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小知县 > 第28节

第28节

作品:小知县 作者:桃花白茶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这是大家实实在在得到的好处,知县大人那还会还力排众议,顶着凌家湖村民都不理解的情况下,一定要他们提前把化肥作坊建起来。

    如今的好处自不用说。

    那凌家湖基本是整个扶江县最有钱的村子了,他们都拿好银钱,只等着隔壁的货商过来呢,他们今年一定能好好置办年货!

    其他村子百姓虽然艳羡,可他们也不弱的!

    他们家的白菜长得这样好,也能卖不少铜板!

    再说,明年他们还要种葫芦,种葫芦也能卖钱的!

    纪炀见大家如此有活力,那也就放心了,如今终于能松快一阵,也趁着这个时间,让平安从箱子里取出匹布出来,给江小子江乖乖提前做两件冬衣。

    他可没忘林家五姑娘拜托他的事,天气越来越冷,他们两个的衣服是该换了的。

    做衣服这事也就交给同样住在衙门后院的县丞娘子和县尉娘子,再给她们一些加工费就行。

    一说给江小子江乖乖做衣裳,两人都有些傻眼。

    特别是小姑娘,她一岁的时候爹娘便去世,从不知道新衣裳是什么样,别说她了,她哥,还有扶江县好多小孩,都没新衣裳呢。

    纪炀看着他俩傻乎乎的,故意板着脸道:“衣服可不是白来的,你们俩必须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江小子立刻抱住妹妹,表情明显警惕。

    警惕过后又不好意思,这是知县大人,不会对他们做什么的。

    纪炀看着便笑,摸摸两人的头道:“最近衙门清闲不少,我来教你们写字,学会一个字,过年的时候就多个鸡腿吃。”

    !!!

    学会一个字,多一个鸡腿?!

    被说俩小孩了,旁边的捕快兵士眼睛也亮了。

    他们也要!他们也想要!

    纪炀自然没忘记他们,笑道:“你们也该认认字了,衙门的人本就少,识字的更少,办差也不方便啊。”

    提到办差大家瞬间点头,以前跟着老大人不忙也就算了。

    现在跟着知县大人,每天许多事情,这时候越发知道识字的好处,若是识字,有些东西都不用死记硬背,拿着文书去宣读就行。

    反正识字会方便很多!

    纪炀专门让他们腾了间空置的房间,接下来天气越来越冷,衙门事情也会越来越少,趁这个时间教大家读书写字,岂不是刚刚好。

    纪炀县丞县尉,再加上平安,还有滕显也不时过来客串把先生。

    这县衙书塾也算其乐融融。

    不过教着教着,几位老师们的差距倒是显现出来。

    他们这群人当中,最会教书的竟然是滕显,其次是纪炀。

    纪炀自不用说,他好歹应试教育出来的。

    但滕显更不一样了,他算是正统承平国私塾出来,从小启蒙都是正统路子,更是秀才之身。

    可比县丞平安他们熟练多了。

    滕显也是哭笑不得:“我是个做葫芦的,怎么还当起教书先生了。”

    话是这样讲,滕显来衙门的次数明显增多。

    几个学生们也学得认真,估计等到年后,捕快跟兵士能勉强学会几十个字,这对他们日常办差来说,已经是极好的了。

    反而江小子跟江乖乖,两人年纪小,滕显对他们则按照正统启蒙来走,估计会学得非常扎实。

    纪炀发现,滕显这么一接手,自己竟然又清闲起来。

    既然闲着,纪炀也略略算了下衙门的收入,今年的田税收入共计二十四万四千八百斤米麦,折银约六百一十五两五钱,其中八成送到潞州,给衙门剩下的便是一百二十三两一钱。

    这些银钱,一直要用到明年再次收田税。

    一百二十三两银子看着不少,折下来一个月只有十两二钱,还要扣掉七个人共计七两六钱的月俸。

    剩下不到五两银子,更要管着衙门日常吃喝,说不定哪里还要用钱。

    现代有个词叫月光族,没想到扶江县衙门也是月光族啊。

    按照以往的情况,扶江县其中商税可以忽略不计,夏日的税收又全归潞州城所有。

    只有秋日的田税他们可以留下两成。

    这种日子也太惨了。

    怪不得之前衙门吃个鸡腿都要抢的,现在看来,能有的吃已经不错。

    纪炀算完这笔账,再次觉得,自己把滕显坑过来是件好事,至少给他带来六百六十两的商税,后面的事先不提,单此已经足够了。

    这六百六十两全都是卖葫芦摆件挣来,还有个六百三十文的葫芦器具收入。

    再加上七百二十文的化肥税收。

    所有加起来之后,再去掉要送到潞州城的八成,余下一百三十二两二钱七分。

    这么一看,更惨了。

    辛辛苦苦挣的钱,全要给潞州城那边。

    当然潞州城也不能全部保留,他们还要给一半到朝廷,留下三成维持潞州城的花销。

    由此来看。

    所有税收都是百姓们交田税商税山泽税等等,交出之后两成归地方,三成归上级,五成归汴京。

    说天下基石是百姓这一点也没错。

    算到最后,衙门的账簿上留给扶江县的只有二百五十五两三千七分。

    纪炀看着账本就知道,什么修路办私塾了,也只能在梦里想想,至少现在肯定不成。

    就这样的数字,负责账目的玉县丞还是满脸欣喜,忍不住猛夸知县大人:“多亏了您,不然咱们衙门怎么能挣这么多钱啊。提前算上卖白菜的税收,咱们今年收入比往年翻一倍。”

    “哎呀,今年说不定不用吃糠咽菜了。”

    “至少手里没那么紧巴。”

    纪炀无奈,放下账本出门看了看,只能说一句话,好惨的扶江县。

    好在一切都在发展,还有无限可能。

    清闲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也逐渐变冷,给江小子江乖乖做的秋天衣裳也穿到身上,还有冬日的衣裳被两人好好放到房间里,只等着下雪了穿。

    天气是冷的,但扶江县田地却格外热闹。

    十一月中旬,各家各户的白菜终于长成,他们要收白菜了!

    虽说这白菜在他们手底长成,可看着这样水灵灵的叶子,这么大颗的庄稼,还是让所有人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他们种田那么久,就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白菜,个头大,水分也充足,瞧着就让人心里欢喜。

    这种丰收的喜悦让所有人脸上带着笑容。

    以至于来扶江县收白菜的商贩,总觉得自己去错地方一样,这商贩先去了自己岳丈家长。

    他岳丈确实马同峰的老爹,那位种田厉害的老汉。

    商贩也要喊马同峰一句大舅兄。

    往年他来的时候,家里总是愁眉苦脸,可今年人都没坐下,大舅哥马同峰就急哄哄道:“你去俺家菜地看过吗?”

    啊?

    也没看啊,他骑着毛驴一路过来,累都累死了,没工夫看啊。

    见他没看,马同峰立刻拉着商贩出门:“走走走,说什么都要先去看看我家白菜,绝对让你大吃一惊!”

    白菜有什么好吃惊的,谁还没见过白菜啊。

    隔壁县的商贩不以为然,他家县里的土地质量好,那种出的白菜才叫好。

    说句不好听的,若不是他娘子,他都懒得来扶江县收菜的。

    等商贩被马同峰拉到菜地,眼神不由自主被前面的大白菜吸引,指着水灵灵的白菜忍不住道:“你,你种的?”

    我的天!

    他真没见过这样大颗又好看的白菜啊!

    这一颗都有两斤重了吧?

    要知道平常的白菜能有一斤半已经很大了。

    马同峰听此,神秘笑道:“什么两斤,这颗快三斤呢!”

    三斤的白菜?

    他没听错?

    这他真没见过!

    等商贩往周围看看,他没眼花吧,扶江县那么多白菜,好像个个都很大颗?

    第26章

    隔壁常华县的商贩名叫裘冬欣, 他们常华县土地肥沃,每季都会种许多蔬菜送到潞州各大饭馆酒楼, 所以当地有不少商贩专门做菜贩生意。

    裘家的生意在县城算是不上不小, 反正他接他爹的衣钵,家里吃穿不愁,这几年来扶江县收菜, 也因为媳妇儿的缘故。

    但每次扶江县的菜总比他们常华县的菜要差一些。

    这也正常,谁让他们县的土地那样贫瘠,大家都习惯了。

    要知道县城规模也分上中下三等。

    县里门户一千以下的, 是下等县,一千到两千是中等, 两千到三千是上等, 再往上那就不说了, 他们潞州还没那样繁华的县城。

    以扶江县不足五百口的情况, 在下县里面都算最末的。

    而隔壁常华县那就不同了, 他们常华县下面有十二个村子,门户更是快要突破两千, 再过个一两年, 必然从中县变成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