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心狂 > 分卷阅读290

分卷阅读290

作品:心狂 作者:初禾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但奇怪的是,被害人的胸膛上有大片小孔,它们密密麻麻地分布着,只看一眼就叫人头皮发麻。

    这些小孔将被害人的天使纹身彻底破坏。

    “这是什么伤?”明恕问。

    邢牧显然也吃了一惊,摇头道:“领导,你等一下,我还得再看看。”

    明恕只得退开一步。

    死者穿的是一条冬季居家睡裙,但睡裙的上半部分纽扣没有扣上,而睡裙里面只有一件胸衣,一条内裤。

    内裤还好端端地穿着,胸衣的金属钩已经散开,肩带松散地挂在肩膀上。

    睡裙的纽扣不是自然解开,而是被暴力扯开,扣子散落在地上,缝扣子的地方飞着线头。

    “死者的颈部遭到利器反复划割,气管、动脉破裂。”邢牧开始说初步尸检的结果,“从伤口的情况看,凶手所用的利器并不锋利,死者的面部被击打,鼻梁骨折,是生前伤,下颌处有严重的按压伤,是手指紧捏造成,凶手可能是在殴打死者面部之后,一手控制住死者的头,另一只手持刀行凶,死者还有意识,不断挣扎,造成颈部的大面积损伤。”

    明恕说:“也就是说,不仅是凶器不锋利,凶手割喉的动作也不熟练。”

    邢牧点头,“凶手多次切割,死者颈部的皮肤只有后颈这一截相对完整。至于死亡时间,尸僵已经完全缓解,腹部开始出现腐败性膨胀,角膜重度混浊,出现白斑,瞳孔已无法辨认,现在是冬季,气温低,室内供暖设备没有工作,我推断死亡时间在4时以上,也就是至少两天前。”

    明恕仍旧看着死者的胸膛。

    与血管外翻的颈部相比,胸膛看上去没有那么可怖,却更加引人注意。

    凶手割裂被害人的颈部,是为了杀死被害人,那在被害人胸口弄出这么多小孔是为什么?这些小孔是什么工具造成的?

    凶手是想破坏被害人的天使纹身吗?

    “胸口的伤没有生活反应,是死后追加伤害。”邢牧翻动尸体,露出地板上的大量血迹,“凶手在里面的居室割开被害人的颈喉,但这些小孔是在这里造成。”

    小孔起码有上百个,看似凌乱,很多还叠在一起,但仔细看的话,就能发现,一些没有叠在一起的小孔,彼此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

    针不可能扎出这种小孔。

    邢牧又看了一会儿,站起来,从高处俯视尸体。

    明恕说:“现在能给这些伤做个清理吗?”

    邢牧点头。

    清理之后,那些小孔变得更加清晰。

    明恕突然道:“你看它们像不像一个个印章?”

    小孔看似是一个整体,从锁骨向下蔓延,但其实它们都被框在一个圆形范围中,有各自的边界。

    “凶器的截面是圆形,直径约5厘米,在这个截面上,有无数等距离分布的小圆锥。”明恕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翻开一页画了个草图,“凶手握着凶器的柄,像盖章一样扎向死者的胸口。”

    邢牧看着笔记本上那像老式电筒的柱状物,蹙眉道:“这是什么凶器?”

    “截面上的小圆锥,这让我想到了某些昆虫的口器。”明恕说:“比如毛毛虫。”

    邢牧一缩脖子,“你别说了,有画面了!”

    “邢哥,你怕毛毛虫啊?”肖满凑过来,用手中的笔示意,“我没猜错的话,这是碎冰锤,也能压碎水果,在饮品店里很常见。饮品店里用它来砸碎大体积的冰块,或者压碎西柚、橙子之类的水果。直径5厘米的不算大,我见过的最大的截面直径超过10厘米,小的连3厘米都没有。”

    “饮品店的碎冰锤。”邢牧说:“那有这东西的人就不多。”

    肖满摇头,“不多是不多,毕竟大部分人家里不会备有这玩意儿。但得到它很容易,五金店、网店、货品齐全的超市,哪儿都能买到。”

    明恕说:“不过查这种东西的来源,总比查普通的利器容易。这可以作为一条重要线索。”

    邢牧准备把尸体带回去做解剖,明恕问肖满:“你那边怎么样?”

    “这里相当于一个商店,除了死者睡觉的那间屋,其他随便哪一间,外人都可以进来。”肖满说:“所以地上有很多足迹,不过血足迹只有一种。”

    明恕说:“凶手的足迹。”

    “但凶手在作案时,穿的是死者家的拖鞋。”肖满指了指角落里的鞋架,上面除了四双女士鞋,还有一双棉拖鞋,“血足迹的纹路与拖鞋的纹路一致,而死者掉落在里间的拖鞋纹路也与血足迹一致。”

    “这里一共有三双拖鞋,死者自己穿了一双,将另一双给了凶手。”明恕说:“而凶手将她杀死之后,把这双沾血的拖鞋带走了?”

    肖满点头,“只能这样理解。”

    “那凶手就是死者的熟人。”明恕走到鞋架边,“来拿快递的客人绝对不会换鞋,如果是白天还在做生意时,也不用换鞋。死者穿着睡裙,还给凶手拖鞋,凶手只可能是夜晚到访。”

    这时,方远航打来电话,说“无面女尸”的发现者王红英提供了一条线索。

    北城分局,问询室。

    看到尸体的面部时,王红英直接晕了过去,醒过来后也一直胡言乱语,经过心理专家的疏导,现在总算平静下来。

    到底是和尸体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人,王红英的心理素质和接受度都比一般人强,不仅将当时的情况详细讲述了好几遍,还说:“那个死人,我看着有点眼熟。”

    负责问询的刑警道:“她的脸都没了,你怎么看出眼熟?”

    王红英想了半天,“我总觉得她那身衣服我在哪儿见过。当时可吓死我了,现在越想越觉得,她应该是我见过的人。”

    王红英做的是丧事生意,平时接触得多的,除了死者家属、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就是同行。

    “王红英住在哪里?”明恕问。

    方远航说:“在光丹路,就挨着纺织路。那儿是北城区有名的‘丧事一条街’,大部分居民都做丧事生意。师傅,你怀疑王红英是在那里见过被害人?”

    抛尸现场离光丹路有两站车程,排查还没有铺到光丹路。

    明恕说:“死者身上没有外套,是室内的打扮,王红英觉得眼熟,不大可能是在外面看到。分一部分警力去光丹路,看看那边有没有最近失踪的女性。现在还在初期排查阶段,任何可能都不要放过。”

    向方远航交代完,明恕走到警戒带外。

    向韬等北城分局的刑警正在向聚拢来的居民了解情况,明恕看得出他们很着急。

    这案子的出现打了警方个措手不及,确定“无面女尸”的身份本来就很耗费人力和时间,现在辖区内又发现一具尸体,这必然分走一部分警力。

    两桩命案虽然都发生在北城区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