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小知县 > 第35节

第35节

作品:小知县 作者:桃花白茶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在古代,嫡庶之争其实只是权利之争的表象。

    有些人看似在维护嫡庶尊卑,其实是在维护自己的权利,扯层皮更好做事罢了。

    但在这层关系里,嫡长子,嫡子,庶子,之间层次分明,怎么都越不过去。

    否则他们也不至于把原身弄出汴京。

    换了他来,他自然不能束手就擒。

    这些事对纪炀来说只是顺手为之,虽说大概率能成,但他也并未放在心上。

    汴京那群人,远远没有他县城里的麦子稻田重要。

    还是先把扶江县发展好,再说其他的。

    虽然十日之后汴京的信件纷涌而至,有他那些纨绔好友们的,还有一些亲戚的斥责,就连他便宜伯爵爹也来信斥骂。

    纪炀也只是挑挑眉,倒是从纨绔好友的信里拿出几张银票,面额还不算小。

    其中一封还硬生生道:“你倒是个不吃亏的,虽说你瞧不起我们,但看在你外面凄苦的份上,给你些银子。如果想回来,我去找我爹帮忙。”

    后面就不必看了,皆是些嘲讽的话。

    等纪炀整理记忆,才想到这位酒肉朋友,好像是什么骑射宴上,原身帮了这位不被欺负,之后便熟络起来。

    原身小时候学过些武艺,长大之后虽然荒废,但到底有底子。

    没想到这么多人里,还真有人记挂原身。

    连麻奋挑拨离间那样厉害都没成功,可见跟原身还是有几分真友谊的。

    纪炀记下几人名字,把银票还了回去,不过这份人情算是记下。

    最后便宜老爹的斥骂,纪炀根本不放在心上,那又不是他爹,骂就骂了,关他什么事。

    原身在的话,或许会难受一阵,可他跟这位便宜爹半分感情都没有,甚至觉得若这爹没了,他这嫡长子岂不是直接继承爵位?

    纪炀在想美事。

    平安却颇有些心疼地看向自家少爷。

    纪炀反而安慰:“不过是些不值当的人,用不着难过。难道你家少爷还在乎这个?”

    说到这,纪炀又道:“等你少爷衣锦还乡,他们必然扫榻相迎。”

    果然,这句话给平安满满希望,他不顾亲朋反对,执意跟着少爷来这扶江县。

    当时抱了回不去的想法,现在瞧瞧少爷的能力,他们一定能回汴京,狠狠打那些人的脸!

    纪炀只觉得平安莫名鸡血。

    倒也是好事,纪炀直接挑眉:“那巡查乡间水稻麦田的事可交给你了。若有哪家荒废田地的,即使告诉当地里长。”

    平安直接领命,他一定会好好办事!让少爷得到上司的看重,等回汴京的时候,让那些人大吃一惊!

    纪炀笑着摇头,隐下林家大公子来信,以他家人脉所说,纪二今年的科举梦算是破碎了。

    也不光因为纪炀的吓唬,他功底本就不扎实,一点变故也撑不住,在考场上竟然发了低烧,虽说勉强答完,但今年科举的难度,他是不成的。

    不成就不成,三年后再说,三年后他生母再提扶正的事。

    但三年时间,可以改变的东西太多了。

    这些信该留的留,该烧的烧,所有事情左右,只听门外捕快来报,说凌县尉回来。

    凌县尉回来并不稀奇,只是他身边带了个身穿绸缎衣服来的中年男人,这中年人两撇胡子打理得甚好,头戴小帽,上面镶了颗成色一般的翠石。

    不过这身打扮在扶江县,已经是顶顶好的了。

    但他本身跟着衣服有些格格不入,手上脸上的风霜肉眼可见,明显是做惯辛苦活的。

    这会凌县尉正带着他在衙门口候着,想要求见纪炀。

    捕快卫蓝小声道:“这位是常华县的大户,听说家中有五百亩田地,更有山林少许,下面的佃户都有数十家,手底长工短工也有数十。”

    这里说的大户,可以当做小地主看待,佃户便是自己没有土地,只好投奔到大户家中,租种他家的土地,被称为佃户。

    但所谓的大户,其实自己也要耕田种地,他家同样也要劳作,不过日子自然比旁人要好上许多。

    如果这种门户再发展发展,可能就是真正的地主了,那就是另一层面的事。

    等纪炀点头,凌县尉带着中年男子进到办公的厅堂。

    这男子刚到便要跪地磕头,凌县尉一把拉他起来,嘱托道:“我们知县大人不喜人下跪,你还是赶紧起来吧。”

    男子有些茫然,不过很快转换好情绪,深深朝纪炀鞠躬,态度恭敬谦卑。

    这让纪炀想到平日的传闻,隔壁常华县知县讲排场爱面子,只怕也是从那里形成的。

    纪炀抬头让他坐下,笑道:“你是常华县的人?为何来扶江县衙门?”

    这人刚坐,又被知县老爷问话,下意识起身答:“小的确实是常华县人士,今日过来,是想求一件事。”

    虽说心里早有准备,但听到这位姓常的人家开口求化肥,还是笑了笑:“你的意思是化肥价格有些贵,若你多买的话,能不能少一些?”

    “是这个道理,化肥作用小的知道一些。之前来扶江县的货商是小的远方亲戚,他家冬日种的东西都用了化肥,那长势实在喜人。又听你们这过去赶集的百姓提起,便知道化肥肯定是好东西。”

    常德江一提起化肥跟田地,就有些止不住,直到凌县尉提醒,这才发觉自己说得太多,唯恐知县老爷怪罪。

    说白了,就是化肥的名声已经传到常华县,两个县的距离不算远。

    扶江县这边还会去隔壁县赶集,那边还有运河可以寄送书信等等,自然常常过去。

    再有年前买化肥的货商,年后也买了化肥的菜贩裘冬欣。

    消息灵通的,自然知道怎么回事。

    如今常德江过来买化肥,也只是个开始。

    他先去了凌家湖,听闻三文钱一斤,仔细算了算,三文钱一斤也能赚钱,但到底不如人家本地一文一斤划算。

    就算他那五百亩田地,买上几千斤,照样不还价。

    任凭他舌灿莲花,凌里长并不松口,到最后只讲这是官府帮忙做起来的买卖,定价他们说了也不算。

    可常德江从西边的常华县过来,先看了扶江县西的凌家湖,玉家湖稻田,又在到县城时望见扶江县西边的麦田。

    这一看更坚定买化肥的信心。

    看看人家这麦子多好啊,三月种下的麦子,现在四月中旬,绿油油一片,让他这个从小种庄稼的人稀罕的不行。

    如果自家跟自家佃户也用上化肥?那大家更不愁吃穿啊。

    常德江索性整理好自己衣裳去见当地知县大人,这衣裳还是他爹传下来的,他家虽说有不少田地,可该省还是要省,这是他家的家训。

    不过他敢来的一个原因,也是扶江县百姓每每提起他们的小知县,语气带着敬仰之外还有些亲近。

    说他们小知县人可好了,平易近人的很,见他也不用跪拜,得空还能闲聊呢。

    这会站在小知县堂下,常德江似乎有点明白扶江县百姓的意思。

    他们的知县大人,跟常华县的知县老爷,似乎很不同。

    自己知县老爷,唯独对更大的商户农户客气,他这种小农户,是不屑正眼瞧的。

    纪炀听常德江说完,稍稍点头,笑道:“原来是这事,既然买的多,那自然要宽松些,只是我不管这些事。”

    “今日你既来了,那就定个购五千斤以上化肥,便送五百斤。”

    说罢,纪炀抬抬头:“本就是些俗物,不好多聊,送客吧。”

    原来的价格是三文钱一斤化肥,现在则是五千斤送五百,折合下来两文七分多一斤。

    也算便宜了,只是没便宜多少。

    常德江见扶江县知县不愿意再聊,只好点头,确实少了些银子。

    按照常德江的经验来看,如果用了化肥吗,那增加的产量绝对能回本,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所以这个价钱也能买?

    等会,买五千斤送五百斤,那买一万斤呢?

    可他手头就那么多田地,用不了那么多化肥啊,买来要是砸手里怎么办?

    纪炀看着常德江离开,稍稍挑眉。

    买五千送五百,买一万自然送的更多。

    你手头田地不多,但别人有,自然会有要买一万斤的人再来谈。

    越往后,买的化肥越多,价码更优惠。

    等到最后,不用他提醒,常华县需要化肥的农户便会商议好,集体过来买化肥,只有这样才会有最优惠的价格。

    可谁来谈呢?

    这人非常华县知县莫属。

    他们知县就算不想来,也会被县里真正大户们撺掇过来。

    等他们知县过来,自己把化肥降到一文钱一斤都行。

    可他要的,那就不止银钱。

    纪炀看看平安给他倒的茶水,啧啧道:“我馋他们运河很久了,真的很久很久了。”

    如今化肥这个诱惑已经抛出。

    就看常华县里的大户,还有知县上不上钩了。

    第31章

    扶江县条件已经抛出。

    买五千斤化肥送五百斤。

    但是再想往上谈价格, 已经找不到人了。

    也是,人家毕竟当知县的, 哪能说见就见, 他们常华县的人连自家知县大人都看不到,更别说别家知县。

    可常华县也有明白的人,再有纪炀让人放出去风声, 如果常华县知县愿意去找同僚扶江县知县说说人情,这事也许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