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小知县 > 第25节

第25节

作品:小知县 作者:桃花白茶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不过以现在的情况来看,其实用不了太久了。

    这潞州来的商人低调买完东西,根本没人知道他们在扶江县消费了三千三百两,还有外带的便宜葫芦器皿三两。

    入账到官府的账簿里,前者商税六百六十两,后者直接记盈利六百三十文。

    算是官府办的作坊,税费的事另说。

    对比起来,记账簿的玉县丞人都要郁闷了。

    后者也太少了吧。

    不对,如果换成之前,他还会觉得衙门平白有六百三十文的进账非常不错,可跟前面腾先生挣得比,差别太远了!

    现在玉县丞看到滕显,简直跟供奉财神一般。

    衙门多了六百六十两啊!他们什么时候这样富裕过!估计年底潞州知州查看账本,都要大吃一惊。

    送走潞州来的商人之后,纪炀看着那些便宜器皿同样上路。

    他倒不关注贵重的前者,那种生意哪能长久,花如此贵的价格,也就是冲着汴京的名头,冲着滕显的名头。

    卖的虽然贵,百姓们却是没活可做的。

    所以把后面便宜器皿生意起来才是真的,好在这东西已经带出去,过段时间他让平安去看看卖得怎么样,若卖得可以,直接跟潞州那杂货铺联系,做个长长久久的生意。

    这些人离开,纪炀回去的时候偶尔碰到当地百姓,纷纷跟他打招呼,虽然大家也就挣了十几文,二十几文,可心里高兴啊。

    甚至不少百姓已经商量,要不然自家也种点葫芦,上集村那家卖葫芦可挣不少铜板。

    如果他们既卖葫芦,又做葫芦的手工,岂不是挣两份钱?

    纪炀听此只是挑眉,看看,只要一个源头,很多东西都能活起来。

    主要能让日子过得更好,基本不用怎么引导的。

    葫芦作坊已经盈利,而且现在情况非常平稳,自然把目光转向另一个地方,化肥作坊。

    九月初的时候,纪炀把凌县尉跟两个兵士调过去建棚子,接着按照纪炀的要求,从林子里拉出来的鸟粪被放到棚子里充分发酵,几天翻一次,一直等到肥料干了,分解的差不多了,这才能用。

    凌县尉知道这是知县大人在帮凌家湖,自然最为卖力。

    其实他现在也不清楚化肥的功效到底如何,可这不耽误他催促村里人都动起来。

    以后赚钱了,大家一起分。

    按照知县大人的说法,以后肥料的价格,扶江县本地买一文钱一斤,其他地方买三文钱一斤。

    平均一亩地至少需要肥料二十斤,这都是尽量往低了算的,各家不够的都要来买,所以现在多做的肥料,就是多赚的钱。

    有凌县尉如此支持,凌家湖的人自然在种田之余都过来帮忙,谁家不来帮忙的,到时候分钱别哭就行。

    至于那些只有妇孺或者老年人的家里,都做些轻便的活计,也算上工了。

    这些有知县大人仔细教过,凌县尉执行的非常不错。

    但唯一有一点,越做下去,凌家湖的人越没劲。

    现在都九月底了,也没见有人过来买化肥啊。

    他们甚至把村里废弃的房子收拾出来放做好的化肥,那里面已经堆了大几万斤,他们用的话,要用到什么时候。

    不然让知县大人给全买下来吧?

    一提这话,凌县尉直接冷笑,怎么?他离开凌家湖久了,你们都忘了以前怎么挨打的了?

    纪炀听到这些的时候,只能感叹一声凌家湖还真的武德充沛啊。

    衙门众人见纪炀如此放松,两个捕快忍不住问:“知县的人,您真的对化肥如此有信心?”

    纪炀笑着点头:“最近玉县丞带着你们在忙葫芦作坊的事,是不是没有抽空去各家田地看看?”

    众人一愣,还真的没去看。

    最近实在太忙,田税收上来,还要送到潞州的仓司,再有安排葫芦作坊的事宜,基本都是玉县丞还有卫峰卫蓝来做。

    他们别说看百姓们的田地了,就连自家田地都没去过。

    纪炀悠闲喝口茶:“一般来说九月中旬种下各类豆子,还有过冬用的大白菜。算下来已经十多天了。”

    “如果按照我说的提前施底肥,那如今应该能看出效果。”

    粪肥出效果的时间,基本在十二天到十五天。

    植物肥效果时间在十五到十七。

    所以说,只要用了肥料的田地,如今里面庄稼长势肯定能看出端倪。

    在不懂行的人看来,那庄稼就是一片绿油油的,看不出什么,但祖祖辈辈都在土地上生活的辛劳乡亲,对庄稼的一点点长势,都了然于胸。

    纪炀道:“看着吧,咱们县城制肥最少的人户,肯定已经要哭了。”

    当初多懒得制肥料,现在就有多想哭。

    别家的庄稼蹭蹭蹭的长,就他家不行,看他哭不哭!

    等哭的时候,就是化肥作坊开张的时候。

    不过纪炀又道:“玉县丞,麻烦你新腾个账本,如果哪家缺肥料,也没钱买化肥。可以从县衙预支。”

    “那笔钱就从咱们刚得的六百六十两税收中出。”

    ???

    知县大人?

    您知道您在说什么吗?

    等会,您是真没想过盈利二字吗!

    还有,这两件事一起做,就是料到会有穷苦百姓买不起化肥?您要给他们预支?!

    这也太算无遗策了吧?

    第23章

    秋收过后,田地不能空着,空着的田地容易荒废长草,第二年开耕会非常艰难,所以就算最懒惰的人家也会种上大白菜,白萝卜,等到冬天的时候吃。

    如果勤快点的,则会种上各种豆类,比如现在种上豌豆,等到明年春耕时正好收获。

    扶江县的百姓们早就习惯这样的劳作。

    但今年明显有所不同。

    那就是各家发现,他们种下去的种子发芽很快。

    按理说发芽太快也不好,根容易扎得不牢固,叶子也容易枯黄。

    可扶江县各家各户仔仔细细查看,今年的这豆子的根扎得异常稳,比往年都要壮不少。

    这个壮就是茁壮里面的壮实,说明庄稼长得好。

    如果一家这样也就算了,但放眼望去,好像各家都是这样。

    今年豆子种到田里不过半个月,已经发现庄稼长得好。

    这样一来,乡亲们自然想到那个原因。

    化肥!

    今年跟往年不同的地方,就是各家都施肥了。

    在耕地的时候,顺便施了底肥,也有人发牢骚,说平白多个步骤。

    不过抱怨归抱怨,大家施肥的动作可没停,谁让周围人都在用化肥,好像自己不用吃亏了一样。

    这化肥成效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明显。

    谁都能看得出来,各家的庄稼比往年好上太多。

    这就意味着今年可能会丰收啊。

    如此健硕的苗苗,连虫害都少了很多。

    化肥的功效,就这么厉害?!

    其中最先试验过化肥的马同峰几家人忍不住道:“之前你们还半信半疑,现在呢?”

    现在还用说?

    当然是高兴啊!

    见到各家踊跃用化肥,里长们及时站出来,让他们严格按照知县大人说的做,就算是化肥也要按照要求用。

    这田地就跟人一样,猛然吃太多饭,那会撑死的。

    庄稼猛然用太多肥料,也会死。

    纪炀尽量用最浅显的话来给大家解释化肥跟土地庄稼的关系,现在看起来非常有效果。

    但摆在扶江县百姓面前的事,可以说刚好相反。

    那就是大家想多用肥料,那也要有啊。

    田地吃肥料吃得厉害,各家准备的几千斤化肥,没过多久用的差不多。

    九月份还好,时间进入十月,不止一家出现化肥用完的事。

    现在再做也没材料啊,各家的牛羊拉一点粪便都要被赶紧藏起来,之前收获之后的稻杆更是宝贝,生怕别人抢了一根。

    要知道这东西都能做肥料!都能让庄稼长得更好!他们舍得给别人吗?

    一时间,扶江县出现肥料荒的情况。

    纪炀让手下收集消息,方便随时干预。

    不出纪炀所料,扶江县下面五个村子,包括县城里种田的人户,除了凌家湖之外,每个村子都缺肥料。

    凌家湖的人也懵啊。

    当初他们开什么化肥作坊,只是完成里长跟知县的要求而已,以为各家做的那点化肥肯定够用。

    但用着用着,他们就知道,想要庄稼好,化肥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