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婆婆在一旁听见,怜惜的看着两人。“饿了吧!先吃个甜瓜,马上就能吃饭了。”

    孟恺孟轩接过甜瓜跟孙婆婆道谢,刚咬了一口就被震惊住。

    这甜瓜,也太好吃了。

    丰富的汁水又香又甜,瓜肉口感脆甜无渣,就连瓜皮都是异常的薄。

    俩人吃完甜瓜后重新洗了一遍手,孟骄便端着两盘煎饺出了厨房。

    弟兄俩一看,急忙站起身进了厨房,帮着小姑姑一起端。

    等坐下来吃饭的时候,俩人看着桌子上的饭菜一阵惊讶。

    竟然有排骨还有饺子,每人碗里的面条上还卧着两个白生生的荷包蛋,心里不禁一阵感动,小姑姑对他们真好。

    孟轩吃完药后,感觉自己已经不烧了,头也不晕乎了,精神前所未有的好。

    不知是因为见到小姑姑后安心了,还是小姑姑给的药起了作用。

    “别愣着,快吃呀!”孟骄看两人只看着面前的饭菜发呆,便招呼他们。

    孙婆婆拿起筷子,夹了两块排骨分别放进两人的碗里。

    “快吃吧,在婆婆这里就跟自己家一样,不要作假,多吃点!”

    孟骄在空间里的时候吃了包子和烤红薯,根本不饿,就象征性的喝了一小碗面条。

    在孙婆婆热情的招呼下,两兄弟终于吃了多日来的第一顿饱饭,还把饭菜都给收底了,一点也没有浪费。

    吃完饭,两个半大小子争抢着把桌子给收拾了,碗筷也刷洗干净放进橱柜。

    孟骄这才开始询问起两人家里的情况。

    孙婆婆很自觉的带着孟瑶回了房间,给她讲故事教她念童谣。

    兄弟俩见孟骄问,也没瞒着她,把这几年来发生的事跟她讲了一遍。

    小姑姑下乡没几个月,她从小定下的未婚夫便来家里退亲另结新欢。

    又过了没多久,奶奶就出事了,害她出事的是她教过的一个学生,爷爷和爸爸也被停职在家。

    那些人让他们家跟奶奶划清界限主动揭发,他们自然不愿意。

    没想到,孟恺孟轩的妈妈这时候却跳出来大义灭亲,并且跟爸爸提出离婚。

    他们的爸爸痛快的答应离婚,并让他们两个以后跟着妈妈生活,却死也不肯跟爷爷奶奶分开。

    最后爷爷奶奶和爸爸一起去了农场,他们的妈妈便带着他俩回了外婆家。

    再过没多久,他们的妈妈竟然嫁人了,嫁的那个人就是当初害奶奶出事的那个学生。

    后来他俩无意中听到妈妈跟那个人的谈话,才知道原来是那个人故意要搞他们家的。

    就因为,当年的时候他喜欢孟恺孟轩的妈妈,追求很久都没有追到手。而他们的妈妈却选择了条件更好的爸爸。

    因此,那个人便记恨在心里,发誓一定要把属于自己的东西给抢回来。

    孟恺孟轩质问她为什么要背叛爸爸和他们,还要嫁给他们的仇人。

    她却说自己这样做也是逼不得已,一切都是为了保护他们,要不然他们也会跟着一起下乡吃苦。

    可孟恺孟轩却不原谅她的做法,外婆家一开始对他们还不错,但后来他们妈妈又跟那个人生了一个儿子,俩人便成了拖油瓶,外婆家也渐渐的看他们不顺眼起来。

    俩人便跑回原来的家,可是那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家早就被别人鸠占鹊巢,再也不属于他们了。

    这时候二叔悄悄的回来了一次,给他们找了个地方安顿,又给他们留下一笔钱和一些票据。并叮嘱他们照顾好自己,还说他这次要去执行一项任务,不知道要多久,但等完成任务后一定会再来看他们。

    可是他们一直等啊等,都没有再等来二叔。

    后来到处找人打听,才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

    说他们的二叔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失踪了,很大的可能性是牺牲了,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尸首。但他们却坚信,二叔没死,一定还活着。

    俩人就这样,靠着二叔留给他们的钱,和奶奶另外一个学生还有爷爷的好友以及爸爸的同事偶尔偷偷的接济下生活了几年。

    第063章 不翼而飞的汇款

    直到下乡之前,他们的妈妈再次找到了他们,让他们跟她回去认贼作父,说以后只要他们乖乖听话就会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俩人自然不肯,便跟她闹翻了。

    孟恺一气之下还把她给推下了楼梯,腿当场就被摔断。

    俩人一看闯了祸,不想继续留在那里,便到知青办虚报了年龄,并且拜托爷爷之前的一个好友,帮他们分到小姑姑下乡插队的地方。

    听完两人的话,孟骄好一会才平静下来。

    对这个特殊时期她虽然不怎么了解,看书的时候也大概知道一些,冤假错案,栽赃陷害,公报私仇,夫妻反目,子女跟父母脱离关系等等……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

    按照时间推算的话,在原主下乡一年的时间里,家里就发生了这么多的事和翻天覆地的变化。

    难怪,原主第一年的时候还能收到家里的信件和包裹,再后来寄出去的信件都没有回应。

    “对了,小姑姑,你,你怎么……”孟恺有些好奇小姑姑为啥要在孙婆婆家借住,是不是被婆家欺负了。

    若是真的被欺负,他和弟弟怎么也要给姑姑撑腰。

    孟骄看他纠结的表情,就知道他想问什么,也没瞒着。“我离婚了,暂时没地方去,所以就先在孙婆婆这里借住。”

    俩人听了皆是一副惊讶的样子,接着又是气愤的表情。“小姑姑,他们是不是觉得你在这里没有娘家人,所以欺负你?”

    “小姑姑,要是他们欺负你了,我和哥哥可以帮你报仇!”

    面对两个侄子的真切关心,孟骄不禁笑了。“谢谢你们,不过姑姑已经给自己报过仇了。我准备找村长批一块宅基地盖房子,到时候你们就跟着姑姑一起住。”

    原本只打算盖三间房子的,现在又来了两个侄子,怎么也要加盖一间。

    “姑姑,盖房子的话……你还有钱吗?我和弟弟身上还有一点,虽然不多……”孟恺说着从口袋里摸出几张钱,他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说是一点,还真的只有一点,连十块钱都不到,还是他们省吃俭用余下来的。

    他和弟弟这几年一直都是靠着二叔留的钱和别人的接济,欠下了不少的人情,还不知道怎么还呢!

    人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一场落难和变故让他们看清了许多人的嘴脸,但也知道哪些才是真正可交之人。

    孟骄看了眼孟恺手里可怜巴巴的几块钱,心里感叹两个孩子的胆子也真够大的,带着这么点家当就敢下乡。

    要是原主已经死了她又没穿过来的话,俩人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要吃多少苦呢!

    原文中好像并没有写俩人下乡这一茬,不知道是作者不愿为一个小炮灰的家人费笔墨,还是她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

    “不用,我这里有钱,以前带来的钱还没花完,盖几间房子的钱还是足够的。你的钱拿着和弟弟当零花钱吧,用完了再告诉我。”

    孟骄也没打算盖多好的房子,就农村常见的土坯房就行。

    最多也就是住几年,不浪费那个钱。

    “姑姑,那爷爷奶奶和我爸汇给你买嫁妆的钱你都买了啥?离婚后那些东西都要回来了吗?”孟恺的几句话让孟骄颇为惊诧。

    “等等,你说你爷爷奶奶和爸爸给我汇钱了?”原主的记忆里根本没有这件事呀!

    别说汇款,原主后来连封信都没有收到过,还以为她告诉家人自己要结婚的事之后,家人生了她的气。

    难不成,那些不翼而飞的汇款都被赵银花给贪去了?

    一想到这个可能,孟骄立刻坐不住了。

    黑心的贼婆娘,竟敢贪下那么多的钱,还那样对待原主母女几个,真是丧良心啊!

    “是啊!怎么,小姑姑没有收到吗?”孟恺有些疑惑。

    要是小姑姑没收到那两笔汇款的话,那些钱又去哪里了?

    通过孟恺的话孟骄才知道,原主下乡几个月后写信回家说自己准备嫁人,那时候家里虽然不太平,可情况还没到最坏的地步。

    于是原主父母便把家里的钱留出一部分,剩下的都给小女儿汇过去。

    他们想着也不知道女儿会嫁个什么样的人,人品好不好,对女儿怎么样,但他们现在的情况自身难保,更无法抽身去帮孩子参考。

    而且他们好不容易才托关系把女儿送到乡下远离是非之地,不想她受到牵连,便想着多给她些钱傍身也是好的。

    有了钱,至少不会委屈自己,也能被婆家高看一眼。

    原主的大哥孟森知道后,也给唯一的妹妹汇了一笔钱,让她给自己买点可心意的嫁妆,就当他做哥哥的一片心意。

    孟骄问孟恺,知不知道他爷爷奶奶和爸爸一共给汇了多少钱。

    孟恺说爷爷奶奶汇多少钱他不知道,但他知道爸爸给汇了六百块。

    因为这个,他妈还跟爸爸吵了一架。

    说小姑子不过是嫁给个泥腿子,在农村又花不到什么钱,给一百块钱就顶天了,哪用得着给她那么多,有那几百块钱还不如让自己多买两件衣服,穿出去他脸上也有光。

    当然,后面这些话孟恺是不会告诉姑姑的。

    不是护着他妈,是怕姑姑生气。

    自从他妈做出背叛爸爸他们的事情之后,孟恺心里对她再也亲近不起来,也就只维系着仅有的那点血缘关系。

    孟骄又问了下汇款的大概日期,孟恺倒是有印象,把日期给说了。

    有了日期就好说,她明天就去镇上的邮电所去查一下。

    正好汪镇长爱人李芸在那里上班,托她帮自己查一查应该不难。

    若是钱真的被赵银花给截胡吞掉了,孟骄肯定会拿回来的。

    不但要把钱一分不少的拿回来,还会给她一个深刻的教训。

    让她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莫要贪心伸手。

    想到老槐树跟自己讲的赵银花的秘密,孟骄的心里已经有了个计划。

    不过,今天晚上她要先去干一票大的,把赵银花埋藏起来的那些东西全部挖出来。

    尽管她不想承认,两个女儿骨子里的确流着姚卫军的血,那些财物她们有名正言顺的继承权。

    第064章 租房子住

    这边几个人刚说完话,村长就亲自上门了,是来告诉孟骄找房子的事。

    村里的人家大多没有空闲的房子,不过也有人家一听说每天可以给两毛钱的租金,倒是说可以给腾出一间。

    那两个女知青已经挑选好了一户人家,也交完租金搬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