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节

作品:重返王侯家(重生) 作者:纳兰十七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见了他的反应,宁王妃如遭雷击。

    宝意忙扶住了她:“娘!”

    屋里,谢易行听着外头的动静。

    他让宝意佯装中毒是第一步,让谢嘉诩出来,坐实宁王他们药石罔顾就是第二步。

    谢嘉诩出去了,现在还留在这里的就是宁王、空闻大师、谢易行和昏睡的谢临渊。

    谢易行抬手,触碰怀中妹妹给自己的灵泉。

    若是灵泉无用,那么现在告诉母亲,就是让她尽快接受这个事实。

    若这灵泉真的能解了他们身上的毒,那它就是极其稀罕的宝物。

    所谓怀璧其罪,这泉水越是神奇,就越不能暴露。

    所以要用灵泉水来解毒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

    空闻大师性情高洁,妙手仁心,谢易行计划的一环就是同宝意当初所做的一样。

    宝意将治好哥哥的腿的功绩推到了大师身上,谢易行现在也要将解他们父子之毒的功劳扔给大师接着。

    只不过区别在于宝意那样做的时候,空闻大师不知道,而这一次谢易行却是要同他说个明白。

    他们宁王府遭人暗算,几乎所有人都中了毒,说明这下毒之人对他们十分了解,说不定就潜伏在他们府中。

    这灵泉之事若是被发现,不光会引来幕后之人,拿出了灵泉的宝意也会被盯上。

    让自己的妹妹陷入危险,谢易行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

    所以这里没有宝意参与,他会将灵泉所有者的名头,自己认下。

    床榻旁,空闻大师跟还清醒的宁王听着谢易行说出了他的推测。

    “秋狩之后,城中许多人得了鼻衄之症,若是因为中毒,那么与我、二哥、父亲身中的应当是两种毒。”

    虽然症状一样,但是前者毒性轻微,后者致命。

    “可是我想不通,那药是在什么时候下的,又是在哪里下的。”

    他们一家七口,在围场那两日同进同出,同吃同住。

    宁王妃与谢嘉诩没有中任何一种毒,柔嘉中了毒性轻微的那一种,而宝意跟他们剩下的父子三人却都中了致命的剧毒。

    谢易行缓缓地道:“但如今我有个办法,可以解得了父亲跟二哥身上的毒。”

    他说着,拿出了宝意给自己的那个瓶子,递给了空闻大师。

    空闻大师伸手接过,拔开了瓶塞,凑到面前。

    他原以为里面装着的会是什么解毒圣药,可是等瓶子一打开,从里面冒出来的却是一团湿润的水汽。

    空闻大师放下了瓶子,望着谢易行:“水?”

    “不错。”谢易行点头。

    他看向宁王,对父亲说道,“这是我无意中所得的灵泉,对着这样查不出来历的奇毒有起效。因为这泉水过于神妙,所以我才让大哥先出去,只留下父亲和大师在这里。这样一来,这件事就只有我、父亲还有大师三个人知道。”

    宁王的目光落在了瓶子上,问了跟谢易行之前问宝意一样的问题:“这瓶子里的灵泉能够给几人用?”

    “父亲无需担忧。”谢易行自若地道,“要解我们三人的毒,我手中的灵泉绰绰有余。只是解毒是一回事,找出是谁下的毒,又是另一回事。”

    先前在举行秋狩的围场里,明明有监察院跟虎贲营两方的力量,也没有查出是谁下了这黑手。

    这藏在暗处的毒蛇没有被揪出来,等离开了围场,就更难以查清。

    但他们父子中毒却是一个契机。

    谢易行道:“先将父亲、二哥还有我病重的消息放出去,然后离开宁王府,去城郊的別庄上休养,由大师为我们打掩护。”

    只要看看等他们离开了京城,这坐收渔利按捺不住冒出头来的人究竟是谁,便能知道是谁下了这手了。

    在敌暗我明的情况下,谢易行的这番谋划可以说是十分缜密。

    宁王沉思片刻,开口道:“我觉得可行,只是这样一来——”他望向大师,“就要大师陪我们演这场戏。”

    “阿弥陀佛。”空闻大师把装有灵泉的瓶子交还给了谢易行,“治病救人,是医者之本,也是老衲所愿。王爷和三公子待老衲回去,想想用什么借口来带你们离开府中,更何况这泉水神奇,老衲也十分想见一见。”

    既是商议好了,空闻大师就不再耽搁,先从屋里走了出来。

    他来到宁王妃面前,依然用了其他大夫的那套说辞。

    查不出,诊不出,没有办法。

    原本见长子的反应就已经心如死灰,但是因为空闻大师还没出来,所以还强撑着的宁王妃在听到这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以后,终于受不住冲击,一下子晕了过去。

    “母亲!”

    “王妃!”

    院中众人顿时慌作一团,空闻大师忙为宁王妃把脉又施针,才让她悠悠醒转。

    宁王妃一恢复清醒,就开始掩着心口低泣起来。

    “大师。”谢嘉诩看着两个妹妹在照顾母亲,心痛难忍地道,“难道真的就没有办法……”

    他心中知道这希望渺茫,但是还是寄望于空闻大师医术高明。

    毕竟他连自己三弟的腿都能医治好,未必就不能试着治一治二弟跟父亲呢?

    “阿弥陀佛。”空闻大师朝他行了一礼,叹息道,“待老衲回去翻阅典籍医书,找一找还有什么办法可想。”

    “多谢大师!多谢大师!”谢嘉诩对他再三道谢,又亲自送了空闻大师离去。

    “娘亲。”见空闻大师离开,宝意也扶起了宁王妃,小声道,“我先扶你回去休息吧。”

    柔嘉在旁,同她一起搀扶着低泣不止的宁王妃,回想着刚才空闻大师的话。

    当年她都是机缘巧合才得了“封喉”,连一国之君死在这药下都没人察觉异常,空闻不过是一介僧人,难道还能比天下名医、太医院正更加精通医术吗?

    想到萧琮继位后,因为惜命所以将后世名医都召集到了宫中,也没有保住他那条命,柔嘉心中就发出了一声冷笑。

    ——

    很快,宁王二公子身患奇症,宁王本人身体也每况愈下,刚刚回到众人视野中,绽放出光芒的三公子也步了父兄后尘的消息就传了出来。

    满城皆惊。

    前些日子还在朝堂上跟宁王想要相斗,却强行压抑怒气,结果一下子血液上头的镇国公听到这消息,手里的药碗一下子惊得掉了下去,手上被烫到也像是没有感觉。

    “怎么回事?!”他急匆匆地问自己的妻子,“谢衡跟他那两个儿子不就是吃多了鹿肉上火吗?怎么就牵扯到不治之症了?!”

    可是没有人说得清,京中有着同样出血症状的人却是也都惶然起来。

    各个医馆的大夫都忙碌了一番,被叫去各处出诊。

    太医院的所有御医都被成元帝派去了宁王府。

    然而这群御医聚在一起商讨了半天,也没有得出跟过往相异的结果。

    听到他们的回禀,成元帝想骂他们废物,又生生忍住了,自己微服出宫来到了宁王府。

    宁王的书房里,成元帝望着告病两日没有上朝,就憔悴了不知多少,仿佛连生命力都被抽干的好友,半晌没能说出话来。

    宁王现在精神还好,可是谢临渊却已经昏迷不醒有两日,今日才恢复了意识。

    成元帝已经去看过了,见他虽睁开了眼睛,却依然无法起身,而且还是无法止血。

    成元帝与宁王站在一处,低沉地道:“朕只恨自己虽顶着个天子的名号,却不像真的天道,左右不了人的生死。”

    本来他身在九重,就是孤家寡人,他跟欧阳昭明是君臣,跟宁王才是一起长大的至交。

    他知道宁王的心情,身为父亲,自己这样得了病症也就罢了,偏偏儿子也是如此,这比看着自己步步走向死亡要痛苦得多。

    宁王精神还好,也不用再顾忌他的“东南不祥”签文了,领着成元帝便回了自己的书房。

    在自己熟悉的地方,他心情放松,还能开口安慰成元帝一番,说着自己这几日精神见好,说不定放宽心将养两天,就又能活蹦乱跳。

    成元帝根本就不信他的话,可是又不想揭穿这假象。

    等到这些故作轻松的话说完,宁王才话锋一转,对微服出宫的帝王说道:“若……以后臣不能再辅佐陛下,宁王府就要由嘉诩来继承。臣这个长子虽办事用心,但是还欠磨砺,臣这一家大小,还需陛下看顾。”

    “不要说这样的丧气话!”成元帝先是反驳道,随后又咬牙切齿地道,“朕跟你谁是谁?你若是走了,朕如何会不替你照看家小?”

    宁王听着他的话,笑了起来,喉咙中又泛起腥甜,令他笑着笑着就呛咳起来。

    成元帝忙给他倒茶,昔年没有登基的时候,宁王这书房他也常来,茶具都在老地方。

    因为这样一阵咳嗽,宁王苍白的脸上也有了一丝血色,等到平静下来,才对成元帝说道:“有陛下这句话,臣就安心了。”

    ……

    空闻大师回到灵山寺以后,接连两日不眠不休,翻阅医书典籍,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以热攻热,以毒攻毒。

    从脉象上看,宁王父子会一直鼻衄,就是肺燥血热。

    而这样流血不止,又使得他们迅速体虚。

    现在他们父子的身体都已经虚不受补,若是下猛药,只怕会险象环生。

    因此,空闻大师打算将给药方式改为药浴。

    “但直接药浴,药性依然太猛。”老人再次来到宁王府中,问道,“府中可有带温泉的別庄?”

    宁王妃立刻道:“有的。”

    宁王府在京郊几座別庄,都有温泉。

    像先前宝意他们练习骑射的庄子,在那里的后山上也有温泉。

    空闻大师同宁王妃商议着,在几处別庄中挑选了一处,正好有一大两小三个池子的。

    将药材置于小池中,再让人浸泡其中,正好可以缓和药性,再以金针配合,说不定能有起色。

    柔嘉在听到空闻大师的话时,第一反应就是这老和尚真想出了办法?

    不过空闻大师也说了,这样的法子也只是试一试,搏一搏。

    宁王很快就做出了决定,在这里等着也是等死,去別庄用这样的方法治疗,说不定还能好。

    他要带次子去,也要带同样显出了症状的三子跟女儿去。

    一旦决定,宁王妃便立刻让人去收拾行李,让他们能够尽早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