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别让夫人不开心 > 第二章

第二章

作品:别让夫人不开心 作者:简薰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无法反抗下,母女离了京城,羊氏直到出了京才发现自己已经有孕,一路辛苦不用说,蔡氏派来监视他们的人并没有因此心软,他们只知道主人交代,这对母女要走得越远越好。

    姜苒如果是真正的古代人,肯定不能适应这样的落差,她做错了什么要被赶?但她是穿越人,心智年龄也有二十几岁,所以能懂。

    在进入旅行社之前,她曾经打过几年篮球业余联赛,平均每场得分十二,平均助攻三次,算是不错的成绩。换了教练后,教练不喜欢她,开始让她坐冷板凳,从先发五人到万年板凳,然后她想解约换队,教练也不放人,就这样拖着她两年多,直到合约满她才顺利转到其他队伍。

    篮球球员的职业生命有限,她就这样浪费了两年多。

    即使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都有很多事情没道理,何况古代。高人说克,那就是让姨娘一辈子无法翻身。

    羊氏老实过了头,连分辩都不会,姜苒永远记得大厅上的羊氏那样不知所措,彷佛她真的错了,彷佛她真的吃掉蔡菊芳的好运。

    不得不说蔡氏派的人太狠,把老太太跟姜聪文给的安身银都偷了,只剩下姜苒贴身而藏的一把银珠子——是亲哥姜强给的。姜强是胡氏的儿子,一向疼这庶妹,知道她要被赶,小孩子帮不上什么忙,也来不及跟管帐嬷嬷拿钱,把小抽屉的零用倒进束袋便跑去千卉阁,塞在妹妹怀中。

    姜苒没给羊氏保管的原因也很简单,想留着做纪念,没想到却成了救命钱。

    靠着那些银子买了小砖房,买了绣线,买了好布,舍得花钱买花样子,一针一线的开始,然后把孩子拉拔长大。

    孩子们不瘦,但也胖不起来。小时候就算了,现在十岁,真的挺尴尬,姜兰还能学学刺绣什么的,姜和到底要怎么办?想去客栈当小跑堂,多的是关系户在排队,轮不到一个外人;想去码头做事,人家又嫌他不够壮。只能去邻家帮忙翻翻地,打打杂赚几文零用,但总不能一辈子这样吧。

    羊氏道:「我原本只是心里想想,可是那赵婶子来说了京城富户找丫头的消息,我又起了心思,若你能顺利当上丫头,又能服侍得主人舒心,等贵人要回京,让和哥儿跟上一程也不是不行的。」

    姜苒觉得有道理,不过又想起另一个问题,「可是侯府门户大,和哥儿怎么进得去。」

    「娘多留了个心眼,当时走的时候把对牌一起拿了,和哥儿只要拿出对牌便能证明他是二房的人,何况,他跟你爹长得那样像,不是父子都说不过去。」

    也是啦,姜和真的跟姜聪文那个无情人长得很像。

    姜苒的嫡兄姜强,长得像过世的嫡母胡氏,家里几个兄弟姊妹也是一半像爹,一半像生母,但姜和真的是跟姜聪文长一模一样,连滴血验亲都不用。

    羊氏一脸自责又为难,「要是我们有银子可以买地来种,我是万万不会起那心思,和哥儿回侯府,福祸也不好说,但总得让他见一次生父,知道自己的来处,上祠堂,将来才能享香火。」

    姜苒很想说「和哥儿不回去那鬼地方」,「和哥儿要跟我们在一起」,但她说不出来,因为生活是很现实的,她可以养和哥儿,也不介意将来帮弟弟养孩子,可是和哥儿总不能这样无所事事的让姊姊养到五十岁。

    如果回到京城能被安排读书,考试,捐官,当然是最好。差一点的,给他几间铺子后分家,那也不错。总之,人要能养得起自己才能活得抬头挺胸,她若真的一直养和哥儿,才是害了弟弟。

    这个世代,女人能刺绣维生,男人碰针线,那是会被笑到头抬不起来。

    姜苒过去搂住羊氏的肩膀笑说:「那娘可得祈求女儿能应聘得上,女儿才能求那贵人回京时捎弟弟一程,不然什么都白搭了。」

    羊氏略微不安,「苒儿,你也觉得这样好吗?」

    「当然好,总比在这穷乡僻壤让妻子养要强。」

    吁,紧张。

    吃过午饭后,姜苒洗了个澡,换上最好的一套衣裳,鞋子则是逢年过节才会穿的那双,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这便出门朝镇上走去。

    祁员外的大宅很好认,她也很顺利找到贵人落脚处。

    原本是一间旧宅,听说二十几年前还是个举子的住处,不知道什么时候翻新了,红瓦白墙,沿着墙种了一整排的树,碧空如洗,青枝探头,鸟叫蝉鸣,一派夏日景色。

    姜苒说自己是来应聘识字丫头的,角门婆子让她等了一下,很快的另一个婆子来带她进入内院。

    姜苒乖乖的在廊下等,然后一个锦衣嬷嬷来了,一张晚娘脸孔,很严肃的审视她,然后问:「念过些什么书?」

    「《女诫》,《善心经》,还有《宝华经》。」

    那嬷嬷眉一挑,似笑非笑,「《宝华经》?」

    怎么可能?《宝华经》天下只有一部,在钦天监修法处,每逢皇太后寿辰,皇帝寿辰,皇后寿辰,宫中大典,钦天监才会请出经书来朗读。别说江南这地方,就算在京城,也是官宦人家的女儿才有资格听到的宝经,哪怕是名门贵女,品级不够也没那资格。

    之前文林郎的女儿不也在春宴时论起《宝华经》,想表示自己见多识广,结果被嘲了一顿,她就算知道经书内容,那也是转了好几手之后听来的,文林郎不过从九品下,还是个散官,他的女儿哪有资格进入皇宫磕头。

    炫耀?脑子坏了吧。

    而这乡下地方的乡村丫头居然说念过?

    这种装模作样的人她看多了,只怕是京城有人来到此处,提起过这部宝经,她仗着自己记忆好记得了经书的名字,这便拿出来说嘴,可是啊,自己虽然是老嬷嬷,但也是见过世面的,五十几岁的人,《宝华经》也有幸在服侍窦嫔时听过几次,可不是她仗着小聪明可以糊弄过去的。

    那嬷嬷哼的一声,「小丫头片子居然敢说谎?」

    「小丫头片子绝对不敢说谎。」姜苒便背了起来——她是故意说出《宝华经》的,她一定要入选,才能够存下银子给兰姐儿当嫁妆,才能够求贵人把弟弟带回京城。

    最好的方法,就是透露自己的出身,侯府之女给人当丫头,绝对够资格。

    那嬷嬷听她背得出来,眼神闪过一丝错愕,「你怎会这部经书?」

    「小女子六岁前生活在京城,是侯府二房的庶女,名字现在还在族谱上,出京之前,每年都会随着祖母进宫几次。」

    那嬷嬷点点头——原来是侯府的姑娘,至于会沦落到此,也就是后宅那点糟心事。

    男人争朝堂权力,女人争后宅权力,要说起来,后宅可能更凶狠。皇上做什么决定至少还讲道理,顾面子,论情分。但主母可能看不顺眼就可以打死人,京城里每个月都有被放逐的妾室,穷困潦倒已经算好运,至少还留下一条命,很多的妾室死了都没人收屍。

    这丫头能背得出来,至少听了几次也有,肯定有经历过侯府的华贵生活,现在却在离京城千里之远的地方应聘一个识字丫头……

    【豆豆公众号】

    01、添加订阅号(ddshu),及时了解最新台言更新发布信息;

    02、添加公众号(ddxsw),豆豆原创平台,作者授权,完全正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