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小知县 > 第111节

第111节

作品:小知县 作者:桃花白茶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他确实对不起马家湾的姑娘,他更对不起好心把他当远方亲戚收留的那户人家。

    刚开始来的时候,一个月一封信,后来便是两个月,甚至三个月。

    他并非无心之人,只是说什么都晚了。

    在他冒充丘益川的时候,已经晚了。

    其实能当丘益川很好,当扶江县的小吏也很好,入赘那户人家的日子也不错。

    当然,做纪炀真正的手下更好。

    是被绑船上回去被弄死,还是李宾死了,老老实实当丘益川,似乎很好选择。

    等李宾狠狠磕头,众人都明白,他已经有了选择。

    拿到他所有口供,看着李宾被关进柴房,平安忍不住道:“少爷,为何如此宽厚?他可是在你身边的细作。”

    “没查到他来历之前,我确实有杀他之心。”纪炀淡淡道,“敬泉,你说吧。”

    玉敬泉叹气:“他家其实跟户部左侍郎并无纠葛,只是他手下的庄户人家而已。他跟左侍郎小妾其实有婚约,两人青梅竹马感情很好。”

    “但表妹貌美,手下强行掳去送到左侍郎府中,两家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左侍郎知道此事,却并不在乎,之后选人来做细作时,反而用这个威胁李宾。”

    “李宾无奈,从此变成丘益川。以后的事你们都知道了。”

    “罚了他又如何,根源不治,依旧有无数个李宾,王宾,赵宾。”纪炀深吸口气,“户部左侍郎,好个左侍郎。”

    让丘益川回扶江县,至少还能安抚马家湾无辜被连累的人家,他老老实实在那地方种田,自己自然不会多说。

    能装一辈子好人,那也算个好人,好丈夫了。

    虽说那里有流水的知县,但几个村的里长都是自己熟人,让他们看着丘益川,他这辈子也作不了妖。

    “所以他因为愧疚,所以对他家娘子特别好?在那家干活也勤快?”卫蓝咋舌。

    不过刚出扶江县,他们这些人已经感受到外面艰难。

    之前灌江府的事让他们震惊,现在汴京更是杀人不见血。

    玉敬泉道:“大人,李宾处置了,那剩下的事?”

    汴京这个亏肯定不能白吃,他们知县不是个不记仇的人。

    纪炀自然是个记仇之人,而他记仇会记得明白。

    而且留下李宾并非只是心善。

    以后的翻盘还要有人证在才行,这李宾可是张不小的牌。

    汴京那边还要好好筹谋,纪炀看看手里李宾的招供,这些事平时不算事,真折腾起来确实麻烦。

    可看了几眼,他反而又笑了。

    算个什么东西,左侍郎就这点本事的话,还是早点让路吧。

    这边把院子收拾好,明日凌俊鹏跟卫蓝押着李宾回马家湾,还会告诉里长跟新知县章善看住他。

    具体原因并不用说,纪炀在扶江县的威信不是一句半句可以解释的,就算没头没尾的指使,那边也会照常办。

    以后丘益川这人是死是活,是留在扶江县还是被他带出去提审,不过一句话的事。

    他们押送人,自己跟玉敬泉租宅子,潞州城的生活要正式开启了。

    酒楼小院刚收拾利落,只听外面有人急匆匆赶来,焦急道:“纪大人,纪大人,伯爵公子。”

    “您快去知州府一趟,知州跟通判大人都在等着您呢!有急事要说。”

    纪炀看看天色,这会天都黑了,有什么急事?

    还让知州贴身小厮过来传话?

    众人下意识围过来,报信的人也不卖关子,直接道:“汴京来信,陛下,陛下让您回汴京!”

    “还让您即刻启程!”

    ???

    陛下他没事吧?

    自己刚要开始潞州城生活,怎么突然要去汴京?

    玉敬泉立刻道:“去汴京做官?”

    “信里没说是不是做官,反正点名要您过去。”小厮赶紧道,“您快跟我来吧,见了知州大人咱们再聊!”

    只是去汴京,不是做官?

    纪炀更是迷惑,可事不宜迟,不管什么事,去看看再说!

    第62章

    纪炀赶到知州府里, 潞州通判果然也在,两人手里拿着汴京公文, 有些拿不定主意。

    关键是, 不明白陛下怎么想的。

    等纪炀来了之后,三个人一起坐下来,同样拿不准主意。

    这本是朝廷例行公文, 平时也不会有什么大事,但这个月的不一样,忽然添了句, 听闻潞州城知县纪炀不错,可召到宫里一见。

    除此之外, 再也没有第二句话。

    既没有说明让纪炀过去的原因, 更没有说去了做什么, 也没说去了回不回来。

    只是听听说他不错, 所以要见见。

    这还真是, 真是没法说!

    甚至想要揣摩上意,都摸不清路数!

    通判, 知州, 纪炀, 也算整个潞州的聪明人了, 更深谙为官之道,也想不明白其中意思。

    纪炀干脆道:“不多想了,反正公文让下官去, 那下官肯定要去汴京一趟。”

    只是很多事情都会有变化,更要重新筹谋了。

    通判跟知州点头, 他们也是这样想的。

    真是没想到, 在潞州城各个部门跟他们抢人, 没想到陛下也惦记着纪炀任期满了的事。

    细细算下来,纪炀一个人任期满,盯着的人却有无数。

    不说身边的属下,潞州这边各部盯着,汴京那边不少人家也盯着。

    但也不奇怪,谁让纪炀跟别人不同。

    通判开口:“这次去汴京,不知道所为何事,就算能留下,也务必要小心。”

    几乎所有官员的努力都是为了去汴京。

    潞州城这些官员,上到通判,下到小吏,谁不想去汴京做事。

    纪炀这次却被陛下召过去,估计消息传出去,能羡煞不少人。

    可别人也就算了。

    纪炀?

    通判知州对视一眼,对他其实未必是好事。

    纪炀见两人表情,也隐晦道:“羽翼未丰,确实不好留在汴京。”

    他在下面再厉害,也不过是个知县,纵然功绩卓然,可放到汴京那种处处是能臣的地方,他这点事确实也够突出,但还不够脱颖而出。

    这差别可大了。

    如果他有鼎力相助的家族,那倒还好。

    可惜。

    他家的事,连汴京卖茶汤的人都知晓。

    但说再多,该出发还是要出发的。

    陛下让他尽快出发,那就不能慢。

    知州跟通判想了想,两人合写了一封信交给纪炀,他们两个跟翰林院的文学士关系不错,他也算翰林院除三大学士之外的第四人。

    有这封信,可以帮纪炀挡个灾难。

    纪炀收下,再次谢过两位大人。

    等他回酒楼小院的时候,夜色已经深了,江小子跟江乖乖困到睁不开眼,但还是想跟着等消息。

    两人不同其他孩童,自小经历让他们很会察言观色。

    晚上说什么都睡不着。

    纪炀摸摸两人发顶,无奈道:“你们两个,可能要回扶江县一趟了。”

    回扶江县?

    江小子江乖乖同时看过来。

    主要是他去汴京,这一去不知道多久,甚至不知道去做什么。

    但有一天他很明白,肯定不会留在潞州。

    不仅他这么认为,知州跟通判同样如此分析,陛下对他只怕另有安排。

    只是不知留在汴京,还是派到其他地方。

    因为想让他在潞州城做事,就不会让他千里迢迢回汴京了。

    他前途未卜,既不好带着两个小孩长途奔波,更不好把他们留在人生地不熟的潞州城。

    算来算去,还是先送到扶江县更安全。

    让韩家帮忙照顾,等自己任地定下,再来接他们俩。

    两个小孩明显有些委屈,可纪炀一说,两人下意识便点头。

    这么乖巧的弟弟妹妹,纪炀看得都于心不忍,承诺道:“此次去汴京,估计三个月之间有结论,到时候无论我去哪,都来接你们过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