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小知县 > 第164节

第164节

作品:小知县 作者:桃花白茶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至少现在衙门办差的人,特别是知县大人的人,不会对他们呼来喝去,手里更没有鞭子。

    不懂的地方,还能反复问,不会挨打。

    这日子。

    是真的?

    旁的不说,田租没有利息,已经让他们很多人松口气。

    至于说什么亩产一百二十斤。

    他们就算拼命也要做的,而且他们也会制肥,到时候多多施肥,多跑几趟挑水,一切都会好的。

    相信知县大人,他们也只能相信了。

    等到十二月二十三小年。

    纪炀终于从这些公务里抽身,等他再看到五姑娘的时候,见她穿了简单利落的衣裳,正跟着韩家的大夫学把脉。

    五姑娘见他眼神,颇有些不好意思,也知道纪炀不会阻拦,认真诊脉之后才去找纪炀。

    纪炀手一伸:“帮我也看看?”

    没想到五姑娘还真的把手指搭在纪炀脉搏上,认真道:“熬夜劳累,多歇歇,不用吃药。”

    说过,两人都笑。

    这还用诊脉吗,两人朝夕相处,这还不知道?

    只不过最近太忙,不是这个先走,就是那个晚归。

    这会也是抽空说会话。

    但话还没落下,就见卫蓝领着人过来,卫蓝身后是四个书生模样打扮的人,其中两个看着风尘仆仆,应该是赶路而来。

    卫蓝介绍道:“这两个是从隔壁今安县来的,另两个是太新县本地人,他们都是秀才之身,想求见韩潇韩先生,说以前是韩家私塾的学生。”

    韩家私塾学生众多,指点过的也多。

    裴县令就是其中之一,这四个更是。

    他们听说韩潇韩先生跟着新知县过来,大家各自写了书信,凑了盘缠过来,想求见韩先生。

    这约莫就是地方有个学儒的好处。

    比扶江县乱百倍的地方,还能培养好几个秀才出来。

    他们过来的目的显而易见,为了接下来秋试努力,自然要好夫子教导,韩潇就是附近最好的人选。

    其中一个秀才开口拱手道:“其实,其实我们早知道您的名字,我们几人本想凑了钱去扶江县的。毕竟韩夫子他们都在那边,也有老师在。”

    “对,原本打算攒两年就去,没想到,没想到您跟韩先生都来了太新县,所以,所以便冒昧打扰。”

    纪炀看看他们,见四人的表情,就知道他们真的这样想。

    想跟着老师去更安定一点的地方读书,没想到他们反而过来。

    不过还知道他的名字?

    纪炀笑:“那你们稍等,让人去问问韩潇在哪。”

    五姑娘也笑:“我先去忙。”

    纪炀点头,目送她给学习看诊。

    他正好要回衙门,干脆去找找韩潇。

    但纪炀没看到背后四个书生秀才的眼神,所有人都是同一个表情。

    这就是纪炀啊!

    他们虽然人在灌江府,可也知道纪炀的。

    因为听说韩夫子举家搬到扶江县之后,他们就在了解扶江县的情况。

    越了解,越敬佩这位知县大人。

    这也是他们四个想去扶江县的原因之一。

    便是中不了举人,留在那教教学生,好好生活也行?

    反正比灌江府强的。

    谁料他们还没凑够盘缠,纪炀纪知县,加上韩家家主韩潇,就来了灌江府?还到了太新县?

    原本内心还在犹豫,可近来发生的事,让他们急切想来太新县衙门,更不知到底是想见韩潇韩家主,继续拜师读书。

    还是想要追随这位在灌江府不是很有名气,但实在厉害的小知县纪炀。

    这会见到本人,谁眼中不透着激动。

    纪炀在跟韩潇说学生的事,丝毫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被追随的对象。

    韩潇对学生们倒还好,指点他们学问对他来说并不费事。

    但他却看向纪炀,摸摸下巴道:“对了,你是不是很久没读书了。”

    ???

    不是吧?

    “从扶江县离开,你在潞州,又去汴京,现在在此。应该是没空的。”韩潇下定决心,“之前你的文章,考个秀才,勉强中举不成问题。”

    “反正马上过年,接下来都会很清闲,要不然趁这个时间,读些晦涩的书?”

    在扶江县,韩潇就一副劝学的模样。

    但那会不是很熟,也只能扭扭捏捏来劝。

    纪炀知道,他是可惜自己不能去科举了。

    现在呢?

    现在熟悉了。

    就直接开始劝了???

    他刚从公务里脱身走两圈啊!

    “这事正好提醒我了,我单独给你出试题。”韩潇拍拍纪炀肩膀,自己不会觉得辛苦的!

    只要能让纪炀文章越来越好,这条路越来越通畅!他也算对得起自己读过的书了!

    当天晚上,纪炀面对厚厚的试题无语凝咽。

    行吧。

    虽然他见过皇上,斗过豪强,宰过匪徒。

    这作业,该做还是要做。

    写吧,写到开春就行了!

    第76章

    纪炀奋笔疾书, 五姑娘也不例外。

    一个读四书五经,一个读医经, 旁边还有两个小孩在写字。

    昌盛三十五年最后几日, 倒也过得自在。

    最近几日,总算有些过节的气氛,安置在衙门附近的百姓也找来鞭炮, 算是热热闹闹过个年。

    大年三十纪炀带着人去送了饺子,又回到衙门。

    现在的衙门里面,已经跟他刚来的时候不一样了。

    最近年节, 刘县丞,鲍主簿, 都已经回各自地方过年, 他们带来的小吏捕快也都回家。

    裴地的小吏捕快, 也没留下几个。

    现在这里面, 基本都是自己人。

    纪炀总算有机会跟王伯送来的人熟悉熟悉, 送来十个家丁,还有五姑娘的三个丫鬟, 两个嬷嬷。

    一共十五个人。

    丫鬟嬷嬷们都在后宅做事, 再派两个家丁保护。

    其他八人则跟着玉县丞, 卫蓝做事。

    凌县尉现在还跟在纪炀身边, 也算保护。

    有自己熟悉的人,纪炀更加安心。

    纪炀让负责安全的卫蓝着重注意一下被安置在附近的四个书生,特别是从刘地来的那个, 不要让他接近衙门前堂。

    卫蓝开口:“大人觉得他有问题?”

    “先看看,不要打草惊蛇, 愿意学就学, 不要进前院即可。”

    前院都是办公的地方, 不知道会不会夹带东西进来,又或者带个什么物件进来。

    有这些人把守,倒也不是问题。

    其中家丁最高最壮的辛顺,纪炀很是喜欢,这人力气足,又肯做事,还跟名字一样,很听话。

    不过还是让他看护后宅更好。

    大家对这些安排自然没问题,等他们熟悉到开年,太新县衙门,就真正是他们的地方了。

    纪炀则捏着书本,吩咐这些事情之余,还要读书,太难了。

    眼看江小子被凌县尉喊到院子里练武,不由竟然有点羡慕?

    可看着厚厚的试题,还是刷题吧。

    他在汴京那段时间,也算知道这些大臣们的知识储备,如果不多看书,他们骂你你都听不懂。

    为了能听懂怎么骂人,多看书。

    韩潇暗地里辅导纪炀,明面上也在跟那四个书生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