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

作品:重返王侯家(重生) 作者:纳兰十七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宁王妃也觉得宁王这个安排更合适,旁人听了也不会觉得是宝意平白占去了柔嘉的功劳。

    而至于宁王后面说的那句——宁王妃笑了起来,说道,“我知道王爷那日把女儿叫进书房里,是把自己的私房钱给了她。”

    宁王干咳一声,被妻子戳穿自己藏了私房钱到底是有些尴尬的。

    正当他想说点什么的时候,在小厨房忙碌完的宝意回来了。

    一进门见了宁王,她便欢喜地叫了一声:“爹!”

    “鱼儿,来。”宁王妃朝她招手。

    待女儿坐到身边之后,宁王妃便同她说了府里打算到城外去搭粥棚,为这些灾民施粥的事。

    宝意一听,立刻点头:“好啊。”

    这是好事,做这些事情便是为祖母、父母积福了。

    她虽然也写了一封信给欧阳昭明,让他将那四百万两的分红捐出用以赈灾,可是那财富是自己骤然得的,便是给了出去,宝意也没有什么为灾民做了实事的感觉。

    现在一听府里准备去为他们施粥,宝意心里才踏实了。

    从江南来京城,路途遥远,而水灾中死了那么多人,江南如今正在闹瘟疫。

    这些人千里迢迢地过来,身体不好,就更容易发病。

    瘟疫要是在城外蔓延起来,那就更可怕了。

    城中天花疫情才刚平息不久,经不住这样再一次。

    借着施粥的机会,宝意正好可以将灵泉水也混些进去。

    只是放在熬粥的水里,只放少量。

    这样便只是为他们补足一些元气,强身健体,不会引人注目。

    这玉坠的空间与灵泉作用实在是太过神妙,要是被人发现,定然会遭来灭顶之祸,甚至可能祸及家人。

    宝意愿意做些好事。

    但她不会拿自己好不容易认回来的家人冒险。

    她会小心再小心,低调再低调。

    见女儿如此懂事,宁王妃十分欣慰。

    她说:“这施粥赈灾的想法原是柔嘉提出的,娘亲都已经安排好了。到时候我们鱼儿只要到粥棚去看一看,站一站就好。”

    是柔嘉提的?

    宝意一听,第一反应便觉得这与她性子不符。

    她张了张嘴,想说自己想亲自去办。

    这样一来,才好不引人注目地把灵泉水放进去。

    可是她还没开口,宁王便说道:“这件事情让女儿自己去吧,你在后方坐镇看着就好。”

    宁王妃听了,转头看向宁王。

    宁王望着妻子,说道:“你也教了我们小鱼儿这些时日了,眼下便是一个好机会,让她试试。”

    “是啊,娘亲。”宝意忙随着父亲的话说,“女儿很想为灾民做点什么,你便让女儿试试吧。”

    宁王妃被宝意的恳切打动了。

    她点头道:“好,那这件事情便交由你和柔嘉去做,几位管事会从旁辅佐。有什么做不了的,也可以向他们求助,实在不行,还有娘亲在。”

    一家三口在一起,很快就把这件事商定了。

    曾经的郡主院子中,柔嘉独自坐在桌前。

    她那些装珠宝、银票的盒子也都拿了出来,正放在桌上。

    她还不知道自己的计划被改变了。

    只想着很快,借着这个机会,自己便可以再次翻身。

    而且最要紧的是,几年后将在朝野中声名鹊起,权势甚至会盖过如今的太尉——欧阳昭明的人,也很快会在这些流亡的灾民中出现。

    此时的他,还只是个半大少年,由欧阳昭明捡了回去,才成了他的一条看门狗。

    自己不能错过这个在他一无所有、穷途末路的时候,出来帮他一把的机会。

    来日他飞黄腾达,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一饭之恩。

    柔嘉眯起了眼睛。

    前世,江平便是因为怜悯了这少年,才换来了他的一世守护。

    直至病死,她也没受过什么磨难。

    这样的助力落在江平那样的蠢货手上,真是可惜了。

    要是她能把他收为己用,那他能为她做到的事,可就多了。

    第57章

    第二天一早,城门在晨光中缓缓打开。

    听见声音,聚集在城外的灾民都睁开眼睛。

    只见从高大的城门中出来了一支车队。

    马车上都载着辎重,车轮印在地上,留下的印痕都比往常要深。

    这是宁王府的马车,上面有着宁王府的标志。

    可惜灾民们不认识。

    这些灾民醒得早的,都目光呆滞、精神不足。

    他们一路走来,干粮早就吃光了,都是靠着啃树皮跟草根撑下来,也没有干净的水。

    他们不敢太过于靠近城门,可也不敢离得太远。

    在这里正好可以看到巍峨城墙,又不至于妨碍到别人,以至于被驱赶。

    只是要去有水源的地方,需要走好远,不干净的水喝多了,人也会生病。

    他们嘴唇干裂,想着这是哪一家的车马,如此气派,这么早出城,又不知是要去做什么。

    这支车队从城门出来,转眼就来到了他们近旁。

    灾民们都坐直了身体,望着从马车上下来的那些人,想着这是要做什么。

    就看到这些人在空地上飞快地搭起了几个粥棚,然后生起了火,在这火上架起了巨大的锅。

    灾民之中,那个穿着破旧鞋子的小女孩小声道:“这是……这是爹说的食物。”

    她的爹也忍不住红了眼眶:“是……”

    昨日他跟女儿说,到了京城就会有东西吃。

    可是来到城外以后,他却没有办法为她找吃的,又这样让她饿着肚子过了一晚上。

    今日看到这城中的善人出来施粥,这汉子真是眼泪都要流下来了。

    “来,囡囡……”他伸手拉起了女儿,“我们过去……”

    周围的其他灾民也是一样,看到那边有给他们施粥的动静,都立刻生出了力气,从地上爬了起来,朝着那个方向聚集过去,就怕去得晚了轮不上自己。

    “他们过来了。”先行到来的王管事看着那些灾民朝着这个方向过来,只在晨风中眯起了眼睛,拍了拍手,对身后的那些小厮说道,“你们看好了,让他们排好队。”

    这粥熬好还要一定的时间,让这些灾民先排好队,分粥的时候就不会乱。

    “是,王管事。”

    那些负责维持秩序的小厮见现在这一波灾民还不算多,而且大多也都是怯怯的,倒也不怕。

    他们一字排开,站在了粥棚前,等着这些灾民走近。

    在灾民们来到离粥棚还有好几步的地方,前进速度缓下来的时候,小厮们就扬声道:

    “我们是宁王府的人,今日来是为大家布粥的!”

    “你们一个个都排好队,不要冲撞,轮流来,人人都有!”

    “是是是!”

    灾民们听到真是来给他们布粥的,顿时都应和起来。

    人群中,有许多人都朝着宁王府的下人们千恩万谢,说道:“谢谢大人,谢谢大人!”

    这群都是良民,因为天灾而落成这样,其中还不知多少人会被迫沦为奴隶。

    真是可怜了。

    王管事越众而出,对着这群千恩万谢的灾民说道:“这要谢,便要谢我们郡主。”

    灾民们蓬头垢面,同这衣着金贵的管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管事的声音不大,却很有穿透力,在这晨风中让所有人都能听见:“今日布粥,是我们宁王府永泰郡主跟柔嘉小姐的意思,也是她们出钱为大家做的。我们郡主跟小姐不求其他,只求大家都能平安地活下来,撑到水患解决,重归故里。”

    他这一番话,说得这些背井离乡到京城来寻求活路的灾民都泪流满面。

    而宁王府的永泰郡主跟柔嘉小姐的名字,也都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心中。

    这是他们来京城之后,最先对他们伸出援手的人,而且还是宁王府的金枝玉叶,这样能够顾念他们,实在是菩萨心肠。

    那由她爹牵着的小女孩望着王管事回到了粥棚里,于是扬起头来问她爹爹:“爹,这位大人说的郡主跟小姐在哪里?”

    她爹抬手摸了摸她的头发:“郡主跟小姐都是贵女,能为咱们开粥棚已经是慈悲了,那样金贵的贵女,怎么会来这里——”

    他的话还没说完,从大开的城门又出来了几辆马车,这几辆马车上的装饰明显比先前的车队要更华贵,而马车停下以后,从上面下来的几个贵女更是如同仙女,叫这群灾民看得自惭形秽。

    那小女孩也怔怔地望着这些好看的姐姐,想着这就是先前那位大人说的郡主小姐们吗?

    见宝意、柔嘉和洛家的两位小姐过来了,王管事立刻从粥棚后绕了出来。

    这第一日来布粥是他的事情,别的管事则在忙着调度其他。

    这是宁王府的善举,宁王妃也让两个侄女一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