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节

作品:重返王侯家(重生) 作者:纳兰十七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四殿下。”宁王掩饰地笑了一声,“回来了?”

    “是,王叔。”萧璟站直了身,在灯笼的光晕中整个人挺拔如修竹。

    这般俊美,这般自持,果然是城中闺秀都暗暗爱慕的四皇子。

    宁王望着这自己看着长大的子侄,依然心虚。

    他干咳一声,道:“陛下此刻正在御书房里跟太尉商议江南水灾的事,殿下来也是为了今日在城外安置灾民的事吧?”

    见萧璟点头,他便立刻说道:“那正好,殿下去吧,王叔要先回去了。”

    说完,宁王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就从他面前离开了。

    萧璟的声音传来,在背后说道:“恭送王叔。”

    御书房里。

    成元帝听了欧阳昭明今日做的安排,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下水患的事总算是远近都安排好了。

    可是一想到之后治起水来,多得是地方要用钱。

    这是他最担忧的事,国库现在可是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了。

    他想着,就听欧阳昭明道:“今日臣来,还有一件事要禀告陛下——”

    萧璟一来到门外,就听见成元帝惊喜的声音从里面传来,问道:“真的?!”

    欧阳昭明的眼眸里含着笑意:“千真万确,陛下亲封的永泰郡主得了那把黄铜钥匙,将今年的四百万两分红都秘密捐了出来,用于赈灾。”

    成元帝刚想说点什么,外面就传来了儿子的声音:“儿臣求见父皇。”

    他反应过来,对侍立在一旁的内侍说道,“去让四皇子进来。”

    那内侍便出去迎了萧璟进来:“殿下请。”

    萧璟起身进了御书房,见到果然同宁王说的一样,太尉在这里。

    成元帝看上去十分高兴,萧璟同他汇报了今日在城外的进展,又说起了宝意跟柔嘉在城外搭建粥棚,亲自给灾民施粥的事。

    “真有此事?”成元帝听着,又是一喜。

    他才想说该找什么由头来嘉奖不愿暴露身份的宝意,这不是刚要瞌睡儿子就递上了枕头?

    “是。”萧璟虽不知父皇为什么这么欣喜,但是也把今日发生的意外同父皇汇报了。

    成元帝听了,脸上的喜色褪去。

    他沉声问道:“永泰郡主可有受伤?”

    欧阳昭明在旁,神色也是稍稍地凝重了几分。

    萧璟摇头:“永泰郡主不曾受伤,只是受了些惊吓。那马醉木儿臣也已经命人去查看过了,确实是宁王府看马的人一时不察让马误食了,并非人为。”

    他一边说着,一边对欧阳昭明微微颔首。

    成元帝心道,这没受伤就好。

    他又问了儿子一些其他细节,这才让儿子跟重臣都下去,准备着手来以这布粥赈灾为由头,给以宝意嘉奖。

    萧璟跟欧阳昭明从御书房里退了出来,两人并肩而行。

    欧阳昭明问他:“殿下确定这是意外,不是人为?”

    萧璟道:“我可以确定不是。”

    欧阳昭明眯起了眼睛。

    这虚虚实实,他以为对方会来的时候,对方却不来。

    不管怎么样,他都对萧璟说:“接下来的几日,还请殿下要再小心为上。”

    “我明白。”萧璟点了点头,问他,“太尉可知父皇为何如此高兴?”

    欧阳昭明一笑,说道:“赈灾的事情有了眉目,陛下高兴也是正常的。”

    这新任财主是他亲封的郡主,又被他的亲儿子所救,以后要钱就简单了,成元帝如何能不高兴?

    ……

    回到府中,宁王一听今天在路上发生的意外,自然又急急地叫宝意来。

    宝意才刚洗漱完,穿好衣服准备去同祖母请安。

    听见父亲要见自己,只好先去了母亲院子。

    宁王把女儿从头到脚好好地看过了,这才放下心来。

    他心中气愤难消,只对王妃说道:“那些懈怠的人,都拖出去重打二十大板。”

    宁王妃劝慰道:“他们都已经领了罚了,最重要的是鱼儿没事。”

    宁王拉着女儿的手,见到在她的手腕上露出来的淤青。

    他不用看都知道在女儿的袖子底下肯定有更多这样的伤。

    宁王于是说:“爹这里有上好的药油,你拿回去好好地擦了,这淤血过两日就会散了。”

    “是。”宝意乖巧地道,“谢谢爹。”

    宁王望着她,说道:“你刚刚是要去哪里?”

    宝意说道:“我怕奶奶听了这消息担心,正要去给奶奶请安。”

    宁王一听她刚遭逢意外,心里却记挂着祖母,心中欣慰。

    他转念一想,说道:“爹陪你一起去吧。”

    宁王这才刚回来,还未用膳,却陪着宝意一起来到了宁王太妃院子里。

    宁王太妃已经听了路上出事的消息,也知道宝意没有伤到。

    只是此刻见了他们父女俩来自己院中,还是把宁王责备了一通。

    这管马的下人不用心,差点令她的孙女受了伤,就是他这个当父王的不好。

    宁王挨了母亲的骂,倒也不恼,只陪着小心,应着“是是是”。

    宝意被召到了祖母身边,太妃拉起了她的袖子,看着她身上撞出来的伤。

    不等祖母开口,宝意就说:“奶奶,这伤也就看着吓人,其实不疼的。”

    宁王太妃放下她的袖子,说道:“你啊,永远是疼也叫不疼。”

    宁王见母亲气消了,于是打算起身回院子。

    才刚一动,就听外面的小厮说道:“王爷,柔嘉小姐来了。”

    宁王有些意外,柔嘉怎么会来这里?

    他是对柔嘉已经没了芥蒂,可是不确定自己的母亲是什么态度。

    宁王太妃坐在上首开口道:“让她进来吧。”

    外面的小厮听了太妃的话,便应了一声“是”。

    站在院子里的柔嘉听见太妃的声音,抬起头来。

    片刻之后,门帘掀开,宝意看到柔嘉提着个食盒走了进来。

    她也已经梳洗过,换了身衣服。

    初次来宁王太妃这里,她似是紧张。

    来到屋里就跪了下来,口中称道:“柔嘉见过祖母,见过父亲。”

    宁王开口道:“起来吧。”

    柔嘉应了一声,又提着食盒站起了身,说道:“我熬了红枣莲子羹送来给宝意,想着宝意今日受了惊吓,应该是不怎么吃得下东西的。”

    她说着,目光又落在宝意身上,“我将莲子里面的莲心都一个个挑出来了,不苦的。”

    宁王太妃看着她,说道:“你倒是有心。”

    她一听宝意出事,第一反应便是柔嘉动了什么手脚。

    毕竟是她提出要去施粥赈灾,她完全有能力也有动机让宝意经受些意外。

    柔嘉红着眼眶:“回祖母,是我想出这施粥赈灾的法子,原本是想赎罪,把亏欠了宝意的都还给她。可却因为这样,让宝意今日遇上了这样的事,我心中实在是歉疚……若是我能够注意到,让他们再仔细着,就不会出这样的事了。”

    “这也不怪你。”宁王叹了一口气,说道,“谁知道那里会长着马醉木?”

    柔嘉脸上露出个勉强的笑容,提着食盒走向宝意:“我刚才先去了妹妹的院子,听到是来了祖母这里,我便过来了。”

    她停下脚步,打开了食盒盖子。

    宝意见到里面放着的,果然是一碗莲子红枣羹。

    像是柔嘉刚回到院子里,便立刻去做了。

    张嬷嬷抬手,把碗从食盒里拿了出来,端到了宝意面前。

    宝意伸手接过。

    自己喜欢吃这个,柔嘉竟记得。

    她抬头望柔嘉:“姐姐是什么时候学的?”

    柔嘉似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在院子里没事便学了,一开始做得不好,但现在好了。”

    宝意眼尖,瞥见她手上新添的灼伤。

    柔嘉掩饰地缩回了手,又提着盒子转到了宁王面前。

    她把下面那一层打开,底下放着的是一盘糕点。

    宁王听她说道:“这是我为父亲做的糕点,听说父亲来祖母这边,还未曾用膳,便一起带来了。”

    从前的柔嘉哪里会做这些?

    宁王看着她这小心翼翼地来讨好,又怕被拒绝的样子,只伸手从这糕点里拿了一块。

    放入口中一尝,虽然比不上李娘子做的,但是也算是不错了。

    他夸赞道:“好吃,柔嘉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