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红楼之炮灰王爷奋斗史 > 分卷阅读50

分卷阅读50

作品:红楼之炮灰王爷奋斗史 作者:凌沧州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后,已不似之前繁荣。我求娶薛姑娘,太后未必不会答应。”

    想到这,心绪渐安,与水晏聊了一会儿政事,便起身告辞。

    次日清晨,早朝过后,水汷便去了太后的清思殿。

    太后见他来了,笑着道:“你妹妹刚走,你又来了,清思殿里,多年不曾这般热闹了。”

    清思殿后院里,淳安公主按着起身行礼的宝钗,笑着道:“好嫂子,身体可大安了?”

    宝钗尚不知发生了何事,听到这句话,满脸疑惑,脸颊绯红,还未接话,又听淳安公主说道:“你可别误会,南安王这会儿跪在母后殿里,求你做正妻呢!”

    水汷额头触及地板,咯的生疼,他的声音还有着少年人的清亮:“求太后恩准。”

    太后半垂着眼,看着跪在大殿上的少年,半晌,她抿了口茶,道:“你先起来吧。”

    水汷纹丝不动。

    太后叹了口气,道:“你们的心思,本宫都知道。”

    “薛家为皇商,这样的出身,是做不了天家子嗣的正妻的。更何况,你又是坐镇一方的藩王,王妃出身太低,以后对你仕途无益。”

    水汷道:“正是因为我为藩王,所以才求她为妻,这样才能使两圣放心。”

    太后身影一抖,眼中黯然一闪而过,端着茶杯的掌心紧了紧,道:“本宫膝下无一儿半女,这些时日,你常来清思殿陪本宫说话,本宫也将你当成了自己的孩子,待你与新帝并无二致。”

    明明是极为和颜悦色的说辞,水汷听了,却忍不住打了一个冷颤,想起秦远那日在道观的失态,更为担忧。

    废太子是太后一手带大的,情谊自然比旁的皇子深厚。当年废太子自焚一事,其中的隐情,太后未必不曾细细思量。

    开国四王,已有两王大权旁落,只有北静王与南安王尚有兵权。

    北静王娶甄太妃侄女为妻,甄太妃膝下有六皇子,尚有一争之力。五皇子是新帝一脉,七皇子又太小,想到此处,水汷冷汗淋漓

    十冬腊月,水汷却出了一身冷汗。

    想必太后已经知晓,当年废太子一事,新帝在里面做的猫腻,她抬举自己,未必没有存了把新帝拉下皇位的心思。

    水汷头抵地板,道:“太后待我的好,我都记得,只是人生一世,诸多磨难,与喜欢的人在一起,方有勇气去面对这百态人生。”

    “求太后恩准。”

    太后眼中精光一闪,放下茶杯,一步一步走到水汷身边。

    水汷看到褚红色宫装在自己身边落定,徘徊良久,一双保养得极好的手,带着赤金缠丝护甲,将他抵在地上的额头托起。

    水汷抬头,面前女子已近不惑,风华尤在。

    久处高位,通身气派里难免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威严,无论谁上位,她都是这个帝国最为尊贵的女子。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女子,她的眸子里却没有颐养天年的安详舒适,满是隐忍的悲伤。

    殿里的宫女太监们早被打发出去,竹星在殿前守着。

    太后冰凉的护甲划过水汷脸颊,她缓缓道:“汷儿,你是聪明人。”

    “新帝对藩王的态度,你应当比我清楚。”

    太后没有用本宫,也不再捏着平日里恰当好处颇为慈祥的嗓音,她的声音尖尖细细的,有着不符合年龄的娇媚,偏说出来的话却是掷地有声,不容置疑的。

    “新帝阴鸷,自己的亲兄弟都容不下,又怎么容得下你与水溶?”

    “北静太妃自以为聪明,装病在家,又让水溶娶甄太妃的侄女,她什么打算,我会不知道?我惯会装聋作哑,不过装作不知罢了。”

    “汷儿,你以为你的父亲,真的是战死的吗?”

    太后放下水汷,缓缓走上台阶。

    水汷瞪圆了眼睛,眼里全是红光。

    身上每一根神经都在绞痛,不可抑制的愤怒在他胸腔横冲直撞,支配着他的行为。

    水汷忽然站起,直勾勾地看着太后,想从她的脸上分辨出这句话的真假。

    “你父亲并非战死,而是有人故意要他死。”

    太后道:“你若不信,可以去问北静太妃,她比我更清楚。”

    水汷艰难道:“太后为何告诉我这些?”

    太后重新倒上茶,指了身旁座椅,示意水汷坐下,道:“你比你父亲要聪明,所以我想跟你做个交易。”

    水汷机械般坐下。

    太后短短几句话打乱了他的思维,父亲战死之事一直是他的心病,多年来他派了无数人去打探那场战役,得知的只字片语却引起了他的猜疑。

    今日太后的一番话,更是确定了他的猜疑并非无中生有。

    水汷迅速理清思绪,道:“太后请讲。”

    “你未到京城之前,北静太妃告诉我,说南安王府的到来会给我一个惊喜,如今看来,也担得起惊喜一词。”

    太后轻啜一口茶,淡淡道:“我所求不多,只要你还太子一个清白。”

    “你做的到,我便给你赐婚,并且帮你调查你父亲当年战死之事。”

    水汷苦笑:“您心里早就知道是谁害死我父亲的吧?”

    太后点点头,道:“此事甚大,你可以回去好好考虑一下。”

    大业五年冬,太后赐婚南安郡王与其弟。

    北静王府,北静太妃斜躺在贵妃榻上,小丫鬟轻轻给她锤着腿。

    北静太妃手扶额头,闭目养神。

    水溶进屋,带了一阵寒气,北静太妃微微皱了皱眉。

    水溶上前,让小丫鬟退下,亲自给北静太妃捶腿,笑着道:“母亲今日可好些了?”

    “放心,他们不死,我又怎么会死在他们前面?”

    北静太妃微笑道:“听说今日水汷进了宫?”

    水溶点头,道:“正是,下了早朝便去了太后宫里。”

    北静太妃漂亮的眸子里闪过一丝得色,道:“南安太妃看那庶子也太严,这么多年了,竟也没领到太后身边转转。”

    水溶不以为然,道:“若换了您,说不得您也是这般。”

    北静太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道:“那可不一定,若我是他的母亲,说不得天天领着他在太后面前转悠。”

    “这天啊,马上就要变了。”北静太妃幽幽道。

    宁国府内,秦可卿在徐朋义的调理下,身体渐渐恢复了起色。

    贾珍见了,极是欢喜,连连往南安王府送金银玉器作为报答。

    这日,天气放晴,阳光暖暖的,温柔地照射着万物。

    雕梁画栋的屋里,秦可卿斜倚榻上,透过层层珠帘,眼波流转,眺望着窗外景色。

    贾珍提着关着画眉鸟的笼子,前来看她。

    鸟声婉转娇媚,用来给秦可卿解闷。

    秦可卿懒懒地看了一眼,便叫人放在一边。

    贾珍知她是闷得久了,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