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重生一九八二 > 第122节

第122节

作品:重生一九八二 作者:甜饼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到深城又是一通忙碌,同行的叶爷爷表示理解,就住在深城的五星级酒店里,每天出去吃吃喝喝四处闲逛,心中对回国的恐惧也日渐减轻。

    甚至生出,是不是自己独自回平湖省,也可以的想法。

    舒雨连续忙了好几天,开会告诉公司的人,自己将代理总经理的位置一年时间,这期间许然需要筹建新的工厂。至于闻秘书留在美国工作的事,已经在公司传遍了。

    “闻秘书的岗位调动,是事实,日后会有更多的员工有机会去美国或是欧洲工作。但有一点,你们至少得学会英文或是相关的语言,能够做到书写流利口语交流无碍。否则我派你们去,你们又能干什么呢,美国可不缺搬货的工人。”

    一句话说得全部中高层管理都笑了起来,已经在学习英文的,暗自握紧拳头给自己加油。没有学过的,也开始琢磨自己是不是该用业余时间学一学,多个技能也多个机会。

    “派去美国工作的员工,按美国公司的标准拿工资。”

    哗,直接引爆了会议室的温度,面对美国人的工资,没有人能够做到心如止水。

    黄灵快速心算一笔帐,他们的工资已经算比较高了,闻秘书一个月一百五十块,加上奖金和加班工作,一个月算二百人民币吧。而在美国,一个普通工人的月薪都能达到一千五到二千美元。

    黑市美元的兑换一千五百美元能换到至少一万二到一万五千块的人民币。

    天呐,饶是见多了钱的黄灵,也一按额头,有些发晕。

    “羡慕就好好学习,我们是一家外资公司,销售面向美国,未来会有大量的机会,就看你们自己能不能把握。到时候自己没本事,可别怪公司不给机会。”

    “是。”这一声回答的无比响亮。

    “招工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宿舍楼可以开工了,公司 几个人出来,脱岗专门监管这件事。”

    “新款打版成果验收的如何。”

    舒雨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工具人一一回答。

    前有出国工作的可能,后有宿舍楼开工,一下子将总经理换人可能会引起来的动荡,给抹杀在摇篮里。

    公司的事告一段落,还是黄灵代管,舒雨带着叶爷爷直奔平湖省。

    舒雅已经回京城上学,顺便替她给学校请假。

    许然也要来送,叶爷爷没让,“你们个个都忙,小雨这姑娘跟我说了,服装公司是成型的公司,她请人代管自己抽几天空出来没关系,但你们的事是筹建,还得跟政府谈判,可不能随便走人。”

    “我送您过去,顺便考察一下那边的工厂,是顺路。”许然这么说了,三个人才结伴同行。

    路晁临时赶回京城处理一点私事,许然问道:“路妈妈怎么想,能同意吗?”

    事情的起因是路晁的父亲插手他的毕业分配,将他分配到了部委工作。这本来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但问题并不合路晁的心思。

    “以前路阿姨也希望他坐办公室,路晁跟她谈过一回,应该是接受了让路晁去做他喜欢的事情。”

    “你放心吧,就算工作的事不合路妈妈心意,他还有杀手锏,一使出来天地为之变色,路妈妈再大的意见都没了。”

    “这么厉害?”舒雨目带怀疑的看着许然,明显感觉到,他在憋什么坏水。

    “当然,他只要说,追到你当路家的儿媳妇,路妈妈就什么气都消了。”

    “去你的。”舒雨踢了他一脚。

    叶爷爷只在旁边笑,他们坐的是火车的软卧,别说现在,很多年以后都不好买,或者说根本买不到。这个时候,只有达到一定级别的,才能购买软卧。

    他们能买到,托的是叶爷爷的福。

    就连许然这个外资公司的总经理都不行,因为他是中国籍。叶爷爷是美籍华人,一大把年纪回来寻亲,当然是有优待的。

    “我以为叶爷爷说平湖省,肯定还得到哪个县城,没想到直接就是省会城市。”许然已经做好了要颠簸很久的打算,没想到,直接一趟火车就能到目的地。

    “是啊,我们家以前就住在广常市的红沙路上,是一栋红色的三层小楼,也不知道还在不在。”叶爷爷充满了怀念,原以为早年前的事,已经忘光了,没想到从一下飞机,回到中国的土地上,他脑子里的记忆就一直往前溯。

    就连小时候的事,他都记得。在什么地方读书,在什么地方结婚,女儿在哪家医院出生,都记得清清楚楚。

    舒雨抱歉道:“我一直住在吴县这种小地方,省城去的实在不多。不过我们可以陪您一起去,看看还在不在。不过就算在的话,可能也已经变成民居或是单位的办公楼。”

    “变成民居也很好,至少它一直在给人遮风挡雨,当初就没有白白建它。”只要还在就很好,他知道这些已经不属于他了,能有机会来看一眼,已经非常非常好,相信父亲也会这么觉得。

    下了火车就有人来接,舒雨原以为是来接许然的,结果是来接叶爷爷的。现在各地都有华侨办,专门接待联络各地出去的华人华侨,当然也是希望他们能为家乡的建设出一份力。

    叶爷爷感受到家乡人民的热情,最后悬着的一点心思,也终于放了下来。大方的表示可以捐一批医疗仪器回国,还打算捐一笔钱支持教育事业。

    这些是他早就准备好的,他在国外也算是功成名就,不可能空手回来。

    于是接待他的工作人员就更用心了,最优先级的当然将他父亲的骨灰葬回家乡的土地。

    等到上山的时候,舒雨才知道,叶爷爷准备了两个合葬墓地,一个葬着父母,一个葬着妻子,并且直言,妻子旁边的位置就是自己的。

    “我死后,一定要回到家乡。”叶爷爷轻抚墓碑说道。

    “这几天谢谢几位同志了,今天我想一个人走走,明天再去你们单位坐一坐。”叶爷爷客气的说道。

    “应该的,应该的。”

    叶爷爷叫上舒雨和许然,“陪我去红沙路看看。”

    他没跟华侨办的人说关于老房子的事,省得人家以为他存着什么样的心思,其实,他真的只是想看一眼而已。

    红沙路一直在,老房子也在,果然不出舒雨所料,老房子变成了民居,里头挤了好多户居民。每扇窗子的外头都架着竹竿晒着衣物,院子里的土地被划分成数十份,整整齐齐的种着各种菜疏。

    房子的两边各搭了一间厨房,有人进进出出,不多时便传来阵阵香味儿。

    小孩子在房子外头跑来跑去的捉迷藏,被父母逮住才肯回屋吃饭。这都是属于八十年代末,最普通的市井画面。

    叶爷爷的脸上露出笑容,“挺好的,真的挺好。”

    到了吃饭的时间,孩子宁愿玩也不愿意回家吃饭,说明现在的生活没有那么困难,至少普通人的生活还算过得去。虽然看上去仍不富裕,但比外媒的宣传,却是好了太多。

    叶爷爷没进去,只是站在外头看了一小会儿,便沿着马路继续走。

    “我记得前头有一家医院,圣玛丽产科医院。”

    “咦,还真有一家,不过不叫这个名字了,叫妇幼保健医院。”许然一眼看到医院的大招牌,念了出来。

    “原来还在啊。”叶爷爷笑了,转了一圈遗憾道:“以前的老建筑没了,我记得当时只有两层,现在都这么高了。”

    “叶爷爷还要不要去市中心转一转,其实广常市发展的还不错。”毕竟是省会城市,总有光鲜的一面。

    “不用了,我有点累,先回去休息,明天我自己去找华侨办的人,你们该忙什么便忙什么吧,不用管我。”

    看叶爷爷的表情是真的挺满足的,两人也没多想,许然去打听工厂的事,舒雨想了想,顺便去看一眼三婶和表姐舒佳琪。

    三婶没想到舒雨会忽然过来,赶紧将她让到屋里,“佳琪上班去了,我出去打个电话,叫她早点下班。”

    “不用不用,我也是有事路过,来看看您。”舒雨放下买的水果和罐头,“你们都还好吗?”

    “你这孩子,真是客气,我们都挺好的。”

    寒暄过后,还是回归到案情,三婶失望的叹气,“一直没有线索,什么线索都没有,开始我们担心的整宿整宿睡不着觉,连出门都怕。看谁都觉得是坏人,路上有人多看我们一眼,就想报警。”

    这种心理阴影,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想像,舒雨表示理解,“一定特别难熬。”

    “可不是,人都要搞神经了。没法子啊,日子总得过,心一横,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干脆也不怕了。”

    说是这么说,怎么可能真的不怕,正常生活肯定是要受到影响的。但又能怎么办呢,找不到凶手,日子却得继续下去。

    “警察那边还在查吗?”

    “还怎么查,我开始还问问,后来也懒得问了,不怪他们,他们也没办法。”三婶倒是很宽和的性子。

    拉着舒雨的手说道:“对了,我这里有一些你父亲小时候的照片,我上回就给找出来了,准备说找机会给你送去。可是你知道,我们现在都不敢出远门。”

    第133章 秘密

    舒雨还真没见过父亲小时候的照片, 饶有兴趣的接过三婶递给她的一个小小纸袋。

    照片并不多, 有最初的三兄弟和祖父母还有父母的合照,这是全家人最齐全的一次。

    三婶指着两位老人道:“你肯定没见过,他们是你的太爷爷太奶奶, 你太奶奶是个特别重男轻女的人, 当初扬言你奶奶若是生了女儿,就直接淹死, 他们舒家不养女儿。”

    “你奶奶运气好,连生三个儿子。”三婶苦笑着摇头。

    舒雨看着太奶奶的面容,老旧的黑白照片,除了看出脸盘子有些大, 并不是特别清晰, 但还是觉得太奶奶的长相有点眼熟,但又说不出来像谁。

    “怎么, 是不是觉得很凶, 我们家的两个看到照片也说太奶奶长的好凶, 好像会跳出来骂人一样。”三婶觉得好笑, 又指着两位男性道:“你爷爷和太爷爷,你应该都没见过。”

    “你太爷爷和爷爷的寿命都不长。”想到这里,三婶便想到自己的丈夫,不免暗叹一口气。

    “大伯长的很像爷爷。”舒雨又翻到三个兄弟的合影,“三叔长的像奶奶。”

    三婶笑了,“不过都比不上你爸,他长的最好, 一点都不像公婆,我看是集中了舒家人所有的优点。”

    舒雨笑了,骄傲道:“我看也是。”

    收下照片的时候,舒佳琪正好下班回家,留舒雨吃过晚饭才放她走。

    谁也不知道,下午的时候,叶爷爷没有留在酒店休息,而是提前去了华侨办。毕竟捐赠医疗仪器和捐钱,都需要落实。

    “您是说指定送给妇幼保健医院吗?”华侨办的工作人员跟叶爷爷确定。

    “是的,我女儿就是在那家医院出生的,不知道当时的医生和护士还在不在,我想当面感谢他们。你们不知道,那个时候,外头很乱,医院能维持秩序真的很难得。我当时就很想感谢他们,因为时局的原因,却只能匆匆离开,现在想想,真是多亏了他们的坚守,否则象我妻子那样难产的产妇,很可能就是一尸两命。”

    老人家的愿望,华侨办的同志肯定要想办法满足。再说,这也是一段佳话,于是积极联络。

    解放前的教堂医院,被国家卫生系统接收,改名为妇幼保健医院,里头的医生和护士也都一起转为工作人员。

    虽然年代久远,好在这个时候的人流动性不强,广常又是个大城市,所以往外调动的人不多,只是当时的医生护士大多已经离世。

    只找到一位医生,已经七十五岁高龄,于是带叶爷爷前去拜访。

    叶爷爷提出想和这位医生单独聊一聊,华侨办的同志在外头低声闲聊,想不明白有什么事值得跟医生单独聊的。

    “怕是要送点什么,被我们看到了不好吧。”有人猜测。

    “运气可真好。”另一个感慨。

    “治病救人是做好事,结善果,又不是人人都是白眼狼。”这可不是运气。

    说运气好的讪笑道:“我不就是随便说说嘛。”

    叶爷爷确实送了一个红包,医生说什么都不肯收,“我有退休金,房子也是单位分的,过的很好,不缺钱。”

    “不是缺不缺钱,是我的一份心意,大老远来,总不能让我留下遗憾吧。”

    撕巴半天,医生无奈道:“我们也只是做了自己的工作,真的不用额外感谢。”

    “事隔这么多年找过来,其实是我有一点私心,还请您帮我保密。”叶爷爷艰难的吐出心底最大的秘密。

    “竟然,有这种事?”医生也惊呆了,哪里还管得了红包的事,拼命开动脑筋回忆,但他是一个医生,一辈子都是跟病人打交道,哪里记得住自己生命中普通的一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