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小知县 > 第185节

第185节

作品:小知县 作者:桃花白茶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说到鲍家的时候,韩潇笑笑,换做纪炀接口:“往北去山脉地方,这地方田地可不少。”

    纪炀两人把几处重点田地说得清清楚楚,又拿出一张简易地图。

    上面哪哪的田地,田地种什么,是上等田,还是中等田,全都标注的清清楚楚。

    还想隐田?

    做什么梦呢。

    这地图明显是最近更新过去的,连石桥都给画上去。

    三家管事一看,立刻收回账册。

    听说三家回去又是摔盆砸碗。

    纪炀,纪炀怎么什么都知道!

    他是在三地闲逛,但他能全都记住?

    纪炀能记,但只能记一部分。

    可他手底下的人数以万计,最了解当地田地的,可不是什么家主,也不是什么管事。

    有谁比种田的百姓更了解哪哪有田地,田地什么情况,田地种什么?

    自从五月份减田租的事定下,还有不少百姓过来商议买回自己抵押田地的时候。

    这张从纪炀初到太新县便开始绘制的地图,已经着手绘制。

    在百姓们一点点补充,填补之后。

    三地的田地已经了然于胸。

    一个百姓知道一点点东西。

    那没关系,上百,上千,上万名百姓,还能不知道?

    就算不知道,他们也自愿去丈量,没有尺子,可以用手,用脚,用一切能用的工具。

    他们整天在田地里做事,也没人会发现异常。

    邻居倒会发现不对劲。

    但邻居也在做同样的事啊。

    就算有人去告发。

    那三家又能怎么办。

    更何况,百姓们虽然不懂知县大人的用意,但依旧乖乖听话。

    他们已经知道听知县大人话的好处,尝到了甜头,得到了信任。

    便会守口如瓶。

    试想,随处可见的百姓都成为你的眼线。

    这图还不好画?

    纪炀的太新县田地图,让所有试图隐田的人户白费心思。

    这信任不是凭空出来的。

    是纪炀跟他的手下们,是林婉芸跟大夫们一点点做出来的。

    谁不知道知县大人在为他们的吃饭努力,知县夫人在为他们的健康努力?

    不知道的全是瞎子!

    不知不觉中,太新县的局势已经有了很大改变。

    纪炀的靠山,再也不是定江关的将士,也不是利用裴家私兵当后盾。

    而是此处的百姓,最穷苦的百姓,也是坚强的后盾。

    不管三家如何生气,太新县田地图拿出来,他们也知道隐田的不成了。

    往年根本不用这么麻烦,他们说有多少田地,当地官府就认多少。

    谁敢否认?

    今年不仅要免田租,还要把隐田的田税交出,还有修桥出的钱。

    泥人都有三分土性,更不用说这三家谁都不是泥人。

    想也知道,他们又在暗暗想什么馊主意。

    纪炀并不去管,而是看着陆陆续续补运过来的麦子,一点点填满粮仓。

    今年的田税,算是收尾的很完美。

    只要做最后的计算,算出今年的田税。

    该交的交,该用的用。

    要知道去年开仓放粮给百姓们后,他们太新县衙门可不怎么富裕。

    现在田税上来。

    很多事情都可以继续办。

    比如说卖了粮食之后,就可以买羊买牧草。

    再比如说,填充本地粮仓,维持衙门运转,再或者照拂百姓。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部分按理说应该交给灌江城。

    但纪炀另有打算。

    交给现在的灌江城,也只是打水漂而已。

    不如做些更有意义的事。

    百姓那边喜气洋洋,算着今年多了不少粮食,终于不用像之前那样饿到发抖。

    衙门这边忙着清点粮草,沉甸甸的谷子,总会让人心情极好。

    等清点结束,衙门爆发小小的欢呼。

    今年一共收了近两万万斤粮食,按照现在的麦价,折合银子四万七千五百两。

    比去年多了一半还多。

    这些有近九成都是从三家手里抠出来的。

    有了这些银子,太新县可以做许多想做的事。

    之前说的牧场建设,牧场牲畜,牧草,都可以一一购买。

    太新县衙门的捕快小吏也可以重新招收,还可以拿出一部分银子出来,做扶江县一样的事。

    帮贫苦百姓修缮房屋,备好过冬粮食等等。

    韩潇看着纪炀大笔一挥,又在做利民工程,当下明白玉县丞走的时候,对他说的话。

    “等太新县收到今年的田税,一定要制止知县大人。”

    “他真的会随便花钱!”

    玉县丞没说乱花钱。

    只说随便花钱。

    因为这些事虽然很有用,但要留一点啊!

    衙门,真的,不能,太穷!

    韩潇终于明白,玉县丞咬牙切齿说的话到底什么意思。

    现在麦子还没换成银子呢,知县大人就开始想着怎么花了。

    虽然不是他自己享受,是给百姓们做福利。

    可这也太快了?

    韩潇心里半是感动,半是跟之前不同。

    好像心里的丧气也少了点,虽然表情还跟之前一样,可也渐渐发现,把所学变成所用,是件十分愉快的事。

    衙门今年的田税清点完毕。

    如果在扶江县,这时候就要拉上粮食送到潞州城了,把田税交到漕司,算是完成今年县城的税赋。

    但像太新县这种,原本一个县城的面积人口都大都多,更是三合一的大县城。

    一般来说就不会自己拉着粮食过去。

    再说,附近的山贼流寇可是盯着粮草的。

    平时不敢抢,但换成是粮食,他们肯定有心思。

    所以基本都是由灌江府内的大小粮商亲自过来收粮。

    把粮食换成银子,到时候衙门也方便去灌江城交今年的田税。

    时间到七月,灌江城内大小粮商已经出动。

    今年的麦子价格还算不错。

    应该能换不少银钱。

    但太新县的人渐渐发现。

    灌江府那么多粮商,收了十几个县城,西边今安县,东边文饶县,全都收了。

    唯独拉下太新县。

    如果刚开始还只是怀疑。

    等这些粮商们返程的时候,这些怀疑已经成真。

    听说西村一家人户,还去隔壁今安县问了那边的粮商,说他家有些余粮,能不能卖了换钱。

    那粮商原本满口答应,一听他是太新县的,立刻摇头,说什么都不去。

    最后只讲,他们知县得罪灌江城的厉害人物,厉害人物不让粮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