人还在震惊里没回神儿呢,不过这一想,也点头。

    “确实,小舅子现在工作体面,不能丢人。”

    桂花婶:“所以说啊,真是不能小看任何人,你瞅着街上收破烂的脏乎乎的看不起人家,说不定人家还看不起你呢!人家虽然看着不出息,但是掏出来的钱能给你脑袋砸个包。”

    许月许明看着用弟弟钱买的厚实的银镯子,使劲儿点头,嗯,确实能砸个坑。

    许月:“要说起来,这读书多就是有脑子,你看弟弟他们赚钱。对门儿茂林他们也是啊,他跟李翠翠,还有海风海浪四个人整天也收这个收那个的。想来挺赚钱的。”

    “那肯定啊!他们这些小的分开了也经常通信的,关系好,还能不互通有无?”桂花婶不意外:“听说他们也在省城收破烂呢。不过似乎没有首都好,赚的不算多,但是毕竟比土里刨食儿强。加上他们还收海货山货带到城里,自然更好。”

    “怪不得对门茂林他们家越过越好,对了,他跟李翠翠要结婚了吧?”

    桂花婶:“明年五一办。”

    许月:“这俩孩子,倒是情投意合,他们两家彼此看的很对眼。”

    桂花婶:“李翠翠他们家当然愿意,你月季婶婶家条件本来就不错,茂林他们还一起做小生意赚钱。他们不是不知道,不说罢了。谁赚了钱还出来嚷嚷?”

    大家心有戚戚焉的点头。

    那肯定不说的。

    桂花婶这边跟女儿女婿说过了话,提着篮子出门:“我去一趟老许家。”

    “哎!干啥啊?”

    桂花婶:“我跟他们敲定一下日子一起走,柔丫头过几天结婚。”

    “哦哦。”

    小山村的事儿,首都不知道,首都的许家人正在为新的房子修葺。

    虽然这栋房子外表没问题,但是还是要修一下的,至于内里,因为要改装,自然就更得重新装潢了。常喜他们家决定顺势把这个皇家大酒楼开起来。

    哦不,蒲记。

    这蒲记二字,可比皇家大酒楼看起来有格调多了。

    而另一边,常喜还蛮气的。

    为啥,因为粮食局。

    虽然猜测粮食局可能不会再租给她,但是常喜还是去找了那边询问续约的事儿,她想的是,如果这边还能续约一年,那边新买的房子就不用着急装潢了。

    而粮食局这边负责的肖同志也答应的好好的,是同意续约的,不过,现在不能直接续约,要等到期。

    常喜一想也对,反正也没到日子,她也没必要非得提前,既然那边同意了,她也没有不同意的。而且,还兴高采烈的告诉了家里人。

    话是这样,但是许老三却不看好这个说法。

    口说无凭这种事儿他也见得多了。

    于是,他就偷偷出去打听了一下,这一打听,还真是打听出来不少事儿,原来粮食局那边早就预定给其他人。不是常喜这种口头约定,而是有合约那种约定,跟他们的合约,无缝衔接。

    粮食局那位肖同志之所以口头答应,意思就很明显了,就是为了稳住常喜。

    常喜觉得他们这边能续租,就不会在别的地方看房,到时候临时要搬走。找地方都得些日子了,而且总归不能随随便便就开业,肯定还要装潢,就更得时间了。

    那么就足以他们这边也用烤鸡站稳脚跟了。

    最起码,那边儿是这么想的。

    而且,来的客人也不知道常喜他们会搬,就算是看到不是一样的人,开始也能糊弄过去。简而言之就是四个字:没安好心。

    许老三打听着之后真是气个够呛,不过他也明白,不是自己的房子,可不就得面临这个情况。好在雪林未雨绸缪先想到了,他们赶紧联系先头儿合作愉快的工头。

    工头:“……………………”

    我莫不是走了狗屎运!

    虽然现在他们也是有活儿的,但是这么密切的衔接,还真是没有。

    许老三的店,许柔柔家的装修,又是现在,又有了另外一个修葺加装修!

    这就……天大的好运!

    他可真是乐不得,许老三也坚定,他们要得急,所以人手一定得多,早早干完,他们是宁愿多花一点钱,也要早点看到成果。

    工头:我难道嫌钱多咬手?我当然乐意啊!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而许桃桃也高兴,她又有了新的练手儿工具。

    她的同学们,现在可没有她这样的好运,虽然这不是建筑,但是修葺,一样可以考验功底。

    许家这边忙碌起来,常喜可不就气个够呛吗?你可以不租给我,但是背地里算计我算是这么回事儿。常喜生气,许老三也生气啊,如果不是这一次居委会大妈帮他打探到了实情,他们家还真是要被坑了。

    许老三是一般人吗?

    不是。

    所以,店里店外都挂上了条幅。

    #本店即将到期搬迁,年后二月初,搬迁至新地址#

    大红的条幅,黑色的字,十分明显。

    想不记住都不行。

    这么明显,自然是有人问起来:“老板娘,怎么不在这边干了啊?你搬得那里,距离我们这边可有点远。”

    常喜作势叹息一声,笑了笑,想说什么,又没说。

    这样的欲说还休,才是最让人猜测多的。

    有的客人不关心,有的客人却多少打听到一些了。

    还别说,这客人里还有知情的。其中给一个就跟常喜说:“大姐,接你们这个房子的是局长的小舅子,听说也要干烤鸡,经常在你家这边买了回去找大师傅研究呢。”

    常喜:“小胳膊拧不过大腿儿,等搬走之后再看吧,如果烤鸡生意被分走,我应该还会加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