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小知县 > 第40节

第40节

作品:小知县 作者:桃花白茶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菜色倒是常见,那酒则是原身的私藏,原身带来的物件哪有差的,酒一打开,飘香四溢。

    魏大人看向纪炀的眼神更加热切。

    不错,是个上道的。

    来这第一日,自然是不谈事的,但喝到差不多,魏大人都忍不住道:“你们那化肥到底怎么回事,我怎么听说是鸟粪制成,这能增加产量?”

    不怪魏大人疑惑,只是在外人听起来确实匪夷所思。

    要说其他地方用粪肥的不是没有,但都说粪肥不好用,容易让庄稼的根烧坏等等。

    怎么就扶江县的能用?

    也因为这个常识,魏大人才觉得这消息很假。

    纪炀自然不说是粪肥充分发酵后的原因,只是笑,看起来似醉非醉,好像不胜酒力一般。

    倒是魏大人是真的有些醉了,否则以他的圆滑,不可能直接问出这话。

    安排魏大人等人住到衙门后院,纪炀还是忍不住感叹:“人家可真是家大业大。”

    随便带出来的小吏就有六七个,什么县丞县尉主簿肯定还有手下。

    再看看自己,没法比没法比。

    玉县丞看看自家知县,疑惑道:“知县大人,您没醉?”

    “醉?”纪炀笑了,拍拍玉县丞肩膀,“这个技能可不是人人都有的。”

    原身的酒量,岂会在这种场合丢人?

    玉县丞不由得拱手,厉害啊知县大人,连喝酒的本事都这样大。

    纪炀无奈摇头,只让大家回去休息,明天还有硬仗要打。

    第二日上午,纪炀已经批了好几个公文,常华县知县魏大人才姗姗来迟,显然休息够了的。

    一顿酒席过后,两人自然亲近不少。

    魏大人坐下来喝口小厮平安端上来的茶,微微吃惊:“如此好茶,可不多见。”

    纪炀笑:“魏大人喜欢,回头带些回去。”

    “可惜我出来时匆忙,并未把最好的银丝冰芽带来,只有这几口茶还堪喝。”

    承平国近年,茶色以白为贵。

    能叫银丝冰芽的,可见其贵重,以魏大人的见识,只在贡品里听说过。

    纪炀讲得稀疏平常,听到魏大人耳朵里,就是另一种考量。

    不说还未见到的银丝冰芽,只讲手头这口小龙团,一尝便知是上品龙茶。

    魏大人再去看纪炀,他通身官服,身上并无太多配饰,可打眼一看桌面上的砚台,这砚台并不崭新,甚至有些旧物之感。

    仔细看过去,让魏大人倒吸一口凉气。

    什么败家子!

    竟然用已经绝迹了的砚台批公文?

    公文有这样大的脸面吗?!

    许是察觉到魏大人的目光,纪炀故作疑惑道:“魏大人,可有哪点不妥?”

    纪炀态度太过坦然,魏大人已经不知该说什么。

    这会对扶江县知县的评价却变了几变。

    来之前原本以为是个不知所谓的土财主后人,仗着家里有些银两买官做。

    可昨日喝的好酒,今日吃的茶,再看桌上随手用的砚台。

    这可不是有钱就能买到的。

    最重要是这位通身气派,就连身边小厮也跟旁人不同些,而且这主仆两人还有些中原汴京口音。

    汴京,那地方卧虎藏龙,谁知道是哪家公子。

    想到这些,魏大人已没了来之前的底气,反而有些后悔怎么不早点结交。

    不说旁的,吃些茶水都值得过来。

    但再好吃的茶水,也没让魏大人忘记他要做的事。

    那便是谈化肥价格。

    魏大人寒暄一阵,开口道:“常华县跟扶江县相隔不到五十里,俗话说是亲必顾,是邻必护。咱们两家关系一向很好,所以有个不情之请。”

    那便是化肥价格。

    在知道化肥作用之后,魏大人心里已经确定,化肥价格一定要压下去。

    而且常华县购买价格是扶江县三倍,这也太多了。

    价格一贵,必然有人买不起,买不起化肥,粮食产量就低,最终影响都是他的政绩。

    魏大人钻营归钻营,这点账还是算得明白。

    此时聊到这事,先扯两个县距离近,平日我们常华县也没少带你们县,什么收菜河运,都能想到你们。

    那你们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卖高价呢。

    反正总结起来是这个意思,只是经过魏大人的口,自然变得婉转圆滑很多。

    魏大人原本也不是这个态度,也是看到纪炀隐藏的身价,态度更不同了些。

    纪炀听到运河的时候,叹气道:“提到运河,不得不想到早几十年,我看县志上说,原本规划的运河也要通向扶江县,只是当时扶江县人口太少,又拿不出什么钱,这才掠过常华县。”

    “如果那时候稍微拐个六七十里,现在的扶江县也不至于如此困顿。”

    说到这话,魏大人也下意识点头。

    古代水路之畅通是后世人无法想象的,以汴京来说,现代的汴京已经见不到四通八达的水路。

    但那时候很多人户划船变成到集市,下船便到自己家门口。

    谁让在没有汽车火车高铁这种大杀器之前,水路是出行运货最方便舒适还不容易有损耗的方式。

    所以每朝每代,多多少少都会修运河。

    当然像杨广那样召集五百万劳工,花费六年时间,一口气修两千七百公里的帝王还是少见。

    虽说后世有人评价这位帝王残暴,可他修建的京杭大运河至今还在使用,到了现代还有些河段仍然在通航。

    不管他的真实想法如何,可运河到底是好的。

    由此可见,运河在整个国家的作用有多大。

    四五十年前,承平国也大肆修建运河,潞州这边也不例外,只是修运河一要人,二要钱。

    当时潞州知州主持修建潞州境内连接苏杭运河之时,跟沿途各地说好,潞州城出一半,当地出一半,由此共同修建。

    只是商议到扶江县时,扶江县位置属于运河沿途修不修都行的地方,有他没他都一样。

    再加上没钱没人,规划的时候便省下这段。

    让运河直接从东边的常华县直接拐到南边另一个县城,扶江县跟运河修建失之交臂。

    可就是差这么一点。

    原本都是一样的穷乡,有了运河之后是四五十年后,常华县人口一跃近三万,扶江县人口还不到两千。

    也就是纪炀接手一年左右,人口多了几十,已经是近些年发展快的。

    常华县,扶江县这两个邻居县城,差距就是从运河开始。

    当年的扶江县知县早已不知去向,不知道他要是看到这一幕,会不会觉得心里不好受。

    这会纪炀提起运河,常华县知县魏大人自然点头。

    他说的确实没错。

    如果当时扶江县也有运河,日子不至于这样苦。

    但这都是过去的事了,再想也晚了。

    等会,不是在说化肥吗,怎么扯到运河了?

    下一刻魏大人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只听扶江县知县纪炀道:“如果能重修运河,那就好了,连化肥送到常华县都能节省时间,价格肯定会更便宜。”

    这句话说完,衙门所有人全都看向纪炀。

    常华县魏大人跟小吏们齐刷刷盯着他,扶江县在旁边跟着的玉县丞两个捕快也同时盯过来。

    所有人只有一个想法。

    他们没听错?!

    纪知县在说什么?

    重修运河?!

    还跟化肥扯到一起?

    难不成他们常华县为了化肥能够便宜,就给你们扶江县修运河?

    这不是天大的笑话。

    做梦都没那么好的啊。

    他们就算买高价化肥,也不可能给你出修运河的钱。

    这是听错了吧?

    肯定是!

    谁料扶江县知县语不惊人死不休,又道:“方才魏大人也说了,两个县之间的距离不过五十里,算是多出来的路程,直接把运河修到扶江县城,也不到一百里。召集五千人,不到一年便能完工。”

    “临近常华县的凌家湖,玉家湖,这里的湖水也是运河的水从地下渗透,其实很好挖的。”

    “停,停一下。”魏大人直接打断纪炀的话,近乎嘲讽道,“纪大人,我好像还没答应吧?”

    “不过是让化肥降价,值得我同你多修段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