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成人(H) > 分卷阅读30

分卷阅读30

作品:成人(H) 作者:水云月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术为道生,方为大术。大术之首,韬光养晦。十年砺一剑,出剑,一剑封喉。平日常使剑,树敌生事,成大业所忌,不可为也。大术其次,审时度势。乐群运方来,莫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真英雄。大术之末,止于忍性。为人能忍者,人中之龙。小不忍而乱大谋。’为君也是要忍的,而且要忍常人所不能忍,若要当明君便不能随心所欲。

    ………………

    ‘决而定,虽千万人吾往矣。术柔决刚,刚柔并济,方为王道。’做事果决,不可优柔寡断。

    ‘为君,位天下。天下之事,上能懂天,下能知地,方能为天下主。井底之蛙必误国。’为君除了知人善任,自己也须对世间万物有所了解,否则臣子惑主又当如何?

    ………………

    ‘大象无形,大奸似忠。物极必反。黑厚,清白,缺一不可。识时务者为俊杰。若遇黑时君亦黑,胸怀天下,行长远之计,大黑也白。’君主要能辨忠奸,却不可除恶务尽,天下之事不是非黑即白,世人可辨善恶,君主却要分别能人与庸人,且要能控制住所用之人,不必纠结于手段。

    看了看字数,萧寒决定不再写下去,这些又是权术又是厚黑学的理论已经够当今圣上消化的了。

    放下笔,萧寒喝了杯热茶,吃着小食,神情悠闲,周围人依旧在冥思苦想,书写动作十分小心忐忑,萧寒起来活动一下身体,躺在床上午睡了一小会儿,然后坐在桌前,看了看诗词格律的考题。却是一首有关边塞的古体诗,古体诗对格律的要求不高,以骨力为全诗的支撑,寄思深刻。而且众多考生中,很多人都是没有去过边关,这就要看这群生员对边关的情况有没有了解,重不重视了。

    萧寒略略思索一下,以王氏行书落笔,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唐国的边塞诗都是以慷慨激昂为主,然而这一首,却是诉说着常年征战给百姓造成的苦难,箭空在,人不还,捧土可塞黄河,思妇之恨风雪难载。现在唐国边关各国蠢蠢欲动,而皇上看样子也有发兵的意向,想要保护国家的安全,战争必不可免,但萧寒希望在发动战争之前,这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够明白他们的决定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不管怎样,唐国现在也算是萧寒的国家了,萧寒也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够太平,人言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萧寒既然已经决定入仕,自然会肩负起应负的责任。更何况就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这个国家的君主还算圣明,官员也算尽责,所以对未来的朝堂生活,萧寒还是很看好的。

    时间一点点过去,剩下的题目都是类似于死记硬背的经典,萧寒悠闲地将题目答完,喝着茶,吃着点心,安静地等待考试结束。

    天色渐渐暗下来,那名官员再次摇起手中的铜铃,纸卷上被铺上一层特制的丝绢,防止墨迹晕染,然后用线整整齐齐地串在一起,收了上去。负责此事的小吏手脚麻利,旁边依旧有护卫监督,不一会儿所有考生的卷子已经收好,淳衣与其他官员再次检查了一下卷子的数目后,宣布考试结束。

    一众侍卫护着考生们安静地走出贡院,外面已经是黄昏时分,屋檐下已经点起了火把,王伯与李皓的书童正坐在树下盘腿打盹,大门吱呀一声打开,王伯立刻惊醒,一眼便看到面色疲倦甚至形容狼狈的儒生中,清雅干净的少年。

    萧寒向王伯这边走来,却惊讶地发现,郑江居然也一直站在树下,正一脸微笑地冲着他招手。

    “你没有回去吗?”萧寒问道。

    “我哪有那么傻。”郑江道“看着天色觉得你也快答完了,这才过来。”接过萧寒手中的盒子递到王伯手里,郑江拉着萧寒的手臂微笑着说道“我在玉澜酒楼已经订好饭菜,就等你和李皓考完过去呢。”

    “玉澜酒楼的状元春可是我最喜欢的美酒,去那里最好。”李皓笑着走过来,袖口虽然沾了些墨迹,却还算清爽,而且看他的表情应该考得不错。

    郑江哈哈一笑“我还不知道你,好酒好菜都备下了,就等咱们过去了,屈央和淳峰随后就到。”

    萧寒与李皓让王伯与书童将手里的东西送回去,便跟着郑江直奔酒楼而去。

    路上一众儒生呼朋引伴,有些表情欣然,高声赋诗谈论,一些则神情沉郁,听着周围人的鼓励却也能勉强展开笑颜,今日京城的夜晚是属于读书人的,似乎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书香之气。

    玉澜酒楼已是爆满,好在郑江事先预定了包间,掌柜地自然也不敢将房间让出去,几人落座后,郑江催促一声让小二快点上菜,便将门关上,捧着热茶,郑江开口问道“都考得怎么样?听他们说最后的策论似乎很出人意外。”

    李皓与萧寒对视一眼,李皓开口道“确实很让人惊讶。”

    “让论述的是‘为君之道’”萧寒继续说道。

    郑江喝茶的动作一顿,将茶杯放下,“‘为君之道’?这个题目可真够大胆的。应该是圣上亲自出题吧。”

    “这是当然。”李皓说道,别人也不敢。

    郑江沉默半响“我听说圣上想要为大皇子请个太傅。”

    “那也不可能是我们这些刚入科考的孺子。”李皓失笑道“朝堂上那么多博学多才的大学士,大皇子也不过七岁,怎么可能找不到能担任太傅之职的人。”

    “那就是缺个伴读?”

    “年岁相差太多。”李皓说道,“不要乱猜了,圣上如此出题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们只要等待成绩就可以了。”

    一直安静地听着的萧寒点点头。

    正好,此时敲门声响,小二领着一众仆侍端着饭菜走进来,一盘盘美味放在桌上,让人垂涎欲滴,几坛美酒放在桌子中间,等人都退出房门,李皓一把便拎起一坛酒,快速地打开,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