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一九八二 > 第34节

第34节

作品:重生一九八二 作者:甜饼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常红心倒是没说话,只瞥了一眼厨房,开始给儿子挟菜。

    “不用了,姐姐在那边是住宿舍吃食堂,东西到了也没法做,再说了她手里有钱,不会饿着自己的。”

    说了半天,金明天才没有坚持。

    舒雅的信中还有一些剧组中的八卦,这些舒雨倒是没有多说。听姐姐的意思,剧组的经费十分紧张,之前定下的服装设计大师,因为经费的原因,很有可能没法合作。外头 了一些新人,还有毛遂自荐的设计师过来,那些新人倒是不在乎经费,而是很在乎这个机会。

    又因为舒雅的手艺是在剧组挂过号的,所以还被调去帮忙了一段时间。从姐姐来信的字里行间,舒雨能感受到她的快乐。

    剧组里的‍‎‍美‍‌人‌‌儿多,可就在‍‎‍美‍‌人‌‌这么多的剧组里,也有那么一个人美到惊心动魄,美到任何人都服气的地步。

    “可惜啊,我看她的心思根本不在剧组,不知上哪儿认识了一个香江导演,整天忙着约会。”

    舒雨略一思索就对上了号,没办法,这位‍‎‍美‍‌人‌‌儿的遭遇实在让人扼腕叹息。原本有大好前程,是红楼剧组里最早定下的重要角色之一。可惜被一个有妇之夫灌了**汤,放弃大好机会去香江,最后落得个香消玉殒的下场。

    整个八十年代,许多崭露头角的演员和普通人一样向往西方,有机会的都往美国跑。可惜他们都忘了那句老话,人离乡贱,更何况还是曾经立法歧视华人的地方,有名的排华法案也不过就是前不久的事,离的并不远。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哪怕后来回国,最好的青春过去了,机会没有了。想要东山再起,资源人脉积累你有哪一样?除非有大气运加身,否则还是泯然众人矣。

    舒雨并不是鄙视这些跑出去的人,在八/九十年代的整体环境里,个人很难不受集体思维的影响。再说人嘛,谁不向往更好的生活呢,追求美好生活是每个人的权利,只要没影响其他人,那么其他人也无权指责。

    只不过,作为后来人,她能够重新回到这个时候,必然有许多的感慨。特别是那些活在新闻里,传说里,历史里的人,就在离自己不远的,触手可及的地方,这种奇妙的感觉着实让人无法形容。

    舒雨写信的时候提了一句,意思是香江导演的年纪如果不小了,说不定在那边已经结婚,就算谈恋爱也得搞清楚情况是不是,可别被人骗了。

    贴好邮票压到玻璃板下头,从抽屉里取出一个专门的笔记本,开始写防骗指南。写来写去,涂了抹抹了涂,都不太满意。

    防骗口诀她记得不少,可那是大家都知道有诈骗这么回事,并且知道很多行骗手段时,才能一看就知道在说什么,起个提醒的作用。

    现在的人,连人家的行骗手段都不知道,甚至有些单纯的人怕还不知道世上有诈骗这么回事,光有一个口诀可起不到什么作用。

    那就写详细一点好了,把行骗的过程写出来。可这么一写,又显得枯燥乏味,大段大段的论述,多少人有这个耐心去看。而且,也不利于传播。

    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行,舒雨把笔记本一推,又开始怀念后世的电脑打字。

    “姐姐,念,念。”不知道什么时候,阳阳拿着一本故事会跑了进来,让舒雨给他念上头的故事。

    “就念过一回你就记住了呀。”舒雨接过故事会,翻到一篇适合小孩子看的故事,把阳阳抱到自己腿上,给他念故事。

    阳阳刚进学校,还处在识字的兴奋当中,看到 上有自己认识的字,就忍不住伸出手指头再大声念出来。

    一篇故事念完,舒雨照例开始问他,“学校有同学欺负你吗?”

    “没有。”阳阳回答的很大声,看表情也不像是装的。

    “那就好,要是有人欺负你,一定得告诉姐姐,知道吗?”舒雨在阳阳的脸上“吧唧”亲了一口。

    没想到,阳阳把脖子往后一仰,“我长大了。”

    长大了不让亲亲,舒雨乐得在他头顶薅了一把,“臭小子。”

    阳阳伸出手,“香。”

    “臭。”

    “……”

    “阳阳,快来洗洗。”常红心过来,伸手招过儿子,她要是不招手,俩人能一直这么玩下去,玩到天黑。

    常红心抓走儿子,舒雨刚准备收起笔记本,手边不知什么东西掉到了地上。她捡起来一看,是阳阳把故事会落在她这儿了。

    拿着故事会正准备送出去,忽然一下子顿住脚步,一拍脑门,“我是不是傻。”

    第49章 防骗指南

    最简单易于传播的是什么, 显然是故事啊。 舒雨也是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 思路一开立刻文思泉涌。

    好歹她后世还有看网文的习惯呢,该知道的套路还是知道的。干脆将行骗的招数,写成一个个的小故事。有人物和情节,骗子用什么方法让人信任他, 再用什么方法让人上当,最后怎么把钱拿到手。

    故事的最后,就是一句防骗的口诀, 这样一来, 看过的人肯定印象深刻。

    只不过真要按故事写, 就得有各种配套的人物和场景, 不能重复还得时时出新意。这么一撒丫子, 字数可就打不住了,远超她之前所预计的一篇短小精悍的防骗指南。

    既然短小精悍做不到, 舒雨干脆什么也不管, 只管自己写痛快了再说其他事。

    写故事的同时,路晁的信也来了, 忙活了好几个月,路阿姨还真把这件事在过年前给忙下来了。辅导书另寄了包裹过来,分为初中和高中两部分。暂时定为数学和外语两门, 如果销量好,再增加科目。

    “不日就是推介会,虽说一所中学做推介效果肯定不如大中专院校,但最终辅导材料看的还是内容。内容经得起考验, 才能长久。”路晁的信里是这么写的。

    最后才提上一句,说是路阿姨给她汇了款,让她记得查收。钱不多,就是一点心意。让她万万不要推辞,一定要收下。

    汇款单很快就到了,足足一千块钱,邮递员送汇款单到家的时候,常红心听到这数目,眼睛都直了。忙不迭的问金明天,“这是啥意思,把小雨给许出去了,给的彩礼钱还是什么钱?”

    被金明天一嗓子吼了回去,“小雨才几岁,脑袋瓜子整天瞎琢磨什么呢。”

    请了假陪舒雨去邮局取了汇款,再转存到银行里。回来才跟大家商量道:“邮递员来送汇款单,左领右舍都看到了,肯定会问。就说是京城的熟人寄过来,帮着他们买缝纫机的钱。少在外头扯什么乱七八糟的,听说现在还有绑小孩子找家长要钱的,叫什么绑架。”

    后头这句主要是说给常红心听的,就怕她在外头嘴没个把门的。

    等到金明天知道是舒雨给人出主意,事情办成了给的谢礼,不由砸舌,“要不怎么说人家是大城市的人,办事可真讲究。不过,这钱咱们真要啊。”

    舒雨也没想到路阿姨如此大手笔,可别小看这一千块钱,做个简单的换算。

    现在拿一千块去川市能买一套房子,等到房地产开始暴涨,分分钟能值几十万。就算不买房子,买点金子存起来吧,现在银行里挂牌的金价二十一块钱一克,一千块能买四五十克,放在什么时候,四五十克的黄金也绝对是重礼。

    这钱她必须得收,不是她贪这笔钱,而是人家给了,说明认可你的主意,你拿了也等于认可把这个主意给了人家。你不收的话,人家会猜测你是不是嫌少了,还会猜测你是不是想在这门生意里插手。

    倒不如拿了这笔钱,干干脆脆,对方还了人情也放心。

    舒雨也不好跟舅舅解释这中间的弯弯绕绕,只得说道:“我先替他们存起来,要是他们以后要钱周转,我再给他们。不收的话,拉拉扯扯离得又远,再弄出什么误会来就不好了。”

    金明天这才放心,“这样最好,先帮他们管起来,等你去了京城再还给他们。”

    说完金明天自己郁闷了,从什么时候起,他下意识开始觉得舒雨也会去京城呢。可能是这个孩子太优秀,也太懂事了,总觉得他们小小一个县城,留不住这丫头。

    收到钱不久,包裹也到了,好在书不怕摔,包装都磨烂了,书还好好的。

    先给路晁回了信,告诉他钱和书都收到了,这套书来的及时,她正好想要补习却苦于没有合适的辅导书。

    现在老师的学历普遍不高,特别是小县城这样的地方,高中毕业教高中在后世是不敢想像的,现在是正常现象。能分来一个中专毕业的老师,都算是高学历。大学毕业,呵呵你可真敢想,大学毕业人家想教书直接当大学老师了,中学还指望分来一个大学生当老师啊,美得你吧。

    当然,这个现像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初期就已经开始改善。但在八十年代初,人才断档的厉害,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当然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大学生,五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还活跃在工作岗位上呢。但是他们的工作,多半在厂矿企业或是科研单位,很难得出现在中学。偶然因为特殊原因有那么几个,遇到的人就惜福吧。

    所以舒雨也面临这个现状,想提高老师水平不够,又没有合适的辅导书加深理解或是做扩展性的练习,对最新的题型一无所知。教辅书一到手,她直接从头翻到尾看了个大概,越看心越痒痒。

    “从学生的角度,这套辅导书太实用了,哪怕是老师,特别是教学水平不够的老师,也能按图索骥提高教学水平。”舒雨回信的时候是这么写的。

    她大大方方把辅导书拿到学校,程燕第一时间就回家让她妈汇款。

    顺便提一句,□□十年代很流行的一种购买方式,就是邮局汇款然后人家给你把东西寄来。像故事会大众电影这些杂志,承接的广告很大部分都会在上头提供汇款方式。

    因为商业流通领域的不发达,只是打广告的话,很多人在当地根本买不到商品。而那个时候在全国铺货,不管是从渠道来讲,还是从企业的财力来讲,都是不现实的。

    所以辅导书直接把汇款方式和联系电话,印到最后一页,这种针对性极强的辅导书也非常适合这种推广方式。

    “真逗,还写着千万不要购买盗版,一字之失缪之千里。”程燕翻看的时候,还找出这么一句。

    “不过可不是这个道理,数学印错一个字,或是答案印错一个数字,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节省那点钱,都不够后悔的。”说完又自己给自己解答。

    舒雨只是抿了嘴笑,当时她提醒过一句,要是赚了钱肯定会有盗版,劣币驱逐良币的事并不鲜见。

    没想到,路阿姨能发挥的这么好,有这么一句话,确实能起到恐吓的作用,毕竟辅导书不同于,是带着功能性的,要是有错误,又岂是节省那点钱能挽回的。

    程燕这咋咋唬唬的性子,转头整个班的同学都知道教辅书的事,就连老师都闻讯过来借阅。来自京城的教辅书,根本没人怀疑好不好,家里有点条件的,都抄了汇款地址准备买书。

    家里没条件但成绩不错的,期期艾艾想跟舒雨借来抄,舒雨也大方的答应,她不用的时候就给他们抄写。

    “你可真大方,换个人肯定藏起来自己偷偷看。”程燕的书收到了,整天抱着做题,有一种打通了任督二脉,自己也是学习天才的错觉。

    “不管中专还是大学,我们面对的对手,都是全国的考生。又不是我们县高中这点人,再说母校成绩好一点,以后成了名校,对我们又没坏处。”不光初中,高中那边知道辅导书有高中版,也有很多人汇款去买,老师更是人手一套。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程燕已经足够了解舒雨,别人都小气的地方,她偏偏大方的很,什么都好就是胆子有点小,但偏偏又能说出立志考大学的豪言壮语。

    到了年底,舒雅的信再次寄回来,角色已经开始分配,她落选了。但因为缝纫的手艺,被调去配合新的设计师,制作剧组的戏服。

    设计师是毛遂自荐中的一位,学美术出身,对古典服饰有着极深的造诣。

    画出的服饰图,彻底打动剧组,最终入选成为剧组的服装设计师。负责设计全剧二千七百多套服饰,角色有大小,服饰却不分轻重,一律用最高的标准来要求。

    舒雅在信里对这位设计师推崇备至,说她买了高中的辅导教材,打算用业余时间学习,如果可以她想在剧组的工作结束后,再试试高考。这一回,她很明确的说出自己的志向,她想学习美术,想要画出美丽的衣服,和一切美丽的事物。

    舒雨很喜欢看姐姐的信,姐姐在信里总是事无巨细将她身边发生的所有事,都告诉妹妹。那个漂亮的让所有人服气的演员,还是去了香江,哪怕舒雅委婉的提醒,也没能引起她的重视。

    “她太单纯,也太相信那个男人,其实不光我劝,剧组里德高望重的前辈也劝过,他们经的事多见过的人也多,都觉得那个男人不可靠。可惜,她根本听不进去。她说,这是爱情,我不懂。”

    舒雅只有面对妹妹时,才会这么吐槽,“她说我不懂爱情,可我觉得,她不懂生活。”

    舒雨“噗嗤”一笑,被姐姐给逗乐了。不得不说,走出舒适的环境后,舒雅的成长比她想像中还要快。

    第50章 保媒拉纤

    堂屋里架着火盆, 舒雨一边看着姐姐的信一边笑, 常红心从炭盆的灰里扒出红薯递给儿子,转头问金明天,“他爹,我今天听供销社的几个人说, 他们主任拿到电视机的批条,开价五百,好多人都去了。 ”

    “又是这些倒爷, 现在东西越来越贵, 都是他们生出来的事。”金明天很生气, 但又没有解决的办法。

    常红心一直想要一台电视机, 单说电视机的价格, 一台在四五百的样子,等他工作个两三年, 还是能买的。但问题是电器属于紧俏物资, 没有批条拿不到货。然后这些批条被倒爷倒来倒去,光是批条都比电视机的提货价还高, 这谁负担的起。

    “现在都这样。”常红心噘了一下嘴,虽然知道这个价格自家接受不了,但还是忍不住想要告诉金明天。

    舒雨在旁边听着, 其实这些事她不是很熟悉,不过路晁倒是在信里对她提了一嘴。说现在好多紧俏物资被倒爷捏在手里,一张批条最多的时候倒手十几次,每一次倒手都意味着利润, 可想而知最后加价都得由最终的消费者承担。

    而这些批条是怎么出现在倒爷手里的,其实前言有提过,现在好多单位都办第三产业,就是下属公司,主要是安排单位子弟就业的问题。但这些人哪里是办公司的料子,想要赚钱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找老爹拿批条,然后倒手卖出去,稳赚不赔。

    这批人,可以说是国内最早的百万富翁,空手套白狼,赚得盆满钵满。因为原始积累的早,又有背景,里头不少人后来成为有名有姓的大商人。

    “咱们家什么条件,跟人有什么好比的。咱们厂的李叔,工作多少年了,人家一个月多少钱,也没看买台电视机回来显摆呢。”金明天对现在的生活非常满意,也不觉得拥有电视机是件多重要的事。

    但常红心整天在家,眼看着左邻右舍好多人添置了电器,心里那个羡慕啊。就算明知道丈夫工作的时间还短,可就是忍不住的想去比。

    “你怎么不说李叔家五个孩子,三个儿子要结婚,以前的彩礼是三转一响,你知道现在的彩礼是什么吗?”

    “是什么?”金明天确实不知道。

    “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这也是刚刚吹出来的风,指的是现在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办婚事的标配。

    “呸,那几个爆发户能代表所有人呐。”金明天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