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旁支嫡女 > 第124节

第124节

作品:旁支嫡女 作者:春未绿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唐氏是出来告密的,阮四娘是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而唐氏因为平日和蜜娘关系不错,特地出来的。

    若说年少时,蜜娘参加的诗会有人作弊,那么这次就是请的非常严厉的人过来的,这位曾夫人十三岁就创办诗社,很有名气,而且是有真才实学的。

    蜜娘笑道:“不管我作的好不好,总之太后认可我就好了。”

    但她还是很感谢唐氏相告,唐氏则笑着往外去了,她不认得几个字,最怕这种场景。

    又说蜜娘进去时,德音县主笑道:“方四奶奶快些过来,她们有好几个都仰慕你的才华,正在说你怎么没来呢。”

    有几个未梳髻的姑娘都迎了上来道:“太后娘都夸奖您了,您这次肯定压轴。”

    “是啊,是啊,您肯定是魁首。”

    这种起哄架秧子一看就不寻常,德音县主之母是长公主,太后赏赐不知道凡己,怎么可能会因为太后夸了她几句,她就嫉妒,设下鸿门宴。

    俗话说事反常即为妖。

    但蜜娘可不是被人操控的人,她笑道:“我参加诗会那还是未出阁的事情,现下再要我作,怕是泯然众人矣。今日既是德音县主办的花会,我看不如让县主拍砖引玉,方才我见锦乡侯府府樱花最为靡靡,不若以樱花为题,如何?”

    一般主办人才学一般的,多是早就已经背好几首诗。

    德音县主这样的人自然读书识字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蜜娘仅仅观察她为人,一开始就惩戒下人来达到自己的威严,说明她并非是心思灵透之人。

    但凡写诗写的好的,都是悟性极其高的,就像方惟彦叶佳音这样的,包括她自己也是,也就是都不是非常世俗的人,但是这位县主以势压人,处处透着不屑一顾,这样的人比起所谓的吟诗作赋,更多的心是在名利身份二字上。

    德音县主既然起哄架秧子想让蜜娘出丑,她当然有所准备,见蜜娘当众出难题,不禁觉得她反应过快,而且也太小看她了。

    不过她敢办这场诗会,绝对是做了充足的准备,说着她就对不远处的丫头使了个眼色,她的枪手可是早就请好了的。

    只不过面上还坦然道:“且容我想想再下笔。”

    蜜娘却道:“既然作诗,何必还浪费纸张,古人云吟诗作赋,不若我先来,直接吟诵就是。”

    德音县主内心立马就慌了,怎么不讲究武德,她立马被蜜娘打了个措手不及。

    且听蜜娘顿时念道:“既然不限韵,我就先来吧。粉腮羞月美人瞧,才情堪比易安娇。二月春风吹樱早,枝下弄影尽风骚。”

    曾夫人听了瞬时就道:“好,此诗甚好。”

    曾夫人都说好,也让周围的人不敢说什么了。

    蜜娘哪里还给德音县主作弊的机会,立马就催促她:“县主快请,早就听说县主才高八斗,是京中有名的才女,我这点子怎么够看,还请县主为我们吟诗吧。”

    德音县主愣在当场。

    蜜娘微微一笑,上辈子吃了没读书的亏,这辈子她为了读书,连丈夫儿子都抛诸脑后,如今怎么会被人难住。

    见德音县主正作苦思冥想状,她不禁还好心对大家道:“我们就让县主多想一会儿吧,不知可否有颜料,今日见如此景色,只恨我嘴笨舌拙没法子告诉我家郎君和儿子,不若画一幅画带回去给他们同赏。”

    整个锦乡侯府哪里能缺颜料,对于蜜娘这种每天画画如吃饭一样的人而言,那就更简单了。

    在蜜娘画到一半时,德音县主才表示自己的诗作出来了,以她的身份,捧场的人自然很多,蜜娘也不在意被孤立或者如何,她是真的想把樱花树画下来,带回去给儿子丈夫看,至于其她人压根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她们不理会她更好了。

    阮四娘不由得暗自羡慕她,其实她是国公府千金,论身份比蜜娘高多了,她也是自小琴棋书画都学了的,但是却没有在这上面下功夫,也不愿意人前露怯,成婚后,这样的时候就更少了。

    而且她也更在意世俗的目光,就像如果是她,是不可能旁若无人的在那里画的。

    她画完之后,诗会里曾夫人正在评判,以德音县主之能,自然不能让人牵着鼻子走,她要以牡丹为题,众人都在作牡丹的诗,但这个时候德音县主就没有喊蜜娘了,蜜娘也无所谓,径直找了个桌子开始品茶用点心,好不惬意。

    不一会儿还有两位少女过来,她们看到蜜娘旁边的画架子,你推我我推你,最后有位着绿裳的少女走上前道:“方四奶奶,我能不能看看你画的樱花,我最喜樱花了。”

    蜜娘欣然答应:“有何不可,请二位指教才是。”

    二位少女忙摆手道:“不敢指教。”

    她们很喜欢蜜娘调制的这种樱花粉,非常少女,脱离了传统工笔画,自成一派,但是很好看,这两人也是颇有才学的,蜜娘对她们也很客气。

    不一会儿,一碟点心吃完,她有些懊恼。

    但是看她画的人却不少,德音县主暗自生气,因为这个人实在是不好对付,她先声夺人,又以画引人,有不少人都暗自在说不愧是阮小姐。

    阮小姐是《玉蟾记》里的雪莲仙子的凡俗化身,很受欢迎,今日大家都说百闻不如一见。

    这让她赔了夫人又折兵,今日为了办花宴,可是四下搜罗了不少花来,姚黄魏紫甚至一百两一盆,这些对她而言耗费也颇多。

    但是却让蜜娘盛名更胜从前,怎么能不让她恼怒。

    一直到要走的时候,德音县主深情都是淡淡的。

    蜜娘心道,皇亲国戚又如何,以势压人终究不及以才德服人。

    虽然她不知道为何这个德音县主针对她,但是她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欺负的,尤记得这个县主前世的时候在她面前可是乖顺的很,年年送厚礼,会说会笑得,如今也是个看人下菜的人。

    出了锦乡侯府的大门,蜜娘拿着画儿回去,心情一点都不受影响。

    反而是德音县主气很不顺,正好此时有个侍女进来,只见她今日也是穿的黄色的褙子,头上戴着几朵绒花,腰细细的。

    顿时她就发作了,指着这侍女道:“看看你这狐媚的样子,是想勾引谁啊。腰弄的细细的,头发松垮垮的,跟秦楼楚馆的□□有什么区别。”

    丫鬟吓的半死,连忙跪下。

    “你回去,明天不许吃饭。”嬷嬷对那侍女挥手,示意她赶紧下去,不要惹怒德音县主。

    等人都走了,这嬷嬷才道:“县主,您何必把阮氏放在眼里,她已经是有夫之妇,再怎么样也影响不到您,我看姑爷也是个明白人,怎么可能和她搅合在一起,那还要前途不要。”

    “我就是恨他新婚之夜,居然还给我气受,让我丢脸。”

    想起那日韩奇吐血,她过去时,人走的都只有小猫两三只,韩奇还心不在焉,甚至在晚上和她敦伦后说了梦话,一直在喊阮小姐,什么对不起我的阮小姐,什么他的阮小姐终究没有等到她。

    德音县主本来对阮氏没什么看法的,之前只是听说皇后要把宫女嫁给韩奇,还觉得韩奇倒霉,被迫要娶一个低贱身份之人。至于韩奇和那宫女有没有情愫,她觉得没有,毕竟门不当户不对,除了先皇后脑子有病,怎么可能如此指婚,且韩奇一家在皇后过世后,也没有上书求娶那宫女。

    而且德县主也不觉得自己和宫女比,倒是阮氏声名远播,她觉得很有可能,因此她忍不住去让人查所谓阮小姐,看她们俩有没有什么交集。

    不过,查了半天没查出来,只是有一天阮氏进宫后,得了太后的赏赐,韩奇破天荒的道:“真不愧是湖广的姑娘,什么都不怕。”

    这才露出了破绽。

    女人都有直觉,若阮氏是个很差的女子,她恐怕怀都不会怀疑,但是她曾经听信陵侯夫人嘀咕,说什么她那个庶子顾望舒,对阮氏很上心。

    虽说锦乡侯夫人表示信陵侯夫人是因为自己儿子纨绔,恨庶子太出息,又因为恨东安侯府坏了她的好事,故意无中生有。

    但于德音县主而言,空穴未必来风。

    就像她爹还是驸马呢,她娘还是长公主,可那又如何,家里那几个妖妖调调的侍妾却更受宠,反而在她娘这里都没来几次。

    也许有的女人就是如此,以勾引男人为乐。她能勾引顾望舒,韩奇指不定也是她幕下之宾。

    若今日她老实些,乖乖让她出口气,反而还好,但是她今日还挑战了自己的权威。

    一看就是个眼空心大,又十分刁钻的人。

    分明是自家宴会,她还给了自己一个下马威,足以见她这种人为人如何的刁钻了。

    论身份,她是县主,她不过是个小官女儿,论家世,她是长公主之女,皇亲国戚,而那阮氏只是个寒门女儿,说是江陵阮家,可只是个旁支,再论嫁的丈夫,她嫁的是侯府世子,而阮氏嫁的只是个侯府的公子,方惟彦身上可没有爵位。

    她样样都胜过这阮氏,没想到今日却被她弄的差点下不来台来,而且还有韩奇这件事情在,她本准备让她出一回丑,让大家知晓她名不副实,日后就慢慢的孤立她,她倒好居然踩着自己上了。

    德音县主还从没有受过这样的气,因此暗自决定日后一定要找回场子来。

    越想气越不平,好在此时韩奇从外走进来,这府里有什么事情,韩奇作为又有什么不知道的,尤其是今日一天就罚了两个丫头。

    韩奇知晓她是新妇,要拿下人立威。

    但也未免觉得她有些残忍,若是周福柔在,必定不会如此,她是个对小兔子都舍不得吃要放走的人。

    想到这里,再看德音县主时,脸色有些冷淡。

    “听说你今儿罚了下人,我们这样的人家要多行善积德还差不多,虽然有规矩,但也不必太过严厉。”

    其实韩奇性子并不狠辣,已经算是性子极好了,现下也只是关门后提醒一下,自以为自己已经很给面子了。

    德音县主却不领情,反而道:“自古慈不掌兵,我若宽了,日后如何管家,太太把家交给我管,我若管不好,到时候太太反而怪我,到时候我怎么办呢?”

    他说一句,她有十句等着他。

    韩奇在心里叹了一口气,他若是有《玉蟾记》书生的勇气,在这桩婚事开始之前自己去退了,也不至于此,兴许周福柔也不会死了,他最后也会等到他的阮小姐。

    第106章 一更

    在锦乡侯府发生的事情,蜜娘等方惟彦回来就告诉他了,还道:“真是莫名其妙。”

    方惟彦笑道:“这大概就是美女的烦恼吧,如果你生的平庸,又无才无貌,肯定就没有这般了。”

    “那我要是长的丑,你是不是也不会看我?”蜜娘冷哼一声。

    方惟彦连忙道:“这话怎么说的,我肯定不会啊。你怎么样我都喜欢,是真的,人的相貌再好看,最多几天也就看腻了,最重要的还是看这个人怎么样。”

    蜜娘这才开脸:“这话我喜欢听。有的人长的再好看,但是性格不好我就不喜欢。我不喜欢那种发脾气,容易生气还有吆五喝六的男人,还好你的脾气好,否则,哼。”

    说真的,成亲之后才知道,有个不容易动怒的丈夫实在是太好了,无论你做什么事情,他都是心平气和,有时候会着急,但是更多时候会想办法。

    方惟彦当然不容易动怒,若是那么容易生气,早就被气死了。

    他看着蜜娘,有时候他都不明白为何她永远都是那么神采奕奕的,好像一个永远都发光的人,每次疲倦的时候,和她说说笑笑几句,烦恼一扫而光。

    方雅晴的女儿满月,蜜娘带着羡哥儿一起过去,小孩子真的是见风就长,才刚满月,苏家的小婴儿就白白嫩嫩的,丝毫看不出前一个月还是皱巴巴的模样。

    “来,舅母抱抱。”蜜娘抱这团小婴儿在怀中,问着刚出月子的方雅晴:“名字取了吗?”

    方雅晴点头:“取了,是她爹爹取的,叫岁岁。”

    “是岁岁平安的岁岁吗?”

    方雅晴点头。

    蜜娘心道,苏子清也是用心良苦了,他是状元,什么好名字取不来,却只取岁岁二字,希冀岁岁平安,可见正如苏轼所言“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岁岁,以后可要好好地长大呀。”

    蜜娘喃喃。

    方雅晴坐月子的时候,听说金淑惠就是写《月影》的作者,很是诧异,听说嫂子还上门闹了一场,她心里有些憋屈,原来在金淑惠眼里,自己只是个靠着爹娘的废物。

    但今日她也不是要跟嫂子诉苦的,见嫂子放下岁岁,很是小心的样子,她把自己和徐氏说过的打算说了。

    “嫂子,我们姑嫂关系向来好,我知道你是个为人再好不过的人了,若没有你,也没有我的今天。”

    蜜娘没曾想她冷不丁的说出这番话来,连忙道:“妹妹真是言重了。”

    方雅晴摇头:“不是言重了,全部发自我的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