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科举之首辅 > 分卷阅读48

分卷阅读48

作品:科举之首辅 作者:诸佛龙象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就相当于辅臣的“秘书”,而辅臣又相当于皇帝的秘书。

    刚等宁砚大致了解了一番时,立政殿走进了两个人,首辅韩哲松和次辅吉裕。

    宁砚跟着一众侍读学士向两人见礼。

    “下官等见过二位大人。”

    韩哲松在经过宁砚身边时停了下来,看着他开口道:“章首辅亲自举荐你为内阁侍读学士,又得陛下钦点,你可万不能让陛下和章首辅失望的好。”

    宁砚忙躬身道:“下官谨记大人教诲。”

    “老夫送你一句话,在其位,谋其政,安其民。”

    说完,韩哲松便抬步往殿内走去,从始至终,都是心平气和的。

    反倒是跟着他的次辅吉裕在走时,留下了一声冷哼,宁砚搓了搓袖子,没放在心上。

    韩哲松刚到不久,其余的次辅和章严维也陆陆续续到了。

    不同于韩哲松,章严维到时一句话都没和宁砚说,便开始处理政务。

    宁砚也坐到了他的位置开始看分给他的那些奏折,他只需要看一遍,然后分类后再交由内阁辅臣。

    第一次接触奏折这种东西,宁砚看的很仔细。

    但看了一段时间后,宁砚发现看奏折也是要区分一下的。

    有一些奏折完全一点意义都没有,不是歌功颂德的,就是问安示好的,而且还冗长的不行。

    难怪奏折要经过内阁筛选一下,不然让皇帝一本本看下去,每天除了看奏章那就什么别的事情也不用干了。

    等众内阁侍读学士将奏章整理好后,就进内殿转交给六位辅臣。

    然后他们要做的就是站在一边听他们商议政事。

    需要的时候也可以提出一些他们的意见,至于被不被采纳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二位阁老,这里有一本洪州送来的加急奏章。”

    一名侍读学士首先将一本奏章呈上。

    “你念。”

    章严维说到。

    “是。”

    等那人将奏章念完之后,章严维和韩哲松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交农?朝廷非但没有加税赋,还颁布募役法让他们免除劳役,专心于农事,为什么还会出现交农这种事!”夏敬沉声说到。

    宁砚在听到“交农”这两个字的时候眉头也是微微蹙了起来。

    说交农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但交农再进一步发展的话,就是农民起义!

    所谓的交农就是百姓聚在一起上交农具,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苛政的不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百姓的一种“智慧。”

    他们用这种近似于“无赖”的方式告诉朝廷:我们不造反,不闹事,你们就不能拿我们怎么样。

    你们要是不改变,我们就不种地了,你们也就没有税赋可以收了。

    有交农的现象发生,就表示朝廷不得民心了,所以历朝历代一旦有交农的事情发生,朝廷上下都会比较重视。

    不然任由事态继续发展下去,就容易爆发农民起义。

    章严维沉思片刻后道:“当务之急是得弄清楚洪州百姓交农的原因。

    慕之,你以内阁之名义给洪州知府发一封加急文书,勒令他在半月之内弄清楚事情的原委。”

    夏敬颔首。

    “我这就去。”

    “韩大人,我们稍后就去面圣。”

    韩哲松“嗯”了一声,从那名侍读学士的手里拿过奏折再次细读起来。

    除了这本加急的奏折,其余的奏折处理起来很快。

    宁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虽然章严维和韩哲松两人表面上看起来和和谐谐的,但总能给他一种暗地里较量的感觉。

    而更多的时候他还能感觉到两人在相互妥协,似乎在追求一种平衡。

    至于他曾经想想过的两人针锋相对的场景是一次也没有发生过。

    这让宁砚觉得他在官场的确还是一个“新手”,要看的要学的道理实在太多了。

    立政殿离紫宸殿的距离并不远,这也是为了方便皇帝召见阁臣。

    等辅臣们将所有的奏折都票拟完毕后,就由宁砚他们带着往紫宸殿而去。

    “参见陛下!”

    “都起来吧。”

    萧旻在御案后坐定,便让宁砚等人将奏折呈上去。

    萧旻是一个明主,在勤政这方面远超先帝。

    宁砚将奏折交给大太监的时候,突然发现在大殿左侧的纱幕后坐着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个很美丽的女人。

    看那发髻的样式,是未婚,也就排除了是后宫妃子的身份。

    而看年龄,也和宫里的公主对不上。

    能出现在这里的女人会是谁?

    心中升起的好奇心让宁砚往那里多看了两眼。

    等女人似有所觉看过来时,宁砚就垂下眼帘目不斜视了。

    韩哲松由袖中取出那本来自洪州的加急奏折亲自交给了萧旻。

    “陛下请看这本。”

    萧旻接过后随即翻开。

    “交农?!”

    作者有话说:

    旅行结束了,在回家的路上,所以该定一个更新的时间了,我发现没有fg更新我就能拖就拖,这毛病真不好,回去了我就努力改。

    你们觉得更新在上午好还是下午好?

    第35章 二月二亲耕

    萧旻的神情并不好。

    大凉开国之时,为恢复战后疮痍, 一直轻税赋轻徭役, 让百姓休养生息。

    历经二帝之后,国家日益恢复, 朝廷也开始提税赋, 但从始至终都处在一个中等的水平, 所以从来没有出现过交农的事情。

    如今这种事发生在了他在帝位的时候,萧旻怕这会成为自己的一个污点, 更担心这是什么不好的预示。

    将奏折合上压在掌下,萧旻沉声说到:“为妨动摇人心,此事不允许声张。

    朕会派皇城司的人前往洪州先行查明原因然后再行处理。”

    宁砚专门了解过大凉的官署构成, 知道皇城司是属于皇帝的一个私人机构, 类似于明朝的锦衣卫,直接接受皇帝的领导。

    皇帝将这件事交给皇城司来办, 明显是希望内阁都不要插手。

    在场的人自然知道帝王的意思, 莫敢不从, 纷纷道:“臣等谨遵圣谕。”

    萧旻神色稍缓。

    “后日是二月初二,按祖制要在郊外亲耕,朕已经让礼部安排下去了,内阁记得督促一下。”

    二月二日, 传说中龙抬头的日子。

    而大凉朝历代帝王也会

    在这一天赴郊外亲耕, 已示君王对农本的重视。

    民间打油诗有云:二月二, 龙抬头, 天子耕地臣赶牛, 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臣等遵旨。”

    从紫宸殿出来后,除了被留下的六位辅臣,所有的侍读学