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心狂 > 分卷阅读336

分卷阅读336

作品:心狂 作者:初禾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警呢?我的存在就是证据,你认识那么多警察,警察一定有办法的。

    林皎露出一个讥讽的笑,“警察如果会帮我们,早在你出生那年就帮了,怎么会等到现在?你记住,警察是这个世界上最靠不住的一群人,他们只会考虑他们自己的利益。我们要靠自己报仇。”

    迟小敏似懂非懂。

    潜意识里,她还是愿意相信警察。对林皎所说的报仇,她有种近乎本能的畏惧。

    报仇就是……去杀人吗?

    可她不会啊。

    两年多以前,林皎将她接到了冬邺市,给她办了一个假身份证,教她如何躲避监控,任何妥当地藏在人群中。

    她渐渐适应城市的生活,打工,观察城市里的女孩,最初很想交朋友,但林皎警告她,不要随意接触人,更不能随便相信人。

    久而久之,她打消了交朋友的念头,培养出一个爱好——读书。

    她淘了不少二手书,最喜欢看的是犯罪题材。她仍是想象不出自己将以什么方式为恩人报仇,是不是像书里所写那样实施高智商犯罪?

    她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并不聪明。

    去年,林皎将一份名单交到她手上,告诉了她一个计划。

    她听得毛骨悚然,“你,你要我去扮女鬼吓唬他们?”

    “你做不到吗?”林皎说:“还是说,你不愿意?”

    她连忙摇头,“我当然愿意,只是……”

    “只是什么?”

    “真的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你已经确定这些人有‘鬼牌’,我们可以……”

    林皎不耐烦地打断,“你还在指望警察?”

    她只得住嘴。

    “我告诉过你,不要指望警察,他们不会帮我们。”林皎似乎生气了,“我们只能依靠自己!你只管去惊吓他们,别的都不用管。你不要忘了,你是因为谁而活下来!”

    她应了下来,在一个不短的时间里惶惶不可终日。

    林皎只是告诉了她计划,还没有让她立即执行。等待期间,她看到报纸正在推出乡村民俗系列报道。报道的角度很客观,既肯定了一些民俗的积极性,又讨论了部分民俗实为糟粕,不该在现代社会延续。

    报道的责编名叫文玲,一看就是位女性。

    迟小敏一下子有了想法。

    大哥总说警察靠不住。那媒体人呢?林叔叔不就是媒体人吗?如果这位责编愿意报道“鬼牌”……

    她不敢告诉林皎,偷偷找到文玲,告知“鬼牌”的罪恶,请求她在报纸上曝光这最不该存在的“民俗”。

    文玲答应了,还拿走了名单。她满心以为不久之后将在报纸上看到有关“鬼牌”的报道,但直到民俗系列报道结束,文玲也没有做到承诺过她的事。

    希望落空的感觉就像被一块巨石拉扯着沉入海中。

    她终于切身体会到林皎的感觉——警察不可依靠,媒体人亦不可依靠,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

    没有人看到了他们的苦难,没有人听到了他们的声音。

    她不要正义了,她只要复仇。

    这个插曲她隐瞒了下来,林皎并不知道她曾经向媒体人求助。

    第一个复仇对象是乔雪华,接着是历思嘉,然后是吕潮。

    他们都是这个城市里的富人,过着体面的生活,已经是“人上人”了,却偏要听信歪门邪道,用女婴的血去意淫自己的事业与未来。

    第一次装鬼时,迟小敏非常紧张,不知有没将乔雪华吓到,反正是把自己吓到了。

    但她很快发现,自己在装神弄鬼上很有天赋。那些“看到”她的人全都吓破了胆,以为她是丧命女婴的魂魄,出现是为了索命。

    既然那么害怕,当初为什么要作恶呢?

    她不禁想,那些因你们而死的婴孩,死的时候有多害怕,有多痛苦,你们体会到了吗?

    林皎教她对女人喊“妈妈”,对男人喊“哥哥”或者“爸爸”,声音稚嫩一些,飘一些,问他们为什么不爱自己了。

    她学得很快,在她断断续续的吓唬下,乔雪华首先出现精神问题,离开冬邺市,返回老家,被撞死在老家的路上。

    随之出事的是历思嘉,这个看上去事业极为成功的男人胆子其实很小,小时候有过“见鬼”的经历,对“鬼牌”惧怕多于喜爱,购买“鬼牌”单纯是为了上生意更上一个台阶。

    在了解到他幼年的经历后,林皎当即决定对他动手。

    吓唬历思嘉比吓唬乔雪华更容易,但这也有可能是迟小敏已经驾轻就熟。

    在做这些事时,迟小敏交到了朋友——冬邺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李红梅。

    当然,她瞒着林皎。

    李红梅长相丑陋,被同学所厌恶,可迟小敏却喜欢她、可怜她。

    在李红梅身上,迟小敏看到了自己。

    都是被这个社会所排斥的弱势人物,都找不到真正的容身之地,都背负着仇恨,都渴望着改变。

    李红梅有户口,她是“黑户”,但和李红梅待在一块时,她终于没有那种压抑得令人窒息的孤独感。

    她们是同类。

    只有同类能够相互慰藉。

    李红梅向她倾述过生活的不如意,她将自己喜欢的书分给李红梅看,和李红梅一起聊书里的观点。

    “有的人本就该死——你同意吗?”李红梅在看完一本书之后问。

    “同意啊。”迟小敏说:“做了坏事的人凭什么活下来?”

    “可是还有法律。法律真的没有用吗?”

    “法律又不会判每一个坏人死刑,但他们做的事,已经‘杀死’了一个人。”

    李红梅想了很久,“我的室友们该死吗?”

    迟小敏问:“你认为呢?”

    李红梅摇头,“我不知道。”

    迷茫的李红梅最后还是爆发了,用四条性命回答了“我的室友们该死吗”这个血淋淋的问题。

    同时,林皎发现了她交有朋友的事。

    林皎向来反对她交友,她一直顺从,但她也需要陪伴。

    在李红梅出事之前,大约是6月初,她就发现,林皎开始变得焦躁。

    她一度认为是因为吕潮。

    吕潮是他们的第三个目标,比乔雪华和历思嘉都年轻。用恐吓的方式引导他自杀不那么容易,她尝试了几次,吕潮的反应都不大。

    后来,林皎让她专心对付杨丽兰,不用再管吕潮。

    她怀疑吕潮是被林皎给杀了,而正是这计划外的事让林皎不安。

    杨丽兰是个很好惊吓的对象,7月,杨丽兰的精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但林皎却突然命令她离开冬邺市,去函省蓝水乡躲避一段时间。

    她很不解,询问原因,林皎只是说来了不好对付的人物,计划恐怕得改变。

    “不好对付的人物?”明恕粗略一想就明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