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观沧海 > 分卷阅读170

分卷阅读170

作品:观沧海 作者:枫桥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苍梧武尊是被我送到这里来的”

    他言下之意很明显,方婧慈却只摇摇头,语气有些苦涩:“但你却不知道,苍梧城欠你母亲的,是她的整个人生。所以我没有资格怪你,因果轮回,都是应该的。”

    她转身从影卫的手中接过托盘,抬头望向天边将落的夕阳:“以后千百年,苍梧城都不会再有城主了。正因为苍梧城是我的家,所以于我而言,它既是责任,也是枷锁。托盘晚些时候过来取,帮我谢过陛下的酒,他合该是九州之主,这盛世会如他所愿。”

    ……

    暮色苍茫,天边星斗闪烁,待整座皇城彻底融入夜色中时,暗狱内取回的红木托盘被呈到了敬诚殿的御案上。

    凌烨扫了一眼纸上的字迹内容,他手边是大胤开国时赐予苍梧方氏的丹书铁券,苍梧城主令牌和鎏金印章,以及苍梧城内外所有的明暗布防图。

    方婧慈的来意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凌烨听到皇城守卫军禀报的时候,本也以为这位女城主是来谈条件要人的,但却没想到,她是来交还方氏地望,以及赴死的。

    大胤开国的时候,太祖曾在太庙对天地立下重誓,一起打天下的十六姓氏,其世家地望永不收回,苍梧方氏就是其中之一。

    就如同五年前参与齐王谋反的砚溪钟氏一样,即便凌烨能诛其三族,但今日的砚溪城依旧还是钟氏的地望。坐在城主位置上的那个人,纵然是他选的傀儡,也还是得姓钟——砚溪钟氏的钟,朝廷依然不能在此设知府。

    方婧慈今日将丹书铁券和城主令印交还到他手中,从此苍梧城便就再不是方氏地望了。方婧慈提的条件并不算过分,她会和方鸿祯一起死,但是家族里的老幼妇孺,以及并未参与此次敬王叛乱的族人,和她的儿子方修然,凌烨要留下这些人的命。

    她会说服方鸿祯,交出敬王大军的行军布阵图,以此来交换她儿子的命。

    凌烨最终还是允了。

    这位女城主进殿的时候,便做好了交还一切的准备,凡苍梧城城主的种种全都带齐了。她出去的时候,只问凌烨要了一壶酒。

    凌烨目光落到托盘里详细的手书上,他拿起来看了一遍,唤来影卫吩咐道:“和昌州送来的芮何思的口供一起,八百里加急送到中州前线朔安侯处。”

    中宛边界的交战旷日持久,但彼时的昌州乱局已经落下帷幕,定康城已被宁州驻军接管,定国公府的男丁女眷被全部拿下,不日押解帝都候审。

    定康战事一毕,从颖海过来的昌州驻军又在谢嶙的率领下疾速奔赴东海前线,支援同东瀛西洋联军作战的连松成。

    苏朗启程回帝都复命之前,和星珲一起再次回了趟颖海。

    时隔数月,在战火和瘟疫里疮痍满目的不夜城,终于在夜幕降临后又一次点亮了满城的璀璨明灯。

    苏朗和星珲抵达颖海城下的时候,正是华灯初上时分,远处金碧楼台映入眼帘,心头百感交集。战乱人祸过后,方知今日繁华太平来之不易,软红香土下,埋藏着的是很多志士仁人的血。

    翌日清晨,他们起了个大早,骑马去了趟城南卖早点的铺子,他们家的炸小黄鱼酥香软口,是苏大宝最爱吃的。

    小小的一个土包,埋在城外虹开屿下,这里的阳光最盛,晒太阳很是舒服,苏朗当初择了这里的一寸地,直到将那幅澜江洪波的水墨图还给周敏才,他才第二次再来到这里。

    星珲伸手握住他冰凉的手,那日他不在苏朗身边,是如何发生的他并没有去问。他回到颖海的那天夜里,院落门前挂着一盏白灯笼,苏朗落在他颈肩的那滴泪,烫的他心口一窒。

    苦痛封于心底,生活还需前行。

    七月流火,昌州战后收尾已毕,苏朗和叶星珲启程返回帝都,路上恰好碰到了同路的萧高旻和叶书离。

    叶星珲和萧高旻有正事的时候还能暂时握手言和,同心协力一下。可一旦闲下来,这两人就又开始看彼此不顺眼了,去帝都的一路上就没消停过,走了一路就掐了一路。刚开始的时候,苏朗、叶书离以及护卫们还会拉一下架,几次过后,整个车队就再没人理他们俩了。

    扭打了一路,抵达帝都的时候,两人武功居然还精进了些许,倒也不算白折腾。

    从昌州押解回来的一干人等悉数关入天牢,不日三法司会审。

    苏朗他们四人面圣禀完昌州事宜后,就一同去了武英殿,刚进去正巧就碰着了被谢初大统领堵在殿门口一脸心虚的楚珩。

    星珲就好像没看见他大师兄的求救视线似的,干等着看好戏。叶书离就更是过分了,从怀里摸了一把瓜子分给星珲和萧高旻,时不时地还在一旁添油加醋说上两句。

    苏朗没和他们一起闹,只到武英殿和谢初打了个招呼,就又折返回了一趟敬诚殿。

    凌烨正在批阅奏折,苏朗刚才面圣的时候并未交还浮云地纪,这会儿他独自回来,凌烨并不意外。见苏朗带着剑匣进来请安,他抬头看了一眼,笑道:“免礼。”

    天子影卫上前取过剑匣,苏朗却没起,反而俯首拜了下去:“臣向陛下请罪。”

    凌烨讶然从折子上移开视线看向苏朗,过了片刻,复又笑道:“犯什么事了?”

    苏朗抬头:“臣越权矫诏,欲擅自调动宁州驻军。”

    凌烨扔下手中折子,笑容微敛,只淡淡“嗯”了一声。

    苏朗跪在下首,见陛下目光沉静,落在自己身上,却许久不语,一时间也拿不准陛下是什么意思。过了半晌,才见皇帝面无表情地缓缓道:“你没让朕失望。”

    苏朗心里一惊。

    刚才的深沉颜色仿佛只是个须臾闪过的幻影,一眨眼间皇帝又是和颜悦色,声音里甚至还带了两份笑意:“行了,事急从权,不算矫诏,起来吧。”

    苏朗借浮云地纪在昌州做的事,他当然知道,只是没有提。尽管天子影卫出身的怀泽总兵以及谢嶙的部队在宁州驻军被浮云地纪调动以前,都已经到达了颖海,但这并不能抹去苏朗曾经的越线举动。他不提,是因为他在等颖国公府自己选择说与不说。

    皇帝的信任从来没有理所当然,容忍有限度,所以臣子才不可骄。

    那时苏朗并不知道,今日他御前请罪,此后百年,颖海城依旧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作者有话说:

    完结章只写好了一半,明天中午来看。越到完结我脑子越卡T_T,就是要写什么都知道,但每句话都不满意的那种,我可能有毒。

    第112章 归海(正文完结)

    宣熙十一年是一个不太平的年岁。

    二月,昌州闹了一出惊天动地的州试舞弊案,本以为只是一场世家争权引发的闹剧,却不想九州一切风浪自此而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