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鉴罪者 > 分卷阅读233

分卷阅读233

作品:鉴罪者 作者:吕吉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衣着的款式和颜色,显然是某个全国知名外送平台的员工制服。

    那年轻人大概是刚刚送完外卖,两手空空,准备跨上自己的小电瓶车,然后似乎被镜头外的某个人截停了下来,扭头看向右边。

    “原始画面的像素实在太差了,光线又不够好,我虽然进行过修复,但只能看到他嘴唇动过,应该是说了话的,但唇形看不清楚,没法读他的唇语。”

    技术组的黑框眼镜警官说道。

    他是市局里数一数二的影像专家,经他手里处理过的图像文件,即便是一片马赛克也能给你抠出眼耳口鼻来。若是连他也说没法处理到能看清唇语,那大概就确实是没辙了。

    画面里外送小哥停顿的时间很短,很快的,众人就看到他一边扭头,一边举起了手,朝某个方向指了一下。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抬头跨上自己的小电瓶,一踩油门就溜了。

    “这!就这儿,注意看了!”

    黑框眼镜的警官大声提醒道。

    然后众人看到镜头右上角一闪,有半个人的身影进入了画面之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秒,但他们依然看清了那人映入屏幕的半张脸上,戴了一个白色的大口罩。

    “没错,就是他!”

    有个警官指着电脑截图,大声叫起来,“12号那天晚上,便利店里拍到的那人,穿的衣服和戴的口罩就是这样的,他就是我们要找的嫌疑人x!”

    一般来说,在鑫海市,一个外送员的覆盖范围,直径一般在二到五公里,而且工作时间很难确定,要找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不过世上无难事,在警方铁了心一定要找到一个人的时候,效率还是非常高的。

    两个小时之后,专案组的警官们就通过外卖平台锁定了平日在泰丰雅苑附近活动的二十多个外送员的名单,一个一个排查下去,很快就找到了12号晚上监控视频里拍到的那个年轻人。

    “啊?”

    被戚山雨和林郁清截下的时候,那名外卖小哥刚刚送完单,正蹲在路口,一边休息,一边刷着手机等抢下一单。

    忽然被两个身穿制服的警察拦住,他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12号晚上?泰丰雅苑?我、我啥都不知道啊!”

    “你看,这照片里的人,是你没错吧?”

    林郁清递过监控视频的截图,递到外卖小哥面前。

    照片是经过技术组放大和处理过的,清晰度比原始视频提高了起码两个等级,已然完全可以看清画面中的人的五官了。

    小哥接过照片看了两眼,呐呐地抬头,“嗯……应该是我没错……”

    “你记不记得,当时拦住你的人长什么样子?又跟你说了什么?”

    林郁清收回照片,追问道。

    外卖小哥用力地皱起眉,苦苦回忆了将近半分钟,然后忽然抬手一拍自己的脑袋,“啊,我想起来了!是那个戴着口罩的男人,对不对?”

    他兴奋地回答道:“我记得,他当时是跟我问路来着!”

    作者有话要说:被祖国南北温差打败,五一出门一趟,回来就感冒了_(:з」∠)_

    第163章 9.dark water-18

    “问路?”

    林郁清重复了一遍。

    对于这个答案, 在专案组的警官们开会讨论他们两人会说些什么的时候,确实有人根据外卖小哥的动作, 做出过类似的猜测, 不过听到外卖小哥的回答,林警官还是不由得再度确认了一次,“他找你问了什么路?”

    “这……都好几天前的事儿了, 我就随口说了一句,怎么会记得啊……”

    外卖小哥挠着头,一脸为难的表情。

    “你仔细想想,认真地想想!”

    林郁清自己的记忆力一直非常的好,小时候还专门参加过记忆加强训练营, 别说是几天前和人说了一句话,就算是半个月前某日某顿的菜谱, 只要给他点儿时间, 他也能一样不差地回忆起来。

    所以他对普通人的记忆力其实是心里没数的,看到外卖小哥那迷茫又无辜的表情,林郁清简直想扑过去抓住他的肩膀用力摇晃,好把那段不知被他丢到哪个犄角旮旯里的记忆碎片给晃荡出来。

    要知道, 这可是他和戚山雨合作的第一个案子,对暗恋了自家搭档十好几年的小林警官来说, 非常具有纪念意义, 他很想漂漂亮亮、完完美美地将它侦破。

    “好、好!”

    外卖小哥皱眉努嘴,五官都挤得跟包子似的,手挠完了头又去挠下巴上那颗刚冒头的青春痘, 显然是被催了以后,也是急得不行,“我、我仔细想想,你们让我仔细想想……”

    戚山雨却伸手拦了拦,示意林郁清不要着急。

    “你又是怎么记得有人跟你问过路的?”

    他没有继续追问,而是引导着对方从他已经想起的事情上,开始回忆当日的细节。

    这个方法是他以前还跟安平东搭档的那段时间里,从资历比自己老练得多的前辈身上,耳濡目染学到的。

    因为警方在问询案情的时候,经常需要关系人回忆过往某件事的某个细节,可以是几天前的某时某刻,他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甚至是几十年前,某人在离家时穿的什么,身上带了什么等等。

    而人的记忆有顺时遗忘的特点,绝大部分人的记忆力也只是泯然大众,往往很难清晰和准确地回忆起那些已经过去了一段时日的琐碎事情。

    所以这就要求警察在问案的时候,适当引导和提点他们。

    但引导不是误导,他们不能用主观的想象和已知的信息去提醒关系人。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比如这桩案子里面,警方发现嫌疑人X两次进入泰丰雅苑的时候,他身上都背着一个藏蓝色的帆布包,而且后来翻查出12号的监控,众人也确实看到X和外卖小哥对话那会儿,他身上也依然斜挎着那个破旧的布包。

    但警方却不能在问询的时候,向这位外卖小哥提起“藏蓝色帆布包”这个关键词,即使小哥记忆出现偏差,把X背着的背包颜色记成了黑色或是白色,他们也不能纠正。

    这一切的问询要领,都是为了保证证词的可靠性和客观性,以免警方在办案时先入为主,用自己的主观意志影响到了证人的记忆和判断。

    所以,警方在问话的时候,只能从证人已经想起的细节入手,引导他们一点一点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来。

    “哦,这个啊!”

    对于戚山雨的这个问题,外卖小哥倒是回答得很干脆,“那人大热天的戴着个口罩,打扮得那么奇怪,还是在我刚送完单准备上车的时候拦住我的,所以我就记住了啊。”

    说道这里,他又立刻“哦”了一声,“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